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B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众所周知,我们在做抗震设计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思路:要么承载力足够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要么延性足够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

所以,新钢标第17章钢结构性能化设计就是以这两种思路来开展的。而里面密密麻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理解。

对于结构而言,地震就像一场考试,设防地震就如高考,每根构件则是一位考生。承载能力就是考生的文化课功底,延性则是学生的艺术特长。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

来自弹性区的“大雄”(通常是柱构件)是普考生,参加文化课考试(对应承载性能等级的判别),考完后得到了分数(对应性能系数Ω),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性能系数最小值Ωmin)来定级。

而来自塑性耗能区的“小夫”(通常是梁构件)属于艺考生,不仅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艺术高考(延性等级判别),得到一个艺考等级结果(对应宽厚比等级),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宽厚比限值)来定级。因为艺考生有特长,所以相应的文化课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对应的就是塑性耗能区的构件,其承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高考前,老师发来志愿填报指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3)

性能等级越靠前,承载能力要求就越高,以中震弹性为单位1,性能6相当于打0.35折,基本近似为小震弹性。那么“大雄”和“小夫”的志愿填报情况如何呢?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4)

先看“小夫”,“小夫”根据自身条件(设计条件)认识到自己的承载力水平应符合上图中红圈处的性能5~7。“那就填性能6吧!满分的卷子,只要做出35%的题目就可以啦!”

“大雄”看到了“小夫”的志愿,想着怎么也不能落后啊,自己最少也要考上性能6吧,分数线才0.35,野比家的优秀基因,这点分还是能考得到的。再说,实在不行还有哆啦A梦呢。但是,事实真如他所愿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5)

原来,“小夫”的钢琴(宽厚比)过了S2级,艺术生特长考试(延性等级)相当于过了Ⅱ级。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6)

作为“标准类”考生,根据政策,他最多可以选择性能6,对应的分数打折力度0.35。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7)

那“大雄”呢,报了性能6的他,分数线又是多少?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8)

志愿是填完了,那考试到底怎么考呢,让我们一看究竟!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9)

“静香”和“胖虎”在高中选择了支撑结构的分科,“静香”学习成绩好,对自己要求高,选择了承载力要求更具挑战性的性能5,有艺术特长的她,需要考到0.45就可以录取了。而“胖虎”也傻乎乎地跟风报了性能5,弹性区里的他,分数线更高,祝他好运吧。看来,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对于框架结构分科的学生,考试主要考察弯矩效应,而对于支撑结构分科的同学,则考察轴力效应。每门课(各种工况)成绩下来取最小值,如果大于录取分数线就能被录取(安全)。

看到这里,想必聪明的你,早就将这四位考生对应的结构位置勾勒了出来,正如下图展示的那样。深蓝色区域即塑性耗能区,白色区域为弹性区。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0)

我们也许错怪“大雄”和“胖虎”了,他俩并不是跟风报考,而是因为同一结构中,承载能力等级是统一的。而塑性耗能区的性能系数较弹性区构件低,是因为结构的延性不仅取决于构件的延性,更与结构预期的破坏途径相关。比如对于框架结构,只有框架梁的性能系数最低,预期的塑性铰才会出现在框架梁处,所有的验算都为了确保这一点。

最后,给大家出个思考题。考了0.568(落榜)的“胖虎”看到“大雄”考了0.444(录取),会不会揍他出气?如果会,那么会揍几下?标签: GB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众所周知,我们在做抗震设计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思路:要么承载力足够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要么延性足够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1)

所以,新钢标第17章钢结构性能化设计就是以这两种思路来开展的。而里面密密麻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理解。

对于结构而言,地震就像一场考试,设防地震就如高考,每根构件则是一位考生。承载能力就是考生的文化课功底,延性则是学生的艺术特长。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2)

来自弹性区的“大雄”(通常是柱构件)是普考生,参加文化课考试(对应承载性能等级的判别),考完后得到了分数(对应性能系数Ω),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性能系数最小值Ωmin)来定级。

而来自塑性耗能区的“小夫”(通常是梁构件)属于艺考生,不仅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艺术高考(延性等级判别),得到一个艺考等级结果(对应宽厚比等级),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宽厚比限值)来定级。因为艺考生有特长,所以相应的文化课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对应的就是塑性耗能区的构件,其承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高考前,老师发来志愿填报指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3)

性能等级越靠前,承载能力要求就越高,以中震弹性为单位1,性能6相当于打0.35折,基本近似为小震弹性。那么“大雄”和“小夫”的志愿填报情况如何呢?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4)

先看“小夫”,“小夫”根据自身条件(设计条件)认识到自己的承载力水平应符合上图中红圈处的性能5~7。“那就填性能6吧!满分的卷子,只要做出35%的题目就可以啦!”

“大雄”看到了“小夫”的志愿,想着怎么也不能落后啊,自己最少也要考上性能6吧,分数线才0.35,野比家的优秀基因,这点分还是能考得到的。再说,实在不行还有哆啦A梦呢。但是,事实真如他所愿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5)

原来,“小夫”的钢琴(宽厚比)过了S2级,艺术生特长考试(延性等级)相当于过了Ⅱ级。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6)

作为“标准类”考生,根据政策,他最多可以选择性能6,对应的分数打折力度0.35。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7)

那“大雄”呢,报了性能6的他,分数线又是多少?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8)

志愿是填完了,那考试到底怎么考呢,让我们一看究竟!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19)

“静香”和“胖虎”在高中选择了支撑结构的分科,“静香”学习成绩好,对自己要求高,选择了承载力要求更具挑战性的性能5,有艺术特长的她,需要考到0.45就可以录取了。而“胖虎”也傻乎乎地跟风报了性能5,弹性区里的他,分数线更高,祝他好运吧。看来,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对于框架结构分科的学生,考试主要考察弯矩效应,而对于支撑结构分科的同学,则考察轴力效应。每门课(各种工况)成绩下来取最小值,如果大于录取分数线就能被录取(安全)。

看到这里,想必聪明的你,早就将这四位考生对应的结构位置勾勒了出来,正如下图展示的那样。深蓝色区域即塑性耗能区,白色区域为弹性区。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0)

我们也许错怪“大雄”和“胖虎”了,他俩并不是跟风报考,而是因为同一结构中,承载能力等级是统一的。而塑性耗能区的性能系数较弹性区构件低,是因为结构的延性不仅取决于构件的延性,更与结构预期的破坏途径相关。比如对于框架结构,只有框架梁的性能系数最低,预期的塑性铰才会出现在框架梁处,所有的验算都为了确保这一点。

最后,给大家出个思考题。考了0.568(落榜)的“胖虎”看到“大雄”考了0.444(录取),会不会揍他出气?如果会,那么会揍几下?标签: GB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众所周知,我们在做抗震设计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思路:要么承载力足够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要么延性足够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1)

所以,新钢标第17章钢结构性能化设计就是以这两种思路来开展的。而里面密密麻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理解。

对于结构而言,地震就像一场考试,设防地震就如高考,每根构件则是一位考生。承载能力就是考生的文化课功底,延性则是学生的艺术特长。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2)

来自弹性区的“大雄”(通常是柱构件)是普考生,参加文化课考试(对应承载性能等级的判别),考完后得到了分数(对应性能系数Ω),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性能系数最小值Ωmin)来定级。

而来自塑性耗能区的“小夫”(通常是梁构件)属于艺考生,不仅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艺术高考(延性等级判别),得到一个艺考等级结果(对应宽厚比等级),根据录取分数线(对应宽厚比限值)来定级。因为艺考生有特长,所以相应的文化课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对应的就是塑性耗能区的构件,其承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高考前,老师发来志愿填报指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3)

性能等级越靠前,承载能力要求就越高,以中震弹性为单位1,性能6相当于打0.35折,基本近似为小震弹性。那么“大雄”和“小夫”的志愿填报情况如何呢?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4)

先看“小夫”,“小夫”根据自身条件(设计条件)认识到自己的承载力水平应符合上图中红圈处的性能5~7。“那就填性能6吧!满分的卷子,只要做出35%的题目就可以啦!”

“大雄”看到了“小夫”的志愿,想着怎么也不能落后啊,自己最少也要考上性能6吧,分数线才0.35,野比家的优秀基因,这点分还是能考得到的。再说,实在不行还有哆啦A梦呢。但是,事实真如他所愿吗?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5)

原来,“小夫”的钢琴(宽厚比)过了S2级,艺术生特长考试(延性等级)相当于过了Ⅱ级。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6)

作为“标准类”考生,根据政策,他最多可以选择性能6,对应的分数打折力度0.35。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7)

那“大雄”呢,报了性能6的他,分数线又是多少?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8)

志愿是填完了,那考试到底怎么考呢,让我们一看究竟!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29)

“静香”和“胖虎”在高中选择了支撑结构的分科,“静香”学习成绩好,对自己要求高,选择了承载力要求更具挑战性的性能5,有艺术特长的她,需要考到0.45就可以录取了。而“胖虎”也傻乎乎地跟风报了性能5,弹性区里的他,分数线更高,祝他好运吧。看来,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对于框架结构分科的学生,考试主要考察弯矩效应,而对于支撑结构分科的同学,则考察轴力效应。每门课(各种工况)成绩下来取最小值,如果大于录取分数线就能被录取(安全)。

看到这里,想必聪明的你,早就将这四位考生对应的结构位置勾勒了出来,正如下图展示的那样。深蓝色区域即塑性耗能区,白色区域为弹性区。

钢结构技术专业解析(钢结构性能化设计的奇妙高考)(30)

我们也许错怪“大雄”和“胖虎”了,他俩并不是跟风报考,而是因为同一结构中,承载能力等级是统一的。而塑性耗能区的性能系数较弹性区构件低,是因为结构的延性不仅取决于构件的延性,更与结构预期的破坏途径相关。比如对于框架结构,只有框架梁的性能系数最低,预期的塑性铰才会出现在框架梁处,所有的验算都为了确保这一点。

最后,给大家出个思考题。考了0.568(落榜)的“胖虎”看到“大雄”考了0.444(录取),会不会揍他出气?如果会,那么会揍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