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末夏初,蜂群出现分蜂热征兆,养蜂人特别注意,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但是对于已经发生自然分蜂或人工分群后组成的新群,往往忽视其群内分蜂热依然存在,并可能再次发生分蜂行为。

蜂群什么情况下会分蜂(蜂群发生意外分蜂巢内具有3个状态及5个防止方法)(1)

一、蜂群意外蜂分析

对于蜜蜂而言,春繁就是为了分蜂,以此增加自然界蜜蜂种群数量,具有普遍性。根据前文的分析,蜂群巢内哺育力过剩是蜂群有分蜂意念的根源,或者说是蜂群分蜂与不分蜂的临界状态。

在春夏交替季节,外界温度适宜、蜜粉源充足,蜂群不需要太大的群势就能实现控制巢温,在蜂王产卵量的三分之一新蜂羽化出房时,就能完全承担蜂王极限产卵的哺育工作,因此,蜂群哺育力过剩,在春繁的发展阶段就已经存在。

当巢内通风不畅、闷热,产卵用房紧张,贮蜜充足等,或巢外繁殖蜜源进一步充足,大流蜜减少,温度上升等都可能促使蜂群分蜂超越分蜂的临界状态,进入分蜂的准备阶段。

蜂群首次分蜂都会按部就班进行,群势达到一定程度,蜂群积累了一定量的哺育蜂,出现哺育力过剩,蜂群先筑造雄蜂房,蜂王在雄蜂房内未受精卵,进而筑造王台,蜂王产下受精卵,王台封盖的2~6天,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发生首次自然分蜂,而意外分蜂时,蜂群的分蜂程序会“简化”,蜂群不再培育雄蜂,只要蜂群内条件满足,甚至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不等封盖,蜂群就发生分蜂行为。

蜂群什么情况下会分蜂(蜂群发生意外分蜂巢内具有3个状态及5个防止方法)(2)

二、意外分蜂群巢内的状态

在外界蜜粉源尚可,温度适宜时,蜂群都可能发生意外分蜂行为,但是发生意外分蜂的蜂群多为以下三个状态。

1、蜂多,蜜足有王台。虽然蜂群是王台群,但是贮蜜充足,蜂群群势较大,蜜蜂数量多,尤其幼蜂较多,同时巢内有多个王台或有可供蜂群改造王台的卵或适龄幼虫时,蜂群容易发生意外分蜂。例如首次分蜂后的原群。

2、子多、蜜足有产卵王。巢内贮蜜充足,蜂王在新群产卵积极,幼蜂不断羽化出房,蜂儿不断积累,蜂群容易发生意外分蜂。例如首次分蜂后的分出群。

3、蜂多、有子有蜜,蜜源变化。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的群势较强,蜂群的采集积极,一旦出现连阴雨或蜜源间歇,蜂群也极容易发生意外分蜂。前段时间我地槐花盛开,中途下雨三天,这几天进入槐花末期,几乎每天都能收捕到意蜂分蜂群。

蜂群什么情况下会分蜂(蜂群发生意外分蜂巢内具有3个状态及5个防止方法)(3)

三、意外分蜂的防止

强群始终处于分蜂的临界状态,说意外其实也不意外,巢内外环境的变化都是促使分蜂的因素。

1、取蜜。蜂群除了分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贮蜜度劣,如果说分蜂是为了增加自然界种群的数量,而贮蜜度劣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因此,引导蜂群度劣是防止意外分蜂的最好方法。在外界蜜源能满足蜂群采集需要时,及时取蜜,引导使蜂群由分蜂情绪转移至贮蜜活动。

2、加框或础。适时取蜜的同时加入造脾用框或三分之一巢础用框,引导蜂群积极造脾,满足蜂群对贮蜜用脾及蜂王产卵用脾的需求,在卵、虫脾旁加入能有效消耗哺育蜂的营养。

3、补入卵虫。所有分蜂群的哺育力都过剩,应调入卵、虫脾,利用和消耗其哺育力。

4、抽出封盖子脾。适当的抽出封盖子脾,调剂中小群,控制蜂群群势,减少巢内幼蜂数量。

5、增加巢内空间。加浅继箱增加巢内自由空间,蜂脾多于蜂,增加蜂群的贮蜜及蜂王产卵空间,调大框间距,增加哺育蜂的哺育机会。

结束语:分蜂是蜂群繁衍的唯一方式,消耗和利用蜂群内过剩的哺育力,引导蜂群积极造脾、贮蜜是养蜂的重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