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栏 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营造浓郁、热烈的学习氛围,重庆检察机关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网络微访谈活动。本微开设“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云访谈”专栏,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部室主任,分院、基层院检察长以及部分检察干警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认识和体会,结合岗位职责谈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1)

访谈嘉宾:陆 军 重庆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主持人:沈 悦 江津区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理解报告中的“法治”之声?

陆 军:在党的二十大所作报告,举旗定向、统揽全局、气势恢宏、思想深邃,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高度重视。

坚持从政治上看,增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3)

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在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上,又该如何把握?

陆 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对权力的监督作为永葆党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十九大报告作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明确要求,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旨在确保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在责任的约束下行使,在司法体制改革主体框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标志性意义、全局性影响,对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为深入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于我们而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同样也是司法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紧紧抓住“全面准确落实”这一关键,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4)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陆 军: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基本到位,新型办案机制有效形成,权力清单逐步健全,职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一线检察官们普遍体会到“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效率加快了”。同时也应当看到,司法责任制对于统筹办案力量、优化办案质效的改革红利,尚未充分显现出来,反映在申诉纠正、办案时长等业务指标上,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与党中央“准确落实”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是责任落实方面:以最高检《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为纲,权力清单、业绩考评等配套制度业已完善,“责任分散、主体不明、责任难追”的问题从制度层面基本得以解决;但从实践层面看,一个案件出了问题,对检察官的追责,更多体现在主体办案责任的追究上,但如果案件质量效果不好,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司法公信和党的形象,远远超出检察官个体能够承担的责任之重,对此检察机关仍是“第一责任人”,在这一层面上,权责匹配存在“无人区”。

二是监督管理方面:体系化水平有待提高,各层级的监督管理权责尚不够完善,一些同志对“谁办案、谁负责”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放权不放任”还把握不准,对部门所办案件的关注和掌握不够,重大敏感案件过问少、指导弱,尚存在应当指导的不指导,应当把关的不把关,应当监督的不监督等问题,层层把关、层层失守的情况时有发生。

坚持系统思维,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5)

在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中,如何在深化认识中找准工作重点?

陆 军: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改革的落脚点和试金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为坐标,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我们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以服务大局为基本遵循。司法责任制的落实落地,关键在每一个案件的高质高效办理。要始终坚守客观公正立场,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以司法办案“三个效果”“三重境界”为追求,兼顾法理情办准办好案件,促进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统筹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一室一平台”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保企护企、安民为民的更优路径,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检察工作的实绩实效推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三是以监督管理为重要举措。坚持放权不放任、监督不代替,准确把握不同层级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持续健全责任明晰、监督有效的监管体系,既要推动承办检察官、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分层负责、各负其责,又要增强对重大敏感复杂案件的指导力度,不断优化质量管控、流程监控等机制运行,时刻绷紧案件质量效果的管理之弦。

四是以队伍建设为坚实保障。纵深推进分类管理改革,健全“三类人员”分类招录、管理和保障制度,促进各擅其长、各展所长。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自我革命精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赋予检察官依法用权的底气、养成审慎用权的惯性,做到敢监督、能监督、善监督,将司法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