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论语讲课实录: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只讲了十难十易中的三难三易)

(20201026晚,舜耕校区1203,柴婧根据录音整理,题目是王蔚)

一、导言

王蔚:这是上堂课我们讲到的《论语》四十字诀,修身处世为政四十字诀。来,我们复习一下,学思省改约,开始!

学生: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

王蔚:再来一遍,开始!学思省改约……

学生: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

论语中孔子人格魅力(王蔚论语讲课实录)(1)

二、孔子对人性的认识

王蔚: 接下来这节课,我们来先讲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孔子的修身、处世、为政思想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的,可用“十难十易”概括。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认识人性的基础。孔子说,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但由于环境的不同,习性相差很大。

善恶本同体,阴阳自相侵。孔子不讲性本善,也不讲性本恶,孔子认为,人性中既有善的成份,也有恶的基因。人应当通过修身把身上的善的成份放大,把恶的成份压缩。

善恶本同体,阴阳自相侵。这就是孔子对人性的一个认识和把握。这样讲可能有的同学接受不了,他可能会觉得,我从小我身上就没有魔鬼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有魔鬼的东西,我都是天使的东西,我身上都是君子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小人的东西!我都是善的东西,没有恶的东西。你这种认识,我不否认,也可能是你还没有遇到能激发出你那些不好的情景,如果有了那种环境,大概啊,人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

孔子不讲性本善,也不讲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比孔子晚了很多年,晚了五代左右。人之初,性本恶,这是荀子的观点,他呢,也比孔子晚,比孟子还晚。这两个人一个提出了性本善,一个提出了性本恶。从本源来讲,他们都是儒家的学生,不过后来荀况转的比较急,转到法家去了。而孟子呢还是在沿着孔子的道路继续前进。

所谓善恶本同体呢,这就是既有善的成分,又有恶的基因。孔子认为:人人可以为君子,人人可以为小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小人。

有时候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些东西呢,觉得很难理解。有这两个人呢是同位,关系非常好。高考时,同位之间,就能把别人的志愿修改了,目的是让别人考不上大学。还有一个,是最近的视频,也让人很难理解。两个女孩子一起到河边去,有一个女孩子呢鞋带开了,要系系鞋带,另一个转过身就把她推到水里去了,结果两人都淹死了。大家可能都看过了。我看到这种景象之后呢,就觉得,人性的恶的那一部分啊都表现出来了。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远吗?不远。我想成为一个仁者,我一定能成为一个仁者。但是这句话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不仁者远乎哉?也不远,如果我要是不仁的话,我可能就成为一个不仁的人。所以,这句话呢,“不仁远乎哉?我欲不仁则斯不仁至矣 ”。当你选择成为一个小人的时候,那么你一定会变成一个小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我们来看在《论语》中怎么讲。在17.2当中,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人的习性呢,却相差很大。在5.13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就是端木赐,这是孔子的学生当中最有成就的一个,他既是大外交家,也是大政治家,还是富可敌国的商人。在《论语》中,端木赐出现的次数相当多,在《论语》的五百一十二章当中,端木赐出现过三十八章。除了孔子以外呢,出现最多的是仲由,也就是子路,子路出现过四十二章。孔子喜欢的学生颜回,也不过出现过二十章,远远少于仲由和端木赐。

端木赐在这里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文章我们都知道,孔子的记述啊,孔子说的话啊,孔子的的著作啊,是文章。“可得而闻也”,我们能看得到,但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诶,我怎么没有听到夫子讲过什么是人性啊,什么是天道啊,他怎么不给我讲讲这个东西呢?孔子不给端木赐讲,但不等于不给别人讲。

其实孔子讲人性与天道,讲了很多很多。

我们来看:这是“性”。这个中国造字,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都是学文学的,学中文的呢,你最好啊买一本《说文解字》。如果你一辈子呢有这么一本书,就够了!通过《说文解字》你可以把的意义学很透彻。性是什么?左边是个树心旁,代表的是心理活动。右边是一个生命的“生”,代表生命本身。性是什么?伴随着生命而来的心理活动。你有生命,在这个生命过程中,你可能思考一些问题,这个“性”呢,是伴随生命而来的心理活动,就是这个性。这是个必然的心理活动,不是说你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你既然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你就有,必然有这些东西。

好,我们继续看。第一,性是人的本性。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是孟子的一个观点。人之初性本善。“性,质也。”我们现在,还有时候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性质是什么,性啊实际上就是质。“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呢是天命。“自诚明谓之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这是荀子讲的。你想学也学不来,你想摆脱也摆脱不掉。既然是随生命而来了,你就有了这个性。这个荀子说的呢特别清楚啊。“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在这个《正名篇》当中讲的性,特别准确。生命而来的,必然呈现的东西就是“性”。

论语中孔子人格魅力(王蔚论语讲课实录)(2)

三、十难十易歌

大家看看这个十难十易歌。我以前讲过,有些东西当你把它总结成歌谣的时候,容易记忆。讲一大通,你可能记不住。但是呢,如果把这个东西做成顺口溜,就容易记住了。

他德庸直义,学行讼改贫。善恶本同体,阴阳自相侵。后面这句话呢我们刚才讲过,这个容易理解,善恶是本同体的,就是人身上有善也有恶。前面的十个字,讲的就是十难十易,等一会儿我们来看看是哪十难十易。

好,我们来继续看,我这个PPT,大家最好拷贝一下,这个PPT有一千四百页左右。我曾经根据这个PPT出版过一本书,叫《论语四十字诀》。将来我们还要进行演讲比赛什么的,凡是参加比赛获奖的同学,我每个人送一本。

他德庸直义,学行讼改贫。好,我们继续看。这就是十难十易,同学们这个东西如果你了解了,对你非常有用的。如果有个人呢,想要骗你,嘿嘿,你说你不用骗我,孔子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把你这一套看的透透的了,你不用骗我。尤其是女孩子,这个年龄阶段呢,容易叫男孩子骗了,一定要学学孔子的十难十易,别叫男孩子忽悠了啊。男孩子啊他也不一定是故意骗你的,但是他想要取得你的好感,不骗你骗谁啊?男孩子骗女孩子,不能说是天经地义,但是情有可原。但是女孩子你被别人骗了,那是你的事。当然,也有的女孩子把男孩子骗了的,骗了就骗了吧。

来,我们来看。第一,他难己易;第二,德难色易;第三,庸难偏易;第四,直难枉易;第五,义难利易;第六,学难耍易;第七,行难言易;第八,讼难伐易;第九,改难故易;第十,贫难富易。

十难十易,同学们,等会儿我讲一讲,以后大家就知道了,哦,原来孔子对人性是这么认识的。

好,来给我读读十难十易,他难己易,开始!

学生:他难己易,德难色易,庸难偏易,直难枉易 ,义难利易,学难耍易,行难言易,讼难伐易,改难故易,贫难富易。

王蔚:再来一遍,他难己易,开始!

王蔚:他难己易,德难色易,庸难偏易,直难枉易 ,义难利易,学难耍易,行难言易,讼难伐易,改难故易,贫难富易。

王蔚:再来一遍。

学生:他难己易,德难色易,庸难偏易,直难枉易 ,义难利易,学难耍易,行难言易,讼难伐易,改难故易,贫难富易。

四、他难己易

王蔚:我们首先看第一点,他难己易。其实大家一看到这几个字也很明白,什么叫做他难己易?想到别人难,想到自己容易。人呀,首先想到自己,然后才想到别人,想到自己容易,想到别人难。把人扔到水里去,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么爬上来,同时人同时落水很少有人说我先把你救上去再说,大部分都是先自己上来,觉着可以才去救别人。当然也有的人大公无私,先把别人救出来。

我们来看孔子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在第一章,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重点看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你不要生气,这就是一个君子。别人不了解你,你是生的哪门子气呢? 但是人就是生气,我这么漂亮你还看不见?我长得这么帅你还视而不见?人呢,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人嘛,一般般。有一次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女同学面前夸巩俐漂亮。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呢,觉得巩俐很漂亮。我们一帮同学一起聚会,我说巩俐长得漂亮,结果三四个女同学把我臭骂了一顿,什么狗眼神儿?巩俐那个样子就漂亮了?我们才漂亮!巩俐算什么?同志们,我们的那些女同学,实事求是讲,连一半的巩俐也谈不上!但是她们不这么认为。她们认为她们一点也不比巩俐差。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更重要的是担心你不了解别人。人为什么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总觉得自己可以,别人不行。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作为一个君子,有操守的人,人家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并不担心别人了不了解自己。一般人就是只担心别人了不了解自己,并不担心自己有没有能力。孔子看人看得很透,但是孔子他不把话说透。他说的很委婉,很婉转,让你觉得很舒服。但其实他表达的东西很深刻。

同学们,人啊,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第一,只已不人,极端自私。光想着自己没想着别人。什么是光想着自己没想着别人?极端自私。第二,先已后人,正常心理。先想到了自己,然后想到了别人。他没有光想着自己,还是想着了别人,这是好的。第三,先人后己,社会提倡。有的人的的确确啊,就是先想着别人,后想着自己。像这样的这种人啊,就特别好,我们如果交朋友能交到这种人,就特别棒啊。第四种人就是大公无私,道德楷模。还真有这种人,虽然是极少数极少数。大公无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种人已经是一个君子了。

下面这段话,我们来看,孔子对于克服人性的弱点,做出了光荣的榜样。在9.4,有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有四绝,在这四个方面谁也超不过他,他做的最好。哪四绝呢?第一,不主观臆测;第二,不绝对化;第三,不固执己见;第四,不以自我为中心。

人的毛病大概就是:意、必、固、我。第一,好主观臆测。这个肯定是这样,那个肯定是那样。有的人有绝对化的毛病,孔子没有。必,你肯定怎么样,你肯定怎么样,不一定,但是很多人呢就愿意相信自己,肯定。第三,固执己见,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还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仍然不回头。这种人特别特别多,固执己见。第四个毛病,就是我。人啊,同学们,最怕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己过了头。自我一点不要紧,但是过分的自我就是极端的自私。如果一个人很自我,在一个团体当中,基本没有地位,基本上没有人和他亲近,基本上就把关系封门儿了。要想真正的融入一个集体,极端自我是不可以的。每年研究生来了,我给他们讲的第一句话,就讲9.4。我说你们来了,首先祝贺你们考上研究生,第二呢,你们也来到了我这个门下学习,我现在跟你们讲几句话,就讲很少的几个字,就讲孔子当年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胡乱推测,主观臆测,不要绝对化,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有一个女研究生,当时她从来没听过这四个字:意、必、固、我。但是知道了以后,她说,她从小就有这个毛病,意、必、固、我,后来呢,她发誓要改掉这个毛病,也彻底改掉了这个毛病。以后呢,成长的就很快。毕业到今年是七年还是八年了,已经在一个重要的部门去担任领导了。

论语中孔子人格魅力(王蔚论语讲课实录)(3)

五、德难色易

第二点,叫德难色易。这是孔子对人性的认识。他认为,人追求美色胜过追求品德和修养。

我们来看《论语》中的有关记载。首先看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说,我还没见过一个人喜欢品德像喜欢美色那样,我没见过。怎么这么多好色的人!喜欢美德不行吗?不行!喜欢美色!

在15.3中,又出现了一句。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喜欢美德像喜欢美色那样。我们看看这个语气啊,大概是孔子的一个学生跑到孔子那里去,说,老师啊,你以前说,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非常喜欢品德,而不大喜欢美色。大概就有人这么去忽悠老夫子。孔子有那么多学生,有一个两个弟子忽悠他,这不奇怪。老夫子一听,说,算了吧,别糊弄我了。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本人的一件故事。《论语》中记载女性很少。一万五千九百二十四个字啊,一共谈到了三位女性。第一,是南子;第二,是孔子的女儿;第三,是孔子的侄女。

我们看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来,大家把这段背过。子见南子,开始!

学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王蔚:这个字(否)念pi,来,再来一遍。

学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王蔚:再来一遍,子见南子,开始!

学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王蔚:大家背了以后就有感觉了,这个场景呢就出现了。孔子去见了南子,他的弟子仲由,就是子路,非常不高兴。不悦,不悦就是非常不高兴,为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不悦,后边不会有那么大那么严重的后果。夫子矢之曰,矢,是发誓的意思。孔子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仲由啊,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老天劈了我都行,如果我做错了,老天劈了我都行。孔子啊,同学们,发开了毒誓了,老天劈了我都行,老天劈了我都行。首先这说明,这个子路啊,是非常的不悦,如果仅仅是脸色不好看,孔子只当看不见。但是这个不悦,是表现在极端不悦。,《论语》记载的很简略,实际上背后的事情可能就是:孔子去见南子,路急了,指责老师。如果不指责老师,老师用得着发毒誓吗?并且子路可能说话很难听:“老师啊,原来我认为你是君子,结果你见了女人也拔不动腿啊!”孔子觉得不能失去仲由这个学生,于是对天发誓:仲由啊,我真没做错呀,我真的没有做错呀!我要是真的做错了,那老天劈我都行啊!孔子这时都是接近六十的老头子了,发开毒誓了。同学们,你们年纪还小,不大懂得男人的心理。男人一般是不发誓的。男人是在做错了事之后才发毒誓,一般做对了事,男人是不发毒誓的,是要发狠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百分之八十地推测,孔子大概是做错了事,否则他不会这样发毒誓。当然我们对圣人不能这么怀疑。但是孔子讲过一段话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呀。

南子是何许人也?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长得极其漂亮。原来她是宋国的美女,卫灵公到了宋国见到南子,南子这么漂亮,卫灵公就不走了,非要把这个女人追到手才行。南子说,我跟你去干什么?你个糟老头子!宋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公子,我们关系很好,我跟你去干什么?我不去!卫灵公喜欢南子喜欢的不得了。卫灵公说,这样吧,你跟我去卫国,你的男朋友可以带着。最后南子真把男朋友带着,嫁给了卫灵公。大家可能觉得很荒唐很滑稽,一个国君怎么这样呢?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这就是色的力量。

南子到了卫国以后,很快取得了卫灵公的绝对信任,卫灵公把卫国的很多大事都托付给南子处理,南子大权在握。当时卫国储君,一看这种情况不愿意了,这储君叫蒯聩,就和南子发生了激烈冲突。卫灵公选择站在南子一边,坚持把自己的儿子赶走。你给我滚蛋!卫灵公对儿子说。孔子到了卫国,要想在卫国有所作为,南子这个关他是过不去的,他不见南子他在卫国就施展不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一开始南子叫他去,孔子也不愿意见。南子名声不好,我这也这么大岁数了,还带着一帮学生,不去了。但是南子就是坚持要孔子去。孔子,我就是要见你!并且南子还讲理由,凡是跟我丈夫是好朋友的我都见,你难道不是我丈夫的好朋友吗?这弄的孔子很为难。你不承认你是卫灵公的好朋友?人家卫灵公一年还给你六万石小米。这六万石你小米不要了吗?

在司马迁的《仲尼弟子列传》当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南子怎么见的孔子,孔子怎么见的南子,他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当然,司马迁也只是揣测,他又没有跟着,他怎么知道呢?就像我讲了这半天我也是揣测。当然只能是猜测而已。

同学们,读《论语》啊很有意思,你在二十岁读《论语》,和你在三十岁读《论语》,或者你在四十岁读《论语》,到五十岁读《论语》,到六十岁读《论语》,同样的一段话,你的体会的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有很多隐藏的东西,很多东西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说透。这里面有很多的想象的空间。你光看表面的文字你觉得没意思,但是当你层层分析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是《论语》当中孔子唯一的一次发誓,我相信这也是孔子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发誓。这时孔老夫子六十岁左右了,六十岁的人了还发誓,不逼急了谁发誓?这是逼急了,逼得很急了,没有办法了才发誓。大圣人也是人,孔子呢,你既可以把他当作圣人看,也可以把他当作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

好,我们继续看。这是周迅和周润发演的电影《孔子》。这个电影呢,大家可以看一看。我认为除了有些小错误以外,还是不错。周润发演得不错,周迅吧,声音不是很好听,但是表演还行。

这是《史记》当中相关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什么叫寡小君?这是南子的自称和谦称。国君的夫人称寡小君。她说这个四方来客啊,愿意和我的丈夫做兄弟的,我也愿意见。孔子,你是不是我丈夫的兄弟和朋友?是,你就来见我,别说别的。不是,你可以不来。“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孔子说哎呀算了算了算了不去了,他找了个借口就不去了,但是后面的话呢,“不得已而见之”。南子什么人,强悍惯了。什么?你到了我们国家我想见你你还摆谱?你不就是个来要饭的吗,你摆什么谱?必须来!这个女人很强势哈,孔子想了想,还是去见吧,还有六万石小米呢。见吧!这样呢孔子就见了。“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孔子入了门以后呢,朝着北边磕头,为什么磕头呢?人家是国君夫人,孔子这个时候是平民百姓,当然要给人家磕头。“夫人在帏中再拜,环佩玉声璆(qiú)然”。夫人也行礼,环佩玉声璆然。她戴的玉啊,叮叮当当的响,它本来可以不响,但她硬要让它响。

有人如此调侃(中国人好事的比较多),此时五十几岁的孔子由于与南子隔着距离、隔着絺帏,自然不可能目眺,但神与是可能的,而且不神与也是不可能的。这应该是一个色鬼写的(同学们都笑)。笔者相信,孔子耳闻南子身上的环佩之声作响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情愫的。因为南子身上的环佩完全可以不发出任何声响的,而那时却偏偏发出声响了。这玉声就是子见南子的终极答案。

这个人呢,写的很滑稽。

好,大家看看这个图片。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旁边的这个小个子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一个美国总统,一个法国总统,在进行会议的时候一位美女从旁边走过,这两个大国的总统,就不像样子,结果叫别人给拍下来了。

这是奥巴马总统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中国的服务员个个都很漂亮,奥巴马呢看直了眼,她夫人估计没看到这个。

这是普京,大家看这个普京啊,就是俄罗斯的总统,已经当了二十年的总统了。(PPT上放出下一张图)这也是普京。(放映另一张)这也是普京,这个样子就不大像样子了,这跟我们想象当中的普京啊不大一样,人家女孩子都不大好意思看了,别弄了不弄了。普京说我给你戴上!其实用不着,一大总统让别人戴就行。

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同学们,外国领导人啊,都比较率性。

论语中孔子人格魅力(王蔚论语讲课实录)(4)

五、庸难偏易

庸难偏易。庸,是中庸。偏,是非中庸,庸难偏易。在《论语》中,孔子讲过这个中庸,中庸是一种非常大的智慧。

我们首先看原文,然后我再解释。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xiǎn)久矣。”孔子说,中庸可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呀,可惜民众中懂得这种智慧的人太少了。同学们,什么是中庸?中庸者,用中也,用中(在黑板上写下用中二字),倒过来,用中也。“庸”和“用”是通假字。什么是中庸?用中也。什么是中?中就是事物的核心,事物中间的那个位置叫中。你可以理解成中心,你也可以理解成核心。什么叫中庸?从核心去考虑问题,从中心去考虑问题。核心往往是事物的本质,中心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当你从中心和核心去考虑问题的时候,你才能有可能把握住事物,才能不被事物及其他的东西所迷惑,你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核心。所以中庸,就是掌握中心,掌握核心。当然同学们,这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高的水平,你就把握不住中心,你也把握不住核心。如果你没有阅历,你很难看清楚哪是核心,哪是中心。我们其实在一生当中学习的所有学问都是为了能够达到中庸,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核心。

好,中庸呢有许多表述,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中庸在孔子所有思想中处在核心的位置,所以他通过各种各样的讨论阐述清楚。正好有一个人,就是子贡,问孔子一个问题。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老师啊,你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颛孙师,一个是卜商,就是子张与子夏,这两个人谁更好一点呢?师,颛孙师,子张;商,卜商,子夏。这两个人怎么样呢?谁好一些呢?孔子对学生是非常了解的,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他说这两个人啊都不大行,这个颛孙师呢,做事情做着做着就做过了头。而这个卜商呢,做事情总是做不到位,欠点火,总是做不到位。这两个人都不行。孔子讲完了以后,端木赐继续追问:“然则师愈与?”是不是做过了头比不到位更好一些?孔子来了一句:“过犹不及。”做过了头和没做到位都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都不好。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和事情做不到位是一样的。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就是恰到好处,既没有做过头,也没有做不及。可惜孔子的学生啊,把握不到中庸这个点,即使是他最好的两个学生啊,也做不到中庸。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juàn)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讲的还是过犹不及。人世间怎么就找不到中行的人呢?中行就是恰到好处。要么就是狂者,要么就是狷者。狂者进取,就像我们刚才讲的颛孙师;狷者有所不为也,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卜商。

这就是启功先生书写的中庸两个字(PPT上的图片),启功呢是大书法家。这两个字我觉得是赝品,是有人模仿启功写的,我总觉得这个“中”字的这一竖,怎么也不像启功先生的字,这是赝品,是个假的书法作品。

有人这样说“中庸”:中庸,用中也。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依据合适的手段,做合适的事情。首先是时间合适,地点合适,手段合适,那个事本身很合适。诶呦同学们说这太难了,首先,时间怎么选,第二,地点怎么选,第三,手段怎么选,第四这件事本身做的怎么样,这都要考虑到,这太难了。

大家知道,《论语》啊,《孟子》啊,《大学》啊,《中庸》啊被称为“四书”。《中庸》《大学》原来是《礼记》当中的两篇,朱熹觉得这《中庸》和《大学》特别重要,就把它“析出来,单独成书,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学》和《中庸》。

我们知道,国民党原来有一个总裁叫蒋介石,后来被毛泽东赶到台湾去了。他的一生当中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中庸》,虽然他自己没有做到中庸,但是他最喜欢的就是《中庸》。他一辈子学习研究《中庸》,最后还写了《中庸要旨》。不厚,很薄。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弄这本书,一直到快死的时候还在弄这本书,但是他的研究水平并不高。

有一次一个台湾人过来是研究儒学的。我说欸,先生啊,你在台湾,你知道蒋先生有本书叫《中庸要旨》吗?那个人看我半天,说,我不知道。他说真不知道之后呢,我就不大跟他说话了,我指的如果他真的不知道的话,那他在研究《论语》也好,研究儒学也好,用的功太少了。

有人这样讲酒色财。这是普通老百姓的看法了啊。

酒:少喝是怡情,多喝会乱性,再喝准伤身。这个酒啊,不喝不行,也不能喝多了。

色:小碰是快乐,大碰是麻烦,常碰是负担。

财:小财是财富,大财是包袱,再大犯迷糊。

这是我的微博,记载了一段关于“过犹不及”这句话的体会:过犹不及,多少都做不好。比如走路,每天走路最好是每天7500步。以下是结论: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在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2700步相比,死忙风险降低了大约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所以走路啊同学们,走到7500步啊,是最合适的。现在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呢,在朋友圈,有很多人走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一天一万步,从2019年的3月16号到现在,我基本上每天走一万步,平均走一万步,有时候多走走,有时候少走走,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万步。他说7500步,我觉得有点少。应当说自从开始走路以后,我的身体有明显改善。原来我的身体呢不大行,通过走了这一年半多,身体就非常好。走路多了,睡眠质量好多了。据说睡觉七小的为宜,我做不到。我一天也就是五小时六小时。在睡觉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做到中庸。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