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王阳明的一些书。涉及到了一个教育的。就是学有余力。

本身的描述是这种情形,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可以学200个字的,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让他学习100个字,如果一个学生能学习100个字的话,就应当让他学习50个字,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能保持一种学有余力的状态。

之所以提到这一个问题,是在说明,一年级100分的时候,背后的含义非常,有时候,每个孩子都能考到100分,但不带,孩子学有余力,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已经竭尽全力,时间长了即使是经常考满分,也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思想。

所以说满分的背后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看待,所谓客观的看待,唯一的标准就是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学有余力的状态,当孩子学有余力的时候,它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可以让孩子带来自己带来快乐,并且他有足够的时间选择自己时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即使考到100分,但是没有自己的时间,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被剥夺了。损失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健康。你生了孩子对于学习的一种兴趣。

我们在刻意强调孩子成绩的同时,忽视一些成绩的负面作用,甚至有选择的,承认了成绩好所带来的一切,但其实却往往忽视了,孩子考试得满分背后可能会引起孩子更不恰当的一种学习态度。

在这里没有否认,孩子得满分的积极作用,也没有拼命放大孩子满分的负面影响。

谁最有资格知道孩子考满分背后的状态,我想只有家长。

小学二年级怎么考满分(如何看待一二年级学生的满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