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1)

几个月之前,《爱,死亡与机器人》的第二季顺利回归,即使在大众的观影评分上惨遭滑铁卢,但由它引起的观影和讨论热度丝毫不逊于第一季,不禁让很多喜欢和支持国漫的朋友们大吐酸水

——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动画电影也能在国际上扬眉吐气,让歪果仁们开开眼!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2)

面对强势的美漫、日漫作品,国漫迷们大可不必化身柠檬精,这几年国漫发展势头正盛,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剧情扎实、技术过硬的良心作品在各大平台和院线荧幕跟大家见面了,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和认可,《大圣归来》、《哪吒》、《罗小黑战记》……至少漫迷们能够顶天立地地说上一句,国漫不再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回顾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曾经的中国动画电影不仅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还收获了惊艳世界的关注和一堆沉甸甸、金灿灿的宝贵成就。

彼时虽然没有先进的各项技术加持,但是无论在配乐、剧本等等方面,都能看出其中的用心良苦,更是得一代人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

而且小北敢说,这些动画即使拿到今天来,也一点不过时,不信我们随便拿出几部来聊一聊。

01 《铁扇公主》(1941)

《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黑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万涤寰执导,于1941年在中国上海上映。

当时,正赶上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在上海上映,引发了民众们的观影热潮。外国动画大受追捧让万氏兄弟很受触动,于是决心拍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动画长片。

70位画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6个月完成了这部电影,虽然仅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次长片尝试,却完全不逊于迪士尼成熟动画工业下的精良制作。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3)

万氏兄弟不仅借鉴了美国迪士尼动画中的成功元素,还做出了在当时电影界看来极其大胆和出格的新尝试:

为了在荧幕上使火的效果更加逼,万氏兄弟直接在胶片上把火焰山染成了红色;

为了让自己的动画作品真正体现出中国味道和特色,万氏兄弟直接将中国山水画搬上了动画银幕,这是中国古典绘画和中国山水画的风格第一次被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4)

作为中国动画长片的开山之作,《铁扇公主》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也让歪国人们再一次被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山水画意境所折服,只是这一次征服他们的不是博物馆画展而是动画。

为了回应抗战时期的民众情绪,万氏兄弟丝毫没有掩藏自己的爱国热情,动画中导演借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正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回应,也是在号召民众团结一致,反抗侵略。

动画一经上映立刻在国内外激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在身为侵略国的日本也造成了广泛的影响。80后和90后们的童年记忆,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后来手冢治虫到中国访问,还专门为此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5)

如果美国人吹牛,没有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就没有中国的《铁扇公主》,那么我们也可以昂着头对着日漫吹牛,没有中国的《铁扇公主》,就不会有日本的《铁臂阿童木》。

虽然这样戏说历史略显小儿科,但也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电影并不是先天弱势,它在诞生之初不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中国元素的创造性和可塑性,还获得了远超过今日国漫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02 《大闹天宫》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6)

如果说《铁扇公主》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开山之作,那么《大闹天宫》就是中国动画电影真正走向世界并且在世界动画电影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扛鼎之作和封神之作。

这部作品贯穿中国几代人的动画记忆,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童年动画必修课。

《大闹天宫》由万氏兄弟、唐澄联合执导,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完成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它和《铁扇公主》一样取材于《西游记》的经典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力取金箍棒、怒辞弼马温、大闹蟠桃园、打翻炼丹炉,大闹天宫的全过程,导演还别出心裁地修改了《西游记》的原始情节,让大闹天宫后的孙悟空逃脱了被压五指山的命运,并且在天庭的妥协退让之后回到了花果山,跟猴孩儿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电影被公认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泛的中国动画电影,甚至现在的很多美国人谈起孙悟空的形象都还会以《大闹天宫》中的猴子为标准。

电影里惟妙惟肖又饱含中国元素的人物形象、颇具美感和戏剧色彩的动作设计以及色彩鲜艳、神佛同台的宏大场面都让人过目难忘,而编剧们对西游记改编的神来之笔,让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气质瞬间爆棚,甚至直接影响到后世相关影视作品对于孙悟空形象地理解和塑造。

《大闹天宫》的意义绝不只是一堆拿到手软的国际大奖和世界好评,以此表明我们“祖上也阔过”,而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现实的参考,即使我们无比眼馋如今日漫工业的世界地位。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差距并不是先天产生的,我们在动画电影的起步和发展阶段曾经并不逊色于美日,甚至在动画剧情、动作设计以及人物造型上具有远超他们的创造力和特色,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仅凭借一个动画,就在世界舞台上塑造出人人皆知的孙悟空的经典形象。

03 《红军桥》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7)

《红军桥》是1964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彩色动画短片。

它讲述了围绕红军桥发生的红军、乡亲和财主之间的斗争故事。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经过浏阳河地区,当地财主望风而逃,为了躲避红军,财主们过河之后就把浏阳河上的桥烧了,红军到来后,帮助村民修建新桥,于是乡亲们给桥起名为红军桥。

红军走后,地主悄悄溜回来,深夜看到桥上“红军桥”三字,以为红军又至,争相逃命,结果溺毙河中。之后蒋军连长三麻子,在财主老婆的贿赂下派兵拆桥,最终被乡亲们化解奸计,未能得逞。

估计很多人对这部动画短片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法国电影导演、漫画小说家、动画史学家奥利维耶·科特在梳理百年世界动画电影史的时候,仍然不惜笔墨地向国外读者介绍了这部动画短片,让他难以忘怀的除了颇具时代特质的红军故事之外,就是惟妙惟肖的剪纸动画。

对于第一次接触中国动画电影的国外观众来说,新颖的剪纸动画技术,以及丰富鲜明的纸人形象都给他们带来感官的刺激,而通过一次性绘制剪裁人物的不同姿态,从而制作成动画的方法和技术也是中国剪纸动画的创举。

04 《小蝌蚪找妈妈》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8)

除了剪纸动画之外,利用水墨与水彩等中国传统绘画和图形艺术进行动画电影创作也让老外们彻彻底底开了一次眼界,《小蝌蚪找妈妈》借助儿童故事的简单情节,把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动画电影制作技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在世界动画屏幕上给外国评委们上了一次来自神秘东方的动画课。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我们在回顾中国动画电影时,已经习惯这种出道即巅峰的惊喜和遗憾,惊喜的是我们在动画电影的尝试上具有如此创造性的想法、创意和成功的尝试,遗憾的是我们却没能沿着成功的轨迹持续地创作和突破。

“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从一个简单的构想出发,这部短短十五分钟的水墨动画集合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时全厂所有原动画工作人员,分头制作水墨片段,并根据情节的需要丰富形象的动作和色彩,最终把齐白石高妙清新的水墨形象放在屏幕上“变活”了,加上亲切动人的故事情节,这部动画短片获得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最高成就。

它斩获了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等,在国内外拿奖拿到手软,足以让后来汲汲于世界电影奖项而哗众取宠的中国导演们自惭形秽,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动画感受到最优秀的中国传统绘画和动画电影艺术,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教育。

我们在对当下国漫口诛笔伐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是想刻意抹杀国漫在绘画技术上和动画制作上的进步,而是在对心目中国产动画电影的标杆进行怀念乃至悼念,正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牧笛》这样的国产动画电影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的启蒙、美好回忆和世界荣誉,以至于我们对当下很多的粗制滥作无法忍受,我们更不愿意接受的是,中国动画电影最美好的样子竟然就是它最开始的样子。

05 《三个和尚》

国产动画三巨头以前vs现在(国产动画曾经的尖子生)(9)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个和尚的故事大概是每个中国孩子都曾经在睡前听过的故事,这个故事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口述版本传给我们的子孙后辈,一直延续下去,正是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被阿达(徐景达)搬上了动画荧幕,也让中国动画电影在90年代的世界动画舞台再一次扬眉吐气。

《三个和尚》,全片18分钟,无一句对白,堪称动画默片里的杰作。整部动画短片充分地发挥了小而美的减法艺术,全片没有人物对白,使用了漫画式的简单线条和色彩,以高矮胖瘦的反差,和红黄蓝的单一色块反差勾勒出简单而又明显区别的人物形象,显得朴素而印象深刻。动画短片的背景熟练地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元素和风格,继承了中国水墨动画的自然造型,同时采用了西方现代漫画的表现手法,把一个简单故事的趣味、哲理和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动画短片上映后便先后斩获了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丹麦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西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二届短片银熊奖等国内国际大奖。

前些日子关于相声是否应该具备“教育”功能的讨论又在网络上引起围观,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相声作为大众娱乐纯粹图个乐子,不需要硬套上教书育人的道理,暂且不论相声的功能,阿达这部40年前的动画短片已经告诉我们:

幽默和哲理是可以共存的,娱乐和教育是可以并行的。

06 《哪吒闹海》

如果要给现在的80后、90后和00后做一个问卷调查,看看哪个古典神话人物能登顶当下中国的红人榜,答案估计不是孙悟空就是哪吒。这两个形象之所以能够深深印刻进中国孩子的脑海,和我们动画电影的塑造与推广不无关系。

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长河中,《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是跨不过的双峰并峙。《哪吒闹海》由王树忱、严定宪、阿达合作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

《哪吒闹海》请来了《大闹天宫》的制作骨干,继续完成这部为国庆30周年献礼的动画长片,它由5万多张画片组成,从筹备到拍摄完成耗时一年零三个月,连导演之一的阿达都说,后来制作的《三个和尚》和《哪吒闹海》比起来不过是一个弟弟。

这样一部耗时费力、凝结苦心的动作巨制代表了当时动画电影界的最高水准,不仅在编剧取材上进行了大胆改编,一改《封神榜》的黑暗色彩,将如梦似幻的神话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还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进行了独创性的塑造,哪咤长袖飘飘、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的一幕仍历历在目,成为一代人的童年泪点。除了出神入化的色彩运用和精妙丰富的人物形象,电影的配乐也让中国传统乐器在动画电影中获得新生,得到了国内外高度赞誉和认可,使它成为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

关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美好记忆远不止于此,《牧笛》、《阿凡提的故事》、《人参果》、《鹿铃》、《天书奇谭》等等动画电影不仅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和成长,也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发展动态。

虽然如今中国动画电影的世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整体的工业制作水平和市场成熟程度仍然落后于美日等动画大国,但是一批又一批肯下苦功、充满理想的年轻动画人已经开始在国内和国际舞台展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国创精品也在改变我们对国产动画的负面认知,相信有一天,曾经身为尖子生的国产动画能够找回初心,重现辉煌。

你最喜欢哪部国产动画呢?你怎么看待国产动画未来的发展?在留言区和大家交流下

穿越五大洲近百年的创作历史,与各个时代的漫画家和卡通大师相识,漫步岁月长廊,领略伟大电影公司的幕后故事。

-End-

编辑:黄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