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盘对于玩瓷器的藏友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它从乾隆时期一直流行到民国,由于当时的产量比较大,所以今天的存世量也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题材好,上面画的鱼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象征年年有余,富贵有余,所以在民间非常受欢迎。不过呢,虽然都是画的鱼,但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画法。清早,清中,清晚,还有民国,这几个时期的画法是有明显差异的。咱们今天就讲讲如何通过上面的纹饰画法来对鱼盘进行准确断代。

明代早期白底青花鱼盘(清代早中晚鱼盘的不同画法)(1)

这块盘子是清早期的,你们注意看它的水草,是三个长条状的,将鱼整个围在里面,另外鱼的背鳍很高大,鱼尾也非常丰满,呈花瓣状,一瓣一瓣的。整体画得很规整。

明代早期白底青花鱼盘(清代早中晚鱼盘的不同画法)(2)

中期鱼盘

再看清中期的,水草由长条状变成了对号形状,看上去略显草率,鱼鳍略微变小,没有早期的高大,鱼尾也没有那么饱满了,中间变短,并且不是一瓣一瓣的层次分明。

明代早期白底青花鱼盘(清代早中晚鱼盘的不同画法)(3)

晚期鱼盘

接下来看清晚期的,这时的水草更加简化,很随意的两笔,跟小朋友画的小草一样,鱼鳍变得更小,鱼尾几乎没了,中间变得非常短,两边跟两条线一样。从这时的鱼纹上,可以明显反映出大清当时的国力。如同这条鱼一样,软弱无力,不再奢求逆流而上,而是选择随波逐流。再到了民国时期就更加草率了,看着跟简笔画一样,非常抽象。

明代早期白底青花鱼盘(清代早中晚鱼盘的不同画法)(4)

民国鱼盘

以上就是不同时期鱼盘的画法,记住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准确看出一块鱼盘的年代了。好了,各位藏友,感谢观看,咱们下期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