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最早的鸡毛换糖,形成于我国的浙江省义乌地区,而最终,这一行为对地区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认可,并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

鸡毛换糖是哪个地方的文化(鸡毛换糖的由来)(1)

鸡毛换糖最著名的应该是浙江省义乌,可以说义乌市场形成的历史就是鸡毛换糖的历史,是鸡毛换糖慢慢形成的!而义乌最初的鸡毛换糖是从廿三里镇开始的。

鸡毛换糖的人又被称为敲糖帮。敲糖帮按生意的活动方式,进行了严密的分工,具体分为“坐坊”和“担头”两类。“坐坊”,其组织有“糖坊”、“站头”、“行家”、“老土地”四种。“糖坊”的任务是把煎好的糖粒、糖饼、生姜糖用现金或货物贷给敲糖人,同时还收购代销敲糖人收来的货物;“站头”就是敲糖帮居住的小客栈,并经营糖担托运业务;“行家”专事采购各类小百货以供敲糖帮经营;“老土地”专收敲糖帮换回的货物。而“担头”,则是挑糖担赶生意者,“担头”里有几个领导人物,称为“老路头”,这类人由精于敲糖业务的人担当,且是从敲糖帮中公议推举的,其任务是由其独当一面,统帅一路糖担;“老路头”下又有“拢担”,是各村糖担的首领,由村推举并负责带领本村糖担,其能力略逊于“老路头”;“拢担”下又有“年伯”,“年伯”的职位是由“拢担”任命,其任务是协助“拢担”的工作,同时,“年伯”要照管五至七副的“担头”;最后是糖担,又称“担头”。这些“担头”,就是“新手”,即初次出门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的学徒,属“年伯”带领指导。另外,在吸收新糖担上,也要行拜年伯的手续。

廿三里的“鸡毛换糖”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鸡毛换糖成为被打击对象,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那时,廿三里也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把那些在廿三里街上手拎蓝子叫卖的和摆地摊的赶得“嘭嘭”飞,禁止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人要抓,钱要罚。但是,廿三里镇即使在文革这种割资本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时期,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兴,那时廿三里镇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多达五千余人,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到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扩展到全国各地。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廿三里镇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基础上,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和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廿三里镇就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并于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廿三里鸡毛换糖队伍的真正壮大仍是举步维艰,直到1979年3月24日,时任中共义乌县委秘书的杨守春在《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了《“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一文,给廿三里镇乃至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该文是全国第一篇报道义乌“鸡毛换糖”意义的新闻稿,被盛誉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第一份“为民请命书”。文章充分肯定“鸡毛换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其利多弊少,既推动了义乌红糖事业的发展,又换回来出口所需要的“红毛”,农田所需的作肥料用的“废鸡毛”,让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搞活流通,于国于民都有利。文章发表受到了经济、学术、新闻三界人士的盛赞。后来到1980年,鸡毛换糖才被允许,工商局也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

鸡毛换糖是哪个地方的文化(鸡毛换糖的由来)(2)

直到1982年后,市场逐步向义乌县城集中民展,终成今日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世界,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在义乌,鸡毛换糖作为一种文化,推动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浙商十大标志性事件中,鸡毛换糖名列第一位。 它历史源远流长,是一种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鸡毛换糖文化已经成为义乌重要的城市文化,有餐馆用鸡毛换糖作为部分名称来吸引顾客。义乌人也正用这种精神文化激励下一代不忘吃苦,勇于创新。

鸡毛换糖是哪个地方的文化(鸡毛换糖的由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