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夏)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

(文/一夏)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南山诗称得上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在萧统编的《文选》,以及初唐类书《艺文类聚》中,被称为《杂诗》。自宋代以来,才作为《饮酒》组诗其五出现。

因这首诗,“菊花”的意象从益寿延年,延伸到了隐士的高风亮节;“心远地自偏”成了无数人追求的超脱之境;“悠然见南山”也成为无意之得而“得到”的象征。


1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字元亮,晚年更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中国文学史上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期间发生了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在他任彭泽县令期间,遇到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来检查公务,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出于公务陶渊明不得不马上动身去见他。

这时县吏见陶渊明穿着随便,怕有冒犯,就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陶渊明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这下再也不愿忍受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辞去公职。此时,他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早已厌倦也看透了官场生活。从此,陶渊明正式归隐田园,过着远离喧嚣,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后成为了一名隐逸诗人。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他内心渴望的真实写照。作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柔,淡,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这首《饮酒·其五》就是其隐逸风格的代表作。

古往今来,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的艺术魅力,他也因此登上了文坛至高点。而这背后,却有另一位大诗人的功劳。


2

陶渊明的南山诗有很多异文,“悠然见南山”,一作“悠然望南山”。一字之差,意境相去甚远。俗本,多为“望”字。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最早提出“见”的异文,并为之辩护。苏轼可以说是陶渊明的铁杆粉丝,极力推崇自己的偶像并与之靠拢。“中国文化的本质”是现代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想象的构建。苏轼构建了陶渊明“自然任真之人”的固定形象。

苏轼称,“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可见,“望”字也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不过,苏轼对“见”字的偏好,很快被广泛认同。因为,“见”的意境才代表了“真正”的陶渊明。陶渊明的人格特征又使这一文本得以稳定下来。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见”出于无心,非刻意而为,带有随意性。“望”暗示着渴望与努力。一字之差,代表了诗人完全不一样的思想境界。

如果陶渊明当初就是写的“望”字,那么,现在的陶渊明就是苏轼及其文学集团成员创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格。

沈括在《梦溪笔谈·续笔谈》中写道:“陶渊明《杂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往时校订《文选》,改作‘悠然望南山’,似未允当。当做望南山,则上下句意全不相属,遂非佳作。”这也是选择的结果。

那么,既然俗本皆为“望”字,苏轼为何认定“望”为“见”的异文呢?据称,来自于苏轼少年时代的朦胧记忆,不过实际应该是出自他的深思熟虑。不过,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印证了这一猜测,他曾从赵德麟处借到陶渊明集,“本盖苏子瞻所阅者,时有改定字”。也提到赵的陶渊明集有苏轼改动的痕迹。当然,在手抄本文化的时代,出现异文是常见的现象。而抄写者和后来的刻板者都可能有意无意地改动原文本。

一个“见”字,使“自然天成”的诗意风格成了陶诗的象征。诗人之得山,是一种闲适中的偶然和意外,属无意之得,而非主动求得。

陶渊明的诗意世界,成了闲情偶得的代表。既定的也好,赋予的也罢,陶渊明已然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影响着世代文人。


3

实际上,在唐朝读者眼里,“望”与“见”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时候是将二者等同运用的。

苏轼为何非要强调“见”与“望”的区别呢?这与他自身的追求分不开。

陶渊明之于苏轼,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苏轼心中追求的是陶渊明那种“见山不求山”的境界,但自身性格很难达到。陶渊明的“得”,是无意之得,是一种漫不经心的闲适状态,而苏轼总在“得”与“不得”之间纠结,难以释怀。

为后人熟知的一件事,苏轼曾在李正臣那里看上一块奇石,打算花100金买下,但因被贬海南的处分,不得不立即动身,错失爱石。后来,在一首诗中给那块石头命名为“壶中九华”。

附:壶中九华诗


湖口人李正臣蓄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苏轼赦免回来,已是七年之后了,那块石头早已有主。他又写了一首诗,以自慰。可见,苏轼对“得”是有痴念的。他追求超脱,却一直被物所羁绊。一定程度上,苏轼将自身求而不得的文化理想与至高境界投射到陶渊明身上,将陶渊明推上了文化神坛。


陶渊明能够从六朝诗人中脱颖而出,苏轼及其集团是最有力的助推器。当然,即使没有苏轼,也会有其他文人,将陶渊明推上神坛,真正的好诗奇文不会被历史的洪流埋没,浮出水面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陶诗呈现出的“自然哲学”,使他的诗歌既包容了哲学,又超越了哲学。他将思想转化为诗歌语言,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流光溢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