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长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黄庄汇聚了大部分的校外培训机构,比如“新东方”“高思”等等。每到周末,这里常被堵的水泄不通,沿路走的大部分都是行色匆匆的学生们。虽然国家针对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启动了整治计划,减轻学生们的负担,但终归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还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背后支持的还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

佳佳在学习上一直都非常的用功,成绩也都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佼佼者,父母本来也为此很自豪。但是在不久前,父母接到了老师的一个电话,老师发现佳佳在学习上确实不错,但是缺乏集体责任感,集体活动时表现的也不积极,和别的同学也融入不了,这很有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啊。校运会的时候,老师本想让佳佳也参与一下,但是佳佳却说:“我只要管好学习就行了,其他都不是我该考虑的”。

父母了解后,也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教育出现了问题。在佳佳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他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才有出息的思想,但是只顾着成绩,忽视了品格的培养,才导致佳佳如今在集体中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后来父母和佳佳语重心长的谈论了一番,才让佳佳明白,成绩不是全部。

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抢先教育”热潮的背后还藏着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但是我们别忘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学业上的抢先教育只是一时的,关键的还是品格上的培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

家长们到底都在焦虑些什么?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68%的家长感到教育焦虑,尤其是在孩子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父母担心孩子接受不到最好的教育,担心孩子未来能否有个良好的前景。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到一点,软实力的培养才是孩子以后硬性的资本,也就是对孩子的品格培养。

为什么要加强孩子品格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开创的正向心理学,提出了预示孩子未来成功的七大指标。美国SSAT也宣布在留学要求中加入性格测试,孩子出国留学也不是单一的只考核成绩了,同时还需要考核性格技能,创新技能等几个维度。

这些改革和变化都是在引导我们去关注孩子的品格培养,健全的人格才能帮助孩子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上笑到最后。

记得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做客,他们家有个女儿听说成绩很好,老师也都很喜欢她。见到她之后我就非常热情的跟她打了招呼,但是给我的反应只是点了点头。

等到了午饭时间菜还没上好桌,她就已经开始吃了。看似简单的细节倒是反映出来问题来,朋友家女儿对于礼貌礼仪这一方面还是不那么注重的,大概老师口里喜欢的好学生,只是成绩上的“好”吧。像这样的基本礼仪或许在校园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等到了大学和社会上,这样的品行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3)

一部分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还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在他们人生的十多年都是脑子里装着学习的。到了大学成了一个“空心人”,不知道如何独立,如何社交甚至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应试教育的制度使得父母忽视了除了成绩以外,让孩子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上面的这几个品格甚至更多,但是在社会上我们发现周围的人关心的问题是社会地位,收入等等。

我们想要孩子成为有良好品格的人,但是又被社会环境影响到成为“成功文化”的拥护者,品格只是成功的一个基石。孩子的品格培养远比功利上的成功要重要得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4)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些品格呢?

七大品格的培养其实并不是分散开来的,有很多品格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乐观与激情。在一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多种品格,所以要重视孩子品格的全面培养。

1、坚毅:反思过去的成就,回想自己曾经克服过怎么样的困难,是如何坚持下去的。让孩子可以看一些比较励志的名人传记。碰到困难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

2、激情: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提升孩子的活力,所以可以让孩子多外出做做运动。父母也要做好一定的榜样,对生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让这样的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在孩子拥有足够自由和选择权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一定的激情,颇具活力。

3、自制力: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制作出一个个安静没有打扰的环境,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并规定一个时间。同时不要在孩子比较疲劳饥饿的时候进行训练,这样孩子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的。

4、乐观:多让孩子用正面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不过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剖析,避免造成孩子盲目乐观和片面的思维。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尽量少提一些负面性的措辞,比如“你动手能力也太差了”,正确的应该这么说“妈妈发现你动手能力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妈妈陪你一起锻炼吧”

5、感恩:让感恩成为常态,父母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让孩子帮你分担了家务时,除了表扬还可以说一句谢谢。公益活动有时候也是个培养孩子感恩心态的不错方式,带着孩子做公益,他们会明白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因此内心会充满感恩,并且也能在这其中收获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5)

6、社交智力:当孩子与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注重情感上的交流,比方说可以让孩子换个角度站在对方位置进行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除了要告诉孩子做一个敢于表达的人之外还要让他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

7、好奇心:人类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是一种本能,父母们只要不进行“扼杀”就可以了。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孩子问“为什么”,有些父母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有些则很认真的回答。对于孩子喜欢问“为什么”,父母可以用绘本书籍的方式来回答孩子心里的困惑,要适当的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不是回避。不过还要提醒父母的一点是,在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的时候,要考虑事情的风险性大小。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则名人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品德的小故事:在美国有这样一名人物,富兰克林,他的头像也被印在了美元上。作为一位名人,他也很注重自己的品格发展,为此他还做了个表格,每日自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些美德品格。他每周只关注一个品德美德,每天晚上就开始自省,若是当天没做到那么就会在表格上标出来。就这样逐一进行,富兰克林后来也成为了更受欢迎的人。

枕边育儿寄语:

宝爸宝妈们也可以借鉴富兰克林的这种方式,来帮助孩子逐一击破各个品格的养成,教育堪比马拉松,孩子你慢慢来。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