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老师……”

下午刚进学校的大厅,一个瘦瘦的男孩跑过来叫住我。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我停下来问。

“老师,为什么我做的小人拉不动啊?”男孩弱弱地说。

我猛地愣住了,什么小人?我根本就叫不上他的名字。

“老师,您昨天不是教我们的新课《竹节人》吗?,我照着课本做了一个小竹节人,可是它怎么也站不起来,到底哪里不对啊?“

这个游戏,原是上世纪70年代,由于物资匮乏,没有玩具玩,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用线把细小的竹节穿进来,把线嵌入桌子的裂痕缝,在下面拉紧,竹节人就挥舞着胳膊,摇摇晃晃的。和对面的竹节人开始搏斗起来了。

讲台下面的第一排课桌上,有一男孩从来上课不听讲,也不做笔记,他的手里总要拿东西玩。

上课的铃声响了,他引领我观摩他的“杰作”:用线把空墨囊穿成一个小的竹节人,用饮料空瓶盖子做成它的两只脚,手里握着一杆用白色的空笔杆做的长枪。

只见他把竹节人放在两个桌子中间,双手在桌子底下,不停的拉动线,空墨囊制作的小人,立马精神抖擞的站起来,辗转腾挪,拍手跺脚,上下翻飞,好不热闹。

看着精气十足的战斗小人儿,我的目光不由得转向正在“指挥战斗”的男生,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战斗中,眼神晶亮,嘴里念念有词,一点也没有注意,已经上课了很久了。

看着他入迷的神情,我心底忽然一笑:孩子们就像花儿一般,只是他们的花期不同,有的孩子像早开的花儿,有的孩子像晚开的花儿。还有的不开花,因为他们要长成参天大树。

竹节人男孩(斗竹节人的男孩)(1)

竹节人男孩(斗竹节人的男孩)(2)

竹节人男孩(斗竹节人的男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