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知青文/李华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知青啥意思,知青是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青啥意思,知青是什么

知青啥意思,知青是什么

也谈知青

文/李华铭

1.知青是什么?

知青是什么?这是一个几十年来经常被提及的话题!

知青是什么?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答,正如在看沙士比亚的名著巜王子复仇记》时,在一千个人的面前,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当然对难忘的知青岁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有的知青认为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的知青对那段岁月的感觉就是不堪回首!

作为知青的一员,作为老三届的最后一届,在那难忘的十年岁月,我虽没有感到激情燃烧的火热,也没遇到不堪回首的痛苦。

在兵团的十年我倒有至今不忘的美好回忆,和充满了快乐的青春回想! 不过这个青春十年,使我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我倒是遗憾不已, 这个遗憾也许我会终生不忘! 所幸这样的遗憾已经不再会发生!

2.催人泪下的油画

文/李华铭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完这副油画巜我的前夫》虽说没有潸然泪下,却也仍不住泪水在眼框里打滚,同时一种难以平静的酸楚之情,在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画中女知青绝望,无助,无奈,苦涩的眼神使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女知青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迫于压力,和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被迫嫁给当地的农民,此时此刻这名女知青的痛苦之情我无法想象!她与其说是嫁给了这个农民,不如说是嫁给了这场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嫁给了她不堪回首的命运!

看完这副油画,我为自己感到幸运,更为当时和我一样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女知青感到最大的幸运,虽然她们也经历了繁重的农田劳动的辛苦,虽然她们也远离了自己的城市,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兄弟,但是她们眼中没有油画中这名女知青絕望无助的眼神,她们没有这名女知青不堪回首的痛苦!

这幅油画告诉我们,知青上山下乡虽然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是也有不堪回首的痛苦,也有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绝望。

这两方面我们都不能忘记! 这两方面我们都不应忘记! 所幸这段历史将不会重演! 人们也不会让他重演!!

(该油画已经被屏蔽了

3.回望过去和忘记过去

回望几十年前的峥嵘岁月确实刻骨铭心!由于时代的特殊性,知们大都和我一样在那个难忘的日子里,都有抹不去的记忆!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有自己难忘的成长历程!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正是我们无数个知青,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祖国的今天!祖国应当记住千百万无怨无悔的知青!

我们回望过去并不是一定要不忘过去的艰辛,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篇章,我们只是将过去的努力和奋斗作为激励自己的精神财富。

知青精神永存!

4.同是知青境遇两重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全国有近1700万知青从各大中小城市上山下乡,壮观的场景和无奈的苍凉,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所仅见!

作为曾经知青的我也是这1700万中的一员。 但是虽同是知青境遇却大不相同…… 和各地知青在自己家门口插队所不不同的是,我们上海知青要么不走,一走就是5000里之遥的白山黑水!就是祖国辽阔的东北大地,就是当时反帝反修的前线一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畔!

我1969年4月去的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是为了应付中苏边境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为了打仗由国营农场改建而成,师团级领导都是沈阳军区的现役军人 。

我们兵团前身是标准的现代化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和各地农村比简直是天上人间!非亲历者无法想像。

我们兵团的一个连队,原有的职工加上各地去的知青近两百人。耕种15000亩土地,分为十个地块,一个地块1500亩,农田作业基本是机械化操作。

当时我们一个农业连队的基本配置是:

1~54或75马力的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

四台 2~45马力的罗马尼亚轮式牵引拖拉机两台

3~联合收割机四台 其中一台是自走式不用牵引的(即自动康拜因)

4~四匹马拉的马车四挂

5~牛车四挂

6~小型油库一座

7~小型发电机一台

8~连队卫生所一间

9~小卖部一间

10~小学校一所

11~托儿所一所

12礼堂兼食堂一座

13其它农具无数

凭心而论,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的知青应该说比去云南兵团的,去各地插队的在生活条件方面好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