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甲口镇下孔村

芦沁当流缫纸忙

下孔行

[清]朱 樟

垂杨阴里鸟声欢,山裊榛菅径曲盘。

雨刷上流春水浊,石围高岸黍田宽。

碧阑干外梨花重,白粉墻低茧纸干。

行尽太行三月路,木緜裘软客衣单。

茧纸:村世以造纸为业。

《下孔行》是清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年)始任泽州知府朱樟在任期间视察下孔村后写下的诗作。朱樟其人,“征车所至,载书以行。涉胜地,吊遗迹,务从考索而宣之于诗,故其篇帙夥颐,不减放翁…… ”朱樟笔下,280年前的下孔寨村一派田园诗话 ——地处水陆枢要、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

据明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重修土地庙记》碑载:“县治正东约十里余有大聚落……有天然寨堡之形势也。在古时,缘孔姓者居多,故名之曰孔寨镇。”1998年下孔寨村纂修村志,经专家对下孔村现存历代所有金石资料(包括口碑及传说)考证,绝无孔姓家族一点残留信息。而在下孔村的东西两面却有“东寨上”“西寨后”两处地名,东寨上一带现仍存古寨残垣断壁及寨门遗迹(且这一带又古称“堡边”),足证古时确曾建有寨堡。因古时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又有寨堡高筑,故称孔寨。孔寨村村名之由来得以正名。

村东原有一沟,深数丈,沟上官修一石拱桥,名下孔通驿桥 通驿桥,高 20米出头,宽约 5米。建造年代不详。现今深沟已填,仅留下“通驿桥”三个大字。

阳城乡村旅游景点大全(阳城县村情概要002)(1)

下孔通驿桥

又据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 1609年)《重修成汤庙碑记》 “本镇下孔里后倚竹山,前临芦水,驿道通长安。递送卿相多逢路中,尧都往来经商广有筹建。”“车马喧遝,接踵摩肩,往往不由县城,而不能不由孔寨。”清康熙九年(公元 1670年)《邑侯延津都公捐俸修路碑记》:“孔寨……四方行旅之通途也。其西门之坡冲于芦水,水涨高则坡屺,道渐至不可行。旧用石,然水激则溃,仅能补救于目前。其于一劳永逸之道未有当也。邑侯延津都公过而问焉,乃捐俸金,招里民吴仕春、程希坤、郝景之命重修治。而里民之趋事者踊跃而来,浃旬而工竣。甃葺视前有加,而四方商旅莫不称便…… ”而村中成汤庙旧为驿站、急递铺司房之所在,清雍正年间为全县 9个墩台、16个堡、12个营房之一。交通四方兼有商镇、军事作用。

下孔村地处芦苇河下游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 30′0″、北纬 35° 28′57″。东与润城镇刘善村交界,南与凤城镇岭后村毗邻,西与孔西、小庄村隔河相望,北与上孔村相连,与润城镇薛家岭村接壤。

明初实行里甲制,孔寨村分为上孔寨、下孔寨二里。清康熙时起,上下孔寨又合为两孔里,各称为村。民国时下孔寨一度为编村,下辖 12闾(下孔寨 5闾、岭后 4闾、程家庄、下河、王家庄各 1闾)。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下孔寨村归二区(驻润城)管辖。1953年划归孔寨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八甲口管区,又上属町店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生产大队,属辖未变。1984年 5月改为下孔村民委员会,属八甲口镇。2015年归属凤城镇,2018年 6月 14日复称下孔寨村。

元明以降,下孔寨村兴起两大望族 ——成家和吴家。成家为皇商,主要为皇宫内苑营造服装,生意在京城。成氏籍“卑以自牧”为祖训,做事低调。有古院落4座遗存,坍塌严重。仕商望族吴家现存明清古建四合院 8座,规制俨然,保存较好有 6座,主建轮廓都完整,比较完好的有 2座院落。

吴家以农为基,仕商望家。土地田亩除本村、小庄轩地外,白桑太平庄有土地数顷, “米袋子 ”丰盈;润城庄河口有菜园数亩,“菜篮子”无虞。近者八甲口有商铺 80余间,经营油坊、杂货;远者广及河南多地、安徽颍州、山东青岛,主营煤炭、当铺、钱庄、火硝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阳城乡村旅游景点大全(阳城县村情概要002)(2)

下孔寨村吴家大院

◆◇◆ 一、奇闻志异

一楼茭茭墁街道 “孔寨村好地方,砂石街道一里长”,这是古代商旅、公差、官员对下孔的溢美之词。下孔村原也是土街道,但下孔乃四方枢要,政令、关防、军备耽误不得,每逢雨雪街道泥泞,岂不误事?光绪三年干旱大寝,农粮断市,村民逃散,饿殍塞野。吴家早有铺墁街道之夙愿,就想借机以工代赈,散尽家中存粮,把街道墁好。消息传出,无不响应。穷苦人家只要能活命,哪在乎吃苦纳力,于是争相出工。土街道宽约五六米,从通驿桥到村西埢口足有 500余米。开山凿石、搬驮砌墁工程巨大。约计出工者近百人,凡劳作一天发给一官升粗粮,但这一升粮领回去一家大小都要张嘴吃饭,干活的仍饿得干不动。没奈何,每天每人再加三合茭茭(高粱)。不久工程告竣,单每人每工另加的三合茭茭,就把吴家攒下的一楼茭茭发派尽光,自始下孔村的街道就变成了平整的砂石街道,吴家的善举也牢牢记在了村民心里。

精于商道吴老贯 吴家十世传人吴贯,人称老贯,道光末年人,不喜读书,精于商道。业内盛传:“山西有个吴老贯,不会写不会算,银钱赚下千千万。”河南洛阳、湖北汉口,山东青岛、浙江杭州都有其商号。

某年,老贯赴洛阳途中大解于麦田,其时小麦将熟,忽见麦穗有异,便捋下细看,发现小麦生了黄疸,成熟也将有穗无籽,沿途察看,受灾范围颇广,随即遍访河南各大粮行,按时价将库存小麦全部吃进,付银封仓,约定 20天后启运。

又约莫过半月光景,老贯带人复至河南各地启运小麦,这时豫地始知小麦悉数无收,纷纷高价争购,粮行老板见吴大东家来了,急急哀告不要运走小麦,以救灾情。老贯未费吹灰之力,得了两成买价的利息,发了一笔横财。

一次,老贯在颖滨商行得邻街熟人告知“有同乡泊来几船藤棍卖不出去,今盘缠已尽,急欲回返,愿以柴价罄售,求你行个方便。”老贯遂按价付钱,打发乡梓返程,也没把这些藤棍放在心上。不久捻军起义,急需大量藤棍以为枪棒,便来求购。老贯顺势卖出,又赚了一把。同行笑问:“你顺风顺水,笔笔大赚,就不会做一回赔本买卖?”老贯便存心赔一回钱以慰同道。

某夏,他在青岛装了一船肉包子要从海上运到杭州,中途不许靠岸,不许开舱,这包子运不到杭州就臭了,还卖个屁!准赔。

果然,船行五天就嗅到了臭包子的馊味。待船到杭州,已半月有余,泊好船老贯即令开仓卸货。打开舱门,到处是蜈蚣乱窜,令众捕捉,又得数万条蜈蚣卖出。本是谋划好的赔本生意,又稳稳赚了一笔。贯仰天喟曰:“生意之道,不唯人算,亦夫天意啊!”

◆◇◆ 二、人文撷萃

上党戏窝 下孔故事班兴旺之时,每家都有唱戏的。小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学开了,“跑圆场”“推三把”“云手”“捋马”“翻筋斗”等基本招式比划得有模有样。清咸丰年间演出的古装戏《金玉珮》《对三簪》《封神榜》等,距今已有 150多年历史了。

20世纪 20年代,绅士吴磻年(人称老豹)领衔,集资金置行头请师傅,排演了一大批剧目,如:天门阵、雁门关、乾绅带、乌鸦山、红桃山、云台山、行乐图、落凤屏、接月楼、美人图、平阳宫、施毒计、周游传、龙门山、复晋阳、焚绵山、清河桥、打焦赞、挂龙灯、四铭山等几十个本头。生、旦、净、丑各类演员名头越来越大,活动范围遍及沁水、阳城、晋城各地,甚至冲击到泽州的老班子。

阳城乡村旅游景点大全(阳城县村情概要002)(3)

下孔寨村剧团(又名“八甲口上党梆子剧团”)

抗战开始演出中断,但戏箱行头剧本都保留下来了。全国解放后又开始了演出。由于战乱灾荒,演职员很多都去世,只能演少量折子戏,如《打焦赞》《坐宫》《黄鹤楼》《拥军爱民》《说嘴郞中》等。

“文革”开始,剧团更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了样板戏和一些新剧目,如《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柳树坪》《争儿记》《刘四姐》,后期恢复少数古装戏《挂龙灯》《坐宫》《乾坤带》等,锻炼出一批新的演职人员。

1981年剧团获阳城县文化局颁发的“省内演出证”,新排剧目《门当户对》《儿女传奇》《六斤县长》《访苏州》《三夫人》《崔子刺齐》《秦香莲》《天波楼》《徐公案》《雁门关》等,1984年八甲口建镇,将下孔村剧团改组为“八甲口镇上党梆子剧团”,常年巡回演出近 4年。

与行戏有关的轶事 “坐头场”是演员化妆、观众待演的空挡里,剧团安排一名二三流演员先行出场唱念几句的旧规,预热一下,不甚重要。

一次在西南乡演出,掌班临时指令程某坐头场。台中坐定,正待开口词忘了。他知道坐头场是隔一会才念一句。并不着急,他看见对面拜厅上有一溜琉璃瓦,随口吟道:“屋脊兽头琉璃瓦”又见后勤人员还端着饭碗,灵机一动“就它了”:“粸汤焖饭饹馇瓜”,台下一阵大笑。程某愈发得意,看见拜台上有祭祀的煎饼,念道:“一升米能摊二十仨”,台下哄然,“胡说”!他紧接一句“不信回去问他妈。”念毕“拍!”惊堂木一声响过,正场音乐在“老王板”的旋律中奏起,程某致礼退场,观众哗笑不绝。

学戏不久的成会兴第二天自告奋勇要坐头场。一出台前,脸热心跳什么词都没了,越急越想不起来。他下意识地往右侧戏楼上一看,见坐着一排妇女,不顾雅俗张口念道“一不溜妇女一不溜腿”,观众哄堂大笑。他想再唱个什么一不溜呀?这时踅摸着了卖砂锅的小吃摊,念道“一不溜砂锅一不溜盔。”台下已有人喝倒彩。掌班见他胡诌乱扯,拿了根竹竿敲打他的拐骨,兴会不知何意在台前左跳右闪,不耐烦地大声念道“休使竹竿圪捞我的腿”,掌班一听他把自己说成了猴,大怒道“休唱了,给我爬回来”,这回兴会听明白了,无奈地做了个丑相,两手一摊,“不叫我唱了我就回。”脖子一缩一缩地退了场,遂为戏谑之词传至今日。

开明士绅吴祁年 吴祁年(1894-1966),名沛然,字雨亭。山西大学毕业,是下孔村最早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人。民国时曾在多个县府任基层文职,乐施好善,每逢归家省亲,离村数里即下轿、下马,绝不侈摆阔气。闲暇时与雇工一起下田,也会背起粪篓拾粪。日伪统治时期,不受敌命弃官归乡务农。土改时主动开明家产,将好地、正房、浮财交给政府,分给贫苦百姓,成为阳城开明士绅之典范。1949年被选为阳城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1954年当选阳城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后连任二至六届人大代表至 1966年去世。

百岁夫妇偕老 吴氏五世祖继仁、字诚爱、号龙泉,生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初十巳时,卒于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四月二十四日丑时,享年102岁。夫人卫氏,生于明嘉靖二年(公元 1523年)五月十五日末时,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二十五日巳时,享年 105岁。夫妇双双年逾百岁且相隔一日仙逝,可谓古今罕事。

活“烈士”郑元宝 1928年生,1945年参军,次年入党。淮海战役中,身负重伤,与部队失联。老部队认为他已经“光荣”了,将他定为烈士,并通知了家属,将其名字刻入了淮海战役死难烈士纪念碑。结果,他从死人堆中爬出来,养好伤又找到了老部队,被战士誉为“活着的烈士”。

成秋生怀孕 成秋生(又名老肚),幼时与常人无异。稍长,食量偏大,小腹隆起,四处投医无果。1971年秋生 19岁,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巡回医疗队会诊,实施剖腹术,从其腹内取出一男婴,体胖发长,五官俱全。秋生术后极度衰弱,20天后死亡。专家分析,腹内男婴疑是其孪生兄弟,至今无科学结论。

移风易俗 下孔村坚持集体婚礼和集体公墓制度,30多年不走样,作为全国“移风易俗”的典型,在 2000年元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采访报道。

《千字典对注释赏析》 该书由知名方志学家刘伯伦先生精心注释。1997年,刘伯伦先生在吴昆山家中偶然发现手抄本《千字典对》,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将二百五十个典故全部找到了出处,并纠正了原稿中的一些差错,使《千字典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本《千字典对注释赏析》一经出版,立时纸贵,一度被海内外诗人词客争相抢购。

《千字典对》原作者刘辅之,阳城县下伏村人,是清代一个才气横溢且嗜酒的饱学之士。《千字典对》系其在下孔私塾任教时创作。由 250个典故,组成 125幅对联,全文一千字结成,故名《千字典对》。是融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文字、气象、医药、生物等知识于一炉的“小型百科全书”,也是一本可与《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相媲美的经典蒙学著作。

◆◇◆ 三、古建遗存

东寨遗址 村东南方一青石高冈,冈顶地势平坦,阔数十亩,三面环水,两侧临崖,系芦河、沁河交汇处。冈下古有驿道,又有沁河古渡津,冈上有寨墙数百米、高 3-5米,寨门高 2米,宽 1.5米。系北宋末年梁兴领导的太行忠义社为抗击金兵而建,仅存不足 50米寨墙遗迹。

西寨遗址 在村西古河道边土崖之上,高数十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寨形尚存,现已毫无踪迹。

成汤庙 该庙初建于金泰和八年(公元 1208年),初名广渊殿,后经多次重修,渐至完美。今已不复存在。原有“透雕青石龙屏”,两尊“大清道光二十八年” 铸造铁蹲狮(高约 1.4米,重约 300余斤),两只形制如真的雕卧“金狗”,拜殿前 12生肖石雕。

◆◇◆ 四、特产与生计

手工抄纸 家家设池,户户缫纸(即“抄纸”),一直延续至20世纪 60年代初期。“有女不嫁下孔村,晒纸站烂脚后跟”的民谣就是对下孔村造纸业兴旺的写照。知府朱樟笔下的“茧纸”,即为纯桑皮作浆精加工而成洁白绵软、纤维纤密,家用可绑仰尘,官用可印制报纸、钱币的“帛纸”。桑皮纸之粗略者,可以做纸毡、油布、雨伞、包装、烧纸等。1963年,造纸收入全村达到 25950元,占总收入的 34%。1978年造纸总收入 60035元,占总收入 40%。现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阳城乡村旅游景点大全(阳城县村情概要002)(4)

下孔寨村手抄纸奖项

手工缫纸工艺

传统造纸靠手工操作,要过“八九七十二道手。”在传统造纸业行将消失之际,特将造纸工艺略记于下,以兹后人知其苦辛。

收皮 收桑皮。桑皮是传统做纸的主要原料,桑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纸的多少,故造纸者对此环节非常重视。其大略分为三等:一等叫“杆皮”,系桑树不出叶抽杆时剥下的皮,此皮熟厚皮薄;二等叫“植皮”,系春天喂春蚕时剥下的皮,此皮厚且长;三等叫“晚皮”,系秋天喂秋蚕时剥下的皮,此皮薄且短。另外,皮的色泽、干湿、杂质、地域、价格等方面,收皮者都要细心一一兼顾。

买纸巾 纸巾,即工业、生活用后的废纸。上世纪 60年代后期,造纸原料不再单靠桑皮,还要掺大量的纸巾。纸巾也要分等论级,好的是“牛皮纸”,主要是水泥包装袋和纸袋厂的下角料。“牛皮纸”纤维长,但价格高。次的是“书纸”及一般废纸巾,纤维短,价格低,但掺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晒纸时从坯上揭不起。

拣皮 造纸户根据自己一个时期的用皮量、蒸皮锅的容量,几家合伙蒸一锅皮。蒸皮前一两天要拣皮。拣皮的方法是把皮运到河边,按捆放到水中滚湿,然后拉到岸上,待皮发软后拆开捆拣。拣皮时除要拣出皮中的土块、石头、棍棒等杂质外,还要把皮按长短捆成把,叫“捆小把”。“捆小把”由一般把式做。两小把并成一个裤裆式的皮叫“捆大把”。“捆大把”由好把式做。捆把时捆得既不能太松,还不能太紧,松了容易散,紧了石灰水吃不进。最后的碎皮不能捆把,要拧腰捆成“吃轮”(捆)。皮拣完后,要一通泡到河中,用石头挡住、压住泡一黑夜。

糙皮 头天拣的皮第二天要糙。糙皮时,要起早从河里把皮用“老锥”捞出,放在河岸上尽量空干水份,使得运起来轻省。皮运到“锅头”(蒸皮锅上口边的地方)“糙瓮”边时就开始糙。“糙瓮”是设在锅头一个长方形坑,5尺多长,4尺多宽,1尺至 2尺深,与操作者对面的那一面斜坡,一可放糙出的皮,二可使渗下的灰水流回“糙瓮”。糙皮时先要“化灰”,即按比例先在“糙瓮”中加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生石灰放入水中,不能随便搅拌,怕行成“裹生吃痞”,待生石灰充分分解完毕后,把它拢在一边,再加水搅成适可的石灰水开始糙皮。皮要两面都糙。要翻个滚、扎捆的地方要多按几下,也就是让整个皮都吃透石灰水。糙皮这一天,从捞皮、担皮、化灰、糙皮、挑皮都是重体力活,非壮劳力不行。且化灰、糙皮既要有技术,还含着一定的危险性。“纸筋吃脑石灰腿”俗语中的“石灰腿”就源于此:一是糙皮时发热的石灰水要溅你两腿;二是一不小心掉进糙瓮里,要把你烧成两条“石灰腿”。

蒸皮 蒸皮锅 蒸皮锅均设在村前靠近河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前,村西吃疼路下、西梢门坡、村中东圪同口大坡头、村东成河口均设有蒸皮锅。1970年代中后期,以上地方设的蒸皮锅均不复存在。当时的第一二生产队,为生产方便,在现在的村委院会议室处建有蒸皮锅,此锅一直沿用到1994年修建村委院时被拆除。

建蒸皮锅除要选择靠近河的地方外,还要选择有跌差的地方,这样,既方便建筑又方便操作。蒸皮锅上口直径一般在 3米左右,底部直径 2米左右,深 3--4米。底部下面要建锅筒、要安锅,锅下面要甃炉膛,要修生火出灰的“锅圪廊”,“锅圪廊”靠右面还要建添锅圪廊、添锅台、安上加水的水罐。一般一锅可蒸 3千到 5斤桑皮。

装(zhuàng)锅 装锅是把糙过的皮装入蒸皮锅内蒸熟。

一般大锅要蒸六七天,小锅四五天。装锅技术性很强,由“把式”操作。装锅时,“把式”在锅里(上)负责装,其他人打下手负责“挑”。装入锅里的皮,从锅底到锅顶螺旋式升高,一般要高出锅口 2米多。此外,正中和周围都要留出气孔,锅

里的还不能挨锅壁,要保证“气流畅通,上下垂直”。否则会出现生皮。

授火 (点火)授火是先把“锅圪廊”和炉膛里的灰渣出净,摆上庵石,倒上底炭,用柴把火“授着”,再加上一炉膛炭,然后用砖头把炉门封住(干垒)。锅小,一炉膛炭就够,锅大,还要拆开炉门上部再添。讲究火使的 “窜”(快的意思),“窜”了蒸出的皮有劲。授火的时间一般是在装起锅后,也有装锅和授火同步进行的。

添锅 装锅前,负责添锅的人要把锅底的渣出净,锅里的“重水”舀完,并要检查锅漏不漏,进水通不通,在授火前把锅添上水。火授着后每日早晚两次加水,并细心查看水罐的下水情况。

压顶、抹气 此种活由皮装在锅口以上的人负责。火授着后的第二天,要在锅顶用玉菱杆覆盖,用土压顶。还要把锅口转沿圈的气缝用草堵住。气上来皮蒸软塌下后,要用淡石灰水和泥,把露出锅口上的皮用泥抹住,叫“抹气”。

挑锅 皮蒸熟后,要及时把皮从顶往下挑出晾开,叫“挑锅”。

同时也要把火扒掉。一锅皮蒸得好坏生熟,此时就可一见方晓。

化皮 用石灰水糙过、蒸皮锅蒸过的皮,要重运到河去“化皮”。“化皮”的方法是一边把皮丢到“圪圙”里泡,一边把泡过的皮挑到“笆”上揉。“笆”大多长 80到90公分,宽 40到 50公分,用一种粗 1公分左右,木质坚韧,色泽暗红,生长在本县南山里的“对节木”的灌木条编就。揉皮时,把“笆”放在能漫过“笆”面的浅水中,揉皮者挽起裤管,双手柱木棍或锥把,赤脚在它上反复搓揉,直到桑皮表面红色表皮和石灰全部掉下随水冲走。皮揉过后,要泡在“圪圙”中化,泡的时间长短随气候变化,天暖则短,隔夜即可;天寒即长,三两天不等。泡过的皮,还要在“篮篮”(一种直径 80公分左右,底外凸,帮岔形,用状如 8#铅丝粗细的竹条编成的器具)里反复上下漂洗,直到把灰水和杂质洗净,然后梳理成团。此道工序也有叫“出灰”。“化”过的皮,如当时用,即可进入下道工序;如当时不用或一下用不了那么多,要及时晾干成“干熟皮”,以防霉坏。

搭皮 “搭皮”就是把化过的皮或晾干的“干熟皮”运到河或泉中,再次泡洗,进一步除去杂质。搭过的皮叫“净皮”,净皮必须揉干。搭皮使用的工具基本同化皮,只是把使用的“篮篮”叫作“净皮篮篮”。工序也基本相同化。

擞皮 把搭过的净皮放在荆条编的“灰筛”里抖开,细心拣出里边的“小棍棍”、小石头,抖掉皮上附着的“黑皮皮”等杂质,让其落入筛下,然后按长短理顺成团叫“擞皮”。“擞皮”一般由妇女儿童做。一次擞一个,一桶纸擞七八个不等,看大小而定。

捣饼 “捣饼”的时间一般是放在早起和摸黑。“五更”以后和“半夜”以前,村里处处可听到“嘡、嘡、嘡”的捣饼声。捣饼是把擞过的皮用篮掂到“碓上”捣成饼。“碓”安在“礁场”上,碓圪脑直径 30公分左右,长 80-90公分,多用枣木或圪针木做成,牢牢镶在“碓身”上,“碓头”这一边要用石头铺平整,特别是“碓头”的着落点下,要用一整块的“河石”(砂质,坚硬不易裂缝)铺就。“碓身”木质,多用椿木或槐木,长 3米多,在靠“碓尾”约 2/5处的“碓身”上,安有“跌耳”,放于两块凿好的石头上,以支撑“碓难”的上下活动。“碓尾”处要顺“碓身方向逐渐下挖,以利“碓身在上下工作时达到应有的高度。“碓尾”站人的两边,各埋有一木“圪杈”,高1米左右,上横一木杆,让捣碓者支撑身体。“捣饼”时,一人捣(压)“碓”,一人“转饼”。捣“碓”者如体弱可用两人,妇孺不限,但“转饼”者必须有技术的人才能胜任。“转饼”者要在碓的不间断运动中,把皮一把把送入“碓头”下进行续皮、卷边、左转、右转、反转、正转等,直至把一团皮捣成一张匀沓沓的薄饼。

切皮 捣成的饼要放在“切皮板凳”上切成不足 0.5公分宽的条状。皮切的粗细,均匀,快慢看“把式”好赖。好把式切皮,眼见切皮刀上下翻飞,耳听切皮声唰唰不绝,间或再插两声嘎吱、嘎吱的规刀声,煞是好听好看。“切皮板凳”状如一般长凳,只是一头要钉上“串刀圪圙”,一头要安“衬刀板”“规刀制”。刀长 60-70公分,宽 8-10公分,一头镶把,一头安上长达 1.5米左右的“串刀把”上。

打洗(xiàn)(一作“馅”) 洗圪沱 洗圪沱设在抄纸的作坊内,是抄纸的主要设施。洗圪沱在建国前后,都用白灰和铁埽垒的,后改用水泥。洗圪沱有大有小,一般内净都在长 1.2-1.4米,宽 1-1.2米,前深 0.7-0.8米,后深 0.5-0.6米之间。在洗圪沱的右面,转 90度角,紧挨着洗圪沱垒一“下纸板”,长 1-1.2米,宽 0.5-0.6米。左面转 90度角的地方,垒一略低的“老盆圪垛”,正左面,盘一生火取暖的炉,使冬季抄纸“洗水”不冰。

杵皮套 把陶瓷质的大盆放在洗圪沱边的老盆垛上,再往大盆中倒入切好的皮,加上水,拿“杵圪柁”(直径 1-15公分,长 15-20公分的圆木,中间打眼安把的一种工具)上下反复杵臼,直到把皮杵烂,一作一作的倒入“洗圪沱”的水中。

圪抖洗 杵好的皮。倒入洗圪沱后,要先用“圪抖棍”搅。

圪棍长1.5米左右,一头安一直径 4-5公分,长 10公分的木头圪垯。打洗者从底到上,从左到右,前后四角反复抖,把倒入的皮套大团抖小,小团抖散。

打洗 皮套搅开后,立即用“打洗棍”打。打洗棍长 1.5米左右,粗细以可手为好。但必须木质沉重,否则,则认为濑不起水。打洗者双手持棍在洗圪沱水中作快速划圈动作,先正转,后反转,棍带水转,水随棍转,在洗圪沱中形成一个飞速流转的漩涡。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把皮套打烂成丝丝可见的纤维。

鼓洗 洗打好后,稍停一会,大批的皮套就会浮于水面,但仍有部分浮悬于水中或水底,所以要鼓洗。鼓洗的方法是用“道珑板”(一块略短于洗圪沱,厚 2公分,宽 25公分左右的普通木板)从洗圪沱前把浮起的皮套滗回 25-30公分宽,把道珑板镶紧,然后用打洗棍在滗出的空间内鼓洗。鼓洗者双手持棍作转长圆圈动作。出棍必须有力,能听到“呼呼呼”的打水声,能见到鼓的泡沫不断地溢出皮套。先左鼓,后右鼓,不行重新鼓,直至鼓得洗水发清才算鼓起。然后,松开道珑板,用板把鼓起的皮套推至洗圪沱的 1/3处,再镶紧道珑板,打洗工序才算结束。

以上属传统造纸工艺的前期部分,其中拣皮、糙皮、化皮、搭皮等笼统叫“走河水”“河水活”。

泡纸巾 纸巾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后,在加工时首先要泡。泡纸巾的方法是把按一定比例,一定数量的纸巾取出拣去杂质,担到河里或放到缸里浸泡到泡透发软为止。

挤(碾)瓤 传统造纸在抄“草纸(亦称圪褙) ”时,就有挤瓤这道工序,只不过那时是挤“麦秸”。在纸巾作为主要造纸原料后,挤瓤就主要成了挤纸巾了。把泡过的纸巾担到碾道,驾上牲口,一作一作不间断的挤,直到把纸巾挤到要求的烂度。挤纸巾的碾大多同传统碾米的碾,砂石碾盘、砂石磙,铁轴、木罗框。

壮瓤 把挤过的瓤担到河边,装到“壮瓤布袋”(一种用粗棉线织就,缝成的布袋,长 1.3米左右)里,再放进“壮瓤圪垛”(状如“圪抖棍”)一手捏紧布袋口带棍,一手持棍用力,在水中前后上下反复振动,排尽脏水,挤干倒出,担回抄纸坊。

打浆 打浆机的运用解放了生产力,省略了诸多工序。打浆是把泡过的纸巾和切成寸许长的皮运到打浆坊,抽好水后开机,随着机器的转动和水的流转把皮和纸巾陆续丢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运转就会打成纸浆。纸浆先流入渗水池,渗出大部水后,即可抄纸。

溜白皮 做白纸要溜白皮。溜白皮的方法是把“干瓤皮”放到太阳下晒干,拿木棒槌打,进一步抖掉杂质,再放到碱水中揉,然后放到“蒸锅”(一般用蒸镆的大蒸锅或用两口“圪节锅”扣住蒸,用什么锅蒸视量大小而定。)里溜。溜过的皮。如还嫌不白,可在抄纸时进一步漂白。

抄纸 ①抄纸工具

用笘蔑和马尾搭成。1970年代后,也有用尼龙线织成的,进入 80年代后,多从外地购进。缮搭成后,要上“笘杆”。要沿笘。搭笘、上笘杆,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活,得行家操作。抄什么规格的纸用什么笘。规格略有:尺三、八寸、九寸、折半、圪条、单帘、双帘等。

<厦>状如栅栏,用秋木制成,上下比笘略高略宽,左右同笘大小。栅同一笘样,用什么笘使什么栅。

压尾板 状如量布的木尺,用木头刮制,一副两块。同样是用什么笘使多长的压尾板。

柱棍 安在下纸板上的两根木棍。粗细如高粱秆,长可盈尺。用于规范抄纸者的下纸操作动作。

压坯板 状如擀面案板,规格视下纸板尺寸而定。用于压纸坯。

压坯圪栏 直径 10公分左右,长 2米的木棒,压坯时

舀皮套盆 先时用于舀道垅板后的皮套,用“大木头勺”“陶瓷盆”等器具。有了打浆机打浆后舀皮套盆改成用铝盘或瓷盘,用于一作作(一伙伙)泡皮套或舀水。

②抄纸工序

圪涷瓤 把一作“瓤”倒入洗圪沱用栅或棍来回搅动。

挤鼻 把笘放在栅上,笘两边放压尾板,两手捏住栅两边和压尾板,笘鼻头伸入水面略深,下尾略浅。轻轻往前送 1-2下,意图把浮在笘上的皮套送往鼻头,形成一道宽不足 1公分的皮套线,然后就势抬出水面,叫挤鼻。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水挤鼻”,用此法者占大多数;一种叫“干挤鼻”,干挤鼻的方法是只把鼻头伸入水里 2-3公分深,下尾抬高,只听“拍拍”两声就把鼻挤好。用此种方法者一般都是好把式。挤鼻讲究细、通、紧。

捞纸 挤好鼻后,趁势从前往后在洗圪沱水中一捞,稳稳托出水面,放于“挡沫圪栏”(粗 4-5公分,长可挡在洗圪水面上的木杆上,右手慢慢抽起控水。左手趁机走码(在洗圪沱左帮上设置的一块砖,上划有 10道横线,放两小块皮套或两个硬物,一计个位,一计十位,百位记在抄纸者心中)计数。

下纸 右手掂起下尾,左手把笘杆转 90度角,面对下纸板,把纸从笘上置于下纸板上。笘要卷住下,以利把空气挤出,两手还要抖掉笘上的水。

抄纸时挤鼻、捞纸、下纸,要求动作要快,要用内力,一气呵成,这样洗圪沱的水浆才能滚转,抄出的纸既均匀又好晒。

压坯纸抄够数后要压坯,也就是把坯中的水分尽量压干。要压正,先轻压、慢压,防止把坯压歪或压烂,待坯中的水分挤出一大部分时再重压,直到把坯压干,坯压不干纸不好晒。

晒纸(晒纸工具及设施)

晒纸圪杈 晒纸圪杈多选用适当的木料自制,高 1.3米左右,腿粗 5-10公分,在上 1/3处分成两杈,钉一木托,用以放坯。

晒纸刷 分“刷圪篓”和“鬃”两个部分,刷圪篓木质,长 30公分左右,宽 5-6公分,由两片木头镶嵌而成。鬃用猪鬃,就是把猪鬃整齐栽在刷圪篓里,灌上皮胶水压紧制成的专用晒纸工具。

晒纸墙 抄纸者十分注意晒纸墙的平整和向背。每年春秋,都有人选择墙面平整,长度够数,背风向阳的墙面泥墙。用“白灰”和“破灰泥”均可。

晒纸工序 把纸坯仿造晒纸圪杈上托到晒纸墙根,一张张贴到墙上晒干收起叫晒纸。

晒纸方法 右手大拇指,二拇指指甲把坯上的角(一般是左角靠鼻头那面)打起,左手二拇指和中指夹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把纸从坯上揭开至坯的一半以上,然后迅速用左腋下圪夹的晒纸刷挑住,两手一起把纸从坯上揭下来刷到墙上。刷纸一般刷 4刷即可,竖成绺,横成行,间隔距离和上下高低基本一致。

揭纸 纸晒干后,要及时把它揭下来,免得自己掉下被风吹走。揭纸时要鼻头对鼻头,下尾对下尾,正面对反面,左右向齐看。回家后还要摞起来用一块木板压住。

收拾纸 晒过的纸当日或隔日要收拾,先一刀一刀数开、敦齐。实在无法整齐的纸,露出的部分有时还得拿剪纸的大剪刀铰。收拾过的纸,要按刀左右错开放在平整干燥的地方,并要把纸压住。

裁纸 市场需求不同,故抄出的纸还要裁。用“裁纸板凳”“裁纸刀”裁。裁纸板凳高 40公分左右,长方形,中间留一长 50公分,宽 3公分左右的长缝。裁纸刀形如切西瓜刀,长 40-50公分,宽 4-5公分,刃薄钢硬。裁纸时,把纸放在裁纸板凳上,用木板压好,裁纸者站在裁纸板凳上,两脚用劲蹬紧纸,双手擦住刀把,弯腰用力沿线唰唰裁开。裁纸刀要快,裁纸要用“飞”力,一刀能裁 3-5刀不等。

捆纸 收拾过,数过,裁过的纸都要捆起来,一捆纸一般是 50刀或 100刀。捆纸过去用绳捆,卖时连绳卖,后来都用绳捆紧后拿铅丝替出绳来。捆纸并不容易,一是不能对了刀,二是不能捆崩了,三还得捆齐捆紧,纸捆外表要齐齐楚楚,干干净净,该打的打,该压的压。

◆◇◆ 五、村志家谱

《下孔村志》1996年下孔寨村着手修志,2000年完稿付印。通纪体。刘伯伦、王益民主编。时任县委书记赵学梅作序。

《吴氏族谱》吴氏家族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 1506年)由北留迁居下孔,已逾 500年历史。吴氏族谱于清嘉庆十年(公元 1805年)由吴氏第 11世孙创修,历七次抄续族谱,为土纸手抄线装本。2000年清明节吴氏族人启动续修,未出版。

《成氏家族谱》成氏族谱修谱者及修谱时间不详,为土纸手抄散装本,以世系表的形式记载了其立祖以下 13世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