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电子屏教学不得超30%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京精准防控地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精准防控地图(北京推10条措施防控)

北京精准防控地图

包括电子屏教学不得超30%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严禁8岁以下儿童玩电子游戏”“高中阶段学生睡眠不低于8小时”……北京市公布十条措施,为中小学生防控近视“划红线”。另外,北京市政府授权市教委、市卫健委与各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区政府和学校将被问责。北京市还将探索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市召开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保障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了《北京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保障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和《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简称“防控近视十条”),对北京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定目标”、“划红线”。

根据要求,北京市将从学生电子产品使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学生作息管理、学校教学环境等十个方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2023年力争实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区政府将被问责

《方案》明确,北京市政府授权市教委、市卫健委与各区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区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问责。严禁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会上透露,设在北京同仁医院的学生视力健康干预中心,将与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疾控中心及核心医院共同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作。

此外,北京市还将探索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

今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还将研究确定近视防控宣传内容和干预措施。配合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针对北京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学校校医的职称评定等职业发展制定支持政策。

电子屏幕教学时长不超总时长30%

“防控近视十条”要求,学生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防控近视十条”明确提出,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长要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合理有度地使用电子产品;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作业方面,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保障幼儿园和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低于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低于8小时。

同时,严禁中小学拖堂现象,严格落实全体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的要求,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值得注意的是,“防控近视十条”指出重点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息管理,学校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落实情况每日检查机制。

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调整一次学生座位

“至少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至少每学期集中调整一次学生课桌椅高度。”“防控近视十条”要求,北京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条件必须100%达标。同时,每学期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体育场馆等采光和照明条件进行一次检查和清洁。

北京市教委明确,学校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日常监测不得少于2次,须建立健全健康体检数据库,学校必须建立视力不良学生健康档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学校要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层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分别开展一次近视防控专题教育。健康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入职和在职培训。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控近视十条”是刚性要求和硬性任务,简洁明了、易于操作。未来,北京市将建立并严格落实各区、学校、班级每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每年开展各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北京防控近视2030年目标

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北京“防控近视十条”(摘录)

1.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

学生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2.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幼儿园和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低于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低于8小时。

3.切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在正常情况下,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4.严格落实学生作息管理

全体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

5.大力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

每学期至少分别开展1次近视防控专题教育。

6.严格落实视力日常监测

每学期对学生视力日常监测不得少于2次。

7.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环境

至少每学期集中调整1次学生课桌椅高度。

8.切实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日常干预

必须掌握“1尺、1拳、1寸”的正确读写姿势。

9.大力促进学生饮食健康

学校供餐必须保障学生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高糖、高油、高盐等食品饮料的摄入。

10.强化评议考核

每年开展各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 学校反馈

现有场地资源有限 开展户外活动有难点

“防控近视十条”对学校提出很多硬性要求,如教室照明卫生条件必须100%达标;至少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至少每学期集中调整一次学生课桌椅高度。为保障学生合理用眼,规定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根据要求,学校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日常监测不得少于2次,须建立健全健康体检数据库,学校必须建立视力不良学生健康档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一些对学校工作的要求,读起来特别有画面感。”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校长兼书记张弦说道。她举例,文件提到每学期至少分别开展一次近视防控专题教育;健康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入职和在职培训等,都细化和强化了学校开展近视防控的工作与职责。

在课外锻炼的要求上,“防控近视十条”提到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体育活动,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张弦坦言,因为学校操场面积相对有限,开展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利用场地资源,充分开展体育活动,还需要学校开动脑筋。

近年来,为防控近视,北京中小学各有招数。如花家地实验小学制作独特的下课铃声,提醒同学们把视线从黑板和书本中移开,进行课间活动。中关村二小由高年级带领低年级学生做眼保健操,缓解视力疲劳。

张弦透露,学校也在视力防控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据悉,学校根据每学期进行的视力检测结果,为学生制作不同颜色的提醒座签。“学生的视力在5.0以上,桌上会贴上印有绿色卡通形象‘金豆’的标签,5.0以下会贴上红色金豆,5.0则为黄色金豆。标签颜色随着孩子视力变化不断调整。”张弦认为,标签对学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同时也提醒老师平时多多关注视力相对差的孩子,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等等。

■ 专家观点

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需要家庭引起关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眼部发育状况不同。3岁左右的儿童大概有300度远视,6-7岁的儿童大概有100-150度远视,12岁左右的时候儿童才完成正视化。“家长要做到严格管控。尤其是幼儿园期间,孩子坚决不能近距离、长时间用眼,保证一定的远视储备。”

如果一年级有150到175度的远视储备,这样学生在小学近视的概率就相对降低。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来监测儿童的远视储备,及时作出调整。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础步骤。通过完善地记录孩子的屈光发育状态,动态观测孩子的近视发育情况,能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个体化控制方案。

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主要对象是3到12岁的儿童,主要记录儿童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屈光力曲率半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眼压、身高等生理指数。包括我院在内的一些医院都已开展建档工作,家长可以自行就近选择医院为孩子建档。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红星

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