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1)

《少年杨家将》在上映之初就有很多争议了,反对的人说这是对杨家将故事的胡编乱造,支持的人说好看就行不必那么认真。小编当年觉得两边说的都很有道理,于是去看了《杨家将演义》,还听了评书——所以我觉得啊,只要三观不变,剧情改编什么的其实没太大关系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2)

如果能让人对故事的原型产生兴趣继而关注核心的内容,那作为一部偶像剧其实已经很好了。再者,《杨家将演义》本来就是小说,跟《三国演义》之类的一样,是古人对于历史的一种戏说。私以为在唐人的电视剧里,《少年杨家将》算是个不错的作品,不过还是逊色于《怪侠一枝梅》。嗯,既然说到唐人,就顺便吐槽下,唐人选角的重复率实在太高了!无意中看到08版《射雕》(作为金庸武侠迷我是没看过也没打算看那部啦)里杨铁心(翁家明饰)和郭靖(胡歌饰)的对手戏时,我总觉得下一秒郭靖就要跪下对杨铁心说:“爹,我是你失散多年的儿子六郎啊!”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3)

当然这也不是因为编剧突然给力了,而是因为这段基本忠于原著里的描述。另外还有些细节方面的bug,比如上一秒钟杨业还得躺在床上养伤,下一秒他就到门口去劝说百姓们不要内疚……哪儿有恢复得那么快的!再比如广受诟病的醉红楼剧情——北宋时候的人就能说出南宋时候才有的“直捣黄龙”一词,不禁让人怀疑导演和编剧的功力了。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4)

台词方面,初中时候我没觉得问题很大,现在看来实在是为撰写台词的人的水平捏一把冷汗。具体的就不吐槽了,因为我也没记住几句……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5)

人物塑造方面,除了关红实在不太喜欢外,正派反派都还算正常。大二三郎作为配角比较脸谱化,不多作讨论。四郎从对杨家心怀怨恨到与父兄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描写得还算合情合理,只不过整个过程实在太拖沓了。在他承认自己是四郎之前,荧幕前的观众都早就猜到了,只有杨家人对于这个真相还震惊且感慨……真是擦汗。四娘罗氏女也没什么特色,刘诗诗此时的演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个人感觉她还不如嫁给潘豹呢,结果可能还比嫁入杨家好些。五郎其实是个悲剧,在发生任何问题的时候,他都选择背负所有责任,从关红责怪他没有帮助自己手刃仇人,到后来金沙滩一役杨家军惨败,他都觉得是自己的错;但是有些错误是注定他背负不了又无法挽回的,所以最后他只能选择出家为僧。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6)

而关红……说好听点叫直爽,难听点就是不知轻重任意妄为,她嫁入杨家导致了三个人的悲剧,而且我也想不通到底杨五郎和耶律斜看上她哪点了。六郎作为主角,他的成长很明显,或者更确切地来说,《少年杨家将》里几乎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描写六郎的成长线而服务的——从最不听话且吊儿郎当的少爷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将领。柴郡主算是颠覆了小说形象,不过我还蛮喜欢这个角色。七郎是杨家除了八妹外最可爱的人物,但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悲剧:从醉红楼的小琳,到后来的误杀潘豹,还有跟杜金娥的一日夫妻,以及最后的万箭穿心,几乎就没什么好事落在他头上。杜金娥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作为山贼的女儿,比关红要可爱太多了。杨令公和佘太君在这一版里也算是个颠覆,统帅三军的元帅也有柔情的一面,而巾帼英雄也有调皮的一面。耶律斜也是个很有魅力的人物,他和杨家将其实是同一种人,只是两方立场不同。潘影剧情基本被我跳过了,很罗嗦,结尾又很狗血。

三观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而且还融入了现代的一些男女平等的思想,这点不错。有人说杨家将都是愚忠,所以才会导致金沙滩惨败,这点不敢苟同——杨家本身就是降将,被皇帝猜忌也属于无可奈何;他们既然选择了保家卫国这条路,之后自然就回不了头。退一万步说,他们若是真的投降于辽国,那还在天波府中的一众家眷会怎么样呢?只有一点不是很认同:剧中一直在强调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长存。引一句某游戏人物的话:“不要逃避活下去这件事”,而且古人也说“除死生外无大事”。并不是说为了活下去就可以不择手段,但如果可能的话,活下去无疑是很重要的。不过这也是当时的价值观吧,比如后世的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人说这个版本把杨家将描述得只会谈恋爱,这点嘛,选择性快进就好了,毕竟是部偶像剧,很多谈情说爱的桥段也是没办法,我其实还蛮喜欢杨令公跟崔应龙两个人在野外详谈那个桥段的……金沙滩一役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建议看到他们惨败后五郎六郎护送死去的哥哥们回到天波府之后,直接跳到最后看看每个人的结果就行了,当中那段实在是又拖沓又狗血

胡歌彭于晏少年杨家将(浅谈少年杨家将自己的看法)(7)

以上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并没有黑任何人啊,请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