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著名的阴谋论,叫做“奶嘴乐”或者叫“奶头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丢掉你的小奶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丢掉你的小奶瓶(你丢掉你的奶嘴)

丢掉你的小奶瓶

有一个著名的阴谋论,叫做“奶嘴乐”或者叫“奶头乐”。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解释一下。

每一个婴儿都有吸允的欲望,如果一个婴儿哇哇大哭,吵闹不休,大人不厌其烦,就会往他嘴里塞进一个奶嘴,婴儿的注意力被奶嘴吸引,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种种原因,总有人会浮在顶层,形成“精英人群”,也总有人会沉在下面,变成“吃瓜群众”。如果“吃瓜群众”善于思考,他们也许就会瞅着那些“精英”们产生种种非分之想,“咦,为何他们在上面风光无限,而我只能在下面默默吃瓜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这样一来,“精英”们就产生了莫大的压力。

如何减缓这种压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吃瓜群众”们忘记思考。

于是,一些廉价的,可以使人短暂满足的,容易使人着迷的低俗娱乐内容就被大量创造出来,它们填满了“吃瓜群众”的脑袋,让他们乐在其中,忘记一切烦恼和忧愁,再也不会做让“精英群体”闹心的事情。

这些东西就像婴儿口中的奶嘴,所以就叫做“奶嘴乐”理论。

据说在1995年,美国的旧金山曾经召开过一场“高度保密”的会议,被称做“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会议”。与会者约500人,包括老布什、戈尔巴乔夫、撒切尔夫人、索罗斯、比尔盖茨等等“全球精英”。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人类社会的“二八化”问题,所谓“二八化”,是把人类分为20%的“精英人口”和80%的“剩余人口”。“精英人口”创造价值,而“剩余人口”只是整个世界的累赘。为解决这部分“剩余人口”的问题,美国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嘴乐”理论,这个理论为“全球精英”们所接受。

布热津斯基

当然,只要稍稍过过脑子,就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论,所谓“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会议”也完全子虚乌有。

创造这个阴谋论的人,只能说愚蠢限制了他的想象力,这件事情最大的漏洞就是——人类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参差多态,“全球精英”们怎么可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上了对付“剩余人口”的贼船?事实上,这个星球的决策者们从未在任何事情上达到过完全的一致,让全球500精英在一件事上形成一个调调,不如让500只猫集合起来一起唱《圣母颂》,后者还要更容易一些。

再者,既然是“全球精英”,怎么会弱智到去参加这种明显带有侮辱性和歧视性的会议?哪怕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可能这样做。如果他们集体参加了这样的会议,岂不是集体承认了自己是纳粹的信徒?

更为搞笑的是,既然是“高度保密”的会议,又怎么会闹到尽人皆知的?500人的会议还“高度保密”,莫非会议组织者的脑子被驴踢了?就算这些人全部是中情局或克格勃出身也绝无可能,不信,你让身边的3个人保守一个秘密试试?

还有,20%的“精英人口”和80%的“剩余人口”是怎么划分的?是按财产还是按智力?为什么是“二八”而不是“一九”、“三七”?为什么不是21%对79%或者19.111%对80.889%?

总之,这个阴谋论很低劣,充满了漏洞,低劣到和《货币战争》一个水准。我宁愿相信“共济会”控制世界这种白痴观点,也不相信本时空召开过“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会议”。

但是:

就算“奶嘴乐”作为一场有组织的阴谋这件事是假的,并不能说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奶嘴”。

如果低俗的,肤浅的,廉价的东西有市场,它们就一定会被大量制造出来。

这是社会泛商业化产生的必然现象,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产生并非因为谁的命令,而是因为它们可以带来利润。敏锐的商家最善于捕捉人性中的弱点,他们千方百计的研究你,揣测你,搜集你的信息,探查你的喜好,这并非因为你有多重要,你在他们眼里,只不过如同海豚眼里的一条沙丁鱼而已。

看明白了吗?他们在意的,不过是你口袋里的钞票而已,你并非他们的儿女,他们更不是你的爸妈,他们没有把你变得更聪明的义务。事实上,在猎手眼里,猎物当然越愚蠢越好,他们打心眼里希望你们就是一群没有告别童年的白痴。

这就是商人本性,制造奶嘴是他们的天然欲望。

你知道为什么包装箱与包装盒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吗?

大部分商品的包装箱都是朴实无华的瓦楞纸,四四方方,平淡无奇。但内部的包装盒则不然,常常经过用心的设计,色彩斑斓,印刷的十分精美。

这是因为,包装箱常常面对的是商家,比如批发商对零售商,但包装盒则通常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明明白白的标示着两种态度,前者如同成人对成人,后者如同成人对儿童。

其实很多工业级产品和民用级产品在包装和外观上的区别也与此类似。

这大概说明,即使我们的成人世界,也有两种语言,一种是成人式的,明明白白说话,不掖着藏着。一种是儿童式的,要随时注意接受者的情绪和理解能力。

真正的成人的世界不需要奶嘴,他们只尊重事实,哪怕这个事实是冰冷的,惨淡的。而儿童的世界则远离现实,他们的世界如童话般简单、纯粹,缺乏逻辑却黑白分明。

如果一个人长大了,却不懂什么叫理性精神,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臆想,那他就只配衔着奶嘴过日子。

无论是任何商品,还是一切文化产品,我只喜欢有这样感觉的:

我们都是成年人,所以彼此不妨坦诚相待,把道理说明白,谁也不要把谁当傻X。

但这样的东西并不多,在我们的文化领域,很多产品输出者都是默认受众是三岁小孩。他们制造大量的奶嘴商品、奶嘴电视剧、奶嘴电影、奶嘴节目、奶嘴文字,他们甚至不用隐瞒自己的意图,这些东西会自动把智商正常的人筛选出去,剩下的人就是他们的忠实受众。

话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明白的人早就明白,不明白的人很难明白。

本自媒体也是一个筛选器,我相信,能读懂这篇文章的人,至少不是一些愿意衔着奶嘴糊涂过日子的。

对一些碰巧看到这一篇文章却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人,我只能悲哀的问一句:

请问,你丢掉你的“奶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