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解释一个概念误区。中文里除了贬义字(“坏”、“恶”、“狠”、“凶”等),其他大都可以做名字。如果我喜欢“光明”这个概念,可以叫“光”、“明”、“亮”、“闪”、“皓”、“晖”、“昭”、“璨”、“煜”等等,没人会觉得奇怪。“王昭璨”、“王闪闪”只是比“王明晖”少见一点而已,不会引来特别注意。

四种常见的英文名(这些英文名不要乱起哟)(1)

而在英语国家,只有很少一部分词被拿来做名字,且基本都是专做名字、不出现在其他表达里的。如果我喜欢“光明”这个概念,可选的只有 Alina、Dawn、Ellen、Lucy、Phoebe、Thea 等几个名字。日常表示“光明”的词,例如 Light、Bright、Luster、Sheen、Shimmer、Glimmer、Sparkle,美国一年几百万新生儿几乎没有叫这些名字的(人数小于五)。

这种“名字烂大街”的趋势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消失,不过年轻一代还是有很多人重名。最流行的 100 个名字覆盖了美国一半的年轻人,最流行的 500 个名字覆盖了近八成。最近几年叫 Emma 的一直都超过 1%。

综上所述,英文名和别人的一样是“常态”,别人从来没听过才是“奇怪”。

那如何避免名字“烂大街”呢?

我们可以在美国政府的统计网站,找到我们的出生年份,在排名 100 和 1000 的名字之间找,这样名字既不会谁都没听说过,又不会很容易和同学或同事的重复。

假如我们 2000 年出生,按此方法找名字,当年第 501 位流行的女名是Nora,接着是 Sylvia、Kailee、Carrie、Elaina,男名分别是 Leon、Jamie、Adan、Eugene、Stanley,感觉都是好听、合适所有人、且不会烂大街的名字。

如果你想起英文名是为了在英语国家生活更方便,又或者是应国内英语老师要求,那按照上述方法就好,名字既(相对来说)有特色又不会太奇怪。

此外,还要避免年代感过重的名字,好比中文里的“王建国”、“李建军”

美国人起名爱赶时髦,很多名字只是火几年、此后无人问津。比如 Larry,美国人一听就觉得是个爷爷辈的,而 Mark、Jason 则是年轻小伙或中年大叔。也不是说 2000 年出生的就不能叫 Larry,只是那感觉有点像 2000 年出生的中文名叫王建国。

四种常见的英文名(这些英文名不要乱起哟)(2)

同理,女生名字也有很多年代感十足。像 Barbara、Dorothy、Mildred这种名字一听就有奶奶的感觉,而 Ashley、Jessica、Sarah,则是八零九零后。所以起名的时候可以查阅该名字的年龄分布,避免一些年代感太重的名字。另一种思路就是起一个经典的名字,如 Elizabeth,永不过时。

四种常见的英文名(这些英文名不要乱起哟)(3)

也有再一次流行起来的老名字。例如 Emma或 Violet,都是七八十岁的人在用、最近十年突然又流行起来的名字。

开头字母也需要考虑吗?

在英语国家学习工作,可以考虑一下名字开头字母和姓氏开头字母的组合你是否喜欢。很多学习和工作中的沟通需要用到 initials,即“姓氏开头字母 名字开头字母”或者反过来。如果你叫 Bob Shen 或者 Sarah Bai,别人邮件里称你为 BS 或者 SB,你都会觉得别扭。

如果我非要追求“含义特别”呢?

英语国家的大趋势也是名字越来越独特,有自己造词的,有追星的。不过还是非常不建议大家翻英文字典或者英文名网站。

起英文名的时候,我们通常都刚接触英语国家文化。所以自己找到的“独特”名字很可能是“奇怪”名字,当地人不知道怎么读或者该名字有不好的含义,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起英文名的意义。用拼音名的好处就是“含义特别”,且不会出错。你的中文名肯定有常见英文名表达不了的意思,别人叫你中文名(如果能读对的话)也更亲切。

在如今这个网络年代,名字比较特别还有利于个人品牌建立,不会谷歌搜索出现几十个不是你的 Henry Wang。

坏处当然也有很多,例如找工作、申请学校递简历的时候会受歧视,这是在世界各国被多次重复的实验结果。英文名的申请人递简历后收到雇主电话的比例比递同样简历的拼音名申请人要高。

取中文名,很多人会翻开大字典、找两个偏门但意思美的字叠起来。

取英文名则不能套用这个逻辑。英文名的选择范围比中文名窄得多,多数人用的都是那 100 个常见名,含义也不会像中文名那么丰富。如果不希望总是花时间教对方怎么读、拼自己的名字,那么可以起一个你出生那年较为常见的名字。如果希望谷歌搜索你的时候只出现关于你的条目,那么用中文拼音其实就挺好。

一些不常见的动植物名、颜色名、文艺作品角色名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一定要想好了、在和当地人了解清楚。频繁改名比起一个“奇怪的名字”还要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