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上路,前面的车或龟速爬行,或随便变道,或不开转向灯转向,或急刹车……心里的怒气值瞬间拉满。

进入公司,两个同事站在窄窄的通道里聊天,无法通过;倒杯水,同事在饮水机前涮洗杯子,磨磨唧唧;开会时,经理讲话葫芦倒马勺,两句话翻来覆去、掰开揉碎的说个不停……怒气值在不断增加。

周末在家,起床梳头发,头发打结;孩子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要吃零食,一会儿要看电视;窝在沙发或者床上看手机或电视,正兴起时,袭来一阵尿意,或是插入了一条广告……怒气值在不断增加。

……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变得……易怒、烦躁了……许多。

太浮躁的人怎么静心(暴戾的心如何才能平和)(1)

01

摆脱意识的惰性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有个通病呀,就是只会接受行云流水般通畅的事,不能接受一丁点的干涩曲折。

闲来除了刷抖音看黑丝美女、养眼帅哥,就是酣畅淋漓的游戏或去商场无脑消费,晚上不是在和朋友喝酒畅饮侃天说地,就是足疗按摩保健泡吧。

而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里,做的这个事情的加载进度条,必须是如丝般顺滑才可以,丝毫不能存在一丁点干涩曲折,但凡有一丁点需要你思考和受点波折顿挫的事情,你就会觉得烦躁无比。

比如打个王者荣耀,逆风你就会破口大骂,骂声可以回荡在峡谷的每个角落,和父母、亲戚交流,意见稍微不统一,他们问得稍微多点,就耐心耗尽,甚至玩游戏、刷抖音时突然袭来尿意,你都要怒其不争。

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且你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老古董,是别人跟不上节奏。

你的生活只剩下了,每天为自己行云流水般顺滑的生活精打细算和斤斤计较。

可你不知道的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你已经是被网络大鳄们用“娱乐至死”牵引的木偶了,失去了人的主动性和承受力,也丢失掉了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

创造力。

习惯了在软色情诱惑和虚假笑点里不需要费劲巴拉搬砖的顺滑生活,就再也不愿耗费一点脑力去做那些需要付出主动思考和承受压力的事情了。

有一个悖论,说的是人在思考脑子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也是脑子在思考。这就陷入了如何证明我就是我的死循环中。

人能控制大脑皮层,也就是人的主动意识,理性。但是皮层下的大脑是基本不受人主动支配的,这就是潜意识。

人在大多数时候的选择,看上去像是理性分析的结果,其实很可能是潜意识在作祟。人的大脑和身体看似一体,但却是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时候他们也会对立,例如有时候你会做无意识的做一些动作,反应过来时自己也是一脸茫然。

脑子过的顺滑,就意味着不思考,就意味着消耗少,也就慢慢习惯如此了。而不思考就意味着像一个提线木偶,而对于资本来说,榨干木偶的钱,可比榨干人简单多了。简单提一句,西方崇尚快乐教育,但资本家的后代、精英人群的后代却不是如此。值得思考。

所以,要提升自己,改变浮躁的心态,首先要做的就是当脑子遇到那些不够如丝般顺滑的事情时,顶住压力,平心静气的思考,看能否有其他解决办法,而不是先将怒气值拉满。

主动让自己的脑子铺平这个干涩曲折的路,不停给脑子找事情做,坎坷的路走得多了,你才能在生活中,不停地实现台阶的跨越。

而不是顺应,潜意识给你安排的享受之路,资本安排的榨干你金钱之路。

太浮躁的人怎么静心(暴戾的心如何才能平和)(2)

02

义所当为,先为再思考

你是不是这样?

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提前列好计划,总觉得越详细周密越好,比如计算要投入多少成本,每天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完了还会根据这些去不断完善和充实,直到计划看起来可以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实施为止。

学习的时候,书还没翻开,就计划着这本书要几天看完,下周看什么书,下下周该学什么之类的。

工作的时候,这周还没开始,就想着下周一去了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周二做那个,周三做这个。

最后得到的结果呢?可想而知——

学习任务这周拖到下周,一本书也没看过半,工作任务拖到周末导致加班。

一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个程咬金系统,本来计划得好好的,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二来是我们的惰性。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惰性都不是“身体惰性”而是“精神惰性”。人的大脑有一个逆向合理化的模式,就是在遇到某件事情时,大脑如果不够喜欢,即使你明明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但是你的大脑会想象出各种困难的场景,给自己的不想做去找理由。所以用精神支配肉体就必然会失败。

这个时候,要想顺利地完成一件事情,就得学会第二个方式:显意识战胜潜意识。

在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忽略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用行动来推动行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始做,之后自然就会进入想做的状态。而且这样次数多了,潜意识就会慢慢地消停一些。

学习,不管你是犯困,还是单纯的就是不想学,先强迫自己进行5分钟的学习,

工作,也是同理。

我们的脑子,虽然一个脑子分饰两角,既知道应该干什么,又巨能作妖,但其实归根结底,他还是好“脑子”,可以被驯服,同时它的适应性也很强。

当我们先不理会潜意识里的想法,把身体放到正确的场景里,之后再去沉浸到场景中,它就会自动的适应这个环境,还会主动把痛苦转化为快乐。(大脑的内心活动:已经这样啦~还能怎么样?那就这样啦~快乐点吧!)

太浮躁的人怎么静心(暴戾的心如何才能平和)(3)

03

学会调用潜意识;

上学的时候,有这么一类人。

他明明和你一起吃一起睡,一起逃课,一起去网吧通宵,可是一遇到考试,他就是全班级前几甚至年级前几,你虽说不至于惨不忍睹,却和他没法比。

经过学霸室友的虐杀后,你当时大概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道我就是那个学不过别人还天天陪玩的某×吗?

而我就比较幸运了,没和学霸做室友。

当时眼看他拿着诺基亚上课看小说,眼看他踢球上网不写作业,眼看他考试全年级前十。天渊之别,他在天,我在渊。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一起蹲坑时,他口中嘟囔了一句:“老师讲的那个题的答案错了!”

我听到之后真是一脸懵逼。

原来学霸在这种看似无用的时间里也一直进行着有用的思考,而反观我自己,我当时脑子里想的都是:

“昨天吃啥了?”“今天吃点啥调节一下?”

我们干着相同的事情,但是脑子里做的事情也是天渊之别。

其实,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胡思乱想。

你可能会在走路的时候想晚上回家吃点什么,

在洗澡的时候想明天出门穿什么。

这些思考都是你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就属于你的“潜意识思考时间”。爱因斯坦穿错袜子,那些大思想家不修边幅,甚至宁愿躲在深山,就是因为他们在看似闲暇无用的时间里,潜意识都在进行着高功率的思考。

而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潜意识思考时间浪费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

人与人差距的拉开,在看不见的地方。此言不欺我。

也正因如此,我们明明与那些优秀的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调用你的潜意识为你工作,让他不要养成懒惰的习惯,也顺便提高了你的思考效率。

要想让自己的潜意识思考时间被有效的思考占据,你就要先有意识的锻炼潜意识的思考习惯,而且要有意识的将一些思考起来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事情储存进潜意识。

接下来的,只要你遇见了那些不必充分思考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放任思绪,让潜意识去思考,让整个大脑为你工作。

只有这样,在你不经意时,可能会有灵感迸现,这就是潜意识的思考结果。

这些利用潜意识思考的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其实滴水汇河,长此以往,它就会在无形之中为你积攒出一大块生命。

太浮躁的人怎么静心(暴戾的心如何才能平和)(4)

04

学会利用积极激励

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都告诉我们,物质是由能量组成,而且是两股能量,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一阴一阳。

有人做过实验,同样的两杯水,a杯子的水,每天都有人赞美它,b杯子的水,每天都有人咒骂它。当三天过后,将他们同时冷冻,在显微镜下的结晶,显示a杯水的结晶非常完美,而b杯子水的结晶不成规则。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也是一种能量。

还有一个实验,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做的。

他通过收集体育比赛里教练和运动员的话,然后用话语里“积极词汇”的数量比上“消极词汇”的数量得出的比率来预判比赛的输赢。

也就是这个公式:积极份额=积极词汇/消极词汇

然而结果发现,几乎都是积极份额较大的队伍赢。

所以塞利格曼认为,我们通过一个人对自己现阶段面临问题的描述,就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出他的未来。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呢?

因为你的语言可以反应你的情绪,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就会释放什么能量,同样也就会吸引什么样的能量,使得事态的发展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用更为科学和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你的语言会改变你注意力的聚焦方向,而你的注意力进而会改变你的生活。

当我们说出那些消极的词汇时,我们注意力就会被自动聚焦于那些无力的,消沉的,深陷被动的话语中,此时,我们就会被负能量包围,很难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面积极的描述和评价我们面临的境况,并从心底里接受它就是这样的事实,那么你的境况和心态就会真的发生改变。

剔除自己思想和语言中所有的消极词汇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的过程。

等到你真的按照以上方法实践后,你就会在一个更加积极的频次上做出行动,提升就会随之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