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该方案预计能够将此前“1 N”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地,为下个阶段的国企混改提供指引和方针,加速国企混改进程。

➤ Q1:国企改革中涉及股权变更是否会影响劳动关系?

A:股权转让是指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公司的股权变更只会涉及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可能是公司名称、投资人、主要负责人变更。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因此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并不发生劳动关系的变动,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但股权变更可能会伴随着公司管理风格变化、机构调整、业务重组等一系列变化。

国企混改的问题有哪些(国企混改中的常见问题)(1)

新股东如果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时,可能对既有员工队伍进行调整。如果新股东的调整对象是公司管理层,例如董事、监事、总经理等,需要注意的是免除其职务,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自动解除。

免除原职务但保留劳动关系时属于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免除职务同时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协商解除。如果调整对象是一般员工,因股权变更不影响既有劳动合同履行,双方只能协商解除。

➤ Q2:国企混改下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哪些作用?

A:国企改革过始终伴随着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待遇福利等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都是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的敏感的话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 “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

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职工人数确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

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人数按照不少于全体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五确定,最少不少于三十人。职工代表人数超过一百人的,超出的代表人数可以由企业与工会协商确定。

国企合并、分立、股权和资产并购等交易是不需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但其中如果涉及职工裁减、分流和安置方案,依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企业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破产实施方案中职工的裁减、分流和安置方案。

国企混改的问题有哪些(国企混改中的常见问题)(2)

➤ Q3:国企改革中竞聘上岗失败时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A:国企混改过程中随着经营策略的调整,用工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导致组织架构与岗位调整。此时员工需要通过竞聘上岗重新获得工作机会,但有些原来有岗位的员工精品失败,没法继续获得上岗的机会。

此时需要通过多元化安置方案处理竞聘失败的员工劳动关系,常见的渠道包括以下几种:

国企混改的问题有哪些(国企混改中的常见问题)(3)

国企混改的问题有哪些(国企混改中的常见问题)(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