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最神秘的信仰,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提起龙来,心中都会有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讲起关于“龙”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
在中国,龙被赋予“尊贵”、“权力”、“幸福”、“吉祥”等象征,历代帝王,与龙两位一体,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国人更是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可见,“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寻龙者也不计其数,但真正做到极致的,在现代却只有一位:那就是山东日照莒县的龙痴马东营。
马东营,字梦真,号虚空,当地人称他为“黑白道人”“阴阳居士”“莒城一怪”。
自读书起,马东营就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2004年时,他抛妻弃子上山寻龙,一去就是17年,那么这位寻龙道长现状如何了呢?一切还是要从那座有着“屋楼春晓”的名山说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有一座名山叫屋楼崮,又叫五庐崮、屋楼山,此山平地而起,海拔473m,是莒县著名的八景之一。
据当地居民讲,屋楼山是康熙七年大地震时所形成,山北陡峭,犹如被刀削过一般,山内峰壁中常出山泉,泉水甘甜清冽,终年不枯竭,被人们称为神泉。
莒县八景之一:屋楼崮、青云寺
山顶有一座寺庙,名为青云寺,寺内有一道人,年约50上下,蓬头长髯,身着黑白道服、脚踏阴阳鞋,常年隐居于此。
此道人擅长字画,尤其擅长画龙,其的《千龙图》和《百龙图》被诸多收藏家争相追逐,先后想出高价收藏,均被道人屡屡拒绝。
这道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地龙痴马东营,17年来,马东营一直独自隐居于此,朝饮山泉松露,夕食菜蔬果黍,大部分时间都自给自足。
而谈起他独居于此的原因,更是山下村民们常年经久不衰的话题——寻龙,寻找大自然中存在的真龙。
乍一听,天方夜谭,但马东营却做到了。
莒城一怪:马东营
1971年,马东营出生在莒县店子集镇张家围子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自小懂事聪明,对一切事物都抱有着好奇之心。
稍大时,一贫如洗的父母决定咬紧牙关送他上学,懂事的马东营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格外珍惜。
众多课业中,马东营最喜欢语文,有一次在书中读了一则《叶公好龙》的故事,自此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神奇的种子。
相传,楚国时期有个人叫沈诸梁,是叶地的知县,人们都称他为“叶公”,叶公经常对人说,他最喜欢能够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的龙。
为此,他把家中所有的东西上都雕刻出龙的形状,天天看,日日品,自己也是一有闲暇就画龙。
叶公喜欢的龙的事传到了天宫,天龙听后十分感动,专门找了一天下凡来看望叶公。
那天,叶公正在午睡,忽听屋外狂风大作,叶公起床关窗户,忽见一龙头破窗而入跟自己打招呼,叶公吓得魂飞魄散,窗子也不关了,只顾往屋里跑,结果在后院又看见了龙的尾巴,眼见无处可逃,叶公一着急,倒地不省人事了。
天龙一看叶公这个模样,明白叶公只是喜欢假龙不是喜欢真实的自己,失望地回天庭去了。
故事本意是嘲笑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但是马东营却不是叶公,年幼的马东营自从认为天下真的有龙存在,便一直梦想着能像“李白寻仙”一样去寻找真龙。
为此他几乎翻遍了自己能找到的与龙有关所有书籍,听遍了能打听到的与龙有关的所有故事,儿时的马东营经常仰望天空,盼望着有一天真龙能从天上下像探望“叶公”一样飞下来看看自己。
日月如梭,马东营长大了,时间改变了他的身高、增强了他的体魄,却依然没能抹去他幼年时“寻龙”的心愿。
但马东营却没有任性而为,想一出做一出,他像其余农村小伙一样早早地成家生子。
2004年马东营33岁,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再也无法按耐住心中的渴望,终于决定迈出自己寻龙的第一步。
看遍各种寻龙书籍的马东营有着自己的一套寻龙理论,他认为:世俗是不能看见真龙的,只有在有灵气的山里才能寻访到真龙。
但是马东营也没有像古往今来的一些寻龙人一样离开家乡,遍访名山大川,而是在自己家乡的名山“屋楼崮”上隐居下来。
因为,“屋楼崮”在马东营心里,是一座仙山,山上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战乱时,“屋楼崮”上来了一个得道高僧,高僧带来了一枚舍利,为了守护舍利,高僧在屋楼崮建起了一座寺庙,起名为“青云寺”,寺庙建好后,高僧悄悄将舍利供奉在寺内的佛塔下,日夜叩拜舍利,为天下苍生祈福。
后来高僧圆寂,留下了寺庙和舍利,供奉舍利的佛塔在地震时候倒塌,将舍利埋于屋楼崮下,为此,屋楼崮还几度遭遇盗墓,摸金校尉得知后,便伪装成道人模样在此打盗洞寻找舍利,时至今日,屋楼崮上还有一个直径一米见方的盗洞。
在马东营看来,埋着舍利的地方,一定是有仙气的,所谓山不在高有山则名,屋楼崮因为传说早已成为莒县一带的著名景点,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屋楼崮上有“神泉”,因此,马东营认为只要在屋楼崮潜心修炼等待,是一定能等到天龙的。
居住仙山潜心画龙 终成一派寻得“真龙”
想通后的马东营说干就干,跟家中打过招呼后,马东营不顾家人反对,独自上了十几里外的屋楼山。
初到山顶,马东营没有住的地方,就自己动手搭建石头房子,没有吃的东西,就采摘蘑菇野果、开荒种地。
起初,马东营想效仿叶公将家中的石头和碗都雕刻上龙的形状,奈何不会,便想学习画龙。
初拿画笔的马东营完全不得章法,把龙画得歪歪扭扭,但是他不气馁,找来几本有着龙的画册,一笔笔从临摹学起。
2006年,马东营给自己做了几套“黑白阴阳服”当做道袍穿在身上,此衣服,左黑右白,代表着天地万物间的阴和阳,鞋也是配套的“阴阳鞋”,寓意着“天人合一”。
2007年,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会下山采购的马东营下山探访道友时,被人拍到照片上传到网上,网友称呼他为“黑白哥”,马东营得知后一笑了之,他明白世人都不理解他,他也明白他不需要世人的理解。
2012年,马东营拜入道门,道号虚空,开始一边研究“龙文化”,一边学习道教文化。
这一画一学,就是整整17年,17年间,风风雨雨,马东营从来没有停歇过,他的龙画得越来越好,毛笔字写得也越来越有韵味。
2017年,马东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山顶的十几年里,他享受这种清净、清苦的修行生活,只有这种生活,能让他远离喧嚣,静下心来学习“龙文化”、“道家文化”。而那一年,46岁的马东营当了爷爷,有了两个小孙子。
十几年的修行没有白费,马东营相继创作出了与龙有关的上千件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长达300米的《百龙图》和《千龙图》,图中不仅有神态不一、惟妙惟肖的百、千条龙,还有马东营亲笔写的诗词。
马东营《千龙图》
报道发出后,马东营逐渐有了名气,不少喜爱收藏字画的人远道慕名而来,向马东营求画,马东营也总是会满足他们画几幅小作或卖或赠,卖的钱,马东营除了留少许作为下山采买之用,其余的会寄给家里供养父母。
有人向马东营提出想出高价买他的《百龙图》《千龙图》,马东营都一一回绝,对于马东营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信仰的问题。
慕名者越来越多,自然就有人拜师学艺,马东营根据自身情况先后收了十几个弟子,这些弟子中,只有两名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入门弟子,其余的仍需多加修炼,等待考核。
平日里,马东营除了画画和研习道家经文,就是教徒弟们绘画、习武。生活上,马东营在寺庙里养了几只小鸡、小猫、小狗,十分闲暇惬意。
拍摄视频分享生活 多姿多彩悠闲自得
2017年,小视频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马东营也与时俱进注册了快手号,起名为“莒城一怪”,如今四年过去,2021年,马东营的快手号也积攒了2.5W的粉丝,马东营经常会在上边跟粉丝分享他的日常生活。
视频中,马东营并没有像网传般的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而是十分亲切、阳光、健谈,喜欢走亲访友,与朋友聚会,也喜欢邀请朋友们到自己居住的地方一聚。
聚会时,马东营会与大家聊些家长里短和自己的修行所悟的心得。
平日里,若有香客或游客来看他,他同样也热情地给大家分享他所研习的各种心得,和认真地回答大家的提问。
回答讲解时,身穿阴阳服的马东营,总是头戴羽毛做的装饰,身背他用来装画的纯兽皮做的背包,拿着他精心雕刻的龙头木棍,棍子上悬挂一个约有50厘米高的大葫芦,站在屋楼崮山顶的大钟旁,对前去拍摄他的游客解释着屋楼崮的由来。
马东营给游客讲“骨气”和“屋楼崮”
马东营说:“屋楼崮一年一度的山会是四月八,神集孩子一集就会走,六月六,咱祭山,因为过去巢祖在这里居住过,所以这是个神山,屋楼崮的山只要心对,总是有求必应,心不对就求不到,心对了一切都对。”
如今马东营已到了天命之年,依然居住在屋楼崮的青云寺中,不时发发视频与粉丝互动,视频中寺庙坐北朝南,灰瓦红墙,正门的两侧,挂着两幅大大的水墨龙图,均是出自马东营之手。
拍摄视频后,屋楼崮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到节假日,青云寺外都人山人海,有来上香的,也有专程来观看《千龙图》的,马东营为了方便上山的村民和香客歇脚,还专程在山顶上建造了一处歇脚的厢房,厢房用砖头建成,房外的一侧,用毛笔写着“中国龙文化”几个大字,打开门进去,屋顶和墙壁均被黄、红、绿三色绸子包裹,通铺长十几米,上摆放着枕头、被子,整体看来极具寺庙气息。
马东营为游客准备的厢房
不仅如此,山会期间,为了招待四月八山会时登山的香客,马东营还专门下山买了啤酒,用他常年专用的龙头木棍亲自担上山。
平日里,没事时,马东营就在屋楼崮上骑骑马,放放人家的猪。
屋楼崮山上有一头通体生黑的猪,马东营最是喜欢,遛猪、逗猪时,他经常开玩笑说:“你看吧,屋楼崮上这头猪也是带发修行,走起路来刚当刚当的,多帅。”惹得一旁猪的主人哈哈大笑。
屋楼崮山上的猪
天热骑马时,他便脱去长袖阴阳服,改穿无袖阴阳服,无袖阴阳服暴露了他黝黑健壮的胳膊,露出了肩胛骨处的纹身,倘若不是脸上被岁月雕刻出深沟似的皱纹,从背影看,完全像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
只见马东营拉过一匹周身毛色发亮的并无佩戴马鞍的枣红色骏马,左手拽住马头上的红色缰绳,右手扶马背,身手矫健,一个翻身便飞跃上马,调整好缰绳后,一声“驾”扬长而去。
蓝天、白云、绿草、骑马的长发飘逸的阴阳道人,构成了天地间一幅绝美的油画。
马东营与他的枣红马
倘若再有客来,马东营便用他的龙头拐杖挑着他的标配:葫芦,兽皮背包,带着拍摄者在屋楼崮上的栝子林里转悠。
边转悠,还边充当导游:“这个地方,一到夏天很浓密,顶上的这些个树叶子,钻进去,一般不能见太阳”。说着他便带头钻进栝子林,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据马东营自己说:屋楼崮高473m,因为常年练武,他上一次只需要10分钟。
“以前人烟稀少的时候,这地方,一般人来出不去,野兽都在这个地方”摄影者在后边拍,马东营也不看镜头,自顾自向前边说边走:“那边的那个地方,六月六的时候开的那个荆栝花,香气扑鼻,招着个些蜜蜂”。
“树子两边都有菌作物,都有蘑菇,当地人进来都找不到这,他们在这里边就迷失了”马东营自豪极了,终于回头看镜头,给拍摄者讲解着栝子林里的每一棵树,什么时间是什么样子,他似乎都了如指掌,黝黑充满皱纹的脸上认真又自信。
马东营和他的标准装备
一口浓重的莒县话,语调却是越来越欢快、越来越热情,从话语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马东营的情绪,他爱屋楼崮,他把自己的当成了屋楼崮的一部分,也把屋楼崮当成了他的一部分,山人相融,人山相融,马东营屋楼崮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马东营找到真龙了吗?没有。可是他的确又找到了心中的“真龙”,呼风唤雨、千变万化、来去自由,这不就是马东营自己吗?
十几年来,马东营与“龙”为伴,天龙虽然没有像探望叶公一样由天界下凡来探望他,但是却住进了马东营的梦里、心里、骨髓里。
时而,马东营变成一个儿子,时而马东营变成一个丈夫、父亲,时而马东营又变成一个祖父,他有着世俗的身份,却也有着龙的自由,他找到了自己毕生的追求,他的画作被世人欣赏,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寻到了自己心中的“龙”。
从栝子林出来,拍摄者已经气喘吁吁,马东营却面不改色,还在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他一会手指这边,一会又手指那边,似乎想把屋楼崮所有的好,都一股脑地倒给拍摄者。讲到开心处,马东营还不忘向拍摄者讲述关于屋楼崮东天门的各种传说。
而他的代表作,也从《百龙图》《千龙图》增加至《十二兽首图》《二十四节气龙册》《山海经》等。
马东营为游客讲解《百龙图》
入驻快手以来,慕名上山找马东营求画的人越来越多,外界对马东营的称呼也从“阴阳居士”“黑白道人”到“野鹤闲人”、“逍遥山主”、“四海狂龙”、“千龙图主”。
对于这些称呼,马东营都极其喜欢,当然,比起介绍屋楼崮,马东营最喜欢的还是向众人讲解他的画。
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有除了龙以外的其他作品时,马东营就会拿出一幅画满山海经人物的长作,耐心给人讲解:“你看这不是我自己胡画的哈,这都是《山海经》上的,你看这是后羿射日、这是女娲补天 ……”
提问者饶有兴趣继续问:“这后边的动物都是怎么回事?”
马东营哈哈一乐,提高了嗓音:“哦!这不是都有名呢吗?哪个国的,这不都有哇,你看看。”
提问者:“这都不像人啊”
马东营噗嗤一下又笑了:“这都是文化过来的,这是文化,不是咱自己去想的,咱照着书本上临下来的,你看这一个人,没有脑袋,站立着,名叫夏耕之尸……”
此刻的马东营像极了一个老小孩。
偶尔的,马东营也想重新修葺早已破败不堪的寺庙,各方人士得知马东营的心愿,都出资为帮为青云寺换瓦、架钟、架空中滑索。
一切就绪后,青云寺外被立起了一个名为“龙马精神”的千斤碑,碑上写着“功德无量、造福子孙”等字,下边则都是捐赠者的名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马东营真的让屋楼崮成了一座有仙有龙的仙山。
参考文献:
日照大众网:日照70后道长隐居 穿“阴阳服”画龙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