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赵匡胤本是身为后周的大臣子,却不厚道的做出了篡夺之事,在公元960年发动的陈桥兵变中,将黄袍加身,并在后来开创了北宋的政权,当然能够取得后来的这些成就,并非赵匡胤一人所为,而是有着一些仁人志士的帮助,才使得赵匡胤最终顺利的登上了新皇位。今天小编就和你说说身为宰相的赵普与赵匡胤之间的故事。

古代大臣觉得皇上的抉择很明智(天底下什么最大)(1)

要说在赵匡胤登基的过程中,赵普可以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是为赵匡胤出谋划策,更是对其忠心耿耿,所以一直以来,赵匡胤与赵普的关系就甚好,甚至因两人脾气相投,还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但这并没有让赵普得意忘形,相反,赵普一直明白自己是臣子的身份,对宋太祖赵匡胤也是毕恭毕敬,从不做越权之事,并低调理性的处理好朝政之事,这与那些狂妄自大的骄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此,每当赵匡胤要决策重大事项时,往往都会听取宰相赵普的意见,而且赵普的回答总是能让赵匡胤满意。

毫无疑问,赵普也自然成为了赵匡胤的心腹大臣,并且因赵普的才能,赵匡胤也是经常称赞他为“汉之萧何”,总之,赵普在各个方面都很厉害,并有着自己的见解。可对于这样一位有名的宰相,其本身的起点并不高,而且相比那些满腹经纶的大臣的来说,赵普还是有所短缺,所以赵匡胤也时常调侃赵普,并要他没事的时候应该多读书啊!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赵普每天在完成日常的政务之后,回到家中总是会将自己关在书屋里,并小心翼翼的从一个密盒子拿出了一本书认真的研读,久而久之,大家便知道了赵普家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但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直到赵普去世后,其家人便在这神秘的盒子里发现了《论语》。

古代大臣觉得皇上的抉择很明智(天底下什么最大)(2)

其实在读《论语》的时候,赵普便从中学到了许多。比如有一次,赵匡胤心血来潮的问了众大臣们一个问题:“在这普天之下,什么可以称作是最大的。”,突然听到皇帝这个问题,其官员们便开始冥思苦想了,为的就是能够给皇帝一个满意的答案。当然有人为了讨好皇帝的欢喜,便带拍马屁的说:“天底下当地是皇帝最大了。”,对于这个答案,满朝的大臣也不敢说不是,便纷纷的随声附和,但赵匡胤心里对这个答案其实并不是很满意,所以便特意的询问了在一旁还一言不发的赵普,思考片刻,赵普便对皇帝说了两个字-----道理。当赵匡胤听了赵普的回答之后相当的满意,因为就连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要遵守道理二字,为此赵匡胤还称赞了赵普一番,并要求众爱卿一定要铭记道理最大的事实。

古代大臣觉得皇上的抉择很明智(天底下什么最大)(3)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在下方留言讨论,了解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头条号“一介书生爱历史”。

用心写您最关心的历史,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你健谈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