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知识经验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上存在差异化,也出现了后进生,所以在教育这部分学生的时候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一、情——动之以情

教师常被喻为蜡烛春蚕园丁,而我认为最贴切的应是灵魂工程师,它不仅说明师者的伟大,更表明了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且充满灵性的孩子。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但前者恰恰忽略了这些,而我认为情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

在班级中的差生一般特指成绩上的后进,这部分学生通常是顽劣成性或木讷寡言,因此他们成了同学嘲笑老师斥责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便产生了消极偏执的心理,试想这样如何能搞好学习?

其实,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呵护。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付出真情,相信他们不至于冥顽不化。后进生真正欠缺的是情感交流,教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这对于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极大的功效,而学习成绩上升则指日可待。

后进生转化的可行性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1)

二、助——施之以助

首先,注意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摒弃学生在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学好千千难后退可就万般易。所以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拥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形成的成就动机必然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勤奋学习。

其次,注意争取班上同学的配合。教师多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思想,用革命传统美德感召成绩优秀的同学,杜绝冷嘲热讽现象,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或成立互助学习小组等形式,让后进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亦会高涨。

最后,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后进生解惑释疑。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后进生转化的可行性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2)

三、恒——持之以恒

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投入和产出并非总成正比,也许你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所以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后进生转化工作绝非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抱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