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鱼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人身上长鱼鳍,你应该从来没见过吧?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1)

最近,有一位西班牙艺术家,在他的头部两侧分别安装了一对电子仪器,造型以鱼鳍为灵感。这个名叫“天气鳍”的设备,能够让这位艺术家感受到身边大气压力、湿度、温度的变化。

之所以把自己装扮得如此“古怪”,是因为这位艺术家认为自己不是百分之百的人类,而是一种跨物种生命,是水的一部分。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2)

他设计、安装“天气鳍”,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和生活在水里的鱼一样,能够感知世界,从而触发新的艺术灵感。

这样的一对电子元件,会把他身边物理指标的变化,转化成声音,再通过骨传导的方式进入大脑。这样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让艺术家觉得自己是在水中生活,脑海里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有人就评论说,现在手机、电脑都这么发达了,干嘛不直接去看天气预报呢?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3)

说到这里,就得给大家科普一下了。

一般显示在手机、电脑上的天气预报,都是超级计算机经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得到的。计算机的数据来源,包括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卫星、雷达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地面设置的气象观测站。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4)

观测站的设置有着严格的标准,目的是让测量到的数字,更符合大自然的真实情况,避免城市活动带来的影响。

所以,很多气象观测站都建立在人员相对稀少的地方。以北京为例,气候代表站就是建立在南五环附近的一块开阔的平地上。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5)

除了建站选址严格,测量使用的设备,同样非常精密。

温度测量的数值,来源于百叶箱中的温度计;而风力和风向的数据,都是风杆或者风塔上,距离地面十米高度的风向表和风速表测量出来的。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6)

利用这样的测量方式最终得到的数据,具备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准确性和时间连续性,但却和我们在城市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实际感受差距不小。通过这种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的预报,也就和我们的感受有了一定的差异。这也是经常有人吐槽,觉得天气预报报不准的原因之一。

此外,人体感受的气温和仪器测量到的温度之间,也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就是湿度和风力。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7)

像是现在正值冬季,我们经常会说,南北方的冷是完全不同的冷,北方是干冷的物理攻击,只要裹了厚衣服就能抵挡得住;而南方的湿冷则是魔法攻击,即使穿得再多,寒意也依然往骨子里钻。

除了湿度,寒风也是让体感更冷的原因之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针对风寒效应总结了非常严谨的计算公式,每当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人的感觉可能比仪器测量到的低了10℃还不止。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8)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我们身边的气象数据,有很多便携测量仪器也相继被开发出来,包括手机以及可以穿戴的智能手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艺术家一样对细微的天气变化都能有更加直观和贴切的感受。当然,除了鱼鳍之外,肯定也会有更多款式,以供大家选择。

气温对鱼口的影响(可以更懂天气吗)(9)

笔者:苏景若,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