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自避桃园成太古(1)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泽东,作为一代世纪伟人,人民领袖。中国人民歌颂他的丰功伟绩,惊叹他的学识渊博,敬佩他的雄韬伟略。赞叹他严于律己,勤俭朴素的生话作风。更敬佩他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而这一切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哪里开始的?。

二十世纪初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世界列强欺侮,瓜分,歧视,凌辱,命运是悲惨的,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出了救星毛泽东。

毛泽东,这个扭转乾坤,改天换地,彻底改变中国命运,世界命运。彻底改写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一柱擎天的历史巨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棵参天大树是怎样从一棵小树成长起来的?

电视剧连续剧《恰同学少年》让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一九一三年,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十九岁的农家子弟毛泽东以作文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湖南长沙第一师范。

在评判考生毛泽东与蔡和森的文章,谁应为第一名的讨论中,板仓先生杨昌济,充分展现出了独具慧眼的深邃见解。

在认真阅读了毛泽东和蔡和森的考试作文后,他说:

“蔡文标题平实,文笔流畅,逻辑严谨。作为考生,蔡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就整篇文章而论略欠起伏”

“毛泽东的作文遣词造句,略显粗糙。如果单从文章结构技巧看,似乎不及蔡文。但毛的文章越看越有一股压不住的勃勃生气。文章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立意高远,胆识惊人。,

就是八个字:胆识惊人,豪气冲天。此生笔下虽粗糙,胸中有丘壑。文采华章,固属难能可贵。但气势和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此生恰似璞中美玉,待磨精钢。遐以时曰,当成非凡大器”。

学识渊博,学贯中西,闻名湖湘的板仓先生杨昌济在毛泽东的文章中发现了“璞中美玉”,发现了“待磨精钢”,发现了“天纵奇才”。并断言:遐以时日当成“非凡大器”。

就像伯乐,在万马群中发现了千里马。象探幽者,在暗夜中,发现了金光灿灿的巨型宝藏。

毛泽东的文章,让杨昌济先生在“长夜漫漫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的旧中国,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让他找到了苦苦寻觅的“天纵奇才”。

因为他毕生的志向就是:“自避桃园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教育救国”。就是发现,培养造就出一代能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命运,能够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繁荣富强。能够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挺直腰杆,站立起来的“天纵奇才”,和“非凡大器”。“振兴中华”,一直是几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梦想。

在发现了毛泽东这个奇才之后,他毅然改变了原先准备放弃到第一师范任教的主意。主动接受了孔校长的应聘,到一师任教。

杨昌济先生,曾求学于长沙岳麓书院,后留学日本,英国,德国,瑞士。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名满湖湘。他严词拒绝了湖南都督谭延闿大帅聘任他担任湖南教育司司长的聘任。而心甘情愿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可见他品性高吉,淡泊名利,胸怀远大,志向坚定。

毛泽东是幸运的。毛泽东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毛泽东遇到了世界上最好学校——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世界上最好的校长:长沙第一师范校长,孔昭绶。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杨昌济,袁仲谦,徐特立等老师。

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号称千年学府。沉淀和传承了厚重的湖湘文化。这所学校曾走出如:谭嗣同,黄兴,等众多名人,这所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深深地影响着酷爱读书的毛泽东等众多学子。这所学校的校歌:“衡山西,岳麓东,湖南一师峙其中。人可铸,金可镕,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激人奋进,立志高远的歌词,激越澎湃的音律。激励着毛泽东等众多湖湘学子,努力学习,刻苦用功。

学校校长孔昭绶是一位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思想先进,观念超前,忧国忧民,品德高尚,有胆有识,以“教育救国",为已任的开明校长。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两集最为惊彩:一集是孔校长用半块窝头。对全体师生进行的“检朴乃修身之本”的演讲”。另一集是在“第一师范全校师生“明耻大会”上的演讲。。

“半个 窝头”的起源是这样的:

在学生食堂,学生刘俊清扔掉了两个玉米面窝窝头。贫困学生蔡和森见地上有两个窝窝头,就捡讲起来,还未吃就被刘俊清当面羞辱。他讥讽蔡和森是乞丐,是讨吃鬼,是叫花子。

这一幕被来学校找哥哥的小蔡畅碰上了。这一幕也正好被来学生食堂就餐的徐特立老师碰上。看着眼含泪水,被羞辱的蔡和森,蔡畅兄妹。在众目癸癸注视下,徐老师没有端起师尊严厉的面孔,没有激言厉色大声训斥,设有“子乎者也”教条般地说教。

而是走上前,轻轻地从蔡和森手里拿过一个窝头,掰了一半,给蔡和森剩了一半。在蔡和森,刘俊清和在场学生的面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并对蔡和森兄妹亲切地说:“真香,和森,小妹妹,你们吃不吃阿?你们如果不吃,我可全都吃了”。

徐老师的这一很平常的举动,我想,蔡和森记住了,小蔡畅记住了,毛泽东记住了。当时在场的一师学生都记住了。而且铭刻在心,牢记一辈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徐老师的这一举动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在场学生们那稚嫩脆弱的心灵。

一个是学生刘俊清糟踏粮食的恶劣行为。一个是徐特立老师珍惜粮食的美好榜样。

孔昭绶校长在一师全体学生教师排列整齐的队列前。把学生刘俊清和教师徐特立都叫出站在队列前面。

他举着半块窝头。从自己从小吃不饱饭,经常挨饿讲起,谆谆告戒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宜。牢记父母在骄阳似火的列曰下,吃苦流汗,插稻,收稻谷的辛苦。牢记:俭朴乃修身之本。

针对刘俊清等同学背地里喊徐特立老师为“徐大教花子”的问题。他专门重点介绍了“徐大教花子”的情况:

他非常动情地讲:“徐特立老师身穿粗布衣,脚穿稻草鞋,下雨穿蓑衣,舍不得买油布伞。吃饭到免费的学生食堂。被大家背后称为“徐大教花子”。

他说:徐特立老师在经济上真的很贫穷吗?他真的坐不起轿子,买不起好衣服,吃不起小灶吗?,不是。徐老师担任湖南省议会副议长,每月薪水二百大洋。担任长沙师范校长,并兼职长沙三个学校的课。他的经济收入,全长沙的教师无人能比。那他的钱干什么去了?,他用这些钱在乡下办了一座学校。让乡下的贫困孩子免费上学。他的钱,自己舍不得花,每一块钱都用在了办教育上。

一个榜样,一座丰碑。一座精神丰碑。让一师的学生们心灵受到振撼,受到洗礼,受到教育。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

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个表面贫穷,精神富有,内心强大,公而忘私,满怀一腔“教育报国”情怀的“徐大教花子”的真实面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多年以后,毛泽东担任了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但他一生俭扑,粗茶淡饭。连吃饭掉到桌子上的饭粒,也会一粒一粒捡起来,吃掉。他一直

穿补丁内衣内裤,补丁睡衣。一双旧拖鞋穿十几年。他这种贯彻一生的俭朴之本,是否深受老师徐特立的影响呢?

在延安,徐特立老人过六十寿辰,毛泽东写道:二十年前,您是我的先生,现在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您也永远是我的先生。……可见,老师的形象,老师的榜样,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影响多么深远。

在第一师范“朋耻大会”上,面对全体老师学生,校长孔昭绶,口若悬河,慷慨激昂,振撼人心。从窃国大 盗袁世凯和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讲起。讲到了世界列强瓜分中国,欺侮中国,歧视中国,。讲到了日本人歧视侮辱中国人的特别用语:“支那人”。他说:“什么是支那人,在曰本人的字典里,就是:愚蠢的中国人。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是笨蛋,是傻瓜,是猪,是狗。这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我们要知辱而后勇。要立志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要自强,自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激励人心的演讲,对有血性,有正义感,有良知的毛泽东和一师学生们的灵魂的触动和振撼无疑是巨大的。

对毛泽东由一个享扑,善良的农家子弟,在曰后确立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忠心报国,推翻旧世界,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祟高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思想奠基作用。

为了培育毛泽东这棵参天大树,老师们可谓尽职尽责,费尽心血。…

杨昌济老师对毛泽东专注哲学及社会学科而不太顾及其它学科的问题。提出了:“修学储能”,“先博后渊”的指导意见。

针对毛泽东学习研究“伦理学”的浓厚兴趣。他把自己呕心沥血。精心书写完成,准备付印出版的珍贵手稿,毫不吝啬地借给毛泽东学习。而毛泽东为了尽快把书稿还给老师。只用了一个礼拜的课余的时间,把十几万字的书稿用毛笔抄写了一本。毛泽东的刻苦用功,爱书如命,也让老师倍感心慰。

杨老师看到毛泽东从书店买了本价格较贵的书,也不舍得买一双破得不能再穿的鞋子时。不但借给他书稿,还给他买了一双新布鞋。

在学校放假期间。毛泽东远离家乡,无处栖身,准备在“爱晚亭”居住。杨老师亲自把他接回,住在自己家里,管吃管住,并把自己的藏书向他开放,由他随时学习。

在每个礼拜六,毛泽东没有课。杨老师主动专门为他一人授课,讲授“哲学,伦理学”。

当毛泽东,蔡和森准备在同学中组织“哲学问题学习研讨小组”想聘请杨老师做辅导老师,向杨老师征求意见时,杨老师毫不犹豫就爽快答应了。

当毛泽东准备扩大学习研讨范围,向外校征友,向杨老师征求意见时,杨老师都予以坚定的支持。

当毛泽东寒假后回到学校,向杨老师汇报在老家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孔,孟,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等儒家学说与外国哲学思想,相互印证,溶汇贯通的心得时。杨老师指示他把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在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二十四岁的毛泽东写出了那篇被后人称为“建国大纲”的文章《心之力》。这篇《心之力》的文章,杨先生给了105分的成绩予以鼓励。

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哲学问题学习研讨小组,后来发展成“新民学会”。成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雏形。在这期间,杨昌济先生也付出了很大心血的。

杨昌济先生不但向毛泽东传授知识,关爱生活,就连一些生活细节,也言传身教。

比如洗“冷水浴”。毛泽东在看到老师在大清早,用冷水冲洗身体时,自己马上学习,也用冷水冲洗身体,并长期坚持。

杨先生不但是毛泽东的伯乐,授业恩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倾囊相授,而且还把自已最心爱的掌上明珠,唯一的女儿杨开慧嫁给了毛泽东。

杨先生很清楚毛泽东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杨先生更清楚把女儿嫁给毛泽东意味着什么。……

在作文课堂上,为了纠正毛泽东国文基础功底不扎实,文章表现偏张扬,文章内涵不沉稳的缺点。在几次指点乃不能改正的情况下,教授国文的袁仲谦老师硬是把毛泽东引以为傲的文章第一名,打压成65分,打压成40分。

造成毛泽东心里不服气,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又拒不认错。引得袁仲谦老师勃然大怒。又是杨老师耐心教导毛泽东,让他从内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毛泽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一刻不眈误,连夜来到袁老师家叫开大门,站在院子里向老师承认错误。而袁老师正在气头上,拒不开门接受。

面对老师的拒绝,毛泽东设有逃避,为了表示诚意,竞勇敢地在雨地里站了一夜。而袁老师也一夜未眠,在屋子里坐了一夜。天亮后,门开了,老师出来了,毛泽东穿.着浑身湿透的衣服,诚恳地向老师三鞠躬,承认错误。

袁老师不但原凉了毛泽东这个学生,而且还把祖传的珍藏本全套“韩文正公文集”借给了毛泽东。并且把家中藏书向毛泽东公开,告诉他,随时可以来家里借阅学习。

袁仲谦老师对毛泽东这个高才生,真是爱之愈深,切之愈痛,责之愈重。

毛泽东尊师重教,勇于承认错误的高尚品德让人敬服。

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反而出现了老师向学生下跪的怪事。人民日报还发表了题目为:“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的文章。

毛泽东,这么伟大的领袖,尚且尊师重教,一曰为师,终身为师。犯了错误,照样老老实实接受老师的严厉惩处。躬躬敬敬,诚诚恳恳向老师鞠躬认错。而我们现在的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全社会,难道不应该深刻反思吗?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上,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是伟大的,光荣的。

以杨昌济,徐特立,孔昭绶,袁仲谦,等一师的老师们更是伟大的,光荣的。

因为他们胸怀天下,胸怀国家。

坚持“教育救国”,“教育报国”为己任。坚持“欲栽大木柱长天”为目标,用自已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辛勤的汗水,培养出了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蔡畅,杨开慧等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纵横驰骋,叱咤风云,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杰出人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一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