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梵蒂冈和教皇的故乡,曾经是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的中心。它仍然是欧洲文化和历史的焦点。

罗马城市历史(罗马市简史)(1)

创世神话:罗慕路斯和莱姆斯被卡比托利欧狼吮吸。

罗马的起源

传说罗马是由罗穆卢斯在公元前713年建立的,但起源可能早于此,当时该定居点是拉蒂姆平原上的众多定居点之一。罗马发展了一条盐贸易路线穿过台伯河,通往海岸,靠近据说这座城市建造的七座山丘。传统上认为,罗马的早期统治者是国王,可能来自一个被称为伊特鲁里亚人的民族,他们在公元前500年被赶走。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

国王被一个持续了五个世纪的共和国所取代,罗马统治扩展到周围的地中海。罗马是这个帝国的中心,其统治者在奥古斯都统治后成为皇帝,奥古斯都于公元14年去世,扩张一直持续到罗马统治西欧和南欧,北非和中东部分地区。因此,罗马成为丰富而富裕的文化的焦点,其中大量资金用于建筑物。这座城市膨胀到可能有一百万人依赖粮食进口和渡槽取水。这一时期确保了罗马将在数千年来的历史重述中占有一席之地。

君士坦丁皇帝在四世纪实施了两项影响罗马的变化。首先,他皈依了基督教,并开始建造献给他的新神的作品,改变了城市的形式和功能,并为帝国消失后的第二人生奠定了基础。其次,他在东部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罗马统治者将越来越多地从那里管理帝国的东半部。事实上,在君士坦丁之后,没有皇帝将罗马作为永久的家园,随着西方帝国规模的缩小,这座城市也随之衰落。然而,在410年,当阿拉里克和哥特人洗劫罗马时,它仍然给整个古代世界带来了震撼。

罗马的衰落和教皇的崛起

罗马西方权力的最终崩溃——最后一位西方皇帝于476年退位——发生在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强调他作为彼得直接继承人的角色后不久。但是一个世纪以来,罗马衰落了,在包括伦巴底人和拜占庭人(东罗马人)在内的交战各方之间宕宕而过,后者试图重新征服西方并继续罗马帝国:尽管东部帝国长期以来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但祖国的吸引力很强。人口减少到大约30,000人,参议院是共和国的遗物,于580年消失。

然后是中世纪的教皇和罗马教皇周围的西方基督教的重塑,由格里高利大帝在六世纪发起。随着基督教统治者从欧洲各地涌现出来,教皇的权力和罗马的重要性也在增长,特别是对于朝圣者而言。随着教皇财富的增长,罗马成为被称为教皇国的庄园,城市和土地的中心。重建工作由教皇、枢机主教和其他富有的教会官员资助。

衰落与文艺复兴

1305年,教皇被迫迁往阿维尼翁。这种缺席,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分裂的宗教分裂,意味着教皇对罗马的控制直到1420年才重新获得。在派系的奋鬥下,罗马衰落了,十五世纪教皇的回归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有意识地宏伟的重建计劃,在此期间,罗马处於文艺復兴的最前沿。教皇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反映他们权力的城市,并与朝圣者打交道。

教皇并不总是带来荣耀,当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支持法国人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时,罗马遭受了另一次大洗劫,再次重建。

近代早期

在十七世纪后期,教皇建筑商的过度行为开始受到遏制,而欧洲的文化焦点从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前往罗马的朝圣者开始得到“大旅行”中人们的补充,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看到古罗马的遗迹而不是虔诚。十八世纪末,拿破仑的军队到达罗马,他洗劫了许多艺术品。这座城市于1808年被他正式接管,教皇被监禁。这样的安排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教皇在1814年受到了欢迎。

革命在1848年席卷了罗马,因为教皇拒绝批准其他地方的革命,并被迫逃离他不和睦的公民。新的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但同年被法国军队镇压。然而,革命仍然悬而未决,意大利统一运动取得了成功。一个新的意大利王国控制了大部分教皇国,并很快向教皇施压,要求控制罗马。到1871年,在法国军队离开这座城市,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后,它被宣布为新意大利的首都。

一如既往,建筑随之而来,旨在将罗马变成首都;人口迅速上升,从1871年的大约20万增加到1921年的66万。1922年,罗马成为新权力斗争的焦点,当时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向这座城市进军并控制了国家。他于1929年签署了《拉特兰条约》,授予梵蒂冈在罗马独立国家的地位,但他的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垮台。罗马在这场大冲突中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并在二十世纪余下的时间里领导了意大利。1993年,该市获得了第一位直接选举的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