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省份在本科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投档,应该说相比以前的顺序志愿大大降低了考生的滑档风险,但如果理解不到位,或者在填报志愿时不注意细节,还是会出现滑档现象,今年我就遇到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考生本来能上一本学校的,最后只能靠征集志愿上三本民办学校或者复读。征集志愿当天家长联系我,说孩子在家里哭,不想复读,最后只能报征集志愿的民办学校(也不一定录取),如果当时他的志愿找专业人士简单审核一下,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并分析一些常见的滑档原因。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这就是平行志愿的定义,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我在后面又加上了“一轮投档”,因为这一点好多家长会忽略。整体流程图如下:

平行志愿也会出现滑档吗(通俗讲解平行志愿的概念)(1)

平行志愿投档流程图

下面以网上常见的客车模型进行解释,以河南一本为例(6个院校,每个院校5个专业)。考试成绩公布后,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队,理科排一队,文科排一队(如果分数相同,则按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平行志愿也会出现滑档吗(通俗讲解平行志愿的概念)(2)

考生排名

将每名大学比作一辆客车,每辆客车所载人数不一样(招生计划),不允许超员,载满就不再上人。招生开始前,每名考生要填写自己的车票信息(报志愿),每张车票上面可以按顺序(设定为ABCDEF)填写自己想坐的6辆车(报6个学校),每辆车上还要写清自己想坐的座位(即专业),可以填写5个座位位置(即5个专业)和是否服从调剂座位(专业)。车票信息填写后不能更改,招生开始时,所有车辆开进停车场,并上报在该省的计划载客人数(招生计划),考生按上图顺序排好队拿着车票到车站由车站安排上车(省教育考试院投档),文理考生各走各的队,双方互不影响。

开始了!车站入口打开,第1名先进,然后入口关闭。

这时候停车场只有第1名一个人。第1名考生填写的A车辆(志愿)是清华大学,于是走到清华大学的客车前,这个时候座位肯定是全空的(专业随便选),好了,请上车。上车后手里的车票作废,就当烧了吧,后面填写的BCDEF车辆(志愿)没有任何用处了。

第1名考生选完了,轮到第2名考生了,同样只有他一个人进停车场,第三名还是要等的。

第二名的A志愿是北京大学,同样上车,烧车票。

…………

这时第101名的考生进场了,A车辆(志愿)清华,到清华客车一看,50人的位置已经坐满了。马上看B车辆(志愿)北大,一看50人的位置也满了。再看C车辆(志愿)中科大,好,40人的座位还空着,上车,烧车票。

…………

现在轮到排1001名的考生进场了,A中科大,一看满员;B上海交大,坐满;C北航,坐满;D中国人大,也坐满了;E南京大学,也坐满了;这个时候开始冒汗了。赶快看F:北理工,到北理工的车辆门口一看,还好,60个位置还有10个空位子,赶紧上车,烧车票。

……

现在轮到5000名的考生小明了,进场。A哈工大,B西交大,C电子科大,全部3辆车都坐满了,开始哭。一看D北邮还有2个空位子,赶紧上车,烧车票(假设后面E是西电、F是郑大)。

……

现在轮到10000名的考生小华了,进场。A哈工大,B西交大,C电子科大,D华电,E本电,F南航,全部6辆车都坐满了,开始哭。一看旁边的郑大车辆还有很多空位子,想强行上车,被车站站长制止(小华的车票上没有填写郑大),车票遭没收,被赶出停车场。悲剧了。

……

现在轮到20000名的考生小强了(小强是色盲),进场。A中南,B湖大,C东北大学,全部3辆车都坐满了,有点慌了,这时发现D兰州大学车辆还剩2个座位,赶紧上车,烧车票。

……

直到一本线上最后一名考生小刚进场,A河南科大,B河南工大,C信阳师院,D洛阳师院,E南阳师院,F南阳理工,全部6辆车都坐满了,再看看旁边的车辆也坐满了,车票遭没收,被赶出停车场。

所有人员全部处理完毕后,车站站长的工作完成(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几百辆客车全部开始发动,准备出发(所有高校是同时投档的)。

但是在出发前,车辆司机和售票员还要分配座位(高校分配专业),在分配座位时,不同的车辆(高校)分配方法不一样,有的是按分数优先;有的是按志愿优先;有的是分数优先,加上级差(关于专业分配的问题随后再详解)。总之,只有分配好了座位,车辆才能出发(发放通知书)。另外,在分配座位时还要考虑身体情况,如色盲的考生不能坐第一排(有专业限制,如应用物理学不录色盲考生),男生身高低于170cm的不能坐最后一排(有些学校体育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上面的小明和小强在分配座位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小明虽然上了北邮的车辆,但他的5个座位写的均是中间座位(热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座位(不服从专业调剂),由于小明的分数比较靠后(所有上北邮车辆的考生中),北邮是按分数优先排座位的,轮到小明时,只剩第一排的2个座位了(冷门专业),但由于小明不服从调座位,只能被赶下车,此时他的车票已经被烧掉了,后面的西电和郑大也就没用了(同时西电和郑大车辆也已经关门啦,投档已经结束)。

小强虽然上了兰州大学的车辆,他也不服从调座位(不服从专业调剂),不过小强的分数达到自己所填的最后一排座位(专业)排名,但由于最后一排座位对身体条件有要求(如应用物理专业不录取色盲考生),小强身体不符合条件,同样被赶下车,他的车票已经被烧掉了,后面的学校也没用了。

车辆要开动了(投档已经结束),此时小明、小华、小强和小刚均没有上车!那他们还有没有机会上车呢呢?有!就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可以理解为补录),但如果征集不上就只能上后面批次的车辆啦(二本或专科批次)。

二、滑档原因分析及对策

以上例子中小明、小华、小强和小刚均没有上车(未被投档),如果征集志愿也没有成功,那么这4人就滑档了(从一本滑到二本),但他们4人滑档的原因各不相同。

小明同学滑档的核心原因就是他不服从调剂。虽然被投档到北邮,但由于分数相对较低,且不符合专业调剂,因此被退档了,从而造成滑档。要想避免此种情况出现,考生在报志愿时一般均要选择服从调剂。

小强同学滑档的核心原因是没有看清所报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有些专业会对考生的身体体检结果有特殊要求,如是否色盲色弱、视力情况、身高情况等等,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也会被退档,从而造成滑档。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看清学校或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

小华同学滑档的核心原因是所报院校没有梯度,没填好保底学校。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考生心高气傲,一心只想上名校,有时只看往年一年的录取分数,觉得自己的分数没问题,全部报的是名校,结果当年名校报考人数多,投档分上涨造成没滑档。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滑档,下图就是今年网传的高分招考华电而滑档的考生。

平行志愿也会出现滑档吗(通俗讲解平行志愿的概念)(3)

网传的报考华电滑档的考生

避免出现此种滑档情况,根据个人多年填报经验,在参照往年分数和位次的时候,提供以下建议:一是向前看3年,要根据3年的综合位次来预估今年的录取位次,不能只看去年一年的位次比自己位次低,就以为没问题。二是在查最低分的同时,尽量查一查录取平均分(有些学校可能查不到),有可能的话再查查专业录取分,这样会有一个整体把握。三是要看招生计划是否有大的变化,如果计划数明显下降,位次也可能上升。四是保底院校一定要选好,一般选择本省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相对稳妥一点,如果选外省尽量选两所。五是合理考虑其它因素,其它因素比较多,如经济发展形势对学校和专业的影响,专业是否是热门或冷门,院校当年是不是有突飞猛进(如去年新进的7所双一流院校)等等。

小刚同学滑档的核心原因是政策性滑档。每年各省划的一本线上人数一般要多于实际一本招生计划人数,因此超过一本线分数不多的考生,被称为“假过线”,如果没有捡漏,大多数都只能上二本学校,这种情况是政策性滑档,很难避免。

三、平行志愿的误区和“坑”

(一)家长对平行志愿理解的最大误区就是“平行录取”。“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在今年接触到的一些家长中,有些认为平行志愿是完全平行的,A志愿不能录取,就录取B志愿,然后依次类推。像前面讲的小明同学,小明家长就认为D志愿北邮不服从调剂,即使北邮不录取,后面的E志愿、F志愿也会录取。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还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平行志愿的愿意是如果没有投到A志愿学校,那么就投B志愿学校,依次类推。

文中开头提到的滑档考生就是这种情况,该考生第一志愿报了四川师范大学(河南体育志愿是“院校 专业”模式,可报9个平行志愿),但身体条件没达到要求(男生身高要求不低于170cm),考生当时看到这个条件了,但是没在意,以为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前面的录不了,后面的还能录取,结果被投档到四川师范大学,由于不符合身体条件又被退档,此时后面的学校已经录取结束(这就是一轮投档),本批次滑档。所以只能报征集志愿(体育生文化课分数偏低,常规本科更难),结果发现征集志愿主要是公费师范生(有户籍要求,不能报)和民办高校,懊悔万分,要么上民办(录取也存变数),要么复读。

(二)平行志愿的顺序重要吗?关于平行志愿有个经典例子, A同学670分,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B同学671分,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第二志愿是上海交大。现在上海交大只剩一个名额了,那么是录A还是B呢?好多人都知道正确答案是录B同学(前提是B同学没有被清华大学提提档),也就是分数优先。那么平行志愿的顺序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当然很重要,横向跟别人相比顺序不太重要,因为是分数优先。但是纵向自己比的时候顺序就很重要了,因为哪个在前面就先录取哪个院校。比如下图这个志愿表(这个志愿表的学校、专业合理度暂不评判),在检索该生志愿时,如果此时中南大学已录满,华东理工大学还有名额,那么考生就被投到华东理工,后面的学校就没机会了(即上了华东理工的车辆后,车票就被烧掉了)。

平行志愿也会出现滑档吗(通俗讲解平行志愿的概念)(4)

某考生的志愿表

(三)平行志愿最大的“坑”是什么?

最大的“坑”其实就是专业调剂,尤其是不合理的“冲、稳、保”。出成绩后春风得意,冲学校时意气风发,被调剂时如丧考妣,当得知被调到“冷门”专业时万念俱灰,哭喊着要复读!这一段话是有些考生的真实写照。

前面讲过服从专业调剂可以避免退档、滑档风险,但带来的结果就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这个“坑”目前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只能通过经验和技巧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今年我指导的15名考生,已出录取结果的10名考生中无一被调剂,基本上都被录取取前3个专业,只有1人录取到第4个专业)。

当然随着考生的“觉醒”,避“坑”的同学和家长越来越多(关于避坑技巧随后专门再讲),也就出现了前几篇文章写的985、211名校断档的情况,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目前只能靠经验和技巧来克服。根本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新高考改革,如果是“院校专业组”模式,院校可以合理设置专业组,让保专业的考生去冲“热门”专业组,让保学校(名校)的考生去“冷门”专业组,最终各取所需;如果是“院校 专业”模式,那么将彻底避免专业调剂,使每一名考生都能录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这种模式会使高校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冷门专业”究竟如何发展需认真考虑,目前只有5个省份实行这种模式),最终通过新高考改革,克服现有弊端,真正优化高等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