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冷冬的说法一直流传不断,今天学习一个新知识,拉尼娜现象以及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就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区域的海水温度持续、显著变冷的现象。

其中,“持续”,指时间上维持5个月或者以上;

“显著变冷”,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表温度较常年平均温度偏低0.5°C以上;

“常年平均”,多采用1981-2010年或1991-2020年的平均值;

“赤道中、东部太平洋”,选用纬度5°S-5°N,经度170°W-120°W作为关键区,称作尼诺3.4海区,作为监测标准。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拉尼娜事件是什么)(1)

图一 红色方框即尼诺3.4海区。可以看到,10月份,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显著变冷,表明了拉尼娜事件的发展。

世界气象组织监测数据显示,这次拉尼娜事件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的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那什么是三重拉尼娜事件呢?三重拉尼娜事件,是指一个拉尼娜过程里,出现三个峰值,就是尼诺3.4区域的海温出现了三个极低值。具体到这次的三个峰值为,从2020年春季开始,尼诺3.4区域迅速转冷,随后发展出2020年夏-2021年春、2021年秋到2022年初夏和现在2022年秋起,到不知道何时,因此是标准的三重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拉尼娜事件是什么)(2)

图二 黑框中,2020年以来尼诺3.4区域平均海温异常演变的三个极低峰值

据记载,三重拉尼娜事件相对少有,但绝非首次出现。建国以来总共出现了三次,分别为1973-1976年、1998-2001年和这次。一般以双峰拉尼娜现象居多,建国以来共发生7次,而单峰拉尼娜数量有过4次。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拉尼娜事件是什么)(3)

图三 1950年至今的拉尼娜事件

那么,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会有什么影响呢?简单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冬季总体偏冷,南方大部分地区偏干燥;但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前提下,要出现一个冬季持续“显著偏冷与极寒”已经是非常困难了。相当多的气候学研究人员做过统计和具体研究,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影响并不是很显著。因为在拉尼娜事件期间,我国也有不少暖冬事件发生,比如1998-1999年、2016-2017年等。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拉尼娜事件是什么)(4)

图四 1981-2014年,同时期尼诺3.4区域海温对我国冬季(12-2月)(左)和全球(右)表面温度的相关系数。

所以,仅凭拉尼娜现象这一条就断定今年是冷冬,是不严谨的结论,应该综合考虑其他气候因子,如北极海冰、中高纬度海温异常、陆地积雪等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分析我国冬季的气候趋势。

对拉尼娜现象,是不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浅显的了解?欢迎专业人士评论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