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镜头af是什么意思(AF-SIFN)(1)

我们在使用尼康镜头的时候会注意到长长的名字上会有各种字母缩写,例如

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AF-S 尼克尔 105mm f/1.4E ED

这些缩写都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尼康镜头af是什么意思(AF-SIFN)(2)

SIC 尼康综合镀膜

尼康多重镜头综合镀膜能在广泛的波长内实现其高透射度。对于拥有大量镜片的变焦镜头而言,该涂层系统也能有效降低经常在逆光环境下出现的鬼影和眩光,帮助摄影师实现具有丰富色调过渡和高对比度的影像。其良好的色彩平衡和还原能力有助于提升在红外线摄影等特殊用途的光学性能。数码相机的由内部反射造成的鬼影和眩光也能有效降低。

AS 非球面镜片

这类镜片利用单侧或双侧的非球面面以消除畸变、球差、等像差。这些非球面镜片对于修正广角镜头的畸变十分有效。这类畸变由影像放大率的变化引起,取决于影像离光学轴的距离。通过不断改变相对镜头中心的折射率,非球面镜片可以修正这类畸变。

混合非球面镜片: 光学玻璃上压有特别塑胶膜的镜片。

模压玻璃非球面镜片: 通过直接将光学玻璃压入高精度非球面模具中制成。

CRC近距矫正系统

将镜头分成几个镜头组,通过分别的移动来实现对焦的方式。通常,广角镜头因为使用了反望远结构所以非对称性较强,整体一起移动来实现对焦的时候,近距离的像场弯曲会变得严重。通过将几个镜头群分别独立移动的方式,可以有效校正这种像场弯曲,近距离拍摄也能得到平缓的画面。尼康率先于1967年在Nikkor Auto 24mm F2.8上采用该技术。

IF内部对焦

这种对焦方式将镜片分为前组、中组和后组,只有中组镜片进行移动以实现对焦。

N纳米结晶涂层

尼克尔的纳米结晶涂层起初来自于尼康在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这是一种防反射涂层,采用了折射率较低的涂层,主要特点在于其精细纳米*结晶颗粒。这些结晶颗粒会有效防止镜头中所有光谱可见光波(380nm至780nm)的反射,其工作方式超越了传统防反射涂层。纳米结晶涂层有效缓解了由红光造成的鬼影。此外,它还有效降低了由斜射入镜头的光线造成的鬼影和眩光。其结果就是:清晰的影像。

* 一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

VR(减震)

在尼克尔减震系统中,VR镜头单元中的VR传感器会自动侦测相机抖动信息,此传感器在镜头内部持续运动,将光轴与相机成像传感器对齐,从而降低了影像模糊现象。该系统的效果相当于将快门速度提升高达4.5档*,有助于摄影者在拍摄运动场景和光线不足的风景以及手持拍摄时实现清晰的拍摄。

* 作为尼康性能测试来确定。

ED 低色散(ED)镜片

尼康开发的低色散(ED)镜片可以大大降低由棱镜造成的色散。这种低色散(ED)镜片的低色散特性能够大大减小次级光谱。对于采用普通光学镜片的镜头而言,焦距越长,要修正导致色差毛边的色差就越困难。尼康的低色散(ED)镜片可有效校正这种色差,因此采用低色散(ED)镜片的大量尼克尔远摄镜头出色地展示了其影像还原性能。

SUPER ED 加强型低色散(ED)镜片

尼康还开发了加强型低色散(ED)镜片,通过更强的降低色散的性能和更高的消除二级光谱的性能,并进一步减少了色差以及其他透镜偏差。AF-S尼克尔80-400mm f/4.5-5.6G ED VR和AF-S尼克尔200mm f/2G ED VR II镜头就采用了加强型低色散(ED)镜片。

ASED 非球面低色散(ED)镜片

同时实现了色差校正和各种像差校正。非球面低色散(ED)镜片,采用降低色彩渗出的低色散(ED)镜片,并且单侧或双侧具有非球面结构。通过采用低色散(ED)镜片实现色差校正,通过采用非球面表面来消除球面像差、变形像差和彗形像差造成的眩光等影响,实现各种像差得到校正的良好渲染性能。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镜片能同时获低色散(ED)镜片和校正像差的非球面镜片2种补偿效果,为实现镜片的小型化做出了贡献。AF-S尼克尔24-70mm f/2.8E ED VR即采用了非球面低色散(ED)镜片。

RF 后组对焦

尼康的后组对焦(RF)系统将镜片分组,只有后组镜片进行移动以实现对焦。通过小镜头组的轻微移动实现对焦,实现了AF(自动对焦)的高速化,提升了操控性。

ML弯月形保护镜片

通常,进入镜头的点光源会在经过多重反射后形成鬼影。大口径望远镜头表面安装了弯月形保护镜片后,镜片的曲率会将多重反射的光线扩散出去,起到抑制鬼影的效果。

SWM宁静波动马达

尼康开发的宁静波动马达(SWM)将“前进波”转化为转动能以驱动对焦系统。宁静波动马达镜头有两种类型,环型和紧凑型,会根据每款镜头的规格和设计而进行个别选择。配备这些宁静波动马达的AF-S尼克尔镜头都会提供平滑、安静、舒畅的自动对焦,如适合拍摄体育和野生动物。

M/A(手动优先自动)模式

在自动对焦(AF)时,只需转动对焦环,M/A就能使您从自动对焦切换至手动对焦,几乎没有时滞。这样,摄影师在观察取景器时就可以平滑切换至手动对焦。

A/M(自动优先手动)模式

该模式同样能在自动对焦(AF)操作中实现从自动对焦到手动对焦的轻松转换。不过,其模式转换的灵敏度已经过调整,以尽量避免摄影师在拍摄时无意间转换至手动对焦。

A-M模式环/杆/切换器

在自动对焦(AF)时,对焦环不旋转。

在手动对焦(MF)时,为了配合传统镜头用户所熟悉的手动对焦方式,在镜头筒中配置了一种机制,方便用户以同样方式,即适当用力扭转对焦环进行对焦操作。AF-S DX尼克尔18-55mm f/3.5-5.6G VR II、AF-S DX尼克尔18-55mm f/3.5-5.6G VR、AF-S DX变焦尼克尔18-55mmf/3.5-5.6G ED II均配备有A-M模式切换器,自动对焦时镜头上的对焦环会转动。

RD 圆形光圈

被摄物中出现明亮的点光源时,由于光圈叶片的形状而在图像中呈现多边形光斑。圆形光圈则通过特殊形状的光圈叶片,使得光圈呈现圆形,进而使点光源在成像的时候形成美丽的圆形光斑。

D 信号——距离信息输出功能

D代表距离。拍摄对象至相机的距离信息可通过内置编码器获得,该编码器与镜头对焦环相连。该信息然后被传输至相机内以用于3D彩色矩阵测光II / III和i-TTL均衡补充闪光所需的高精度曝光控制。每款AF、AF-S、PC和PC-E系列镜头均内置了该功能。

E型镜头

尼康E型镜头内置了电磁光圈,通过机身的电子信号控制光圈。这样有助于光圈的精准操控,即便对安装了增距镜的远摄镜头也可提供高精度光圈控制。

* 存在一些限制。

G型镜头

此类镜头自身没有光圈环,因此总是通过相机机身选择光圈。凭借光圈叶片的控制能力,即使在小光圈下也能实现稳定的高速连拍*。

并且,与D型镜头一样,至被摄物的距离信息能传输至相机机身。由于取消了光圈环,镜头可以做得更加小巧。

* 存在一些限制。

DC AF DC-NIKKOR镜头

摄影师通过转动镜头的“DC”环来控制焦点前后景的虚化效果。通过控制球面像差,使得焦点前后景的虚化效果更加柔和。

HRI 高折射率镜片

一枚高折射率(HRI)镜片具有2.0以上的折射率,能提供相当于数枚普通镜片相组合的校正效果,而且能同时校正像场弯曲和球面像差。因此,高折射率(HRI)镜片成就了更轻便的镜头以及其拥有的更强大的光学性能。

FL 萤石镜片

萤石是一种单晶光学材料,在红外线和紫外线区均具有较高透过率。凭借其反常色散特性,萤石能够大量阻挡次级光谱,从而在可见光谱内有效地校正色差——这是在长焦距段难以实现的。另外,萤石的重量比光学镜片轻得多,因此相比未使用萤石镜片的镜头,使用萤石镜片的镜头不仅更高效,而且更轻。

PF 菲涅尔相位镜片

菲涅尔相位(PF)镜片利用光衍射现象有效校正色差。当与普通玻璃镜片结合使用时,它能提供良好的色差校正性能。与一般镜头的光学系统相比, 此镜头的镜头元件数量更少。因此可实现紧凑、轻薄的镜身。

* 衍射现象:光具有波形特性。当波形遇到障碍物时,它会试图绕到障碍后面,这种特性称为衍射。衍射的色散顺序与折射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