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鳌拜版本(新版鹿鼎记漏洞多)(1)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是逐鹿中原之意,"鼎"则是问鼎巅峰,由此可见这是一部掺杂着政治权力斗争的武侠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后金入关后天下局势未定,韦小宝作为天地会内应被派往宫廷,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讽刺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表现了民族融合的思想。

自1972年出版以来,《鹿鼎记》已被多次翻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经典,今年最新上映的新版《鹿鼎记》也已播出,张一山、唐艺昕领衔主演。可是通过风评来看,观众对这一版的印象很不好,直言韦小宝演得像"猴子"。然而,演技方面的问题先不谈,剧中已出现了历史性的错误。

鹿鼎记鳌拜版本(新版鹿鼎记漏洞多)(2)

第三集,韦小宝设计制服鳌拜后,奉命抄其家,镜头一晃,鳌拜家大门的匾额上赫然写着"鳌府"二字。殊不知这可犯了一个大错误,若鳌拜真敢用这两个字,那都不用韦小宝去抄,早就被斩首了。因为"府"这个字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就算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也不行。

《五朝会典》,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所修撰的清廷会典,是清代最有说服力的法律汇编,详细记载了清朝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相当完备。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五朝会典》里来看看究竟哪些人才可以用"府"字,以及鳌拜为什么不能用。

鹿鼎记鳌拜版本(新版鹿鼎记漏洞多)(3)

会典说了,皇亲宗室中的亲王、贝勒、郡王、镇国公、辅国公等级别者,家中匾额可以称"府"。也就是说,只有皇帝的兄弟、子侄、儿孙,以及第一等公爵类,才配得起"府"。那么, 其他人的门匾用啥呢?

按照品级划分,三品以上可以称"第",三品以下就只能叫"宅"了。我们知道,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先秦时期以青铜器配置来彰显尊贵,后来地位的象征更涉及到方方面面,就连官服都要严格区分,那么住的地方管理上更是严苛。

鳌拜是清朝三代元勋,满洲镶黄旗人,但他不属于爱新觉罗家族,其爵位也并非十分显赫,最高也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而已。那么,他就比与皇帝有血缘之亲的那些人低一等,所以他家的匾额理应为"鳌第"。

鹿鼎记鳌拜版本(新版鹿鼎记漏洞多)(4)

解决了"府"与"第"的问题,新的疑问又出现了:鳌拜全名瓜尔佳·鳌拜,姓是瓜尔佳,名字是鳌拜,按照传统用法,他的府邸应该叫"瓜第"啊?这就要说起满清的一大习俗:称名不举姓。满人名的首字被称为"假姓",这可以称之为清代的礼仪,约定成俗的称呼。

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我们通常叫"李太白",而不会叫他"白太白"。但是,满族却恰恰相反。比如和珅,姓氏为钮祜禄氏,他的名号是致斋,按照汉人礼仪应该叫他"钮祜禄氏致斋",但实际上别人都叫他"和致斋",同僚称呼他为"和中堂"。汉人方式:姓 号,满人方式:名 号。这是最大的区别。

鹿鼎记鳌拜版本(新版鹿鼎记漏洞多)(5)

电视剧中,纪晓岚常以"和二"来调侃和珅,其实这也是正确的叫法,因为和珅家族排行老二,只不过是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姿态,要是身份比对方低的,一般不能这么叫的。所以,清廷官员可以称鳌拜为"鳌中堂",而不是"瓜中堂",原因就在这里。

还是那句话,清廷对身份等级的要求十分严厉,像什么顶戴花翎、朝珠、吉服、常服等都有相当详细的区分,比如只有五品以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才可以佩戴朝珠,皇帝皇后朝珠的材料是东珠,亲王用珊瑚朝珠,其他人则用杂宝诸香朝珠。另外,朝珠的颜色也是十分讲究的。所以,府邸的排面是大事记,是"府"是"第"或者"宅"必须清清楚楚,不能僭越半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视法纪,被判以重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