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仅自己是一代枭雄,几个儿子也不简单:曹丕擅长权谋,曹植才高八斗,曹冲则聪慧过人。当然,曹操儿子中最特殊的则是曹彰。和其他兄弟走智力路线不同,史书上记载曹彰“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以武力著称。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1)

而且历史上,曹彰还有实实在在的战绩。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人造反,曹彰率军出征,大破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让曹操大为满意。所以汉中之战时,刘备命养子刘封出来挑战时,曹操大骂“卖草鞋小儿,竟然派你的义子出战,看我叫我的黄须儿(曹彰胡须黄色,所以曹操称他为“黄须儿”)来。”并派人去召曹彰前来。可惜曹彰刚刚赶到长安,曹操就已经被刘备击败,他未能和刘封一战。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2)

大概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特意在曹操败逃到斜谷界口时,就让曹彰赶到了。曹操大喜,命曹彰出战。刘备则让刘封和孟达各引兵五千前去迎战。刘封引军在前,首先和曹彰遭遇。可惜他武艺不精,才和曹彰战了三个回合就大败而走。好在刘备早有后手,已经安排马超、吴兰从曹军后方杀来。

马超军马已经养精蓄锐多日,士气旺盛,猛冲过来势不可挡。前面孟达也趁机麾军杀来,曹彰抵挡不住,大败而走。好在曹彰的武艺确实了得,大败之际在乱军之中遇到吴兰,还是几个回合就将他杀死,总算扳回一城。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3)

不过罗贯中对曹彰的描写也就到此为止,之后他再未出场。那么就这场战斗来看,曹彰在演义中的水平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一品。

汉中之战和刘封交手的除了曹彰之外,还有徐晃,而且就是在斜谷之战前面的汉水、阳平关两战。这两战的结果当然都是一边倒,全部以徐晃胜利告终。演义中虽然没有具体描述刘封和徐晃的战斗过程,但是两人交手的时间都不长,应该也就是几个回合的事情。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4)

可是联系上下文看,刘封这两次和徐晃交手都是诈败诱敌,因此战斗时应该没有出全力,或者说没有打到真打不过的程度。也就是说,如果刘封正儿八经和徐晃打的话,徐晃可能没法这么轻松取胜,还需要花费一些功夫。

所以综合来看,曹彰的武艺至少和徐晃持平,甚至可能略胜一筹。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5)

徐晃早先还没有归顺曹操时,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几个回合没分胜负。虽说后来徐晃在白马之战二十个回合不敌颜良,樊城之战面对右臂有伤的关羽还只是打成平手,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总体来看,他在曹营中也算是排名靠前的猛将了。

这一点也可以从曹操攻打张鲁,遇到西凉猛将庞德,命众将轮番上阵消耗庞德体力时,将徐晃排在张郃、夏侯渊之后、许褚之前得到证明。显然此时曹营中,徐晃是仅次于许褚的第二名将,还要强于夏侯渊、张郃等人。

曹操教育儿子曹彰(曹操的儿子曹彰能手格猛兽)(6)

这样算起来,曹彰即使只是和徐晃相当,那么也算非常不错了,只是比吕布、关羽、张飞等顶尖高手略逊一筹而已,在演义中可以稳居第二梯队的榜首。也难怪他可以在败军之际,还能杀死在益州之战中表现活跃,曾经给刘备制造了不小麻烦的吴兰,挽回了一些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