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做好攻略是必须的,这样游玩的时候则不会太忙乱,遗漏景点而留下遗憾,故整理了去都江堰旅游的几件事,供您备用。
一、都江堰的治水原理
很多人都曾在历史课本上学过蜀郡太守李冰在都江堰治水的故事,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清楚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在都江堰景区,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围墙上刻着六个大字--深淘滩,低作堰。这就是当年李冰总结前人留下治水经验得出的治水之道。
从四川的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岷江上游大多流经终年积雪的高山高原,所以自古以来,一到夏天高山冰雪融化,大量融水汇入岷江而下,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从岷江的河流位置我们可以看出成都西部易发生洪涝,而东边此时却可能因无水耕种而闹旱灾。
为了均衡成都平原东西两地的水资源,李冰在考察都江堰的地形后,决定在离堆开凿一道口子,给洪水一个泄洪口,同时水流通过这里引入成都东部。但是这个缺口又不能开太大,否则就真的把洪水也引进来了,于是开凿成宝瓶收口的模样,限制水流的进入。
虽有鱼嘴分水,但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用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进水量,李冰想到了“逢正抽心”的办法,在引水渠的中央继续深淘河滩,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引导枯水期的水流流入宝瓶口。
在修建堤堰时,放弃以往修高大坝堵住洪峰的做法,而采取尽量低的堤堰,让洪水能够顺利泄洪。真正做到枯水时六四分水,丰水时四六分水。
同时,为了分离水中的沙石,更多地分离洪峰,除了有鱼嘴分水分沙,又在宝瓶口的左侧修建了分沙堰,多余的泥沙的洪水可从此处重回主流。让更多的沙石随主流而下,而让相对清澈的河水灌溉农田,从而实现“二八分沙”。另外,还在内江埋下石马(后演变为卧铁),作为每年岁修淘滩时的深度标准。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二、都江堰的游玩路线
大门入口→花洲苑→清溪园→神龟池→伏龙观→飞沙堰→鱼嘴→安澜桥→堰功堂→秦堰楼 →二王庙→松茂古道→禹王宫→玉垒关→西关→玉垒山广场(景区出口)→都江堰文庙→菩提明法堂→华光寺庙→慈济殿→仰天窝广场
全程大约4公里,边拍照边游览行程大概3-4小时左右,此条线路最高处为秦堰楼,海拔与玉垒阁相差不多,故不需要再花四十搭乘步云廊扶梯上玉垒阁。
其中飞沙堰至鱼嘴路段长约1公里,可搭乘观光车(票价10元单程),但没必要。
如需讲解可直接网上找录制的讲解,花几块钱解锁,自己戴耳机听就行,没必要去租赁景区讲解器或者买导游提供的讲解器,价格直接翻倍,讲解内容也无非以上几点。
个人不太推荐网上部分博主介绍的打的到二王庙,再从山顶往下游览的路线。
首先是打的费用较高,其次二王庙算是整条线路的中点,从这出发意味着要错过一半的景点。
三、都江堰的必打卡景点
张松银杏--千年古树,曾作为86版《西游记》中人参果树取景。
伏龙观--馆内供奉李冰神像,因李冰父子“降龙治水”而得名。
宝瓶口--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形似宝瓶收口,是岷江分流入成都的重要入水口,窄而深的巧妙设计使其取水量大却又能抗洪分沙。
飞沙堰--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堰堤比内江河床高2米,方便枯水时蓄水,丰水时泄洪排沙。清明时节还会再次举办“放水节”。
鱼嘴--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因形似鱼嘴而得名,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
安澜桥--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用竹索修建,因期望两岸百姓可安渡狂澜而得名,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夫妻桥。1974年因修建外江水闸,在原址下移100米,改成了钢索建造。
秦堰楼--眺望都江堰的最佳观景楼台。
二王庙--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的庙宇,因两者相继被封为王,故称二王庙。86版《西游记》、《红楼梦》都曾在这取景。
松茂古道--原是三国时以都江堰为起点,至松潘县的军事行动要道。至唐朝发展成为运送茶叶、布匹等商业贸易物资运输通道,故也被称作“茶马古道”。
禹王宫--为纪念治水先贤夏禹而建立的宗祠。每年六月初六还会在这举行大禹诞辰拜祭大典,以及川剧及其他民俗表演。
灌县古城--古风建筑美食街
南桥--古风建筑廊桥,夜晚时江边两岸会点亮蓝色灯光,“蓝眼泪”河流成网红打卡点。
仰天窝广场--离堆公园出站后可看见的一座下沉式广场,广场中央躺着一只巨型自拍熊猫。
四、都江堰的交通和门票
成都市区:搭乘2/6号线至犀浦站,换乘快铁,至离堆公园站下车(票价10元,只需20-30分钟,40分钟左右一趟)
在春熙路、宽窄巷子等景区有直通车,可直达都江堰景区,但票价要29元,且时间在1.5-2小时左右,且班次不多。
门票:成人80,学生40,60-64岁老人平时免票,节假日半票,65岁及以上免票。
以上只是个人部分不全面的见解,如有更多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补充,谢谢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END
文字/INC呀
编辑/希遇
图片/部分网络,侵删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