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诊断新进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泌尿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泌尿外科发展新趋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泌尿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泌尿外科发展新趋势

泌尿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泌尿外科发展新趋势

1.临床诊断新进展

目前泌尿外科发展呈“螺旋式上升”。在技术方面,以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 DNA(ctDNA)碎片和外泌体(Exosome)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断;血液、尿液、粪便中的肿瘤标志物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相较于PET-CT,PSMA PET/MRI在识别可能遗漏的转移淋巴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较低时有着独到之处,它具有局部复发的高检出率,近些年来也成为了许多大型医院的标配。在手术进展方面,张旭院士团队建立了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微创治疗体系,并受邀在国际重要会议进行专题报告和手术演示。这一治疗体系改变了癌栓的治疗模式,使围手术期死亡率从5.7%-22.2%降为0.6%,5年生存率从18%-51%升高至69%。尿液DNA甲基化无创精准诊断方面,林天歆/黄健教授团队提出尿液DNA甲基化技术在早期、微小、残留和复发膀胱癌中的敏感性超过80%,具有明显优势;徐涛教授团队针对肿瘤组织以及正常的癌旁尿路上皮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了马兜铃酸是致人尿路上皮癌的诱变剂;同时,李晶教授团队从多组学层面揭示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有的分子特征,为中国前列腺癌人群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王林辉教授团队建立了早期肾癌精准预测模型RCCInc4,开发了基于6个SNPs的分类模型和5个DNA甲基化位点的肾癌预后预测模型,提高了肾癌复发和预后的预测准确性,指导术后用药;郑军华教授团队提出了国内首个关于肾癌肠道菌群的研究,确定了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的特征性肠道菌群,并成功构建基于5种菌属的诊断模型,证明肠道菌群(巴黎链球菌)可以通过TGF β通路促进ccRCC的发展。

肾癌肺转移方面,发现和临床预后负相关的LnCRNA-URRCC,能和EGFL7/P-AKT/FOXO3形成正反馈回路促进肾癌肺转移;肾癌骨转移方面,AR能通过直接结合井调控DHX9介导的破骨活动进而抑制肾癌骨转移;肾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和B细胞共培养后激活了HIF-2a的肾癌细胞能促进裸鼠的淋巴结转移,从肿瘤微环境角度阐明了肾癌淋巴结转移的原因。

关于治疗易耐药问题,靶向治疗耐药有两个原因:Sunitinib通过促进miR-452-5p表达促进肾癌细胞耐药与Sunitinib通过抑制LncRNA-SARCC表达促进肾癌细胞耐药。

薛蔚教授团队也揭示了中国人独特的基因特征及临床表型,结果显示病理联合基因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是未来的方向,使我们在肾病遗传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叶定伟教授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领衔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CHART研究,目的是比较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在高瘤负荷m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提示瑞维鲁胺组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安全性更高。

尽管单细胞技术对于正常和疾病的样本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疾病认知,极大提高了细胞水平研究的分辨率,但是缺乏了空间结构的生物学信息。为此,研究者们开发能够保留空间信息的各种技术来进行转录组分析,这些技术共同被评为“Nature Methods 2020年度技术”,并有望在未来几年迅速改变生物学研究现状。因此结合空间结构的研究,了解肾癌相关空间高变基因、空间生态位、肿瘤-正常边界转化效应、发现不同表型肾癌间细胞的空间通讯模式对了解肿瘤的空间转移非常重要。

2.药物治疗新进展

在泌尿系统肿瘤方面,对肿瘤泌尿发病、转移和耐药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潜在的治疗新靶点,尤其在新型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研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了传统的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之外,新型的ADC药物、FGFR靶点药物相继应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治疗,例如HER2(2 或3 )药物维迪西妥单抗、FGFR靶向药厄达替尼。前列腺癌和肾癌的DC肿瘤疫苗和mRNA疫苗治疗新抗原和免疫分型是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探究的新尝试,其研究成果将为泌尿系肿瘤治疗提供新路径。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已经在多个地区联合多家医疗中心开展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寻找适合中国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案,建立专病数据库,规范临床诊疗策略,实现专病数据对接共享,对下一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干细胞、PDO、PDX等新型体外筛选方案让晚期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 “一人一策”的个体化精准治疗,使个体化精准治疗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治疗方式。

3.手术治疗新进展

结石微通道技术的发展:微通道PCNL以微型腔内显像技术革新为基础,以微创、精准、高效为目标,逐步改良发展将得到肯定,完全无管化PCNL是PCNL的终极追求。

BPH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类激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BPH治疗的主流方式,更微创或保留腺体的治疗手段也已在国内使用,例如Holmium、KTP、Thulium、Diode、前列腺水蒸气热疗消融REZUM、前列腺提拉系统Urolift。

腹腔镜微创技术方面也从传统的单孔发展为现在的3D/4K。单孔腹腔镜微创技术与传统腹腔镜腹部微创手术比较,更具有突出的微创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术后少疼痛等特性;3D腹腔镜手术优势在于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具有放大作用,能减少血管、神经损伤,减少出血及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开展是外科手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推动了泌尿外科手术向更加微创和智能的转变,但长期被美国达芬奇系统所垄断。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攻关核心技术,突破了技术装备瓶颈,实现多种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或已完成泌尿手术临床验证。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消融技术,又称为不可逆性电穿,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细胞快速凋亡。它的优势在于消融时间短、保护消融区内重要的组织结构、不受热池效应影响、治疗彻底、治疗边界清晰、治疗区域可恢复正常功能、效果过程可实时监控、纳米刀可适应更多复杂的病情,纳米刀适用于肾、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尤其对靠近肾门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对于手术的未来展望,三维导航、3D打印、数字模型、医学全息影像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有助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膜后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膀胱癌、脐尿管癌根治术等,该技术在泌尿外科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辅助作用及应用价值将得到更好体现。术前更精确规划手术方案、预估手术难度及风险,有助于医患沟通,术中利用全息影像技术辅助导航定位,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并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4.管理模式新进展

泌尿外科从国家、患者、医院层面,对泌尿外科多发病、常见病将越来越多的采用日间手术/病房管理方式。通过一站式线下诊疗、线上远程诊疗、微创特色手术、创立精准治疗临研平台与医工转化科研平台、交叉融合管理模式打造泌尿外科医教研管四位一体综合模式。

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经验包括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的发展引领作用;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并重;注重国际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注重医工融合,积极参与器械和药物创新;注重学科交叉和医研企联合创新。

中国泌尿外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探索建立临床-基础-转化-医工企融合一体化的专业化融合创新体制;调整学科评估指挥棒的导向,探索建立评定原始创新、真创新的机制;建立科学研究的长期资助政策,鼓励自由探索。

文章由CCMTV泌尿频道整理,内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郑军华教授在2022年长征泌外高峰论坛上的讲课视频

编辑|刘俊美

审核|xu、13

— END —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关注CCMTV临床频道·泌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