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俄罗斯古代史(谁在编造古俄罗斯历史)(1)

维基百科的用户随时可以创建条目和修改,要求是尽量引用可供查证的权威资料。但有时,词条列举的大量参考文献很少有人真正去查阅。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如果搜索古俄罗斯的相关词条,你会发现,14到18世纪,特维尔公国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卡申银矿,总劳工人数约4万人,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市。

而为了争夺全罗斯领导权,一场特维尔-莫斯科战争足足持续了180年。数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地点和领土变更无一不详,近二十个历史人物参与其中。

唯一的问题是,如此重大、时间跨度之广的历史事件,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因为它们全都是编造的。

2022年6月,历史爱好者“伊凡”在知乎发帖指出,中文维基百科上有一系列古俄罗斯历史的相关条目都不可信。它们的撰写者都是一位叫“折毛”的用户,她创建的许多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她却一一虚构,甚至连每场战役的兵力分配、地形图等都详细地描绘出来。

伊凡是最早提醒大家这些条目造假的人。他是个古俄史爱好者,为了创作网络小说,他在维基百科上搜索背景资料,发现了卡申银矿。他在历史爱好者的社群里寻求核实,他们通过资料的搜寻,告诉他这个银矿并不存在。随着这些讨论记录被扩散至其他平台,更多的造假证据浮出水面。

2022年6月18日,折毛发表了公开道歉,她自称高中肄业,没有朋友,丈夫长期不在家,动机是想学习,但因缺乏文献检索能力,无法在维基上撰写条目,只能靠翻译器拼凑句子,而后进行“脑补式”翻译,但编着编着发现逻辑链条对不上,便开始瞎编。

自2019年6月注册账号以来,三年多的时间里,折毛创建了206个词条,进行了4800次编辑,写下上百万字,构建出一个真假夹杂的古俄罗斯历史世界。

随后,中文维基百科封禁了折毛的账户,开始对她创建编辑的词条进行审查。折毛创建的部分虚构词条已被删除,另外部分词条由其他用户修改后保留。

两个月过去了,折毛从此消失在网络世界。维基百科编辑李知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8月17日,中文维基百科与乌克兰等斯拉夫地区的社群展开合作,希望基于可信的俄乌参考书目,对泛斯拉夫地区的条目进行编写与扩充。

“那是很假的东西”

杨基是伊凡的朋友,两人同在一个历史讨论群中,这个群主要讨论古俄史相关的话题。讨论群里,每天都有人分享历史书中的有趣片段或是提出疑问,讨论的问题诸如“十一世纪的东欧生产力能让一座城市在六七年内拔地而起吗”等。群文件里都是相关历史资料,还有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

在中文维基上找写作材料时,伊凡正在连载一部网络小说,背景设定在基辅罗斯时代。查到卡申银矿后,他如获至宝,这可以成为小说的素材,丰富它的情节。出于谨慎,他向群友们咨询,特维尔地区是否存在这么一个银矿。

当时的词条显示,卡申银矿是古罗斯国家特维尔大公国的一座银矿,位于卡申领地的皮雅科夫卡。开采工作主要由一万名自由民和三万名奴隶进行,14世纪下半叶,此银矿每年的白银开采量为15-20吨,15世纪为每年38-40吨。

“那是很假的东西。”杨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以他的知识储备来说,俄国贵金属开采是比较靠后的事情,在17-18世纪才有较大起色,基辅罗斯时代,贵金属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贸。而这个银矿的开采量,在15世纪就达到每年40吨左右,这在当时而言,已经是个大矿。如果它真的存在,不可能在特维尔地区的历史中毫无波澜。

意识到这些之后,他开始寻找相关的资料。果不其然,不论是通过俄罗斯的搜索引擎,还是在俄罗斯留学的朋友的帮助,他都没有找到这座银矿的记录。

在他搜到的有关古代卡申的历史介绍中,这座城市有相对不错的手工业,唯独没有提到银矿。俄文历史考古文献并未提及卡申银矿,排除了它是个大银矿的可能性;就算只是一座地方小银矿,具体到特维尔地区的历史资料,也没有任何记载。还有,有关俄国货币历史的资料,比如《十五至十七世纪俄罗斯国家统一货币体系的出现》等都提到,对外贸易是当时获取货币原料的主要途径。如果卡申银矿真的存在,产量又如此之大,那么当时特维尔公国的货币原料又何须从外贸中获取?

在查找过程中,杨基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关。他仅自学过一点俄语,主要还是靠机器翻译,加上懂俄语的朋友帮忙,才能看懂专业的文献,“从中文网络做不到完全了解俄国信息,英文网络也一样的。”

证实卡申银矿确实不存在之后,他把这些发现和佐证发给了伊凡及群友。伊凡一开始只是有点惊讶,他以为只是这一个词条有问题,在群里提醒大家不要信。

另一位有心的群友在中文维基百科查看了其他条目,这一翻,发现了更多问题。折毛写的其他条目,有许多比俄文和英文维基百科还更详细,很多事件和人物并不存在,夹杂在真实历史之间,达到了真真假假的效果。而一些看起来正常的部分,比如特维尔公国,则存在许多细节错误。

初步确认这些不实信息之后,伊凡和这位群友把消息扩散了出去,他们的想法是避免大家被骗。

“考证难度很大”

事情很快从杨基所在的历史群,被转发到了中文维基百科志愿者互联交流群中(又称“互联群”)。这个群的成员有中文维基百科的管理员、编辑和普通读者等,群员可以随时提问,解决遇到的问题。

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郝维是互联群中的一员。6月15日晚上,有个群员提到,他看到某个QQ群的截图,有人质疑中文维基上的古罗斯历史条目是编造的。

消息一出,立马遭到其他群员的反对,“有人如果要说这种话,就应该到维基百科上面说……恐怕他们是胡说。”“折毛的声誉在我这里还不错,我根本不会理会这种攻击。”“折毛我过去在条目评审中和她交流过大概两三次,印象不错。”这些反对的群员,大部分也是中文维基的编辑,他们对折毛写的条目深信不疑,有些还和她有长期的互动。

事实上,在中文维基百科上,折毛有三篇条目被评为优良条目,一篇被列为典范条目——此条目还被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用户翻译为英语、俄语、乌克兰语、罗马尼亚语以及阿拉伯语。

2019年6月,折毛注册了中文维基百科账号,在她的用户主页上,她自称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俄语系,还是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副博士,父亲是驻俄外交官,丈夫是俄罗斯人。

在她的主页上,有不少维基百科用户给她送上星章,“感谢对于斯拉夫历史的大量且专业的扩充。”“中文维基百科有您这样勤勉自持的编者应是非常有幸的。期望阁下能持续贡献维基百科,裨益读者。”

基于折毛以往的贡献,她还被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授予了IP封禁例外权限——容许编者作出编辑而不受IP封禁等干扰;以及巡查豁免权——在维基上,巡查者定期检查新创建和编辑的条目,质量低下的会被退回或删除,折毛获得豁免权后,她所创建的页面无须再经过巡查机制的检查,是维基百科仅有的二百多位巡查豁免者之一。

“人人可编辑”是维基百科的核心。用户随时可以创建条目并修改,编辑时要尽量引用可供查证的权威资料,以使条目内容的中立性和可靠性达到一定程度。“参考来源才是最重要的,”中文维基百科的巡查员叶又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维基百科)本来就是依靠专业人士的参考来源,来使得条目内容更加真实。”巡查只针对新建的条目,如果是之前创建的条目,后来修改的准确性大都只能依靠编辑者的自觉,除非有其他用户去自发核查。

郝维之前也知道折毛,折毛参加过优良条目的评选活动,还有群员曾在互联群中表扬过她,他一开始也对折毛充满信任。

少部分人看了互联群中的讨论后产生怀疑,“不应当假定当事人(折毛)的自陈是真实的。”“维基百科的重点就是能够相互纠错,而不是必然正确”。很快有人指出,用卡申银矿词条中所附的俄语原文或英文翻译去查,确实没看到相关资料。

越来越多人加入查证折毛所创建的词条。直接在谷歌里搜索卡申银矿,无论中文还是俄文均搜寻不到结果。而她提供的引用文献有些也越来越不对劲,比如卡申银矿的第三条引用文献标注为265页,但这本书只有170多页。

叶又嘉对卡申银矿的条目提出了删除申请,他希望借由这个契机,获得折毛本人的主动回应,但最终没有发生。

同时,维基百科的另一名编辑李知化和群员们发现折毛的其他词条也存在大量虚假的引用书卷。在“脱劣勒赤”条目中,参考文献为“《元史录》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四”,然而历史文献中并不存在《元史录》一书。还有“梁赞法”条目的某条参考文献中写着,“谢·米·索洛维约夫著,简国霖译,《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史》第四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67”,但这位译者查无此人,俄文原版书也不存在相关描述。

在现今的中文世界中,涉及古俄罗斯的书籍非常少,相关文献寥寥无几。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历史相关的文献仅有30条。“国内几乎没有这些方面的书籍,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发现不及时的原因。”李知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李知化学过俄语,能够直接进行阅读资料,但更多群友只能通过机器翻译进行核对,查证过程非常不易。“这些资料的考证难度很大,导致很多人更倾向于不管,而是假定这些内容可信。”

“为了圆一个谎,必须撒更多的谎”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只能说看走了眼。”事后,一名给折毛送过勋章的维基用户,在她的主页上留言。这位群员让李知化印象很深,过去三年里,他和折毛有过多次互动,也鼓励过她对斯拉夫主题的贡献——一方面,中文维基百科很缺乏这种主题的内容;另一方面,折毛的贡献都是洋洋万言,参考文献也很“充足”,让人难以起疑。

他觉得惭愧,“只能说自己真不应该迷信权威,看到巡查豁免的旗子或什么金字招牌就无脑投票”。

6月17日,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封禁了折毛的账号。

被封禁的隔天,折毛通过自己的英文维基账号,发表了公开道歉信。在信中,她承认自己不懂俄语和英语,学历是高中肄业,丈夫是华人而非俄罗斯人,家庭欠债,没有朋友,丈夫长期不在家,自己即将临盆生产。因为想学习,但又没有文献检索能力,无法写条目,因此只能采取“脑补式翻译”和编造。

“为了圆一个谎,必须撒更多的谎,我舍不得已经写下的几十万字,结果失去了上百万字。”她写道。

经维基百科社群追查,折毛的前账号叫“好学的菜鸟”,自2010年起便对清史相关的条目造假。在清朝官员“谢振定”的条目中,内容掺伪,如“到处辗,辗毙了一名妇人,谢振定大怒”“只能吃苞米、高粱米为生”等,其引用文献《清史稿》并无此描述。此条目还曾成功登上主页新条目的推荐中。在条目“苏四十三起义”中,她所引用的文献《乾隆四十六年回乱》《甘肃回乱大观》均是虚构的。

自2012年起,该账号又开始造假近代俄国史,而另一前账号2015年起用于造假俄罗斯帝国史。同时,折毛还拥有多个傀儡账户,自导自演,与自己的账号积极互动。

公开道歉后,折毛曾在讨论区回应其他用户的疑问。她把自己的行为和学术造假类比,一开始只是小的作假,慢慢变得不可收拾,就像学术弊案被揭发前,“绝大多数人都因为虚荣心和自我感觉良好而不自知”。

她对曾经互动频繁的朋友表示愧疚,“你给我那个俄罗斯星章时,我还是循规蹈矩的,而且我那时候真有心去写好一些基础条目……后来走了歪路,去写些没有人关心的事。”“你也是我辜负信任最多的人,对不起。”在内心饱受煎熬之际,她写道,“这事快把我逼疯了,也许真的需要一走了之,彻底不看。”“就算我参与改正条目的工作恐怕也不被各位信赖,恐怕离开是唯一选择。”

而她确实选择了离开,维基百科上再也没有她留下的其他后续。在她的讨论区中,有一家媒体曾在道歉信发出后试图采访她,但没有收到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给她多个账户留言,同样杳无音讯。

这次事件被收录进维基百科恶作剧列表,这是专门用来记录“明确而蓄意地试图以欺骗性的方式将虚假信息呈现为事实”,以提高用户对它们的理解和检测能力。折毛被官方定义为,对维基百科破坏最严重、活跃时间最长的恶作剧作者之一。

这类行为不止一次地发生过,2020年8月,低地苏格兰语的维基百科被发现错漏百出,甚至包括拼写错误。事实证明,这些条目的撰写者是一位19岁的美国青少年,他根本不会低地苏格兰语。他总共创建了约2.3万篇低地苏格兰语条目,几乎占当时整个苏格兰维基百科的三分之一。此事被批评为,对低地苏格兰语这门已濒危的语言造成前所未有的伤害。

同类事件在其他百科平台也不在少数。如果之前在网上搜索“王俊伊”,百度百科等各大百科平台会显示出这位明星的详细资料,包括其参与过的影视作品和采访报道,他不仅与各大名导、巨星合作,还有各种奢侈品代言。但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存在。而百科中王晶导演的《巴黎之情海星空》,这部让他获得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的电影更是查无此片。虽然百度百科已经删除了王俊伊的词条,但如今网上还遗留着许多他的痕迹。

李知化认为,维基百科的编辑机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编辑的人,有些人将百科平台视作“创造历史”或“宣传自己”的地方。而要提高查验的能力,还是要靠编辑们在各自领域内做到精通,知道哪里能查到相关资料,以提高辨识度。

折毛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创建的206个词条,部分已被删除,小部分修改后保留。她创建的英文条目Siege of Borovsk(博罗夫斯克围城战),现已被英文维基百科删除,在俄文维基百科上创建的条目Осада Смоленска(斯摩棱斯克之围),经存废讨论后保留,现已被修改。这两个平台的条目,均是她依靠机器翻译而创建的。

折毛事件在官方处理中落幕了,但在民间却并未沉寂下去。事情过去了两个月,知乎上的相关讨论帖依旧在被热烈回复,有人反思维基百科的机制,有人总结折毛的造假手段,还有人感叹这件事的荒诞。8月2日,在起点读书上,出现了一本以折毛事件为直接灵感来源的小说《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截至目前已连载了13万字,拥有5万粉丝。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基、郝维、李知化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翁榕榕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嫄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