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易哥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1)

有很多人问,相互宝越来越贵了,还要继续买吗?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2)

最近一期的相互宝分摊金涨到了近 7.02元,相比最初的 3 分钱,足足上涨了两百多倍。

前两天群里有朋友“抱怨”居民医保涨价太快了,

比房价涨得还快!

但是相比相互宝涨价的速度,医保费用的增速真的不算啥了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3)

1

相互宝的分摊金还会继续涨吗?

涨价是肯定的,既然参加了相互保险,应该知道分摊原则就是一人得病全员平摊,像重疾保险,但它不是保险,只有参与的人数越多,理论上分摊到每人头上的钱就会越少,可现实是参加相互宝的人数在逐年下降。所以分摊费上涨是必然的。

2

那要不要退出相互宝?

对于相互宝的模式我一直都是认可的,它给了一个低门槛能获得保障的机会。不过相互宝本身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觉得大家还是得以商业保险为主。

市面上短期重疾险,96年能买30万保额,保障时间1年,费用只要不到200元,平摊下来每个月的费用跟当前阶段的相互宝差不多。而且短期重疾险是由保险公司来承保,相比于互助计划而言,少了许多不确定性。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4)

这么看下来,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比起参加互助计划,还真不如去买短期重疾险来的更划算。抛开稳定性来说,

30岁以上的朋友相互宝还是有一些价格优势的。

总之如果你经济比较紧张,暂时买不起商业重疾险保险,或者是老人家,很难买保险,建议先不要退出相互宝。当然,重疾险险的稳定性比相互宝更强,有条件的建议优先考虑。

另外相互宝一年一百多块就能获得最高 30 万的赔付,还是比较划算的。要是真得了约定的大病,你至少还有一笔救命钱,比朋友圈各种筹来得体面。

至于到底要不要退出,关键还是得看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互助计划。在我看来,互助计划的本身就是抱着做公益的性质,给自己买一份保障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现在来看一个月也要不了多少钱。

不过按照目前的趋势计算,相互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

3

相互宝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前两年市面上的大病互助产品至少不下十种

但是一家一家接连关停:

百度的灯塔互助;

京东的京互宝;

小米的小米互助;

美团的美团互助;

苏宁的宁互宝;

嘀嘀的嘀嘀互助;

.......

相互宝估离关停也不远了,可能就在未来的二到三年内!

当分摊人数小于324万人的时候,互助计划是可以直接终止的。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5)

目前10月份的分摊人数是7954.74万人,已经跌破了8000万。

我们从往期的数据也可以很明显看到,每个月都会有100万左右的人退出互助计划,2021年从年初的超1亿人,到11月份参加人数已经减少了超过2000万人。

相互宝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一年退出近3000万人)(6)

当然,到底会不会关停,这个谁都无法预知。

互助计划只能作为大病保障的补充,主要保障方面,还是得以社保和商业保险为主。

4

退出相互宝或者相互宝关停后怎么解决风险?

社保就不说了,能买的都要买上,商业保险需要哪些呢?

先来看看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对冲疾病或意外带来的经济损失。

而一般成年人会碰上的人有:

1、大病风险:会带来高额的医疗费,还有容易被忽略的收入损失,如果因病再也无法工作或者降薪,现金流会大幅减少。

2、身故风险:作为家庭支柱,万一不幸出事,家庭丧失主要经济来源,是巨大的打击。

3、伤残风险:除治疗费外,还可能导致失业或职业降级,导致未来收入大大减少。

所以作为成年人,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来说

按照下面这个顺序购买保险就可以完全覆盖以上的风险点:

1、医疗险,主要是百万医疗,一年200-300块,能报销1万到400万的治疗费,如果200多块都拿不出来,那么就买一年几十块的惠民保,但是惠民保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都偏低,好在也能解决一部分大额医疗支出风险;

2、意外险,普通职业一年160元左右就能买到50万的保额,而且交通工具意外额外赔付障猝死风险;

3、重疾险,钱够就上终身重疾险,钱少点就上定期重疾险,再不行就上一年期重疾险,反正比相互宝稳定太多了;

4、寿险,大多人购买定期寿险即可,50万保额一年也就几百块。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这个顺序来购买,否则容易顾头不顾吞。即使刚毕业,没什么钱的年轻人起码医疗险和意外险是必备的,一年不到500块,性价比钢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