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皇帝是谁的儿子(宪宗最后的归宿)(1)

文/历史崔

你三岁练武八岁离家,进入中华武术最高的殿堂少林寺系统学习功夫,成年后挑战各路高手,三十五岁成为关中大侠,行侠仗义。

然后呢?

你的出路在哪里,开镖局开武馆,然而最好的结局仍然是能进入皇宫,成为大内高手。

长安城是唐朝最重要的一片建筑,因为这里居住着这个国家的主人,在他的家里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那里守卫森严,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精英来到那里为他打工,因为他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地位。

他的家,是一大片建筑,在整座建筑群中间的位置,有一把龙椅,上面坐着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称他为皇帝,上天的儿子。

龙椅上的这个人决定了太多家庭的命运,为此在他的家里需要最好的保镖,最坚固的防御工事,然而能夺走他性命的人,往往就在这个家里,动手的甚至只是一个卑微的奴隶。

皇位争夺,新皇帝往往会在登基的第一天,就把能使自己成功的方式方法破坏掉,比如隋文帝杨坚,拼了老命也要把豪门世家拆散,防止他们权力过大夺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宪宗之后的皇帝反而鼓励了这种行为。

原因说出来有点可笑,一是皇帝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二呢他也没有那个权力,因为他只是一个傀儡,真正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

老皇帝去世,正常情况下是太子继位,但如果老皇帝不喜欢这个太子以及背后的势力,想换一个呢。

在宪宗被杀之前,有两个人够资格得到继承权,分别是宪宗的二儿子李恽(读yun)还有三儿子李恒。

其中老三的机会最大,首先是他的母亲,姓郭,史书上喜欢称呼她为郭妃。

郭妃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也是升平公主的女儿,叫代宗李豫为外公,德宗李适是她的舅舅,顺宗李诵是她的表哥,按照辈分她的男人宪宗应该称呼她为姑姑,是唐朝版的神雕侠侣,只是感情并不好。

郭妃不仅辈分大,脾气也大,她有野心控制欲强,为此宪宗做了15年皇帝也没有立皇后,男人需要自由。

事实上郭妃是宪宗明媒正娶的太子妃,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依旧是后宫地位崇高的贵妃,而且她的背后就是郭家。

朔方军是唐朝廷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为了防止他们造反,郭子仪退休后朔方就一分为三,泾原军只是其中的一支,783年差点就把唐朝的历史改写,这些军队的首脑多多少少都受过郭子仪的提拔。

所以郭子仪的后代在朝廷里都是大官,儿子娶媳妇,得从皇帝的女儿往下挑。

这么个有背景的女人,宪宗不想当傀儡更不能得罪她,到了晚上,皇帝只能躲进书房,或者翻其他嫔妃的牌子,结婚的第三年才生下了李恒。

跟三弟相比,李恽的背景要简单的多,除了年龄以外他没有任何优势,但关键是宪宗喜欢他,正是因为他的没有背景,宪宗觉得李恽可以继续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宏伟目标,复兴大唐。

宪宗皇帝是谁的儿子(宪宗最后的归宿)(2)

为了保护李恽,宪宗没有册立他成为太子,而是叫来最信任的宦官吐突承璀支持李恽。

吐突承璀原本是宪宗太子时就服侍在身边的小太监,宪宗登基后,吐突承璀有过辉煌的经历,一直担任各地方军镇的监军,甚至在元和四年的成德战役中担任主帅,近20万人马听他指挥。

即使仗没有打赢,即使他在地方上贪污,即使他买卖官爵,宪宗依然没有惩罚他。

宪宗对他的定位就是听话的仆人,为了能为自己更好的办事,赏赐给他半支神策军,担任左神策护军中尉,还是蓟(读ji)国公,名望地位,是宪宗朝后宫相当有实力的大太监。

宪宗的俩个儿子无论是老二还是老三,他们的机会都是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这个人就是宪宗的长子李宁。

李宁的母亲姓纪,我们叫他纪美人,在宪宗迎娶郭妃的793年,纪美人就为宪宗生了一个白胖小子,这个小子就是老大李宁。

元和四年宰相李绛带头提议,立老大为太子,那一年的5月9日,宪宗正式册封,不到两年在元和七年的2月7日,李宁太子忽然生病死了,过些时候又是大臣们提议,老三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

对,早在元和七年也就是812年,老三就已经是太子了,按理说国家的继承人已经定了,到宪宗死的时候似乎没什么理由可以产生变数,老二再孝顺也只能接受当不了皇帝的命运。

宪宗是一个十分要强的皇帝,对他来说最不喜欢的,就是被人强迫,原本老大李宁是解决自己身后危机的最重要筹码,既不得罪郭氏,对朝廷上下也好有个交代,只是还没满20岁就死了。

老大刚死,朝廷的大臣们就坐不住了,郭氏也不干了,他们集体动议,请求皇帝赶紧立太子。

宪宗觉得自己只有3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就要考虑自己死后的事,太不吉利了,不同意。

皇帝不表态,宰相们也有办法,每当开会讨论国家大事前,都要把这事说一遍,宪宗想立老二也不行,老二的母亲身份不够高贵,严格来说老三也不属于嫡长子,因为没有立皇后,所谓立嫡立长的规矩在这里行不通。

但论身份,郭妃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论地位,以郭家的声望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万般无奈宪宗把太子的位置册封给了老三李恒。

到了元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820年,宪宗的身体是越来越差,即使吃了柳泌的神仙药也不顶事,还三天两头打人砍头,太恐怖了,而作为亲信,吐突承璀觉得他应该为皇帝做点什么。

宪宗的身体无论是御医还是江湖郎中甚至炼丹的方士也请来了,都不管用,吐突承璀能想到的,就是尽量完成宪宗的心愿,于是提前动手,开始谋划挤掉老三李恒让老二接班的事情。

吐突承璀的动作惊动了整个太子府,郭氏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而陈弘志会动手就是受了另一个人的指使,他就是王守澄。

王守澄是李恒的贴身太监,随着李恒成为太子,王守澄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到了宪宗末年,王守澄开始谋划刺杀皇帝,为太子继位铺平道路。

宪宗皇帝是谁的儿子(宪宗最后的归宿)(3)

公元820年的2月,陈弘志以送药的名义进入皇帝寝宫,一炷香后惊慌失措,说是皇帝驾崩了,而御医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陈弘志的口供。

宪宗是因为服用了柳泌的丹药,毒性发作死的。

作为丹药的制作者,柳泌第一个倒霉,被杀了,曾经推荐柳泌的宰相皇甫镈也没有逃过命运,被流放到海南。

还没等大家从皇帝驾崩的消息中反应过来,王守澄带着军队闯进吐突承璀的府邸,把他的一家老小全给杀了,最后进入二阿哥李恽的家里,继续杀光,除了这两位领头的,皇宫中大部分的太监全被杀了。

宪宗朝虽然重用太监,但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忠心程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没想到这份忠心给太监们带来的,是那样的结局。

办完这些事,王守澄联络一部分宰相大人,宣布宪宗死亡、吐突承璀叛乱、李恒登基等三件大事,唐朝迎来太监当家作主的黑暗日子。

(完)

我的订阅号:历史崔

lishi_c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