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搜神记卷十一
熊渠子射石【原文】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没金,铩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摧,无迹。汉世复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射虎,得石,亦如之。刘向曰:"诚之至也,而金石为之开,况于人乎!夫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也。夫不降席而匡〔1〕天下者,求之己也"。【注释】〔1〕匡:匡正。【译文】楚国熊渠子夜间巡行,看见横卧着的石头,以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拉弓射它,箭头陷没在石头里边,箭杆上的羽毛都掉下来了。他下马仔细一看,才知道那是石头,接着又射它,箭被折断了,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汉代又有个李广,任右北平太守,他以为自己是在射老虎,结果射到的却是石头。也像熊渠子那样。刘向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何况是人!你倡议而别人不响应,你行动而别人不追随,那么你内心深处一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离开座席而能匡正天下,是因为以身作则的缘故啊"。
由基更羸善射【原文】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及六国时,更羸谓魏王曰:"臣能为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于此乎"?羸曰:"可"。有顷闻雁从东方来,更羸虚发而鸟下焉。【译文】楚王在园林游猎,遇见一只白猿。楚王命令好射手射击它,一连射了好几箭,被白猿用手抓着箭发笑。楚王于是命令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养由基射击白猿,养由基拿起弓箭,白猿就抱着树枝哭叫起来。到战国时候,更羸对楚王说:"我能够虚拉弓,不放箭,飞鸟就会掉下来"。魏王说:"难道射技可以达到这种精湛的水平吗"?更羸说:"能"。一会儿,听到大雁从东方飞来的声音,更羸虚拉一下弓,一只大雁就从天上掉下来。
古冶子杀鼋【原文】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杀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拔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译文】齐景公渡黄河,有一只大鼋咬着他马车左边的马,拖进河里,大家都惊慌害怕。古冶子于是拔出宝剑去追赶大鼋,他斜着追赶了五里,又逆水追赶了三里,来到中流砥柱的石岛。古冶子杀死它,才知道它是一只大鼋。他左手提着鼋头,右手挟着那匹边马,像燕子、天鹅一样飞出水面来。他仰头朝天大吼一声,河水被震动得倒流了三百步,观看的人都以为他是河伯。
三王墓【原文】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1〕,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2〕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注释】〔1〕重身:怀孕。〔2〕汤镬(huò):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译文】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给楚王铸造宝剑,三年才铸成。楚王生气了,想杀死他们。宝剑有雌雄二剑,当时干将的妻子身怀有孕,将要分娩,丈夫对妻子说:"我替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会生气,我去见他,他一定会杀我。你如果生的是男孩,长大了,就告诉他:‘出门望着南山,看见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就在那树的背上。’"于是干将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生气,叫人仔细察看,说:"宝剑共有两把,一把雄剑,一把雌剑,雌剑送来了,雄剑还没有送来"。楚王发怒了,立即杀死了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他长大了,他就问母亲:"我的父亲在哪里"?他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离家时嘱咐我:‘告诉我儿子:出门望着南山,看见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就在那树的背上。’"于是儿子走出门来,向南望,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砥上面。儿子便用斧头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宝剑。他日思夜想,要向楚王报仇。楚王梦见一个男孩,两条眉毛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捉拿他。男孩听到消息,急忙逃走,躲进深山,他一边走着一边悲哀地唱歌。有一个侠客遇见他,问他:"你年纪还小,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男孩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要向他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脑袋,把你的宝剑和脑袋拿来,我为你报仇"。男孩说:"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头,两只手捧着头和宝剑交给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着。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于是男孩的尸体才倒下去。侠客带着人头去见楚王,楚王十分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颅,应当用大汤锅来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话去做。男孩的头煮了三天三夜,没有煮烂,头在滚水中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充满愤怒。侠客说:"这个小孩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汤锅边去察看,这样一定能够煮烂"。楚王就走到汤锅边上去看。侠客用宝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脑袋随即掉进滚水中。侠客也挥剑砍断自己的头,他的头也掉进滚水中。三颗人头都煮得稀烂,无法分别出是谁的人头。于是,只好把那锅里的汤肉分成三份埋葬,所以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
断头而语【原文】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许嫁而不果,良怒,杀之,断其头而归,投于灶下。曰"当令火葬"。头语曰:"使君我相从,何图当尔!"后梦见曰:"还君物"。觉而得昔所与香缨金钗之属。【译文】渤海郡太守史良和一个女子相好,女子许诺嫁给他,后来却没有兑现。史良生气了,把女子杀死,砍下她的头带回家,扔到灶下,说:"我要用火烧毀你"。女子的头说:"使君,我和你相好,哪里想到会是这样!"后来史良梦见女子说:"还给你东西"。他醒来看见他以前赠予女子的香缨、金钗之类的东西。
东方朔灌酒消患【原文】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骇。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1〕之士,至于此乎!"【注释】〔1〕博物:通晓众物。【译文】汉武帝在东方巡游,还没有走出函谷关,就有一个怪物挡在路上。怪物身长好几丈,它的形状像一头牛,青色的眼睛,眼珠闪耀,光彩夺目,四只脚伸进地里,脚动而没有走开。随行的百官都感到惊奇害怕。东方朔于是请求用酒来灌它。灌了它几十斛酒,这个怪物就不见了。汉武帝问是什么缘故,东方朔回答:"这个怪物名叫患,是忧郁之气所产生的。这个地方一定是秦朝的监狱,不然,就是犯罪人集中服劳役的场所。酒能忘忧,所以能用酒消除它"。汉武帝说:"啊!知识渊博的人,才有这样的本事呀!"
谅辅以身祈雨【原文】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时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辅以五官掾出祷山川,自誓曰:"辅为郡股肱〔1〕,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百姓;至令天地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控诉,咎尽在辅。今郡太守内省责己〔2〕,自曝中庭,使辅谢罪,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誓: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乃积薪柴,将自焚焉。至日中时,山气转黑,起雷,雨大作,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至诚。【注释】〔1〕股肱:得力助手。〔2〕内省责己:反省自己,责备自己。【译文】东汉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人,他年轻时供职佐吏,为官清廉,浆水不受。后来任从事,大小事情都办得妥当,郡县的人都钦佩他、敬重他。当时夏天干旱,太守在庭院中让太阳暴晒自己来求雨,还是没有下雨;谅辅以五官掾的身份出去祷告山水,他发誓说:"我谅辅身为郡守的得力助手,不能劝谏上司接纳忠言,推荐贤才摒退坏人,调和阴阳,致使天地隔绝不通,万物干枯,百姓抬头望雨,没有控诉的地方,罪过全在我谅辅。如今郡太守自己反省,责备自己,在庭院中暴晒自己来求雨,让我谅辅来认罪,为百姓求福;诚心诚意,恳切真挚,尚未感通神明,我现在敢自己发誓:如果到了中午还不下雨,请让我用自己的身体来抵罪"。于是他堆积木柴,准备自焚。到了中午,山上的云气变黑,响起雷声,下起大雨来,一郡的地方都得到滋润。当世的人因此称赞谅辅是最诚信、实在的人。
何敞消灾【原文】何敞,吴郡人,少好道艺,隐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庆洪遣户曹掾致谒,奉印绶,烦守无锡。敞不受。退,叹而言曰:"郡界有灾,安能得怀道!"因跋涉〔1〕之县,驻明星屋中,蝗蝝消死,敞即遁去。后举方正博士,皆不就,卒于家。【注释】〔1〕跋涉:在泥水之中艰难行走。指旅途艰苦。【译文】何敞,吴郡人,年轻时喜欢道术,隐居。乡里因为大旱,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郡太守庆洪派遣户曹掾送上名帖,拿着印章绶带,请他任无锡县令。何敞不接受,告退,他叹息说:"郡中有灾荒,我怎么能够怀有道术不用"?于是他步行到县里,用道术将太白金星停留在屋子里,蝗虫死亡消灭,何敞就悄悄离开了。后来选举他做方正、博士,他都没有去任职,老死在家里。
葛祚去民累【原文】吴时,葛祚为衡阳太守,郡境有大槎〔1〕横水,能为妖怪,百姓为立庙,行旅祷祀,槎乃沈没;不者,槎浮,则船为之破坏。祚将去官,乃大具斧斤,将去民累。明日,当至,其夜闻江中汹汹有人声,往视之,槎乃移去,沿流下数里,驻湾中。自此行者无复忧覆之患。衡阳人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为移"。【注释】〔1〕槎:木筏。【译文】三国吴时,葛祚任衡阳太守。郡境内有一根斜砍的大木头横在江上,能兴妖作怪。老百姓给它建立祠庙。过路的人去祷告祭祀,木头就沉入水底;不然的话,木头浮上来,行船就会被它撞坏。葛祚将要辞官的时候,就准备了许多斧头,要为老百姓除掉这个祸害。他们第二天要到江上去。当天夜里他们听见江中有喧哗的人声,到江上去看,木头竟然自己移走,沿江流下几里,停在江湾中。从此以后,行人不再担忧行船翻覆沉没。衡阳的老百姓为葛祚立碑,说是:"端正德行,祈祷消灾,神木因此移走"。
曾子孝感万里【原文】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译文】曾子跟随孔子在楚国游历,心里有所感应,他告辞回家问候母亲。母亲说:"我想念你的时候,就咬自己的指头"。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曾子的孝心,神通万里之外"。
王祥剖冰【原文】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1〕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幞,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注释】〔1〕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译文】王祥,字休征,琅邪郡人。生性非常孝顺。他从小死了母亲,继母朱氏不喜欢他,多次说他的坏话,由此他失去了父亲的爱护。每次都叫他去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日夜侍候,不脱衣睡觉。继母想吃活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破冰去捉鱼。冰忽然自动破开,两条鲤鱼从水中跳出来,王祥拿着鱼回了家。继母想吃烤熟的黄雀肉,又有几十只黄雀飞进王祥的帐子里,他又拿去侍奉母亲。同乡的人都惊奇赞叹,认为这是王祥的孝心感动上天的结果。
楚僚卧冰【原文】楚僚,早失母,事后母至孝,母患痈肿,形容日悴,僚自徐徐吮之,血出,迨〔1〕夜即得安寝。乃梦一小儿,语母曰:"若得鲤鱼食之,其病即差,可以延寿。不然,不久死矣"。母觉而告僚,时十二月,冰冻,僚乃仰天叹泣,脱衣上冰,卧之。有一童子,决僚卧处,冰忽自开,一双鲤鱼跃出。僚将归奉其母,病即愈。寿至一百三十三岁。盖至孝感天神,昭应如此。此与王祥,王延事同。【注释】〔1〕迨:等到。【译文】楚僚从小死了母亲,侍候后母十分孝顺。后母患痈疽脓肿,形体日渐憔悴,楚僚亲自用嘴给她慢慢吮吸脓疮,吸出脓血,到了晚上,她就能够安稳地睡觉。后母梦见一个小孩子对她说:"如果你得到鲤鱼来吃,你的病马上会好,还可以延长寿命。不然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后母醒来,把这个梦告诉楚僚。当时是十二月,冰冻天气,楚僚于是仰头向天长叹哭泣,脱下衣服在冰上卧下。有一个小孩子,来挖楚僚卧冰的地方,冰忽然自己裂开,一对鲤鱼从河里跳出来。楚僚拿着鱼回家给后母吃,后母的病立即痊愈,她活到一百三十三岁。这大概是他非常孝顺感动了天神,才有这样明显的应验。这跟王祥、王延的故事相同。
盛母眼复明【原文】盛彦,字翁子,广陵人,母王氏,因疾失明,彦躬自侍养。母食,必自哺之。母疾,既久,至于婢使数见捶挞,婢忿恨,闻彦踅行,取蛴螬〔1〕炙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密藏以示彦。彦见之,抱母恸哭,绝而复苏。母目豁然即开,于此遂愈。【注释】〔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译文】盛彦,字翁子,是广陵人,他母亲王氏,因病双眼失明。盛彦亲自侍候她。母亲吃东西,盛彦必定亲自喂她。他母亲已经病很久了,心情烦躁,以致对婢女也多次鞭打。婢女愤恨她,听说盛彦暂时外出,就拿金龟子的幼虫烧烤给她吃。盛彦的母亲吃了,觉得味道好,然而怀疑是怪东西,悄悄藏起一点给盛彦看。盛彦看见是虫子,抱着母亲痛哭,哭得死去活来。他母亲的眼睛一下子就复明了,从此病就好了。
颜含寻蛇胆【原文】颜含,字宏都,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医人疏方,须蚺蛇〔1〕胆,而寻求备至,无由得之。含忧叹累时,尝昼独坐,忽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含开视,乃蛇胆也。童子逡巡〔2〕出户,化成青鸟飞去。得胆,药成,嫂病即愈。【注释】〔1〕蚺蛇:蟒蛇。〔2〕逡巡:一刹那。【译文】颜含,字宏都。他的二嫂樊氏,因病双目失明。医生开的处方,必须用蟒蛇的胆配药,而到处去寻找也无法找到。颜含忧虑叹息了好长时间。有一次,他白天独自一人坐在家里,忽然有一个穿青衣的小孩,年龄大约十三四岁,拿看一只青色口袋送给他。颜含打开口袋一看,正是蛇胆。小孩很快就走出门去,变成青鸟飞走了。得到蛇胆配齐药,他嫂嫂的病立即就痊愈了。
郭巨埋儿得金【原文】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举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1〕,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注释】〔1〕釜:古量器。【译文】郭巨,隆虑县人,又说是河内郡温县人。兄弟三人早年死了父亲。丧礼结束,两个弟弟要求分家。家产有两千万,两个弟弟各分得一千万。郭巨独自与母亲居住在客店里,他和妻子给人家当雇佣,来供养母亲。住了一段时间,他妻子生下一个男孩。郭巨考虑抚养儿子会影响侍候母亲,这是其一;老人得到食物,喜欢分给儿孙,就会减少她的食物,这是其二。于是他到野外去挖坑,想把儿子埋掉。他挖到一块石头盖板,盖板下面有一罐黄金,罐里面有一张丹砂写的文书,上面写着:"孝子郭巨,黄金一罐,拿来赏赐你"。于是郭巨的名声传遍天下。
衡农梦虎啮足【原文】衡农,字剽卿,东平人也。少孤,事继母至孝。常宿于他舍,值雷风,频梦虎啮其足,农呼妻相出于庭,叩头三下。屋忽然而坏,压死者三十余人,唯农夫妻获免。【译文】衡农,字剽卿,是东平人。他小时候母亲死了,侍候继母非常孝顺。有一天,他住在别人家的房舍里,遇到打雷刮风,他不断梦见老虎咬他的脚。衡农喊起妻子,一同走到庭院里,磕了三下头。房屋忽然倒塌,压死三十多人,只有衡农夫妇得到幸免。
王裒泣墓【原文】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父仪,为文帝所杀。裒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泣着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译文】王裒,字伟元,是城阳郡营陵县人。他父亲王仪,被晋文帝杀害。王裒在墓旁结庐,居住守孝,早晚常到墓地拜跪,扶着柏树悲哀号哭。眼泪洒在树上,柏树因此枯萎。他母亲生性害怕打雷,母亲死后,每当打雷的时候,他就到她墓地来说:"王裒在这里"。
东海孝妇【原文】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实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旗,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旙竹而上,极标,又缘旙而下云"。【译文】汉朝的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奉候婆婆十分谨慎。婆婆说:"媳妇奉养我勤劳辛苦。我已经老了,何必吝惜剩下的年月,长久连累年轻人呢"?就上吊自杀了。她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官府拘捕了媳妇,酷刑拷打,非常狠毒。孝妇受不了酷刑的苦楚,被迫供认被诬陷的罪名。当时于公当狱吏,说:"这个妇人奉养婆婆十多年,因为孝顺,名声传遍四方,一定不会杀害婆婆"。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争辩,意见得不到采纳,他抱着定案的文书,从官府里哭着离开了。从此以后,东海郡遭受大旱灾,三年不下雨。后任太守到职,于公说:"孝妇不应该死,前任太守冤枉杀了她,灾祸的根源在这里"。太守立即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坟墓,于是在她的墓上设立标志作为表彰。天上立刻下起雨来,这一年庄稼获得大丰收。当地老人传说,孝妇名叫周青。周青临死时,车上插着十丈长的竹竿,竹竿上悬挂着五面幡旗。她当众发誓说:"我周青如果有罪,情愿被杀,我的血就会顺着竹竿流下来;我周青如果死得冤枉,血就会顺着竹竿倒流上去"。行刑以后,她的血呈青黄色,沿着旗竿倒流上顶端,又顺着幡旗流下来。
投水寻父尸【原文】犍为叔先泥和,其女名雄,永建三年,泥和为县功曹,县长赵祉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以十月乘船,于城湍堕水死,尸丧不得。雄哀恸〔1〕号咷,命不图存,告弟贤及夫人,令勤觅父尸,若求不得,吾欲自沈觅之。时雄年二十七,有子男贡,年五岁,贳,年三岁,乃各作绣香囊一枚,盛以金珠,环,预婴二子,哀号之声,不绝于口,昆族私忧。至十二月十五日,父丧不得,雄乘小船于父堕处,哭泣数声,竟自投水中,旋流没底。见梦告弟云:"至二十一日,与父俱出"。至期,如梦,与父相持并浮出江。县长表言郡太守,肃登承上尚书,乃遣户曹掾为雄立碑,图象其形,令知至孝。【注释】〔1〕哀恸(tòng):悲痛至极。【译文】犍为郡人叔先泥和,他的女儿名叫叔先雄。东汉顺帝永建三年,叔先泥和任县功曹。县长赵祉派他奉送公文去拜见巴郡太守。他于十月出发,在城边急流中落水死亡,找不到尸体埋葬。叔先雄悲痛号啕大哭,不想活下去了,她告诉弟弟叔先贤和弟媳,叫他们尽力寻找父亲的尸体,说如果找不到,我要自沉水中去寻找。当时叔先雄二十七岁,有一个儿子名叫贡,年龄五岁;一个儿子名叫贳,年龄三岁。她就各做一个绣花香囊,装着金珠环,预先系在两个儿子颈上。她哀哭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同族的人私下都很担忧。到了十二月十五月,父亲的尸体还是找不到。叔先雄乘坐小船来到父亲落水的地方,哭泣了几声,竟然跳进水里,随后漂流沉入水底。她托梦给弟弟,告诉他说:"到二十一日,我与父亲一起浮出水面"。到那一天,像梦中所说的一样,她和父亲互相扶持,一起浮出水面。县长写文书上报此事,郡太守肃登转报尚书,于是派户曹掾为叔先雄立碑,画上她的像,让大家知道她非常孝顺。
乐羊子妻【原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躬勤养姑。尝有他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食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他肉"。姑竟弃之。后盗有欲犯之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刎颈〔1〕而死。盗亦不杀姑。太守闻之,捕杀盗贼,赐妻缣帛,以礼葬之。【注释】〔1〕刎颈:割脖子,自杀。【译文】河南郡人乐羊子的妻子,不知是谁家的女儿,她亲自操劳奉养婆婆。曾经有别人家里的鸡误入她家园子里,婆婆偷偷把鸡杀了来吃。乐羊子的妻子对着鸡肉不吃而哭泣,婆婆奇怪地问她哭泣的原因,她说:"我伤心家里贫穷,致使食物中有别人家里的鸡肉"。婆婆听了,于是把鸡肉扔掉了。后来有个强盗要凌辱她,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乐羊子的妻子听到响声,拿着刀冲出来。强盗说:"放下你的刀。顺从我的,可以保全性命;不顺从我的话,就杀死你婆婆!"乐羊子的妻子仰头朝天叹息,割断自己的脖子死了。那强盗也没有杀她的婆婆。郡太守听说这件事,把强盗抓起来杀了,赏赐乐羊子的妻子许多绢帛,按照隆重礼仪把她安葬了。
庾衮不畏疫【原文】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盛,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间复抚柩哀临不辍〔1〕。如此十余旬,疫势既退,家人乃返。毗病得差,衮亦无恙。【注释】〔1〕辍:停止。【译文】庾衮,字叔褒。晋武帝咸宁年间瘟疫流行,他的两个哥哥病死,二哥庾毗又病得很严重。瘟疫正盛行,他父母和几个弟弟都离家外出居住,庾衮独自留下不走。父兄们硬要他离开,他就说:"我向来不怕病"。于是他亲自服侍二哥,白天晚上都不睡觉。这期间又在灵柩旁边祭奠,哀伤哭吊死者不停,像这样过了十多旬。瘟疫退了以后,家里人才返回来。庾毗的病好了,庾衮也平安无事。
相思树【原文】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1〕,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注释】〔1〕淫淫:雨不停的样子。【译文】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了一个妻子姓何,长得很美,宋康王夺走了她。韩凭心里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定罪判四年的徒刑,遣送边境。韩凭的妻子偷偷地给韩凭写信,言辞隐讳地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接着宋康王也见到了这封信,拿给左右的人看,左右的人不知道信上说的意思。大臣苏贺解释说:"其雨淫淫,是说忧愁而且思念。河大水深,是说不能互相往来。日出当心,是说心里有了死的打算"。不久,韩凭就自杀了。他的妻子暗地把自己的衣服弄腐朽。宋康王和韩凭的妻子登上高台,韩凭的妻子往台下跳,左右的人去拉她,衣服已经腐朽,拉不住,就摔死了。她的衣服里有遗书说:"大王愿意我活着,我愿意自己死去。希望将我的尸骨,赐予韩凭合葬"。宋康王大怒,不照她的话办,他叫当地人分别埋葬他们,两座坟墓分离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断,如果能叫两座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阻拦了"。旦夕之间,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个坟头长出来,十来天长得有一抱多大,树干弯曲互相靠拢,树根在地下交接,树枝在天空交错。又有两只鸳鸯,一雌一雄,总是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开,依偎着悲哀地鸣叫,声音令人感动。宋国人同情他们,于是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南方人说:鸳鸯这种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灵魂。如今睢阳县有韩凭城,关于韩凭夫妇的歌谣至今还在那里流传。
望夫冈【原文】鄱阳西有望夫冈。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婚,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明诣卜者,决云:"行西北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见一大穴,深邃无底。以绳悬人,遂得其妇。乃令妇先出,而明所将邻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妇乃自誓执志登此冈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译文】鄱阳县西边有一座望夫冈。从前,这个县里的人陈明与姓梅的女子订婚,还没有成亲,未婚妻被妖怪诈骗接走了。陈明去请教占卜的人,占卦判定说:"往西北走五十里找她"。陈明照他的话去寻找,看见一个大洞,深不见底。他用绳子吊下去,于是找到未婚妻。陈明就叫人先拉未婚妻出洞,但他带去的邻居秦文,却不再把他拉上来。陈明的未婚妻发誓保持自己的节操,每天登上这座山冈顶,盼望自己的未婚夫,因此人们把这座山冈叫"望夫冈"。
邓元义妻改嫁【原文】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1〕,日困,终无怨言。时伯考怪而问之,元义子朗,时方数岁,言:"母不病,但苦饥耳"。伯考流涕曰:"何意亲姑反为此祸!"遗归家,更嫁,为华仲妻。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他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其子朗,时为郎,母与书,皆不答,与衣裳,辄以烧之。母不以介意。母欲见之,乃至亲家李氏堂上,令人以他词请朗。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母追谓之曰:"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因此遂绝。【注释】〔1〕羸露:瘦弱。【译文】东汉南康郡人邓元义,他父亲邓伯考任尚书仆射。邓元义回家乡去,他妻子留下来侍候婆婆,十分谨慎。婆婆憎恨她,把她囚禁在空房子里,限制她的饮食,她瘦弱得露出骨头,一天天疲惫不堪,但她始终没有怨言。当时邓伯考觉得奇怪去询问,邓元义的儿子邓朗当时才几岁,说她母亲没有病,只是苦于饥饿而已。邓伯考流泪说:"为什么侍候婆婆反而遭到这样的祸害"?送她回娘家,改嫁给应华仲做妻子。应华仲后来任将做大匠,他妻子乘坐朝廷的车子出门。邓元义在路边上看见她,对人说:"这个人是我原来的妻子,没有别的过错,我母亲对待她实在太残酷了。她本来相貌就生得宝贵"。她的儿子邓朗,当时任郎官,母亲写信给他,他都不回信;送衣服给他,他就把衣服烧掉。母亲并不介意这些事。母亲想见儿子,就到姓李的亲家内堂里,叫人用其他话请他来。邓朗见到了母亲,哭泣着下拜了两次,就起身走出去。母亲追上去对他说:"我差点被饿死。自己被你家抛弃,我有什么罪过,你竟然这样"?从此就断绝了来往。
山阳死友传【原文】汉,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期,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终,叹曰:"恨不见我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忘我,岂能相及!"式恍然觉悟,悲叹泣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1〕,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注释】〔1〕窆(biǎn):下葬。【译文】汉代人范式,字巨卿,是山阳郡金乡县人,又叫范汜。他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他们两人一起在太学读书,后来他们回家乡,范式对张元伯说:"过两年我要回来,将去拜访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他们共同约定会见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元伯把这事告诉母亲,请她准备酒菜等侯范式。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当时你们在千里之外口头上许诺的话,你怎么当真相信呢"?张元伯说:"范巨卿是信守诺言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的"。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就为你酿酒准备"。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到来。他登上厅堂拜见张劭家人,他们一起饮酒,尽兴欢乐才告别。后来张元伯生病,病情十分严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来看护他。张元伯临死时,感叹说:"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殷子征说:"我和郅君章尽心对待你,这不是死友,还想见谁呢"?张元伯说:"你们二位,只是我的生友。山阳郡范巨卿,才是我说所的死友"。不久张元伯死了。范式忽然梦见张元伯,戴着黑礼帽,帽檐挂着飘带,趿着鞋子,匆匆忙忙呼喊说:"巨卿!我在某日死了,将在某个时候埋葬,永归黄泉之下。你没有忘记我,怎么能够赶上见最后一面呢"?范式恍然醒悟过来,悲叹流泪,就穿上为朋友服丧的服装,赶着张元伯下葬的日子,往他家奔驰而来。范式还没有赶到,灵柩已经发引。到了墓地,将要落柩下葬,棺材却不肯进入墓穴。张元伯的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元伯,难道还要等候谁吗"?于是停下棺材,过了一会儿,就看见一辆驾着白马的马车,车上有人号啕大哭而来。张元伯的母亲远远望见,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式来到,向着灵柩叩头吊唁说:"你走了,元伯!死与生不能同路,从此永别了!"当时送葬的有上千人,都为此情此景流下眼泪。范式于是拉着绳索引柩,棺材这时才往前移动。范式就留在墓地,垒坟,种上树,然后才离开。
搜神记卷十二
五气变化论【原文】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能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橄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大腰无雄,细腰无雌;无雄外接,无雌外育。三化之虫,先孕后交;兼爱之兽,自为牝牡。寄生因夫高木,女萝托乎茯苓,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时者亲旁:各从其类也。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故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蛬也,稻之为虫也,麦之为蝴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在焉:此自无知化为有知,而气易也。雀之为獐也,蛇之为鳖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若此之类,不可胜论。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故下体生于上,上体生于下: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贸者也。鲁,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方其为人,不知其将为虎也;方有为虎,不知其常为人也。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瑀,伤于虺〔1〕,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壳备,文甲皆具,惟中药已死。夫妻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已,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然与;不然乎?【注释】〔1〕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译文】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万物由此变化产生。木气纯净就产生仁爱,火气纯净就产生礼节,金气纯净就产生正义,水气纯净就产生聪明,土气纯净就产生诚实。五气都纯净,圣人的品德就具备了。木气混浊就产生虚弱,火气混浊就产生淫秽,金气混浊就产生暴虐,水气混浊就产生贪婪,土气混浊就产生顽固。五气都混浊,就成为下流之人。中原地区有很多圣人,是因为中和之气互相交融。边远地区有很多怪物,是因为怪异之气所产生。如果秉承某种元气,一定具有某种形体;如果具有某种形体,一定产生某种性质。所以吃谷物的聪明而有文采,吃草类的力大而愚昧,吃桑叶的吐丝而变成蛾虫,吃肉类的勇猛而强悍,吃泥土的没有心思而不休息,吃元气的圣明而长寿,不吃东西的人不死而成为神仙。龟鼍类动物没有雄性,蜂类动物没有雌性;没有雄性的与其他动物交配,没有雌性的由其他动物生育。蚕类虫子,先产卵然后交配;香髦类野兽,自身存在两种性器官。寄生依附于高树,女萝托身于茯苓,树木长在土里,浮萍生在水中,鸟翅凌空能飞翔,兽足厚实能奔跑,虫潜伏在泥土里冬眠,鱼躲在深渊中居住。来源于天的亲附天上,来源于地的亲附地下,来源于时令的亲附依傍之物:是依从各自的种类。千年的雉,进入海里成为蜃;百年的雀,进入海里成为蛤;千年的龟鼋,能够与人说话;千年的狐狸,能够变成美女;千年的蛇,身子断了又能接上;百年的老鼠,能够占卜吉凶:是气数已经达到。春分的时候,鹰变成鸠;秋分的时候,鸠变成鹰:是时令的变化。所以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朽坏的芦苇变成蟋蟀,稻子变成黑虫,麦子变成蝴蝶;生出羽毛翅膀,长出眼睛,有心灵存在:这是从无知觉变为有知觉而元气变化了。鹤变成獐,蛇变成鳖,蟋蟀变成虾,没有失去它的血气,而形体性质变化了。像这一类事物,多得说不尽。根据变化而行动,这是顺应自然规律;如果违背了它的规律,就会成为妖祸。因此身体的下部长在上部,上部长在下部,是元气的逆反;人生出兽,兽生出人,是元气的紊乱;男人变为女人,女人变为男人,是元气的变易。鲁人牛哀生病,七天后变成虎,身体发生变化,长出虎爪虎牙。他哥哥开门进去,被老虎咬死吃掉。当他是人的时候,不知道他要变成虎;当他是虎的时候,不知道他曾经是人。因此晋武帝太康年间,陈留人阮士瑀被虺虫毒伤,忍受不了虫毒的痛苦,多次嗅毒疮,后来发现有两条虺虫长在鼻子里。晋惠帝元康年间,历阳人纪元载,吃了得道的神龟,后来生了瘕病,医生用药给他治病,排泄出几升小乌龟,一个个有小铜钱那样大,头、脚、浮甲齐备,浮甲上都有花纹和角质层,只是中了药性已经死了。夫妇不是化育的元气,鼻子不是怀胎受孕的场所,祭神的东西不是一般人可以吃的。由此观之,万物的生死及其变化,如果不是神奇的思维,即使从它自身去推究,怎么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然而朽烂的草变成萤火虫,是由于草腐烂;麦子变成蝴蝶,是由于土地潮湿。那么万物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农夫制止麦子的变化,用灰去沤它;圣人治理万物的变化,用"道"去接济它。难道不是这样吗?
穿井得羊【原文】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其获狗,何耶"?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1〕、‘魍魉。’水中之怪,龙、‘罔象〔2〕’。土中之怪曰‘贲羊〔3〕。’"夏鼎志曰:"‘罔象’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索缚,则可得食"。王子曰:"木精为‘游光’,金精为‘清明’"也。【注释】〔1〕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2〕罔象:古代传说中的水怪。〔3〕贲羊:古代传说中的土怪。【译文】季桓子挖井,得到一个像瓦器那样的东西,那里面有只羊,他就派人去问孔子,说:"我挖井得到一只狗,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依我的见识,那应该是羊。我听说,树木、石头中的精怪,是夔、魍魉;水中的精怪,是龙、罔象;泥土中的精怪,叫做贲羊"。《夏鼎志》记载说:"罔象,像三岁的小孩,红眼睛,黑颜色,大耳朵,长臂膀,红色的脚爪。用绳子把它缚住就可以吃它了"。王子说:"木精是游光,金精是清明"。
掘地得犬【原文】晋惠帝元康中,吴郡娄县怀瑶家忽闻地中有犬声隐隐。视声发处,上有小窍,大如螾穴。瑶以杖刺之,入数尺,觉有物。乃掘视之,得犬子,雌雄各一,目犹未开,形大于常犬。哺之,而食。左右咸往观焉。长老或云:"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宜当养之"。以目未开,还置窍中,覆以磨砻〔1〕,宿昔发视,左右无孔,遂失所在。瑶家积年无他祸福。至太兴中,吴郡太守张懋,闻斋内床下犬声。求而不得。既而地坼,有二犬子,取而养之,皆死。其后懋为吴兴兵沈充所杀。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无伤’"。夏鼎志曰:"掘地而得狗,名曰‘贾’;掘地而得豚,名曰‘邪’;掘地而得人,名曰‘聚’。‘聚’无伤也"。此物之自然,无谓鬼神而怪之。然则"贾"与"地狼"名异,其实一物也。淮南毕万曰:"千岁羊肝,化为‘地宰’;蟾蜍得‘苽’,卒时为‘鹑’"。此皆因气化以相感而成也。【注释】〔1〕磨砻(lóng):磨石。【译文】晋惠帝元康年间,吴郡娄县人怀瑶家里,忽然听见地下有隐隐约约的狗叫声。去看狗叫声发出的地方,地上有一个小孔,像蚯蚓的洞穴那样大。怀瑶用木棍刺进小孔,插进地下几尺,感觉里面有东西,就挖开来看。得到小狗雌雄各一只,眼睛还没有睁开,形体比平常的小狗大。喂给它东西它就吃,左右邻居都来观看。地方长老有人说:"这狗叫犀犬,得到它的会使家里富裕昌盛,最好把它饲养起来"。因为小狗眼睛还没有睁开,怀瑶把它放回洞穴中,用石磨盖上。过了一天,打开石磨来看,到处都没有洞穴,于是不知道它们去哪里了。怀瑶家多年也没有什么祸福。到东晋元年太兴年间,吴郡太守张懋听见书房床下有狗叫声,到处寻找却没有找到。接着地下裂开,里面有两条小狗。他取出小狗来饲养,都死掉了。后来张懋被吴兴叛军沈充杀死。《尸子》说:"地下有狗,名叫‘地狼’;地下有人,名叫‘无伤’"。《夏鼎志》说:"挖掘地下得到狗,名叫‘贾’;挖掘地下得到猪,名叫‘邪’;挖掘地下得到人,名叫‘聚’。聚,就是无伤"。这是事物的自然存在,不要说是鬼神而奇怪它。然而"贾"和"地狼",名称不同,它们实际上是一种东西。《淮南毕万》说:"千年的羊肝,变成‘地神’;蟾蜍得到‘菇菌’,最终变成‘鹌鹑’"。这都是因为元气变化互相感应而生成的。
池阳小人景〔1〕【原文】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操持万物,大小各自相称,三日乃止。莽甚恶之。自后盗贼日甚,莽竟被杀。管子曰:"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然池阳之景者,或"庆忌"也乎。又曰:"涸小水精,生‘蚳’。‘蚳’者,一头而两身,其状若蛇,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鳖"。【注释】〔1〕景:同"影"。【译文】王莽建国四年,池阳宫有小人的影子出现,长一尺多,有的乘车,有的步行,他们拿着各种东西,东西的大小与各个小人相称,三天以后才消失。王莽十分厌恶这件事。那以后盗贼一天比一天厉害,王莽竟然被他们杀死了。《管子》说:"水泽干竭要经过几百年,山谷不迁徙,水分不断绝的,就会产生庆忌。庆忌,它的模样像人,身长四寸,穿黄衣,戴黄帽,顶着黄头盖,骑着小马,喜欢飞快地奔驰。用它的名字呼唤它,可以使它到千里之外去,一天就回来报告情况"。那么池阳宫的影子,或许就是庆忌么?《管子》又说:"干涸的小水泽有精灵,生成蚳。蚳,一个头两个身子,它的样子像蛇,长八尺。用它的名字呼唤它,可以叫它到水里去捕捉鱼鳖"。
落头民【原文】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1〕,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和平。桓以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注释】〔1〕狗窦:狗洞。【译文】秦朝时候,南方有一个"落头民",他的头能飞起来。这种人的部落有一种祭祀,叫做"虫落",所以由此取名。三国东吴时,将军朱桓得到一个婢女,每天晚上睡下后,她的头就飞起来。或者从狗洞,或者从天窗中进出,用耳朵做翅膀,快要天亮,头又飞回来了,常常是这样。旁边的人觉得奇怪,夜里点灯去照看,那婢女只有身子没有头,她的身体稍微有一点凉,呼吸勉强接得上。于是他们用被子把婢女的身体蒙住。到天亮时婢女的头飞回来,被被子阻碍,不能回到身体上安接,两三次掉在地上,很忧愁地叹息,身体的气息也很急促,像要死去的样子。人们才去掉被子,婢女的头又飞起来,附接在颈子上,过了一会儿,气息就和畅平稳了。朱桓觉得太奇怪了,感到害怕,不敢收留这个婢女,就打发人遣送她走了。后来仔细了解,才知道那是她的天性。当时去南方征伐的大将也常常得到这种人。又曾经有人用铜盘去覆盖在飞走头的身体上,头不能进去附接到身体上,人终于死了。
人化虎【原文】江,汉之域,有"人",其先,廪君之苗裔也,能化为虎。长沙所属蛮县东高居民,曾作槛捕虎,槛发,明日众人共往格之,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在槛中坐。因问:"君何以入此中"?亭长大怒曰:"昨忽被县召,夜避雨,遂误入此中。急出我"。曰:"君见召,不当有文书耶"?即出怀中召文书。于是即出之。寻视,乃化为虎,上山走。或云:",虎化为人,好着紫葛衣,其足无踵〔1〕,虎,有五指者,皆是"。【注释】〔1〕踵:脚后跟。【译文】长江汉水流域,有一种人。他们的祖先是禀君巴务相的后代。他们能变成老虎。长沙郡所属的蛮县东高口的居民,曾经做木笼捕捉老虎。木笼的机关被击发了,第二天大家一齐去打老虎,却看见一个亭长,包着红头巾,戴着大帽子,坐在木笼里。便问他:"你怎么落进这个木笼里面了呢"?亭长很生气地说:"昨天忽然被县里召唤,晚上躲雨,就误走进这里面了。赶快放我出来!"大家说:"你被召唤,不是应该有文书吗"?亭长当即从怀里取出召唤的文书。于是就把他放了。过了一会儿,再看他,竟变成老虎,往山上跑了。有人说:"虎变成人,喜欢穿紫色葛衣,他的脚没有后跟。老虎当中有五个脚趾的,都是虎"。
越地冶鸟【原文】越地深山中有鸟,大如鸠,青色,名曰"冶鸟",穿大树,做巢,如五六升器,户口径数寸;周饰以土垭,赤白相分,状如射侯〔1〕。伐木者见此树,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见鸟,鸟亦知人不见,便鸣唤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言笑而不已者,人可止伐也。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此鸟,白日见其形,是鸟也;夜听其鸣,亦鸟也;时有观乐者,便作人形,长三尺,至涧中取石蟹;就火炙之,人不可犯也。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也。【注释】〔1〕射侯:箭靶。【译文】越地的深山中有一种鸟,像鸠鸟那么大,青色羽毛,名叫"冶鸟"。它穿通大树做窝,像容积五六升的器皿,出口直径几寸;周围用白色涂饰,红白两色相间隔,图案跟箭靶一样。伐木的人见到这种树,就避开它走了。有时天黑看不见冶鸟,冶鸟也知道人看不见它,便叫唤说:"咄,咄,上去!"第二天就应该赶快到上面去伐木。它叫唤说:"咄,咄,下去!"第二天就应该赶快到下面去伐木。如果它不叫唤,只是笑个不停的,人就要停止伐木。若是有污秽不干净,以及它叫停止伐木时,就会有老虎通宵来看守,伐木的人不离开,老虎就会伤害他。这种鸟白天看它的形状,是一只鸟;夜晚听它的叫声,也是一只鸟。间或有喜欢看热闹的,它就变成人形,长三尺,到水涧中去捕捉螃蟹,放在火上烧烤,人们不可以去侵犯它。越地的人说这种鸟是越地巫祝的祖先。
南海鲛人〔1〕【原文】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注释】〔1〕鲛(jiāo)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译文】南海郡外的大海里有一种鲛人,住在水中生活,像鱼一样,但是没有放弃织布绩麻。他们的眼睛哭泣时,就会流出珍珠来。
大青小青【原文】庐江睆,枞阳二县境,上有大青小青黑居山野之中,时闻哭声多者至数十人,男女大小,如始丧者。邻人惊骇,至彼奔赴,常不见人。然于哭地,必有死丧。率声若多,则为大家;声若小,则为小家。【译文】庐江郡睆县、枞阳县两县境内,有大青、小青,居住在山野之中。有时听见哭声,哭声多的时候达到几十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像是刚刚死了人。附近居住的人惊慌害怕,跑到那里去看,却常常没有看见人。然而在发出哭声的地方一定有尸体。大概哭声如果多的,就是大户人家死了人,哭声如果少的,就是小户人家死了人。
廖姓蛇蛊【原文】荥阳郡有一家,姓廖,累世〔1〕为蛊,以此致富。后取新妇,不以此语之。遇家人咸出,唯此妇守舍,忽见屋中有大缸,妇试发之,见有大蛇,妇乃作汤灌杀之。及家人归,妇具白其事,举家惊惋。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注释】〔1〕累世:接连几代。【译文】荥阳郡有一家人姓廖,几代人都畜养蛊物,靠了这一行当发了财。后来他家娶了个新娘子,没有把这事告诉她。有一次,碰巧家里的人都出去了,只有这媳妇看家。她忽然看见屋子里有只大缸,就好奇地把它打开了,看见那缸里有大蛇,她就烧了开水,把蛇浇死了。等到家里的人回来,媳妇把这件事情全说了,全家的人都十分吃惊惋惜。没过多久,这一家人遭到瘟疫,差不多死光了。
搜神记卷十三
泰山澧泉【原文】泰山之东,有澧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欲取饮者,皆洗心志,跪而挹〔1〕之,则泉出如飞,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则泉止焉。盖神明之尝志者也。【注释】〔1〕挹:舀。【译文】泰山的东边有澧泉,它的形状像口井,它的本体是石头。想要取这泉水饮用的人,都必须清洗思想,跪着去舀它,那么这泉水就会飞也似地喷出来,数量足够你用的了。如果心地肮赃,那么这泉水就不冒出来了。这大概是神灵用来试探人心的东西吧。
樊山致雨【原文】樊东之口,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至大雨。今往有验。【译文】樊口的东面有座樊山。如果天旱,就放火烧山,立即就会天降大雨。至今都灵验。
孔窦清泉【原文】空桑之地,今名为孔窦,在鲁南,山之穴外,有双石,如桓楹起立,高数丈。鲁人弦歌祭祀,穴中无水,每当祭时,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间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止。其验至今存焉。【译文】空桑这个地方,现在叫孔窦,在鲁国南山的山洞里。它外面有一对山石,像房屋的石柱一样竖立在那里,高达数丈,鲁国人在这里歌舞祭祀。山洞里面没有水,但每到祭祀的时候,洒扫清洁,祷告神明之后,便有清澈的泉水从山石间溢出,足够祭祀活动使用。祭祀结束,泉水就自然停止了。这种灵验,至今依然存在。
龟化城【原文】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1〕。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注释】〔1〕颓:倒塌。【译文】战国时,秦惠文王二十七年,惠文王派大臣张仪去筑成都城。筑了多次,城墙都倒塌了。一天,忽然有一只大乌龟浮在江面上,但游到城东的子城东南角就死了。张仪为这事去询问巫师,巫师回答说:"按照乌龟的外形筑城"。依其言,城果然筑成了。所以这座城叫做"龟化城"。
城沦为湖【原文】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妪言其故。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译文】由拳县,是秦代的长水县。秦始皇时,有童谣唱道:"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个老妇人听到后,就天天到城门来悄悄观看。守城的将吏要抓她,于是老妇人就说明了前来偷看的原因。后来,守城将吏就将狗血涂在城门上。老妇人看到城门上果真有血,就跑开了。一天,忽然涨大水,县城即将被淹没。县里的主簿派主管府吏去报告县令。县令看见前来报告的府吏,问道:"你怎么忽然变成鱼的样子了"?府吏说:"大人,您也变成鱼的样子了!"就这样,这个县陷落成湖泊了。
丹砂井【原文】临沅县有廖氏,世老寿。后移居,子孙辄残折〔1〕。他人居其故宅,复累世寿。乃知是宅所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饮水而得寿。【注释】〔1〕残折:夭折。【译文】临沅县有一户姓廖的人家,世世代代都长寿。后来,这家人移居别处,子孙的寿命缩短了。别的人家迁到廖家老宅居住,也是世代长寿。这才知道是这个宅院使人长寿,但不清楚具体原因。怀疑与井水是红色的有关,于是挖掘井房左右两边,发现有古人埋藏的几十斛朱砂。朱砂经水浸湿的汁液渗入井里,所以饮用这口井水的人就能长寿。
江东馀腹【原文】江东名"馀腹"者:昔吴王阖闾江行,食脍,有余,因弃中流,悉化为鱼;今鱼中有名"吴王脍馀"者,长数寸,大者如箸,犹有脍形。【译文】江东有一种名叫"馀腹"的鱼,是从前吴王阖闾巡游长江宴饮时,丢弃到江里的剩余生鱼片变化而成的。现在有一种名叫"吴王脍馀"的鱼,长约几寸,像筷子一样大小,还可见生鱼片的形状。
蜾蠃〔1〕【原文】土蜂,名曰"蜾蠃",今世谓"","细腰"之类。其为物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或阜螽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亦或谓之"螟蛉"。《诗》曰:"螟蛉有子,果蠃负之",是也。【注释】〔1〕蜾蠃(guǒluǒ):寄生蜂的一种。亦名蒲卢。腰细,体青黑色,长约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树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虫,为其幼虫的食物,古人误以为收养幼虫。【译文】有一种野蜂,名叫蜾蠃,现在叫做,属于细腰蜂一类。作为生物,它却只有雄虫,没有雌虫,不交配,不产子。它常常捕捉桑虫或阜螽的幼虫来养育,把它们都当做自己产的幼虫。也有人称它们为"螟蛉"。《诗经》上说"螟蛉有子,果蠃负之"(螟蛉有了幼虫,蜾蠃来喂养),就是指这事。
木蠹〔1〕【原文】木蠹,生虫,羽化为蝶。【注释】木蠹(dù):蛀蚀木头的虫子。【译文】木头被蛀蚀,生成虫子,虫子长出翅膀变化成蝴蝶。
柯亭笛【原文】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事"。取以为笛,发声辽亮。一云,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东间第十六竹椽可为笛"。取用,果有异声。【译文】蔡邕曾经来到柯亭,那里的人用竹子做屋椽。蔡邕抬头打量那竹椽,说:"好竹子啊!"便拿来把它做成了笛子,这笛子吹奏起来发音嘹亮。一种说法是,蔡邕对吴郡的人说:"我过去曾经路过会稽郡高迁亭,看见房子东头第十六根竹椽可以做笛。拿下来做成了笛子,果然能吹出奇异的音质"。
搜神记卷十四
蒙双氏【原文】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于崆峒之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二头,四手足,是为蒙双氏。【译文】古时高阳氏的时候,有两个同一母亲生下来的人成了夫妻,颛顼帝把他们流放到崆峒山边的原野上,两人互相抱着死了。仙鸟用不死之草覆盖了他们,七年后,这男女两人长在同一个身体上,又活了。两个头,四只手,四只脚,这就是蒙双氏。
盘瓠子孙【原文】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篱,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赠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王诊视之,即是戎吴。为之奈何?群臣皆曰:"盘瓠是畜,不可官秩〔1〕,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着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盖经三年,产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自相配偶,因为夫妇。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后母归,以语王,王遣使迎诸男女,天不复两。衣服褊裢,言语侏儒(人离),饮食蹲踞,好山恶都。王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号曰蛮夷。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于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儒,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取其游食于水。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注释】〔1〕官秩:授予官职。【译文】高辛氏时,有个住在宫里的老妇人,患有耳病一段时间了。医生给她诊治时,从耳朵里挑出一只像茧那样大的虫。老妇人走后,医生把虫放在瓠(瓢)里,用盘子盖上。一会儿这只虫变成了一条狗,身上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因此把它叫做"盘瓠",养了起来。那时,北方戎族中的吴部很强盛,多次侵犯边境。帝王派兵征讨,但未能获胜擒敌。于是他向天下发布招募令,承诺谁能获取吴戎部将军的首级,即赏黄金千斤,封食邑万户,并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后来,盘瓠口衔一颗人头,送到王宫。帝王仔细查看,确认这就是吴戎部将军的人头。这事该怎么办呢?大臣们都说:"盘瓠是畜生,不能封官职,给俸禄,又不能娶人为妻,所以即使它有功劳,也不能按招募令赏赐"。帝王的小女儿听说这事后,启禀帝王:"大王已经用我向天下承诺,盘瓠确实衔得敌将首级来,为国家除了大害,这是上天的安排,哪里是狗的智力能办到的呢!称王的君主重守诺言,称霸的君主重守信用,不能因为轻微的小女,违背公开向天下许下的诺言,那样将是国家的祸患"。帝王害怕背弃诺言的后果,就顺从了女儿的意愿,叫她跟随盘瓠去了。盘瓠带着帝王的小女儿上了南山,山上草木茂盛,荒无人烟。于是帝女脱去原来的衣服,像奴仆一样穿上干粗活的衣服,跟着盘瓠登山穿谷,最后住在山石洞里。后来帝王哀怜思念女儿,曾派人前去打探寻找。但是,人一去,就风雨交加,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没有人能到达他们那里。三年过后,他们生育了六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盘瓠死后,儿女们自相婚配,结为夫妻。他们用树皮织成布,用草籽染上色,制成衣服。他们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缝制的衣服都有尾巴的样子。后来,他们的母亲回到王宫,将这些情形告诉了帝王,帝王派人接回这些人。去时,天上再没有下雨了。这些人衣服短小,言语难懂,蹲在地上吃饭,喜欢山野,厌恶都市。帝王依顺他们的意愿,赐予名山大川,把他们称为"蛮夷"。蛮夷人表面愚笨,内心狡黠,安心乡土,看重旧俗。因为他们接受了上天赋予的特有气质,所以就要用特殊的法律来对待他们。他们事农经商,都不需关卡凭证和缴纳税赋。对他们的首领,都授予一定官职。他们的帽子用獭皮制成,这是取他们生产生活在水里的意思。现在的梁山、汉中、巴、蜀、武陵、长沙、庐江等郡的夷人就是这样。他们吃的米饭里掺杂有鱼肉,用敲打木槽为节奏,高声呼喊的方式来祭祀盘瓠,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所以人们说:"裸露大腿,腰系短裙的人,是盘瓠的子孙"。
鹄苍衔卵【原文】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徐嗣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葬之徐里中。见有狗垄在焉。【译文】古徐国的一个宫女怀孕后,生下的是一个蛋,她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把它丢到了河边。有一条名叫"鹄苍"的狗,把这个蛋衔了回来。这个蛋孵化出一个男孩,他长大后成为徐国的太子。后来鹄苍临死之时,头上生出角,身上长出九条尾巴,原来,它就是一条黄龙。它死后埋葬在徐国的乡村里,至今还能看见一座狗墓在那里。
羌豪袁釰【原文】袁釰者,羌豪也,秦时,拘执〔1〕为奴隶,后得亡去,秦人追之急迫,藏于穴中,秦人焚之,有景相如虎来为蔽,故得不死。诸羌神之,推以为君。其后种落炽盛〔2〕。【注释】〔1〕拘执:抓捕。〔2〕炽盛:繁盛。【译文】袁釰是羌族部落首领。从前,他曾经被秦国抓捕当做奴隶,后来逃跑了。逃跑时,被秦国人追得很急,他就躲进一个山洞中。秦人用火烧山洞,这时有一个外形轮廓像老虎的动物,为他遮挡了火焰,因而没有被烧死。羌族人把他当做神,推举他为首领。从此以后,羌族部落繁盛起来。
窦氏蛇【原文】后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于野中,及武长大,有海内俊名。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1〕俯仰,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恸,有顷而去。时人知为窦氏之祥。【注释】〔1〕委地:蜷伏于地。【译文】后汉定襄郡太守窦奉的妻子生儿子窦武时,同时还生下了一条蛇,窦奉把蛇送到了乡野中。窦武长大后,在国内享有美名。他母亲去世了,亲朋好友都来送葬,就在将要下葬时,有一条大蛇从林间草丛爬出,直接来到棺木下,头一上一下地摆动,还用头撞击棺木,血泪并流,那样子好像非常悲哀痛苦,过了一会儿才离去。当时,人们都觉得这是窦氏家族的吉祥征兆。
马皮蚕女【原文】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1〕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教人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注释】〔1〕亟(jí):急切。【译文】过去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户人家,家长远征到前方,家里没有别的人,只有一个女儿,还有一匹公马,由女儿饲养。由于家处偏僻之地,该女子感到很孤独,十分思念父亲,于是逗弄马,说:"你能为我接回父亲,我就嫁给你"。马听了这话后,就挣断缰绳,径直跑到她父亲的驻地。马主人看见马非常惊喜,牵过来就骑上。可是马朝着来的方向,不停地悲鸣。马主人说:"这马无缘无故地这样悲鸣,是不是我家有什么变故啊"?于是急忙骑着马回到家里。这匹马虽是畜生却通人性,所以主人对它待遇特别优厚,给它的草粮特别充足,可是马却不太肯吃。每当见到女儿进出,就喜怒无常,兴奋跳跃,这样已不止一两次了。父亲觉得很奇怪,就悄悄问女儿,女儿把自己曾与马说玩笑话的事告诉了父亲,认为一定是这个原因。父亲对女儿说:"不要对外人说,不然会有辱自家的名声。你暂时不要再进进出出"。于是主人躲在暗处,用弓箭射死这匹马,把马皮晒在院里。父亲外出,女儿与邻居女孩子在院子里玩耍时,用脚踢着马皮说:"你这个畜生,还想娶人为妻吗?你被这样屠杀剥皮,不是自讨苦吃吗"?话还没说完,马皮突然飞扬,卷起她就飞起来。邻居女孩慌乱害怕,不敢相救,跑去告诉女儿父亲。父亲回来,四处寻找,但马皮早已飞走,不见踪影了。过了几天后,父亲才在一棵大树的枝桠间发现,女儿和马皮都变成了蚕,在树上吐丝作茧,那个蚕茧丝粗个大,不同于普通蚕茧。乡邻农妇取下来饲养,收获的蚕丝,比普通蚕茧多几倍。因此把那种树叫做"桑"。桑,就是丧的意思。从此人们都种植桑树了。这就是现在养蚕的树。叫它桑蚕,因为它是古蚕留下来的种类。按《天官》所说,辰是马星。《蚕书》说:"月亮位在大火星时,就要选蚕种"。这里蚕与马是同样的气质。《周礼》"马质"职掌"禁饲二次蚕",注释说:"两样同样气质的特种,不能同时增长。禁饲二次蚕,是因为害怕它会损伤马"。汉代的礼制是,皇后亲自采桑祭祀蚕神,蚕神有"菀窳妇人"和"寓氏公主"。公主,是对那个变为蚕的女儿的尊称;菀窳妇人,是最先教人养蚕的人。因此,现在有人把蚕叫为女儿,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说法。
嫦娥奔月【原文】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1〕,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注释】〔1〕晦芒:阴暗。【译文】后羿从西王母处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仙药后飞奔月宫。嫦娥动身之前,曾让巫师有黄占卜,有黄占卜后说:"吉利。卦是轻快的归妹,将要独自西行。如遇阴暗天气,也不用害怕惊慌,以后就会昌盛"。于是嫦娥飞入月宫,她就是月宫里的蟾蜍。
兰岩双鹤【原文】荥阳县南百余里,有兰岩山,峭拔千丈,常有双鹤,素羽皦然〔1〕,日夕偶影翔集。相传云:"昔有夫妇隐此山,数百年,化为双鹤,不绝往来"。忽一旦,一鹤为人所害,其一鹤岁常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其年岁也。【注释】〔1〕皦(jiǎo)然:洁白光亮貌。【译文】荥阳县南面一百多里处,有座兰岩山,笔直陡峭,高千丈。山中常见一对羽毛特别漂亮的白鹤,双飞双栖,终日形影不离。相传说:"从前,有对夫妻隐居在这山里,几百年后,变成一对白鹤,仍然长年厮守在一起"。忽然一天早晨,一只鹤被人害死,另一只鹤长年在那里哀叫。至今叫声还在山谷震荡,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年了。
毛衣女【原文】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译文】豫章郡新喻县有一个男子,看见田野里有六七个女子,都穿着羽毛做的衣裳。他不知道这些女子都是鸟,就伏在地上偷偷爬过去,拿过一个女子脱下的羽毛衣裳藏了起来。之后他又向其他鸟爬去,那些鸟都各自飞走了,只有一只鸟不能飞走。男子就娶她为妻,生下三个女儿。后来母亲让女儿探问父亲,得知羽毛衣藏在稻谷堆里,她找到羽毛衣,穿上就飞走了。过后她又来接三个女儿,女儿们也跟她一起飞走了。
黄母化鼋【原文】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婢惊走告。比家人来,鼋转入深渊。其后时时出见。初,浴,簪一银钗,犹在其首。于是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译文】汉灵帝时,江夏郡有一户黄姓人家的母亲在盘水河里洗浴,很久没有起来,结果变成一只鼋。同去的婢女慌忙跑回去报告,等到家人来到时,这只鼋已经到了深潭。之后这只鼋时常浮现,当初黄母洗澡时头上别的一只银钗,还在鼋头上。因此黄姓家人连续几代都不敢吃鼋肉。
宣母化鼋【原文】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晦,丹阳宣骞母,年八十矣。亦因洗浴化为鼋,其状如黄氏。骞兄弟四人,闭户卫之,掘堂上作大坎〔1〕,泻水其中。鼋入坎游戏。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于深渊。遂不复还。【注释】〔1〕坎:坑穴。【译文】东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末,丹阳郡人宣骞的母亲年已八十,也在洗澡时变成了鼋,情形与江夏郡黄氏相似。宣骞兄弟四人关上家里的门守住宅,在厅堂挖一个大坑,放进水。鼋爬进水坑游玩了一两天,但仍常常伸长脖子向外张望。一天,趁门打开了一点儿就自己跳出去,爬进深潭里,没有再回来。
老翁作怪【原文】汉献帝建安中,东郡民家有怪;无故,瓮器自发訇訇〔1〕作声,若有人击。盘案在前,忽然便失,鸡生子,辄失去。如是数岁,人甚恶之。乃多作美食,覆盖,着一室中,阴藏户间窥伺之。果复重来,发声如前。闻,便闭户,周旋室中,了无所见。乃暗以杖挝之。良久,于室隅间有所中,便闻呻吟之声,曰:"哊!哊!宜死"。开户视之,得一老翁,可百余岁,言语了不相当,貌状颇类于兽。遂行推问,乃于数里外得其家,云:"失来十余年"。得之哀喜。后岁余,复失之。闻陈留界复有怪如此。时人咸以为此翁。【注释】〔1〕訇訇(hōng):形容巨大声响。【译文】汉献帝建安年间,东郡一个老百姓家发生怪事。无缘无故地一只瓮会自己产生震动,发出铿铿铿的声音,好象有人在敲击。盘子和案桌本来在面前,忽然之间便消失了。鸡生了蛋,总是丢失。像这样已经有好几年了,人们非常厌恶这些事。于是就烧了很多美味佳肴,把它遮盖好,放在一个房间里,这个人便暗中潜伏在门背后,偷偷地等待着。那怪物果然又来了,发出的声音还是像过去那样。这潜伏着的人一听见这声音就马上把门关上,但在房间里周旋了好半天,什么也没看见。于是这人就在暗中用棍子到处乱打,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感觉在墙角边有什么东西被打着了,接着便听见呻吟的声音说:"唉哟,哎哟,要死了!"开门一看,发现一个老头,大约有一百多岁,但说起话来却一点儿也不相称,他的容貌形态很像野兽。于是就去打听查询,结果在几里以外找到了他的家,他家里的人说:"他已失散了十多年"。家里找到了他又悲哀又高兴。过了一年多,家中又不见他回来了。听说陈留郡的边界上又出现了像上面所说的那种怪事,当时的人都认为就是这个老头搞的。
搜神记卷十五
王道平妻【原文】秦始皇时,有王道平,长安人也,少时与同村人唐叔偕女,小名父喻,容色俱美,誓为夫妇。寻王道平被差征伐,落堕南国,九年不归,父母见女长成,即聘与刘祥为妻,女与道平,言誓甚重,不肯改事。父母逼迫,不免出嫁刘祥。经三年,忽忽不乐,常思道平,忿怨之深,悒悒〔1〕而死。死经三年,平还家,乃诘邻人:"此女安在"?邻人云:"此女意在于君,被父母凌逼,嫁与刘祥,今已死矣"。平问:‘墓在何处"?邻人引往墓所,平悲号哽咽,三呼女名,绕墓悲苦,不能自止。平乃祝曰:"我与汝立誓天地,保其终身,岂料官有牵缠,致令乖隔,使汝父母与刘祥,既不契于初心,生死永诀。然汝有灵圣,使我见汝生平之面。若无神灵,从兹而别"。言讫,又复哀泣逡巡。其女魂自墓出,问平:"何处而来?良久契阔〔2〕。与君誓为夫妇,以结终身,父母强逼,乃出聘刘祥,已经三年,日夕忆君,结恨致死,乖隔幽途。然念君宿念不忘,再求相慰,妾身未损,可以再生,还为夫妇。且速开冢,破棺,出我,即活"。平审言,乃启墓门,扪看。其女果活。乃结束随平还家。其夫刘祥闻之,惊怪,申诉于州县。检律断之,无条,乃录状奏王。王断归道平为妻。寿一百三十岁。实谓精诚贯于天地,而获感应如此。【注释】〔1〕悒悒:忧郁,愁闷。〔2〕契阔:久别。【译文】秦始皇时,有个叫王道平的,是长安人。他年少时,与同村人唐叔偕如花似玉的女儿(小名叫父喻)订有婚约。不久,王道平被征兵役去了前线,后来流落南方,九年没有回家。父喻父母看见女儿已经长大成人,王道平又不知生死,便将她许配给了刘祥为妻。父喻虽不情愿,但父命难违,只得作罢。出嫁之后的三年中,她一直精神不定,闷闷不乐,常常想念王道平,终因抑郁而死。父喻死后三年,王道平回到了家中。他问乡邻:"这个女子如今在哪里"?乡邻告诉他:"这女子的心在你身上,却被父母逼迫嫁给了刘祥,现在已经死了"。王道平问:"她的坟墓在哪里"?乡邻就引他去了墓地。王道平泣不成声,反复呼叫父喻的名字,绕着坟墓痛哭哀叹,感情不能控制。他对着坟墓祝祷说:"我和你曾对天地起誓,厮守终身。哪里料到官差缠身,造成你我长久分离,致使你父母逼你嫁给刘祥。我们不能实现当初的心愿,已生死永别。但是你如能显灵,就让我再见一次你生前面容;如没有神灵,我们就从此分别了"。说完,他又痛哭不止。过了一会儿,父喻的灵魂从坟墓中出来,问王道平:"你从哪里来?你我分别这么久了。我曾与你盟誓结为夫妻,相伴终身。父母强逼,被迫嫁给刘祥。出嫁三年,日夜都在思念你,终含恨而死,被隔离在阴间。不过念你旧情不忘,心存安慰,我的身体没有损坏,能够复活,重新结成夫妻。要赶快挖开坟墓打开棺材,启出我,我就能活过来了"。王道平考虑了一会儿,就挖开了墓门,用手试探父喻的身体,父喻果然活了过来。于是父喻整理修饰了一番后,两人一道回家了。刘祥听说后,十分惊异,就去州县官府申诉。官府审理此案时,查找不到符合断案的法律条文,只好照录案情,上报朝廷。朝廷判决父喻给王道平做妻子。后来,夫妻二人均活了一百三十岁。这实在是他们的忠贞不移感动了天地,得到了这样的好报。
贾文合娶妻【原文】汉献帝建安中,南阳贾偶,字文合,得病而亡。时有吏,将诣太山司命,阅簿,谓吏曰:"当召某郡文合,何以召此人?可速遣之"。时日暮,遂至郭外树下宿,见一年少女独行,文合问曰:"子类衣冠,何乃徒步?姓字为谁"?女曰:"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来,今却得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文合曰:"悦子之心,愿交欢于今夕"。女曰:"闻之诸姑:女子以贞专为德,洁白为称"。文合反复与言,终无动志。天明,各去。文合卒已再宿,停丧将殓,视其面,有色,扪心下,稍温,少顷,却苏〔1〕。后文合欲验其实,遂至弋阳,修刺谒令,因问曰:"君女宁卒而却苏耶"?具说女子姿质,服色,言语,相反覆本末。令入问女,所言皆同。乃大惊叹。竟以此女配文合焉。【注释】〔1〕苏:苏醒。【译文】汉献帝建安年间,南阳郡人贾偶,字文合,生病死亡。他刚死,阴间的小吏就把他带到泰山,司命查看生死簿后,对鬼吏说:"应当召另一个郡的文合,为什么召这个人?赶快把他送回去"。这时天已黑了,贾文合就到城外树下过夜。他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单身夜行,就问道:"看你穿戴,像是大户人家的女子,怎么单身步行呢?敢问小姐姓名"?女子说:"我是三河人氏,父亲现任弋阳县令。昨天被鬼召来,今天又放我回去,虽然天已经黑了,因担心招来瓜田李下的嫌疑,所以只得夜行赶路。看你的样子,一定是贤良之人,因此停留下来,在你旁边,也有所依靠"。文合说:"你这样想,我很高兴,希望今天晚上就和你结为夫妻"。女子说:"姑姑们说,女子以贞节专一为美德,以纯洁清白为宝贵"。文合反复要求,女子始终没有动摇,天亮各自离去。文合断气已经两天了,停丧将要殓尸时,看他脸上还有血色,摸他心窝里也还有点温度,过了一会儿,他居然苏醒了过来。后来,文合想验证这件事的真实性,就到弋阳,送上名帖拜见了县令。他问县令:"您女儿真是死后又苏醒过来的吗"?然后详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女子的容貌特点、衣服颜色,以及他们对话的全部情形。县令进去问女儿,女儿所说和文合的讲述完全相同。县令大为惊叹,最后将女儿许配给文合为妻。
方相脑【原文】汉建安四年二月,武陵充县妇人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埋于城外,已十四日。娥比舍有蔡仲,闻娥富,谓殡当有金宝,乃盗发冢求金,以斧剖棺。斧数下,娥于棺中言曰:"蔡仲!汝护我头"。仲惊,遽便出走,会为县吏所见,遂收治。依法,当弃市。娥儿闻母活,来迎出,将娥回去。武陵太守闻娥死复生,召见,问事状。娥对曰:"闻谬为司命所召,到时,得遣出,过西门外,适见外兄刘伯文,惊相劳问,涕泣悲哀。娥语曰:‘伯文!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又我见召在此,已十余日,形体又为家人所葬埋,归,当那得自出?’伯文曰:‘当为问之。’即遣门卒与户曹相问:‘司命一日误召武陵女子李娥,今得遣还,娥在此积日,尸丧,又当殡殓,当作何等得出;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答曰:‘今武陵西界,有男子李黑,亦得遣还,便可为伴。兼敕黑过娥比舍蔡仲,发出娥也。’于是娥遂得出。与伯文别,伯文曰:‘书一封,以与儿佗。’娥遂与黑俱归。事状如此"。太守闻之,慨然〔1〕叹曰:"天下事真不可知也"。乃表,以为:"蔡仲虽发冢为鬼神所使;虽欲无发,势不得已,宜加宽宥"。诏书报可。太守欲验语虚实,即遣马吏于西界,推问李黑,得之,与黑语协。乃致伯文书与佗,佗识其纸,乃是父亡时送箱中文书也。表文字犹在也,而书不可晓。乃请费长房读之,曰:"告佗:我当从府君出案行部,当以八月八日日中时,武陵城南沟水畔顿。汝是时必往"。到期,悉将大小于城南待之。须臾果至,但闻人马隐隐之声,诣沟水,便闻有呼声曰:"佗来!汝得我所寄李娥书不耶"?曰:"即得之,故来至此"。伯文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绝,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良久,谓佗曰:"来春大病,与此一丸药,以涂门户,则辟来年妖疠〔2〕矣"。言讫,忽去,竟不得见其形。至来春,武陵果大病,白日皆见鬼,唯伯文之家,鬼不敢向。费长房视药丸,曰:"此‘方相’脑也"。【注释】〔1〕慨然:感慨貌。〔2〕疠(lì):瘟疫。【译文】汉献帝建安四年二月,武陵郡充县妇人李娥,年已六十岁,生病死亡,被埋葬在城外,已有十四天了。李娥的邻居蔡仲,听说李娥很富有,心想随葬品中应有金银珍宝,就去偷偷挖开坟墓盗窃金银。他用斧头砍劈棺木,刚劈了几斧头,李娥在棺材里喊道:"蔡仲,你不要劈到我的头!"蔡仲当即吓得惊慌不已,慌忙逃离墓地,谁知恰巧被县吏撞见,当即拘捕。依照律例,盗墓者应当被处死并陈尸街头示众。李娥的儿子知道母亲复活,就来把母亲接回家了。武陵太守听说李娥死而复生,召见她询问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李娥详细讲述了经过:"听说被司命错召,到时会放回来。我被放回来后,走到西门外,遇到了表兄刘伯文,都很惊讶,伤心落泪,互相问候。我告诉他:‘伯文,我一时被误召,现在被放回去了,但我不认识回去的路,不能自己回去,能不能为我找一个伴?我被召到这里已有十多天了,身躯已被家里埋葬了,怎么样才能从坟墓里出来?’伯文说:‘我替你打听一下。’伯文马上派门卒去询问户曹:"司命一天错召了武陵李娥,现在得以遣返,但她在此已有时日,该怎么出去呢?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一个人独行?她是我表妹,希望能妥善安置她"。户曹回答说:‘现在武陵西边的男子李黑,也要被放回去,可以为她作伴。同时叫李黑去告诉李娥的邻居蔡仲,让他去挖出李娥。’这样我就得以出来。与伯文分别时,他说:‘有一封信,捎给我的儿子刘佗。’我就和李黑一起回来了。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太守听了,十分感慨,说:"天下的事,真是无法理解"。于是他向上奏请:"蔡仲虽然掘墓是真,但是鬼神差遣,即使他不想去挖,情势也不允许,因此,应该宽恕"。皇帝下诏批复同意赦免蔡仲。太守还想验证李娥所说的真实性,就派遣马吏到西边去查找李黑,经询问,李娥所说与李黑所说一致。于是顺便带回刘伯文给刘佗的信。刘佗认得那信纸确是自己父亲死时陪葬的箱子中的文书,上面的文字还在,但信却读不懂,就请费长房来读。信上说:"告诉佗儿,我要随泰山府君办案外出,会在八月八日中午时,在武陵城南水沟旁稍作停留,到时你一定要去那里"。到了那天,刘佗带领全家大小在城南等候。一会儿,刘伯文果然出现了,只听见隐隐约约有人马过来的声音。走到水沟边,就听见有人喊道:"刘佗过来,你收到我让李娥捎的信了吗"?刘佗说:"正是得到信,才来到这里的"。刘伯文依次呼唤家中大小,见面很久,都还在悲伤,他说:"死和生在不同的世界,不能时常知道你们的消息。我死后,儿孙竟然有这么多人了"。又过了很久,他对刘佗说:"明年开春将流行病疫,给你们一颗药丸,把它涂在门上,就能避免明年的病疫疠气了"。说完后,突然离去,始终没有见到他的形体模样。到了第二年春天,武陵县果然疾病流行,白天都能见到鬼,只有刘伯文一家鬼不敢去。费长房看了刘家的药丸说:"这是驱疫的方相的脑髓"。
史姁神行【原文】汉,陈留考城,史姁,字威明,年少时,尝病,临死,谓母曰:"我死,当复生。埋我,以竹杖柱于瘗〔1〕上,若杖折,掘出我"。及死,埋之柱,如其言。七日,往视,杖果折。即掘出之,已活。走至井上,浴,平复如故。后与邻船至下邳卖锄,不时售,云:"欲归"。人不信之,曰:"何有千里暂得归耶"?答曰:"一宿便还"。即书,取报以为验。实一宿便还,果得报。考城令江夏鄄贾和姊病,在邻里,欲急知消息,请往省之。路遥三千,再宿还报。【注释】〔1〕瘗(yì):埋葬。【译文】汉陈留郡考城县人史姁,字威明。他年轻时曾经生过大病,临死时,对母亲说:"我死后会复活,埋葬我后,要在我的坟上竖着插一根竹杖。如果竹杖折断了,就把我挖出来"。他死后,家人在埋葬他时就照他所说在坟上竖了根竹杖。第七天,当家人去看时,竹杖果然折断了,当即就把他挖了出来。史姁复活后,跑到井边洗澡,恢复得像往常一样。后来他和乡邻乘船到下邳卖锄头,还没有卖完,他说想回家一下再来。邻人不相信,说:"这里离家有千里,怎么能很快就回去呢"?他回答说:"一夜就回来了"。邻人就给家里写了书信,让他带回去,并要求带回信,以作为验证。果然,他一夜就回来了,而且带来了邻人家里的回信。考城县令贾和,是江夏郡鄄县人,他姐姐在家乡生了重病,他急于了解姐姐的病情,便请史妁去看望。三千里的路程,史姁两夜就回来报告了情况。
社公贺瑀【原文】会稽贺瑀,字彦琚,曾得疾,不知人,惟心下温,死三日,复苏。云:"吏人将上天,见官府,入曲房〔1〕,房中有层架,其上层有印,中层有剑,使瑀惟意所取;而短不及上层,取剑以出门,吏问:‘何得?’云:‘得剑’。曰:‘恨不得印,可策百神,剑惟得使社公耳。’"疾愈,果有鬼来,称社公。【注释】〔1〕曲房:密室。【译文】会稽人贺瑀,字彦琚。他曾经得了病,不省人事,只有心窝还稍有温热,死了三天后又苏醒过来。他说,鬼吏把它带上天,拜见了官府,进入一间密室,室内有一层层的架子,上层放着印,中层放着剑,叫他随意取一件。他个子矮小,够不着上层,只能从中层取出了剑。看门的小吏问他取到什么,他说:"取得剑"。门吏说:"很遗憾,没有取到印。印可以驱使所有神,剑只能行使社公的权力而已"。贺瑀病好后,果然有一个鬼来,自称是社公。
戴洋复活【原文】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年十二,病死。五日而苏。说:"死时,天使其酒藏吏授符箓〔1〕,给吏从幡麾,将上蓬莱、昆仑、积石、太室、庐、衡等山,既而遣归"。妙解占候,知吴将亡,托病不仕,还乡里。行至濑乡,经老子祠,皆是洋昔死时所见使处,但不复见昔物耳。因问守藏应凤曰:"去二十余年,尝有人乘马东行,经老君祠而不下马,未达桥,坠马死者否"?凤言有之。所问之事,多与洋同。【注释】〔1〕符箓:符节和簿箓的统称。【译文】戴洋,字国流,是吴兴郡长城县人。他十二岁时,生病死了,五天后又活了过来。他说:"我死后,天帝任我为酒藏吏,授予符节簿箓,派给随从卒吏和旗帜,引我到了蓬莱、昆仑、积石、太室、庐山、衡山等名山,接着又把我送了回来"。戴洋擅长占卜测算,预知东吴将亡国,他托病不做官,回家乡去了。走到濑乡,经过老子祠庙,这些都是戴洋当年在阴府时出使到过的地方,只是看不到当时的那些东西了。于是他问守藏应凤:"说是距今二十多年前,曾经有人骑马往东走,经过老子祠没有下马,结果还没有走到桥上,就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是否真有这事"?应凤回说有。所询问的事,多数都与戴洋曾经经历的相同。
颜畿托梦【原文】晋咸宁二年十二月,琅琊颜畿,字世都,得病,就医,张瑳自治,死于张家。棺敛已久。家人迎丧,旐〔1〕每绕树木而不可解。人咸为之感伤。引丧者忽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未应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脏耳。今当复活,慎无葬也"。其父拊而祝之,曰:"若尔有命,当复更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不尔葬也"。旐乃解。及还家,其妇梦之曰:"吾当复生,可急开棺"。妇便说之。其夕,母及家人又梦之。即欲开棺,而父不听;其弟含,时尚少,乃慨然曰:"非常之事,自古有之;今灵异至此,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父母从之。乃共发棺,果有生验,以手刮棺,指爪尽伤,然气息甚微,存亡不分矣,于是急以绵饮沥口,能咽,遂与出之。将护累月,饮食稍多,能开目视瞻,屈伸手足,不与人相当,不能言语,饮食所须,托之以梦。如此者十余年。家人疲于供护,不复得操事;含乃弃绝人事,躬亲侍养,以知名州党。后更衰劣,卒复还死焉。【注释】〔1〕旐(zhào):引魂幡。【译文】晋咸宁二年十二月,琅琊人颜畿(字世都),生了病,到医生张瑳那里治病,死在了张家。尸体装进棺材好久了。颜家人去迎丧,引魂幡老是缠在树上解不开,人们都为死者悲伤。引丧的人忽然跌倒在地上,自称颜畿,说道:"我本不该死,只是服药太多了,损伤了我的五脏六腑而已。今天我就会复活,千万不要埋葬了"。颜畿的父亲抚摸着他说:"如果你能复活过来,这不正是亲人们希望的吗?现在只想要你回家,不会埋葬你"。引魂幡这才解开。回到家里,当天夜里颜畿的妻子梦见他说:"我要复活了,赶快打开棺材"。他妻子第二天就对人说了这事。那天夜里,他母亲和家人又梦见他叫开棺材,就想立即去打开棺材,但是他父亲不答应。他弟弟颜含,当时年纪还小,但他却很有主见地说:"出乎常规的事,自古就有。现在既然神灵有显示,那么棺材开与不开的后果,哪一个损失更大呢"?父母听从了他的意见,一起去打开了棺材。果然颜畿有活着的迹象,他用手抓棺材,手指全都有伤,但是气息还是很微弱,是生是死还不能确定。于是父母急忙用汤水滴入他的口中,他能往下吞咽,就把他抬出了棺材。护理调养了几个月后,饮食慢慢增多,也能睁开眼睛张望,手脚也能伸屈,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不能说话,想吃什么东西,就托梦告诉家人。像这样过了十多年,他家里人都为护理他而忙碌,不能做其他事。他弟弟颜含则完全不管其他事,专门护理伺候哥哥,为此在全州都很有名。后来颜畿身体更加衰弱,最终还是死了。
婢埋尚生【原文】晋世,杜锡,字世嘏,家葬而婢误不得出。后十余年,开冢祔葬,而婢尚生。云:"其始如瞑目。有顷,渐觉"。问之,自谓:"当一再宿耳"。初婢埋时,年十五六,及开冢后,姿质如故。更生十五六年,嫁之,有子。【译文】晋代人杜锡,字世嘏。他家丧葬时,误将一个婢女留在坟墓里没有出来。十多年后,他家里要将另一个死者合葬在这个墓里,挖出墓,发现那个婢女还活着。她说:"开初就像是在睡觉,过了一会儿就慢慢醒来"。问她觉得过了多长时间,她说,也就是一两天而已。当初婢女被埋时,有十五六岁,到开墓时,面容气色跟原来一样。又过了十五六年,她出嫁还生了孩子。
冯贵人【原文】汉桓帝冯贵人,病亡;灵帝时有盗贼发冢,三十余年,颜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贼共奸通之,至斗争相杀,然后事觉。后窦太后家被诛,欲以冯贵人配食。下邳陈公达议:"以贵人虽是先帝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乃以窦太后配食。【译文】汉桓帝的妃子冯贵人因病死亡。到汉灵帝时,有几个盗墓者挖开了冯贵人的墓穴。埋葬已三十多年,她的容颜气色和生前一样,只是身体稍微有一点冷。那几个盗贼都要奸污尸体,闹得互相争斗砍杀,然后事情败露了。后来窦太后家被诛族,准备用冯贵人去袝祭帝庙。下邳人陈球提出异议:"冯贵人虽是先帝宠幸的妃子,但现在她的尸体已经污秽,不配用来祭祀尊贵的先帝"。于是就用窦太后祔祭帝庙。
广陵大冢【原文】吴孙休时,戍将于广陵掘诸冢,取板,以治城,所坏甚多。复发一大冢,内有重阁,户扇皆枢转可开闭,四周为徼道,通车,其高可以乘马,又铸铜人数十,长五尺,皆大冠,朱衣,执剑,侍列。灵坐皆刻铜人。背后石壁,言:殿中将军,或言:侍郎,常侍,似公侯之冢。破其棺,棺中有人,发已班白,衣冠鲜明,面体如生人。棺中云母,厚尺许,以白玉璧三十枚借尸。兵人辇共举出死人,以倚冢壁;有一玉,长尺许,形似冬瓜,从死人怀中透出,堕地;两耳及孔鼻中,皆有黄金,如枣许大。【译文】三国吴景帝孙休时候,守边将士在广陵挖开很多坟墓,取出棺木做成模板来建筑城墙。有许多棺木已腐朽无用。又挖开了一个大墓,墓内有多重房室,门扇都设有转轴,能打开关闭,四周还有道路,能通过车辆,它的高度,可以容纳人骑在马上。还有数十个铜人,高五尺,都是头戴大帽,身穿红衣,手持刀剑,分别守卫在灵位两旁。铜人背后的石壁上都刻着官职,有的是殿中将军,有的说是侍郎、常侍,像是公侯的坟墓。剖开棺木,里面的尸体头发花白,衣帽色彩鲜明,面容和身体像活人一样。棺木里铺设了一尺来厚的云母石,尸体下垫着三十枚白玉璧。兵士们抬出尸体,将它靠在墓壁上,有一块长约一尺,形似冬瓜的玉石从死人怀里滑出来,掉在地下。尸体的两个耳孔和鼻子里都塞有像枣子大小的黄金。
发栾书冢【原文】汉广川王好发冢。发栾书冢,其棺柩盟器,悉毁烂无余;唯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逐之,不得,戟伤其左足。是夕,王梦一丈夫,须眉〔1〕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左足"?乃以杖叩王左足。王觉,肿痛,即生疮,至死不差。【注释】〔1〕须眉:胡子眉毛。【译文】汉代广川王喜欢发掘坟墓。在发掘栾书的坟时,他的棺材盟器,全都毁坏腐烂了,只有一只白色的狐狸,看见人就惊慌地逃跑了。广川王手下的人去追赶它,没追上,只是用戟刺伤了它的左脚。这天晚上,广川王梦见一个男人,胡须眉毛全白了,来对广川王说:"为什么要刺伤我的左脚"?说完便用手杖敲击广川王的左脚。广川王感到肿胀疼痛,当即生了疮,一直到死都没有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