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古希腊雕塑的技术渊源
古希腊雕塑的技术源自于古埃及,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埃及一个叫普萨美提克的王子从庙里求来了一个神谕,说会有一支青铜军队渡海而来,帮助他夺得王位。
过了没多久,一群希腊水手因为在海上遇到风暴,被迫在埃及停泊,这些水手穿着青铜铠甲上岸找吃的,被埃及王子一把拉住,要求他们帮他去夺得王位。而且大功告成。普萨美提克于公元前664年登基后,作为奖赏,允许这些希腊人在埃及居住和从事贸易。希腊人立即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如何制作大型雕像。
埃及人制作出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青铜塑像的办法叫失蜡法。
就是先制作一个初步的泥胚造型,然后在这个泥胚外面浇筑一层蜡。等蜡凝固后就在上面雕刻,修饰各种细节。这个蜡人做好后,在蜡的外面再抹一层软泥,叫外范。等到外范变硬之后,拿到火上去一烧,蜡受热熔化流走了,中间留出了一个空隙,再把加热到液态的青铜往里面一倒,凉了把外范和里面的泥胚弄掉,一个青铜雕像就做好了。
这里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雕出一个精美的蜡人?埃及人通过把一个人体从眼睛到脚趾,分成21等份,画成格子,比如,膝盖在第7格,肚脐在第13格,胸部在第16格。然后细化每一格人体截面的大小、形状等等,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制作的难度。
同时代的中国,那些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用失蜡法制做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看到的古希腊雕塑绝大部份都是石像,不是金属像,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金属像和石像的制作方法,一个是铸造,一个是雕刻,金属像的制作法是怎么启发了石像制法的演变呢?
把金属改成大理石,主要是成本问题,金属太贵了。
雕和塑当然很不一样。塑是做加法,雕是做减法。当古希腊人学会了塑的加法之后,做雕的减法也就不难了。
古希腊人做大理石雕刻的时候,也是先弄个泥胎,然后在泥胎外面做一个和大理石一样大小的木头框,各种划格子,量尺寸。然后再把这些格线和尺寸画在大理石上。这样工匠就知道什么地方下凿子,下多深了。
社会文化环境对古希腊雕塑的影响
古希腊雕塑技术是从埃及学来的,一开始的造型也和埃及雕像几乎完全一样。区别只在于,希腊的男性雕像是裸体,被称为库罗斯像。女性雕像则穿着衣服,被称为科莱像。
双人立像 埃及第四王朝时期 埃及第四王朝时期
库罗斯与科莱 公元前7世纪-5世纪 公元前7世纪-5世纪
但是,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就有了近乎完美的雕像,比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米隆 —《掷铁饼者》公元前450年前后 掷铁饼者 Discobulus 公元前450年前后
为什么短短两百年时间里,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雕像呈现出如此大的不同呢?原因有两个:
首先,希腊人和埃及人的观念不一样。当时的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住在木乃伊里的,万一木乃伊坏了,灵魂就要住在雕像里。如此适合法老住的雕像就应该一模一样的,所以古埃及雕像几千年来都没什么变化。
然而,古希腊人不这么想。古希腊人一直就有把最好的东西拿来敬神的传统。古希腊语中的“雕像”这个词,意思就是“让神高兴的东西”。而且在古希腊的神话体系中强调的是“人神同型同性”,而与神同型在人间最美的典范,就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胜的运动员,要表现出和神一样动起来的个性。这就有了上述米隆的《掷铁饼者》,以及下面这尊《克里提奥斯少年》等生动逼真的雕塑。
克雷提奥斯少年 公元前480年
埃及雕像的重量是平均分布在两只脚上的,而这尊《克里提奥斯少年》,重心却是放在后腿上。如此一来,臀部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从对活人的实际研究观察出发,对雕像的四个面重新构图。这与之前按照埃及的固定程式画21个格子照葫芦画瓢是完全不同的工作逻辑。
再比如,著名的《米洛的维纳斯》,雕像的上半身为裸体,下半身围着宽松的裹裙,左腿微微提起,重心也落在右腿上,头部和上身略向右侧,而面部则转向左前方,全身形成自然的“s”形曲线。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公元前150年
埃及的雕像是求同的,而希腊的雕像却是追求个体差异的。之所以如此,除了观念,还因为埃及和希腊两边的社会环境也完全不同。
埃及这边只有法老一个雇主,雕塑家们只要求得法老一人高兴就好。而希腊这边是小邦林立的,大家都争相聘请最优秀的艺术家,都想献给神的礼物是最精美的,以确保从神那里得到保佑。结果使得雕塑家们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雕塑作品自然也日益生动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