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我先用最通俗的话来区分这两个专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何老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何老师(何老师简明扼要说专业)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何老师

★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

我先用最通俗的话来区分这两个专业:

交通工程:是修公路、修铁路、建隧道、修机场的,也就是修建交通基础设施的;

交通运输:是在公路、铁路、空管上调度货物、火车、飞机的,也就是进行货运,客运和飞机调度的。

这两个专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专业课重叠较多,而且十分容易混淆。

对口就业有:

1,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有各级交通局、铁路局、公路局、轨道交通企业(中国中车)、地铁、机场等、地方上的交运集团,公交公司等国营企业。

2,交通运输企业,有中远、中邮这类国企,还有四通一达、顺丰这类民营企业。这类工作较为对口,招聘人数多,能吸纳较多的毕业生。

3,交通类设计院。交通工程专业更对口些,需要基本功扎实,最好是研究生学历和名校背景。设计院有中铁、中交下属设计院等。

4,建设工程局。假如学校侧重土木类的,那么大量的毕业生会走这个发展路径,尤其是男生,对口单位有中建、中铁、中交这类,做施工管理和监理工程师。

5,假如学校特色鲜明的,则会有更为对口的就业途径,比如大连海事和上海海事的同学从事海运代理、船舶代理等。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在机场做空管,哈工大的同学进车厂,北交大的则去铁路局较多。

目前中国高铁大发展,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因此就业相当不错。

代表学校有:西南交大、同济、北京交大、北京航空航天、中南、长安、东南、大连海事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看这个名字,有同学可能会误以为这是材料专业,其实这是个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分为四个方向,

1,焊接(比如哈工大);

2, 锻造(比如北京科技大学);

3, 铸造(比如西北工业大学);

4, 磨具(比如华中科大)。

以焊接为例,这也是最主要的方向。虽然学焊接,但是也不是意味着毕业以后就一直当焊接工人。在经过一线车间一到三年的过渡期后,就会转为焊接工程师,日常工作通常是编制工艺卡。其他方向的发展也类似,是做工艺工程师或磨具设计工程师。

本专业就业面广,对口行业多,大方向是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比如汽车厂(广本、丰田、一汽等),船厂(中国船舶、中船重工等),核电行业(比如中核、中广核),焊接设备生产企业(林肯、福尼斯等)。还可以往机械方向(比如)和电子制造企业方向发展(比如手机制造企业)。

代表学校有:哈工大、华中科大、大连理工、天大、东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燕山大学、湖南大学等。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的学习方向有人文领域的,比如经济地理、社会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在旅游地理里又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整体旅游规划等内容,还有自然地理,是研究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和盆地峡谷等。

地理科学的就业情况:有四成以上同学的进入中学做地理老师。师范类院校还有开设师范类的本专业。除了做教师之外,还有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就业机会,俗称GIS。这是个随着自动驾驶、地图、智慧城市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很有前景,但是对计算机和数学以及编程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个人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为要和正牌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同学竞争。本科阶段有必要自学编程和算法。

日常工作主要是从事测绘、编程、数据处理等,这类公司多在北上广深。对口公司有:超图、高德、东方道尔、灵图、四维等。

代表学校有:北师大、北大、兰大、华师、河南大学、武大、东北师大等。

★酒店管理

本专业主要学习酒店的餐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公关礼仪等。想要进星级酒店,一口流利的英语必不可少,因此大学要注重英语口语学习。

代表学校有: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商学院等。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

先说下这两个专业的区分点:环境科学更偏向于理论研究,适合做科研,最好是能读研读博;环境工程侧重于工艺设计、设备设计、设备运行维护等,培养的是落地的工程师。假如是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话,环境工程可能更实用些,应聘时较有竞争力。但不论走不走科研,总体上这两个专业都推荐要读研。

对口单位有:

1.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目前只有部委地方直属机构(如地方上的海事局)招聘较少的应届生,省考职位多为地、县级环保局,而省环保厅、省会城市环保局基本不招考应届毕业生。地方上的事业单位有水文局、监测站等,应聘流程与公务员相似。

2,国企、央企。能源行业的大型央企(如中核、中石油)的环保部门和环评中心,主要负责设备管理、环保技术、环境职业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价。但这个方向竞争人数多,到了面试时留下来的基本都是硕士了。

3,研究院。省环科院、央企下属研究院等,研究生从事的工作也多为环评与环境安全,而科研项目较少。

4,高校。硕士留校一般从事行政、实验员等工作,大多是编外,极少数可以以教师编制留校。在高校要是教书的话,一般要读到博士。

5,私企和外企。国内以环评公司、污水处理厂等为主。

代表企业有:

固废领域:瀚蓝环境、上海环境、旺能环境。水务运营领域:洪城水业。环境监测领域:先河环保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这个专业首次与我们见面是在2016年初,北大、对外经贸大学、中南大学三所大学首批开设本专业,但是到现在,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膨胀,累计达到了500余所,而且又是一个爆款专业。我们来看看,让如此多高校争相开设的大数据专业是什么呢?

先来看下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的核心是计算机和统计学,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编程、数据库、算法、数据处理、数学建模、机器学习等课程。看起来课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适合有数学天赋、逻辑推理能力强、喜爱计算机,并且愿意做“码农”的同学报读。

本专业前景相当好,对口行业广泛,除了传统的BAT、美团、饿了么、今日头条这类手握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还有金融、咨询、产业龙头企业、快消企业、广告业等,尤其是互联网广告业在算法的推动下告别了粗放式投放,开始了精准打击。对口的岗位有数据分析工程师(平均月薪12000/月左右-数据来自招聘网站“职友集”)、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由于本科学习内容浅,要想达到编程和数学建模都很强的阶段还是要继续深造,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落地性。

由于本专业还没有毕业生,没有就业数据可以参考,但考虑其技术的高门槛和学习的艰苦程度,可以预想本方向的工作待遇应是与金融和码农看齐的,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极高。

代表学校有:中南大学、北大、复旦,北邮、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大、哈工大、西交、厦大、南开等。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总体框架基本相同。财务管理重在管理,会计学的扎实了,有了宏观思维就能进阶财务管理了。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包含的会计课只有初级和中级会计,很大比例的课程放在金融上,例如公司理财、金融市场、投资学、期货期权,重组并购、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会计专业则更强调专门化的会计技巧,比如中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理论等。

如果是本科阶段,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区分不大,但是如果要深造,就需要选择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金融,是公司财务,还是审计。无论哪个方向,会计都是基础。

现在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有财会专业,毕业生基数大,就业竞争也大。本专业的人才低层次供过于求,而高层次人才却一将难求。如果工作了几年之后还考了注会证书,则会是如虎添翼,成为金领。

有的大学在专业上明确写明培养方向,有CPA注会、国际会计,还有ACCA。CPA国内认可度高,是中文的。ACCA在国际上认可度高,是纯英文的,要更加努力学习英文。

就业方向有:

1, 企业中的会计。公司财务岗位,这个方向属于技术工种,越老越吃香,最高能做到CFO首席财务官。

2,会计师事务所。这个方向工作强度大,但社会地位高,收入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 金融业。有银行,基金公司等,做理财顾问或分析师等。

代表学校有:西南财经、西交、北大、中南、南大、厦大、复旦、武大、南开、华科、川大等。

★医学信息工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工科专业,而不是医学专业。我翻了几所院校的培养计划,仅有几门医学概论,其余大部分都是信息、编程、计算机方向的课程。比如语言,数据库、电子电路、网页开发、信息安全这类。因此这是个计算机与医学相结合的专业,且更侧重于计算机。

目前许多公司提出了智慧医疗、云健康、网上问诊、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的机器学习等,使得这个方向开始向人工智能靠拢。本领域的融资和创业也成为了大热门,投资界在翘首等待着在“AI 医疗”领域诞生的下一个独角兽企业,而巨头们也不甘寂寞,阿里、联想、腾讯都已开始涉足智慧医疗领域。

不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医疗,都是需要深厚功底的,因此推荐在本科阶段学好计算机,研究生向AI方向靠拢。本专业前途光明,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

就业方向:

1,医院信息科,做录入数据和维护。

2,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企业,如IBM、美团、西门子、华为、阿里、联想等,从事程序员工作。

3,医疗信息企业和医疗企业,如罗氏诊断、卫宁健康、丁香医生,还有新氧这类医美平台。

4,AI方向的人工智能企业,如华润万里云、健培科技、医渡云这类。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这两个专业的区分不大,大气科学更侧重研究,对数理要求更高;应用气象学侧重在行业上的应用。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也很接近,所以放在一起讲。

对老百姓来说,大气科学就是预测天气的学问,那么除了预测天气,也还有很多研究方向,比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能源结构等。而应用气象学就更侧重于实际应用,比如农业上干旱水涝的预测、研究海洋上的气象来开发海洋等。

在学习内容上,本科阶段的主线是物理、数学和编程。因此还有同学毕业后转行做了程序员。

就业方向有:

1,做科研。需要读到博士或海归。可到高校、气象局(省局以上)、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台风所、暴雨所、高原所等)从事科研工作。

2,气象部门。

3,机场。工作类似于在气象局做预报。

4,企业。主要是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公司。

5,咨询公司,保险公司。像四大里的安永的气候变化风险咨询组,主要做商业相关的气象评估,也有保险公司和私人气象服务公司。这些公司待遇比较好,但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6,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指天气预报、雷达实时监测等天气相关App公司,还有跟气象局合作的软件公司,主要从事雷达卫星资料的处理工作。

代表学校有:北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大、国防科技大学、兰大等。

★ 眼视光医学

眼视光医学,五年制,医学学位,毕业可以做眼科医生;而眼视光学,四年制,理学学位,可以做视光师,不能做医生。还有一个专业叫视光技术专业,是三年大专,这些要区分开来。

眼视光医学的学习内容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还有眼视光科学,学习内容丰富。相对于临床医学来说,本专业考研和就业面窄些,但是也更专业。据统计大约有一半的毕业生进入医院做眼科医生,做屈光手术非常合适,还有一半的同学做了验光师、角膜塑形镜验配师、医疗设备销售、眼科诊所医生,或者自主创业开眼镜店等。

这里要特别介绍下温州医学院著名的5 3(合计8年)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后拿四个证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住院医生规培证和执业医师证,真是一步到位。据说本项目突破了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割裂状态,毕业后可以直接去国外读博士,非常厉害,所以分数也是惊人的高。

代表学校有:除了前面说的温州医科大学,还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川大、中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助产学

助产学以专科为主,少量本科院校也有开设本科,属于护理大类下,考的是护士证和助产证。助产士可以做护士也可以做助产,有经验的利索的护士也会被调入产房做助产士。

随着二胎放开,医院的分娩量出现井喷,许多媒体认为助产士缺口极大,就业前景相当好。缺的是高学历、能干的助产士。原因是本科的护士容易被调进产房,踏实肯干、身手敏捷的大专助产士也会被调进产房。所以人手是不缺的,缺的是肯干活又有学历的人才。

现在医院正常的接产其实是由助产士自己完成的,甚至缝合和难产接生也由助产士完成。助产士的主动权很大,也比护士受尊重。但是现实情况是助产士是没有处方权和检查权的,如果产妇难产,医生没赶过来,你是救还是不救?

代表学校有:首都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这个专业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但是说起它的简称,公关,估计就八九不离十能猜到这个专业的内涵了。日常工作除了宣传和包装,比较派上公关用场的时候,就是当企业、艺人出现负面新闻的时候,需要公关公司来救火,主要的目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越是大企业和公众人物,越需要公关。而企业中的公关部,除了与媒体打交道,还需要与政府打交道。

主要课程有公共关系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营销学等。这是一个重实践的学科,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擅于运营媒体工具,熟悉行业与环境,熟悉政府。用俗气一点的话说,公关从业人员需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情商高,执行力、文案写作能力要求都很高。目前大部分公关公司是在广告公司下的,很锻炼人。

对口就业是在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大企业和机构公关部。专业的公关公司基本都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这类,大多是外资背景,所以更要学好英语。这类企业有奥美公关、博雅公关、蓝色光标、爱德曼公关等。而这类公关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外资企业,比如奔驰、宝马、奥迪、可口可乐等,公关公司负责品牌在中国的宣传,品牌形象维护等。

代表学校有:中国传媒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上外、上海师范等。

★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力学

这两个专业都是力学专业,且都是基础学科,力学在制造业和土建中,主要应用于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结构优化等。

再看就业方向:

首先说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出来能做的工作,机械汽车建筑土木的同学都可以做,而且在各自的领域还做的更好,因此本科就业几无优势。可以尝试在研究生阶段转到交叉学科上,争取一路读到博士,搞研发才能与高端工程制造业联系上,毕业之后最好能留校任教,或者进研究所。

再来说下工程力学,本科毕业通常会进入工程建筑类企业,就是中铁中建这类,作为施工技术员需要下到工地,跟项目跑,男生找工作会较容易。假如从事这个方向,要好好学土木类专业课,也有进入制造业外企,从事机械工程师等岗位的。读研读博之后就业面会广阔很多,可以进入机械、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里,岗位是研发类工程师。

这两个专业对数学和物理要求比较高,在工作中会用到力学分析软件,因此编程能力十分重要,计算机课要认真上。凭借着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功底,许多同学读研读博之后转到了计算机或者微电子,甚至金融、大数据等方向。

代表学校有清华、北大、哈工大、天大、北航、南航、大连理工、西交、上交、北理、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本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就像这个专业名称一样,农林 经济 管理,最后发的是管理学学位,而不是农学。用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把经济学和管理学运用到农业和林业中去,促进农林经济快速发展。

就业来说,第一个关键词,农业。农村基层管理岗,最为对口的就是村官,还有农业局、林业局、农业投资企业等事业单位,这类工作岗位都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2,第二个关键词,经济。本专业也有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有同学不喜欢农林业,因此选择了金融这条路,毕业之后进了农业发展银行等。如果是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建议辅修经济类第二学位更有助于进入金融系统。据统计,本专业毕业生的第二大出口就是银行。

3,第三个关键词,管理。管理类岗位通常是进入企业,从行政做起,可以优先考虑一些涉农涉林的企业,比如中粮、益海嘉里、北大荒等。

代表学校有:华中农大、人大、南京农大、华南农大、西北农林、中国农大、浙大、北京林大、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石河子大学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在2011年设立,风能与动力工程则在2012年并入该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的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该专业方向较多,各个院校都不太相同,有风电、太阳能、生物智能、核能、电池等。这几个方向相差甚远,比如风电方向的专业课有电机学、空气动力学,风力发电场等;太阳能光伏方向的则偏向材料类的晶硅薄膜和储能技术,而电池方向的会主攻下一代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研发。

就业方向有:

传统能源企业,比如金风、大唐、华电、华能、国电投、广核、国电等传统能源央企;

新能源车企,比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等;

光伏企业,比如晶科、阿斯特、东方日等。

本专业覆盖面很广,各种热力学、动力学都要学的精,本科学习难度大,因此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会继续深造或出国,研究生考央企会更容易些。

代表学校有:华中科大、河海大学、华北电力、西交、沈阳工大、东北电力、兰州理工等。

★网络与新媒体

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合计有207所高校开设,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是为了顺应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而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主要课程有:传播学、公共关系、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摄影、危机管理、数字营销、网页设计等,从课程设置上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相当落地,讲究实操的专业,在传统的传播类专业的基础上加上了互联网类的课程,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就业主要是在互联网媒体、新闻机构从事新媒体运维岗位,比如编辑、策划、营销、文案、视频制作、数据分析等。新媒体行业入门门槛低,因此竞争比传统媒体更为激烈,单打独斗的网红生命周期短,专业的经纪公司和新媒体公司正在逐步崛起,向着专业化、团队化运作发展,就业前景值得期待。比如前段时间赴美上市的“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控股,还有专业短视频公司“一条”“二更”,还有最近爆红的“口红一哥”李佳琪等。

新媒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实操能力最为重要,建议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深入实操,比如写作或视频等,在大学期间就可尝试写公众号,拍短视频,做直播等锻炼自己。

代表学校有:中国传媒、辽宁传媒、西北大学、四川师大、暨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上外、陕西师大等。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先来说说这个专业涉及的飞行器有哪些: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火箭、导弹、卫星和飞船。课程主要是力学、空气动力学、机械、飞行器结构、软件制图等工科课程。

因为航天产业有很强技术壁垒,非科班出身,几乎很难进入。本专业的对口就业,基本就是在航天体制内工作,比如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西北工业集团、中航工业里从事飞行器的设计、维修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发展前景因人而异,主要是看有没有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的伟大抱负和家国情怀。

代表学校:北航、西工大、哈工大、南航、国防科大、清华、西交、浙大、复旦、北理工、南理工、哈工程、大连理工,中北大学以及空军工程大学和海军航空大学等军校。

★翻译

翻译专业学的是英语和小语种翻译。主要课程有口笔译、新闻笔译、法律翻译、商务口笔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会议口译、跨文化交际、听力、口语演讲等。

整体上看翻译专业的就业并不容易,主要由于它的姊妹专业英语专业已经是国内招生最多的本科专业,还有相当部分海归学子的外语水平都很高,这就进一步挤压了翻译专业的就业空间。另外,真正养翻译的公司并不多,政府里仅有外事部门会招录翻译,可考的岗位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同学选择深造读研,少部分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但最终真正从事职业翻译的同学占比很少,对口的大型翻译公司有中译、传神这类,或在大企业里做内部翻译。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进入教育行业,在中小学或者是培训机构,比如新东方、学而思、环球雅思等教外语。教育类行业需求较大。也有同学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从事编辑、记者、外贸,甚至海外金融等职业。

翻译分口译和笔译。笔译是书面翻译,口译更多是兼职,英语薪资一般,小语种薪资翻三倍。总的来说,英语翻译不足以作为很好的全职,建议精通一门小语种,再有一门附加技能就更好了。

代表学校有:上外、复旦、华东师范、暨南大学、浙大、河北师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航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由北京大学在2003年首次设立,是一个将计算机、自动化、智能系统等融为一体的专业,近几年开始偏向人工智能。除了传统的计算机编程类课程,还要学习“智能”类课程,比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大数据等。目前国内高校大约分为两个培养方向,第一类是偏理论,算法方向;另一类则偏向硬件,自动化方向。本专业涉猎广、学习难度比较大,也由于课程难,本科阶段可能只能有个大概了解,要想学明白必须继续深造。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正在被热炒且十分前沿的学科,但也由于学科难度大,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与个人努力直接相关,与专业是否热门关系却不大。本专业需要大量的自学,适合数学好、逻辑思维强、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报读。

就业情况上,本专业前途光明,近几年国内互联网蓬勃发展,各大公司都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挤破头,如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可以找到很多机会,不论是BAT,还是搜狗、美团都在招兵买马。目前该领域的博士应届生平均年薪在30万以上,硕士在20万以上,待遇相当好。而本科毕业工作会因为学的不精,找工作有些尴尬,假如本科毕业就要找工作,最好报读计算机专业。

代表学校有:北大、西安电子科大、中南、中山、湖南大学、北邮、河北工业大学、北科、南开、上海理工、厦大、武汉工程大学、华南理工等。

★酿酒工程与葡萄酒工程

这两个专业中酿酒工程是研究酒类酿造工艺、鉴赏艺术和营销的专业,包括白酒、啤酒与红酒等,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是从酿酒专业中分出来的,侧重于葡萄酒。两个专业的课程与就业方向类似。

就业方向有:

1, 品酒师。在酒厂、文化传播公司以开酒会的形式给客户讲解酒文化、交流品酒心得。薪资与公司和个人水平有很大关系,行业里有几位小有名气的评酒师,大多是海归背景,形象气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手握证书。这类品酒师是按天结算工资,多的可达到数千元一天。而新入行的品酒师则会进入企业,月薪大约五千元左右。

2, 酿酒师。在酒厂从事工艺工作。

3, 酒类电商。随着电商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酒类电商,比如酒仙网、也买网等,在这些企业里可以从事运营、产品、推广等工作。

4,酒类销售。销售职位最需要人脉,其次是懂酒。

代表学校有江南大学,大约有一多半酒厂的高级人才都来自于江南大学;还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