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十巴仙

导演王晶以难得的认真态度执导的电影《追龙》于9月30日上映了。该片背景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讲述了跛豪和雷洛这两个分别在黑、白道上的大人物从崛起到衰落的故事。功夫巨星甄子丹出演非常有戏的跛豪,偶像巨星刘德华时隔26年再饰五亿探长雷洛。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1)

电影片名叫《追龙》,英文翻译为Chasing The Dragon。对非粤语地区的内地观众而言,“追龙”二字有点陌生,还可能曲解。该片主角尽管是跛豪和雷洛这样的反派,但将他们喻为“龙”也无不可。该片结局是廉政公署ICAC通缉、追捕这两人,于是“追龙”的歧义自现——追捕跛豪和雷洛这两条“苍龙”。毛主席的诗句“何时缚住苍龙”就有类似意思。

Δ 电影《毒·诫》中提到追龙这个词

香港电影为了迎合内地文化、制度,做过不少“妥协”。国语配音自然不必多说,还有启用内地演员、更改剧情(《无间道》双结局,内地版为黑警被抓),或是改片名。

片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粤语片名要取国语版的必要性也不难体会。若粤语片名《大只佬》不改名成《大块头有大智慧》,可能会让观众“望而却步”。若《Laughing Gor之潜罪—犯》不改为《变节:潜罪—犯》,就怕内地观众不理解Gor一词(“哥”的粤语发音)而降低了观影欲望。电影《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没在内地上映,也为了照顾国语市场而改名《少年黄飞鸿之铁猴子》(“马骝”是“猴子”的粤语词)。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2)

Δ 电影《大只佬》改名《大块头有大智慧》后在内地上映,获得1400万票房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3)

Δ 电影《Laughing Gor之潜罪—犯》改名《变节:潜罪—犯》后在内地上映,Gor就是粤语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4)

Δ 电影《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虽未在内地上映,却也为了照顾国语市场而改名《少年黄飞鸿之铁猴子》

相比之下,拥有粤语片名的《追龙》却“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地直接在内地上映,相信是考虑到片名的“典故”并不晦涩,且违和感也不强。

类似《追龙》般在国语市场保留原版粤语片名的香港电影不在少数。只要你没察觉或无不爽,就意味着不改片名是对的。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香港电影系列《古惑仔》,其片名也是如假包换的香港俚语。在香港,从事黑—社会活动的年轻人被称为“古惑仔”,这种行为就叫“行古惑”。该系列当时能在台湾上映,也以录像带形式风靡内地,国语市场不可忽视。为避免国语观众费解,国语版对白已将晦涩的粤语词“揸fit人”翻译成了国语词“扛把子”,然而这份心却没有用在粤语片名“古惑仔”上。“古惑仔”可用不良少年、问题少年、小混混等同义词代替,但都远比不上“古惑仔”三个字传神。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5)

Δ 《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国语版片尾配音说陈浩南是“铜锣湾扛把子”,而粤语字幕是“铜锣湾揸fit人”

既难找合适的替代词,又有同名原著漫画为基础,“古惑仔”暂无取国语别名的理由。凭着片名的“坚持”和影片的大热,该片竟做到让国语观众对“古惑仔”顾名思义,证明了不改片名照样吃得开。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6)

Δ 这张是香港版海报,连上面的宣传语也有“边个”这样的粤语词汇

再如吴彦祖、杨千嬅主演的警匪片《新扎师妹》。“新扎”一词是粤语词,表示刚当上警察,因为警察配枪之类的器械都是“扎”在腰上的。“扎”在粤语中也有“升职、受任命”的意思,“新扎”也可理解为新上任。该片当年在内地上映时,并没有将这个粤语味浓郁的“新扎”二字改掉。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7)

Δ 《新扎师妹》于2002年5月16日在内地原名上映

陈小春电影《墨斗先生》中“墨斗”一词虽为普粤都有的词汇,意指木工或装修工最常用的一种工具。然而,“墨斗”的引申义基本属于粤语专用。粤语中有句俚语“黑过墨斗”,比喻某人事事不顺利,头头碰着黑。“墨斗先生”就是说这位先生运气差,到处倒霉。一向严格的广电总局为该片开辟了“绿色通道”,引进内地并不要求其改名。这个粤语片名要么让人止步,要么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可谓风险和好处并存。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8)

Δ 《墨斗先生》中的“墨斗”一词的引申义是粤语专用

无论是懒得改,或是引进时不要求,还是不改不违和,很多原因都能使粤语电影片名在国语市场原汁原味地展现。

某些粤语片名不改名未必是最终决定,而是暂无照顾国语市场的考虑,例如最近这部《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9)

Δ “西谎极乐”不改问题不大,“太爆、太子、太空舱”才需要删减

不经提示,该片片名就连粤港地区的人也未必读得出玄机。原来“西谎极落”是“西方极乐”的粤语谐音,而“太爆”是指太拥挤,“太子”是地名,“太空舱”是一种小格子住宿空间。这部片因尺度问题肯定无缘内地院线,不然就会做出片名修改。合理的猜想是保留“西谎极落”四字,而除去“太爆太子太空舱”这些字眼,毕竟“西谎极落”将“西方极乐”和谐得很好。

从粤语片名可引申出一个更大的分类,即方言片名。香港电影《阿飞正传》藏得太深,观众很难察觉片名有方言。该片主人公叫旭仔,全片也没人以阿飞为名。“阿飞”不是人的名字,而是特指奇装异服、举动轻狂青少年。

“阿飞”一词是粤语常用,更源于旧上海俚语,属于非粤语专用的方言词。阿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随着世界潮流影响而衍生出来的流行物。懂的人看到片名《阿飞正传》,思绪就能一下子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10)

Δ 《阿飞正传》中的“阿飞”是一个地方俚语,香港和旧上海都流行

再往大一点想,粤语片名还能引出外文片名的中文音译。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就将法国地名Dunkirk(法语:Dunkerque)进行音译,观众看到片名可能会一头雾水,但鉴于对导演的信心和口碑相传,仍会走进影院观影。

所有的电影追龙(没看出电影追龙的片名玄机)(11)

Δ 若把外语当做方言,《敦刻尔克》不就等于是“外语方言片名”吗?

再回到《追龙》,观众未对粤语片名吐槽,很大原因是“追龙”隐藏得好。如果将来真有个港味十足的粤语片名大大咧咧地出现在内地院线,观众也能进影院一探电影内容究竟,那会是一种宽容大度、甚至是文化交融。国语市场观众千万不要“只准英语音译,不准粤语不译”,毕竟从“血统”上看,粤语比英语更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