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烁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有什么用呢?”所以,一切无法道歉从道德层面解决的问题,都要交给警察解决。这就注定了警察职业可以看到太多光明和黑暗。警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个行业不缺乏好的故事,但缺乏好的表达。”正确阅读理解就是,警察行业可以看到太多的生与死、罪与罚,那些比电影与电视剧里都离奇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1)

离奇故事虽多,但想丰满成一部影视作品却很难。警匪题材影视作品还有现实要求:即要观众喜闻乐见,又要完成主旋律教化与宣传。观众可是对说教很敏感,拿捏不准的作品往往成了四不像:观众说不接地气,票房上不去,领导觉得费心劳力张罗半天,没达到反映警队正能量的效果。范伟主演的

《长安道》现在就是这么个尴尬境地。

《长安道》原型是秦都一个盗墓案例,公安部门觉得该案例很有特色,观赏性与普法价值俱佳,希望能拍成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办案的艰辛与不易。出发点是好的,但成品效果喜忧参半。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2)

从故事基因看,千年古都、盗墓、古玩、追凶,这些热点在一起想不抓眼球都难。又找来金马影帝范伟加持,不可谓不重视,但电影上映几天,排片与票房都不尽人意,宣发也几乎没啥动静,按俗话说,扑了。但《长安道》依然在我们几个影迷之间进行了小范围的认真的探讨,一致结论是我们都不讨厌这部电影,但它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看完电影特意看了背景小说并上网查找真实案例资料,觉得对比原来的枯燥案例来说,现在的完成度很不错了。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3)

简单说:《长安道》的故事原型取材于李隆基的妃子武惠妃的棺椁被盗并被追回的故事。故事原型由海岩的海润公司买下并进行操作,导演李骏,演员范伟、焦俊艳、陈数、宋洋、余皑磊。阵容不是一线顶流,但都是认真靠谱的人。所以很多人认为《长安道》是海岩在影视一线沉寂多年再次出手的大作。作为老牌顶流作家与编剧,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期待能再次感受海味故事。但《长安道》最终并未打上太多的海岩烙印,只是海润公司的正常制作,多少有点让岩迷失落了。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4)

一位拥有很高社会地位与声誉的大学教授,抛妻弃子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这样复杂的角色大概是爱惜羽毛的范伟接下这部电影的原因。范伟不算高产,除了每年拍两部喜剧挣下快钱谋生,正剧方面一向选品严格。2016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金马影帝,《长安道》是范伟三年以来第一部男主角正剧。早在2008年《耳朵大有福》之后,就有一个坚定的判断,那就是范伟一定会成为影帝。或者说,如果不是彼时大环境对范伟身上的小品标签尚有些歧视,以及张猛资历尚浅,靠《耳朵大有福》的表现范伟就可以摘下重量级奖项。不过那样的话,也许接下来的《钢的琴》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了。可惜的是两部之后张猛开始没有方向,简直“出道即是巅峰”,而范伟的电影戏骨生涯似乎才刚刚开始。《长安道》存在很多问题,但看过的人都对范伟的表演相当认可,他奉献了一个完美的高知犯罪形象。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5)

所谓电影要描写人性,不外写一个人多么坏,以及为啥变得这么坏。然后再从社会背景、原生家庭等方面深挖。《长安道》里范伟饰演的万正纲,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在著书立说,开坛授课,对外光鲜亮丽的社会形象背后,见不得人的另一面是什么样的。电影对于万正刚在家庭方面始乱终弃,在事业方面利用自己的人脉从事犯罪的情结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刻画。举例范伟向焦俊艳解释当年为何抛弃她们母女的那段,简直是目前国产故事里,对“一个男人为何抛妻弃子与小三结婚的”最完美阐释。范伟用完美的演技展现了“三观合”是如何战胜道德与婚姻的枷锁,而且让人觉得,这种选择真的是情理之外又情理之中。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6)

反方除了范伟还有陈数饰演的林白玉,以及惊鸿一现的余皑磊。陈数戏份不是很多,但表演也很精彩,特别是宣示主权那一段,回怼焦俊艳:“当年你妈斗不过我,现在你也不是对手!”真是够飒。余皑磊饰演的盗墓贼在小说里的有些和焦俊艳的感情交集,电影里焦俊艳的爱情戏全砍了,余皑磊的戏份就更少了。此时也要吐槽《长安道》的宣发做的太差,除了听说过的几场媒体试映,其它宣传效果几乎为零。截至现在,百度词条、豆瓣和售票平台的演职人员没有及时更新,依然是未上映时写的很简陋名单,才9个人。余皑磊这样非常有吸引力的演技演员的名字竟然没有重点宣传。其实余皑磊的演技很值钱,假设预告剪上几个余皑磊的镜头,都有可能拉动的票房几个点,可惜宣发方面没有这个意识。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7)

反派盘点完毕,啥感觉?是不是感觉这个反派阵容也太能打了吧。虽然焦俊艳和宋洋属于不浮夸做事也认真的年轻演员。但要让他俩组合抗衡以范伟为首的反派阵容,肯定力不从心。演技吊打也罢,正方警察设定也不够有力。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8)

女警赵红雨:为了让警察可以和犯罪分子强行扯上关系,"多年未见父女重逢",“假扮叛逆少女卧底”,“用死亡来传递信号和情报”,这些这些被无数公安影视剧用滥了的桥段,是不是一罗列出来就想笑。还有涉及女警必然出的几张牌可谓公安影视题材女警三件套:能打,恋爱,男人婆。这些女警标签,真是看一次头大一次。小说里的赵红雨因为有爱情线,内心戏还是很细腻的,到了电影版,只剩下不伦不类的假扮土酷少女。造型与人设老套也能忍了,可最后结局竟然让赵红雨死了。一部电影里的一号女主角,就是为了显示父亲的心狠手辣就这样硬生生的领盒饭了。而且领完盒饭还要额外完成一个传递情报抓获犯罪分子的任务,真可谓死的最莫名其妙女主角。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9)

至于宋洋演的男刑警邵宽城,更是前言不搭后语了。电影开场是他酷炫至极的APP展示,要辞职创业做古玩鉴定APP。我还暗自期待是不是什么伏笔,接下来邵宽城会不会和大波浪女友背地里涉足什么古玩违法犯罪,然而一直到剧终,这个线索也没有引爆。小说里,邵宽城和赵红雨是一对,他们的情感线对于破案很重要,在电影里全砍掉了。这我倒没意见,毕竟让男警和女警谈恋爱这种事情太奥特了。现实生活中男女警察谈对象也有,但像电影里这样情侣二人都深度介入同一个大案是不存在的。

范德彪说人情世故(长安道上不容盗)(10)

两方对比,电影对范伟扮演的万正纲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度挖掘,一层一层万正刚的好教授,好丈夫,好父亲洋葱皮一层层剥去之后,最终将其自私自利的本质显现出来,他的立足点就是自私。但赵红雨的立足点则不稳。身为警察,赵红雨最终必定要站到父亲万正纲的对立面。弑父这样一个决绝的行为一定要有非常坚实的逻辑基础,而不能是被万正刚杀了才倒逼赵红雨留下线索,被动的觉悟父女之爱不能感化他。这样反派强势正方弱势的局面造成了结构的失平衡。

所谓“警匪片”观众不仅是来看匪之所以为何为匪,同时也要看到警察如何抓获犯罪分子,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观众还是期待大结局大快人心的高光时刻的。所谓高光时刻,警察的牺牲与奉献,是警察题材特别想搞好的一块。所以,很多警察题材影视作品就会安排主角英勇牺牲,最后大家坟前哀悼。但其实死掉主角在影视剧里是个不常见的设定,但在警匪剧里让警察死去似乎又是特别爱干的事儿。就像赵红雨,死的别别扭扭,用生命传递线索的设计,表面看即完成了上级任务又契合了弑父情结,但其内里逻辑是不通的。

截至11月19号长安道票房为1793万,票房失利,在不少影迷心中稍有遗憾。这么好的题材最终效果不好真是可惜。警匪题材是个富矿,也不要特别巨大投资,如何拍出即让观众喜闻乐见,又达到主旋律教化目的的影视作品,是个成问题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