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坐在落地窗前信手翻看相册突然,被一条蜿蜒的青石阶打动了那是多年前,同友人千里迢迢驱车至道须沟留下的纪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道须沟一日游日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道须沟一日游日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坐在落地窗前信手翻看相册。突然,被一条蜿蜒的青石阶打动了。那是多年前,同友人千里迢迢驱车至道须沟留下的纪念。
道须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1700多米,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称。相传,乾隆皇帝举行“木兰秋狝”时,偶游于此,天降大雨。雨后乾隆面对西南巍巍燕山,心潮澎湃。睨视间,忽见山间条条小溪奔流而下,一道彩虹从天上直插谷底,遂得句:“水道如须,彩虹落涧。”道须沟,便因此而得名。
那年我们去时,正值盛夏。路途的颠簸与艰辛,早在初入沟谷之际尽抛脑后。古树擎起的巨伞,遮天蔽日;野花点缀的碧毯,绵延千里。山风阵阵,鸟鸣幽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身体里的每一个毛孔都开始苏醒,尽情地汲取来自大自然的灵秀之气。沿着一级一级的青石阶向上攀爬,人的征服欲也在那一刻被唤醒。
这青石阶,一米多宽,很平整,却很曲折,很陡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不知迈过了多少级青石阶,光线渐明,我们以为要到顶了。然而,一个转角又到了背阴的一面。再一折,又见到一线光亮。我庆幸,背包里备着面包、水,还有一些高热量的小零食。更明智的是随身带了坐垫儿,累了就停下来,坐一会儿,吃几口。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洒下斑驳的影子,我和友人就在光影交错中小憩,倒也自在。
这时,隐约听见林木深处有响动。循声望去,两个小伙子正沿着青石阶如螃蟹一般向下挪移。攀谈方知,他们是从呼和浩特自驾来此,在我们之前选择了这条“通天阶”,中途因耐不住性子而选择了折返。后来,在我和友人的“怂恿”下,二人决定同我们一起挑战顶峰。虽然,前方依然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青石阶,却也没有人抱怨。我们临时组建的这支登山小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劲头儿十足。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友人的脚伤还未痊愈,逢上坡度稍大或者草木横斜的地段,还一瘸一拐的呢。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终于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片石塘林。有人说,山,是沟之骨;石,是山之魂。这里的石,圆润、光滑,透着微弱的光泽,让整座山峰充满了灵性。石下,是潺潺的流水。这里的水流或直或曲,时而横冲直撞,时而回环流转,以它万年的空灵孕育着北方的古老文明。它穿过莽林、平原、大漠、田畴,携黑里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涌向大海的怀抱。
凝神细观,还会发现: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的藤蔓缠绕着山杨、核桃、蒙古栎。想来,牵牛缠篱笆,南瓜绕柴门,这世上的每一种缠绕,都是命中注定的。回首来路,曲曲折折的青石阶,不也正如一根缠绕在山体的藤条吗?
原路返回,已是日暮。小腿的肌肉,已然绷得紧紧的,如同这一路登攀所遇的古木一般。坐在第一级青石阶上,不觉感叹:人生不正是如此吗?有平坦开阔的阳光大道,也有崎岖蜿蜒的林间石阶。虽然有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但沿途的风景,却值得用一生去铭记。
若可,再同友人去一次道须沟,登山、临水、数石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