前言

“洪武赶散”,讲的是明朝初年的移民。赶散,赶散,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地方人口比较多的人,驱赶散落到另一个人口比较少的地方上去。

那么,为什么“洪武赶散”不见于正史呢?

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讲究落叶归根,谁愿意背井离乡。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为了抚平某地区因战争导致的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必须用强制暴力手段来迁移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免不了会有流血死亡。带有老百姓苦难的不得民心的历史大事,这样的大事,统治阶级当然是不愿提起的,自然不会见诸于史书。“洪武赶散”不被人们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不见于正史。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1)

移民胜地瓦屑坝

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

北方移民集中在山西大槐树下,办理移民迁徙手续;南方移民集中江西瓦屑坝处,办理移民迁徙手续。因此,才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之说。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2)

明时期江西府州区域图

瓦屑坝村位于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是鄱阳湖上的古渡口,同时又是古陶遗址,湖边今存有大量的瓦屑,瓦屑坝因此而得名。这样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古渡遗址,却是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3)

瓦屑坝简介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600多年,年间久远,移民后裔早已不晓得祖先的原籍。但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口耳相传,瓦屑坝就这样被牢牢记住了。先祖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瓦屑坝成了很多流散各地寻根人的根。

壮丽的瓦屑坝大移民

自元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在湖北蕲州、黄州一带起义,徐寿辉及其部将赵普胜与陈友谅多次率兵沿江而下攻安庆及周围各县。朱元璋与陈友谅、赵普胜又多次大战于鄱阳湖、安庆、池州一带,直到至正二十四年,即公元1365年,朱元璋灭陈友谅后,才恢复安宁,战乱长达13年之久,其毁灭性的破坏可想而知,人口必然锐减,土地大片荒芜,江西饶州一带受战乱较少,人多地少,明初朝廷鼓励向江淮及其他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

明朝建国后,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朱元璋决定对江淮地区进行移民。而同时的饶州地区,虽有陈友谅军骚扰,当地人吴宏、于光等组织民众保土安民,所以人口没有大的损失。于是朝廷命令迁饶州民众填实安徽、湖北等地,也就是长江之北地区。当时,正值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造成这一地区赤地千里,这对新兴的明朝政权防守不利。这项强制性迁民政策,贯穿于大明王朝的始终。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大量家谱记载,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江苏移民达210多万人。

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余人,其中饶州府近百万人。江西移民绝大多数从饶州瓦屑坝集中迁出,也有部分是从南昌瓦子角迁出。这就是瓦屑坝移民,是洪武赶散的重要部分。

这次移民,是明朝廷的专制措施,与以往的历次移民都不同,它是发生在战后,是从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并且割断了与原居地的一切联系。过去的五胡乱华、唐朝时的安史之乱、建炎南渡都是发生在战争中。明朝庭于民的理由不足,不得民心,所以正史一向讳言。至于移民到江淮之间的皖西地区有多少?正史没有记载,实难查出,无法考证。

到了清朝康乾年间编修谱牒时,这些移民就只知道江西瓦屑坝了。

历史长河中的只言片语

关于瓦屑坝原有的风貌,由于年代久远,已难以考证。但在鄱阳湖畔的遗址中,也只留下了历史的只言片语。由于只是口耳相传,“瓦屑坝”的“屑”字在写法上就有千差万别,如瓦砾坝、瓦西坝、瓦峡坝、瓦集坝等。“瓦砾”在今鄱阳方言中仍读作“瓦屑”。“西”与“屑”的方言读音相近。瓦集坝、瓦砌坝、瓦基坝、瓦渣坝等,可能是“瓦屑坝”的误传或别写。

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昌江、信江从这里入鄱阳湖。相传鄱阳湖瓦屑坝渡口一带,曾是豪门望族聚居的地方。这里还是出名的制陶工场,传说姑苏陶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的水质和泥土,在此开场制陶,使无数的陶瓦进入了天南地北、千家万户乃至皇家宫殿。

走在瓦屑坝遗址的小路上,脚下全是白色或青色的瓷片。据当地村民介绍,整个坝上和村庄下面全是瓦屑和瓷片,最厚的地方有3米。在西汉时期,这一带是烧陶制瓦的繁华工业区。

有学者专家多次来到瓦屑坝考察,在这里发现了多处马蹄窑和龙窑。瓦屑坝原是繁华的陶瓷工业区,后因黄巢起义,战火四起,烧陶制瓷的匠人去了姑苏、浮梁,这里才衰落了。连绵10公里的瓦屑陶片,就是历史的遗证。洪武赶散,历史发生过的事情,即使被人为掩盖消除,也难免会留下蛛丝马迹。现在也只能从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只言片语遗迹中,来推测曾经发生的历史谜雾。

1、从方言中找线索。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表达方式,是用以表情达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跟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方言最具有原始性,来比较一下江西的赣语方言与皖西方言相通的方言词语。

比如“码头”这个方言词语。皖西是江淮地区丘陵地带,没有大江大湖,何来“码头”呢?池塘边的亲水石块被称为“码头”。“码头”一词就具有典型的历史遗迹。因为,移民是从鄱阳湖上的瓦屑坝古码头上船,离开此地,疏散到各地。“码头”一词就这样被移民们带到了迁住的各地,保留下来,成了皖西地区的方言。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4)

瓦屑坝移民古码头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5)

皖西地区池塘边亲水码头

皖西人称上厕所为“解手”,是因为赶散时,人和人绑在一起,如厕则需解开双手。

再看还有其他方言词语,很多方言词语两地是相通的。母狗——草狗;虼蚤——跳蚤;影汤——米饭汤;日头——太阳;月光——月亮;昼时——下午。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6)

瓦屑坝方言与皖西方言

瘦肉——精肉;下午——哈照、哈昼;走时——走运;房干里——卧室里面;麻石条——青石板路。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7)

瓦屑坝方言与皖西方言

乌鸦——老刮;青蛙——克么、哈么;左手——反手;右手——顺手;大小便——解手;开水——滚水。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8)

瓦屑坝方言与皖西方言

相通的方言词语举不胜举,必须下大功夫才能弄清弄明,这里只能蜻蜓点水式的说说。这些日常的方言词语中,两地相隔千里,有这么多相通的词语,这是偶然现象吗?肯定不是,起码可以说明瓦屑坝所在的饶州地区与江淮之间的皖西地区,这两个地方自古就有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联系。

2、从生理特征的传说中找线索。再比如江淮区域的人小脚趾甲分瓣裂开是移民后裔的共同生理特征,传说是被红巾军的马踏裂的。小脚趾甲分瓣生理特征是遗民后裔基因遗传,这虽不可信,但也反应了江淮地区皖西人具有的生理特征。皖西的老一辈人都这么认为,小脚趾甲分瓣这一生理特征,是江西瓦屑坝移民的基因。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9)

小脚趾甲分瓣

3、从家谱中找线索:到了清朝康乾年间,各地普兴修家谱,在编修谱牒时,赶散到皖西各地的移民后裔就只知道江西瓦屑坝了。于是,地方志和家谱上才有了粗线条的记录。

要了解地方历史人文掌故,地方志和家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它能提供传统史书上所缺失的详细史料。在“洪武赶散”这场声势浩大的移民中,移民的具体流向,史书未作详细记载,地方志中也只是片言只语,以致数百年来,移民后裔无法准确地说出及找到自己的“根”在何处。而家谱、族谱的记载,则成为人们研究移民流向的一个重要依据。族谱是后人记载世系及世系中人物的谱籍。撰修者根据其祖辈的口耳传说,写清其先祖姓氏及后人的来龙去脉,标明该姓氏先祖的始迁祖地,即所谓“根”来自哪里!

根据《苏家埠镇志》记载:镇域在明清和近代就曾出现三次移民潮,第一次是明初,先后有朱、李、韩、卢、黄、崔、王、林等数十姓氏迁来镇乡各地。这些姓氏外,其它姓氏都是原住民。民间传言:“家住江西瓦屑坝,洪武赶散来的。”

清乾隆二十六年《李氏宗谱》称:“吾六苏埠西村之李氏,世居徽之婺源,前明洪武初任六,遂卜居苏家埠之南。”

《卢氏宗谱》:“六安城西南乡查陵陂,山青水秀,俗美里仁。托处于斯,足为子孙久居之地,遂于元代迁此。”

苏家埠北十多里老淠河东,有韩姓人家于洪武年间迁徙到此,设置义渡,人称“韩摆渡”。后来韩摆渡辟为码头,来往船筏多达上百,大麻、粮食贸易仅次于苏家埠,有“小蚌埠”之称。

很多地方的移民族谱都有类似的记载,瓦屑坝移民流向江淮之间主要分布在:合肥、凤阳、肥东、肥西、长丰、桐城、潜山(含岳西县)、宿松、太湖、安庆、怀宁、池州、贵池、枞阳、青阳、六安、寿县、黟县、舒城、滁州、望江、东至、芜湖、含山、巢湖等地方。

其中六安、寿县、舒城、肥西等属江淮之间的皖西地区。

4、从丧葬习俗中找线索

在皖西地区有厝棺丧葬习俗,就是人死后,棺木放在外面厝三年。厝棺,皖西风俗习惯上叫“丘”。三年之后,再入土为安。从这个风俗上看,等三年之后入土,就是等待、期盼,回归故土。可是年复一年,天长地久,人们觉得无回迁希望后,只得再埋入土中,但还对回迁抱有幻想,浅埋委棺,形成了江淮地区独特的丧葬“厝柩”两步习俗,沿袭至今。

苏州洪武赶散地点(皖西六安与洪武赶散)(10)

厝棺,就是“丘”。棺木厝三年之后,再入土。

华夏文明的传承不断,就是因为我们记得住祖宗,记得住自己的根。

传承历史,血脉永续。

请看下篇:红色大别山——红四方面军生死转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