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文中提到,在场景设计上,破庙的阴翳、破陋和局狭,如同为舞台挂了一幕黑色背景,人物在幕前的一切表演,所有细节神态动作,都会因黑色的反衬而一览无遗,这就需要演员自身十分严苛的自我管理和精准到位的表演。

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对阴翳之美有很精彩的描述:

「我们东方人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使阴翳生成,就是创造美。……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显光彩,宝石暴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

同样的,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也存在着这种东方美学的阴翳之美。转换自如的表情神态,克制、点到即止的肢体动作,传神微妙的五官配合,面向不同关系给予的差别反馈,节奏速度的张弛松紧,抑扬顿挫……都仿似阳光下物体的光影参差,阴翳之美,生发于静默无声之中,一种寂静、幽然的美。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

第4节 烤饼果腹:二度送饼,意在沛公

烤烧饼这段很有意思。

坟前那场戏,因为担心成岭的身体,周子舒听了温客行的劝,决定在破庙留宿,随即一行人入了寺庙,围在火堆旁等着顾湘烤烧饼。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

注意画面上此时四人的位置,以火堆为中心,最右手边是烤烧饼的顾湘,周子舒在中偏左席地而坐,他旁边则是半座在长椅上的张成岭。

温客行呢?

并没有出现在火堆近旁与周子舒并排,而是在稍远的地方,倚着一根倒塌的梁柱。两人有相当远的距离,他却凭一己视线吊在周子舒的后脊梁,硬是拉近距离,看似游离,实是贴近。他掬着手指,摩挲起下巴,意味深长地含笑凝望,那目光,间或透向那人的背影,大概也飘向更远地方……

座位的远近疏密,提示观众周子舒对雾里看花的敌手的戒备。温客行也深谙对方心理,并未强行凑过去,可也没放弃寻找一切搭讪的时机。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

“主人,给——”顾湘将烤好的烧饼递给温客行,喊了几遍,他才把饼接过去。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饼,又抬眼看了看周子舒,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起身慢悠悠踱了过去,撩起裙裾,轻轻坐落在旁,万分珍重地将手里的饼送上:“兄台——”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4)

怎料周子舒对他无动于衷,气氛有些冷,温客行转了转眼珠,微微一笑,并不着恼,所幸顾湘及时解围,周子舒笑着接过她递来的烧饼,那是要做给温客行看,冷一冷他的热情。

温客行心知肚明,方寸不乱,悄悄观察他,怕是他连顾湘也不信,于是又将手中的烧饼再递了过去:“你要是怕有毒,吃我这块。”

第一次送饼,是给自己找机会坐过去,第二次让饼,则是表明好意和自证清白。

一次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次冒着可能被拒绝丢了面子的风险,两次递饼,配合着眼神和动作言语,节奏感一下子出来了。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5)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6)

从再后面的剧情可以了解,温客行身为鬼主,很是要面子的:出场讲排面,衣着讲品质,扇子要好使,亮相也要登上月下高高的花窗,打架要画眼影,说话得有人捧场,杀人要不沾血星儿,就连吹个萧,也要羊脂白玉的,还要画舫红袖添香,樱下吹风弄雪……

这么个心高气傲的温客行,洞穿人心奸诈的恶鬼头,竟然会主动对一个乞丐示好,难怪连那小丫头也看不下去,嘴上一时逞强,替他出气:

“对我们这么谨慎,却为了三钱银子,被那小子讹上,你知道这小子什么人吗,就敢蹚这趟浑水?”

周子舒还未答,温客行一听乐了,这丫头这起了个好头啊,正能顺带夸那人一夸,夸得心情好了,也不至于如此防着。于是将胸中熟稔的《史记》之游侠列传一则脱口诵出:

“小丫头,你懂什么?而布衣之徒,设取予而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周君义举,颇有君子古风。”

开头是对阿湘说,视线却落在周子舒身上,这是醉翁之意,后几句是对周子舒说,视线不改向,语速与第一句相比,却明显放得慢且柔,抑扬顿挫。

此处反复品,极其喜欢。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7)

不知是因为司马先生高超的文笔技巧,才写下如此口颊留香的美句,还是因为龚俊的眼技太传神,随着这念白的出口,他美好的头部和握烧饼的手指,都跟着有节奏轻摆微漾,仿佛在听一人徐徐司琴,轻挑复捻,勾抹拨弦,叮咚入耳,百听不厌。

稳,又稳中撩人,哪怕是一段古书文,穿梭于这位公子的玉齿之间,也有春雨贵如酥般的温润动听。

还有个小细节,从这里也看得出,温客行熟读司马迁的《史记》,且倒背如流。很好奇这种诗书礼乐的教化,在暗无天日的鬼谷间不知谁会施舍于他?如若无人,那一定是自小家教使然,回头再来品这节,那么《雨夜摔箫》的“想玩的时候被逼着读书,想练武的时候却无人教了”的不合时宜,那段剖白,极其虐心了。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8)

第5节 初试易容:你一定,易了容

两次递饼之后,又有两次易容的你来我往,创造了名场面中的名场面。

吃过一轮烧饼,周子舒背对着温客行,托头侧卧在草甸上感受着身后温客行灼热的目光,又困惑又不自在。

被允许靠得近了些,还是有突破的。温客行心想,依旧摩挲着下颔,曲起双目,思索片刻,忽然道:“周兄,你易容了吧?”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9)

易容之事他也不过是猜测,小心试探,且看对方的反应。果然,那人叹着气换了个姿势,意料之中并未回答。

他灵机一动改变策略,向那张家小子,目光一转,道:“张家小公子!”

张成岭性子耿直善良,见他唤自己,主动向他致谢,谁知他摆摆手,说自己“此生与侠字犯冲”,摆明了救人不过是一时兴起,和正道侠义之说完全不相干。

周子舒说与张家公子有缘,温客行就机锋一转,说“缘乃天赐,说不定你我,此生有缘……”镜头拉至面部特写,他极其英俊的眉眼轮廓,像是隐着深意。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0)

在顾湘的助攻下将话题扯到成岭的伤上,他见缝插针,扫了扫衣袖,慢条斯理地要献上一点家传的浅薄医术为他医治。实则乘机而上,以行医为由,查明他身上的古怪和琉璃甲的来路。

周子舒护孩心切,敏捷起身拂袖挡在两人之中,温客行执意,两人动起手来。

这样一番复盘下来,温客行一步一步精心设计的意图清楚明了,首先开门见山说:你易容了。(潜台词:你究竟是谁) 第二步,未得到回复,便声东击西,剑指弱点,要为张成岭看伤。第三步,被拒绝后,固执己见,假作要动手。第四步,以“祖宗十八代”为讽喻,逼周子舒动手,试探他是否易了容。

于是试剑之后,上演了第二场帽子戏法,经典的贴烧饼来了。

这一段二人又是转圈圈,又是推,又是拉,又是抓手腕,又是摸下巴,这套你来我往的“眉来眼去”春水掌(笔者杜撰)甚是让人浮想联翩,周子舒想掣住温客行,温客行想揭周子舒易容,可谁也没占到上风。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1)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2)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3)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4)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5)

二人都是绝顶高手,很难几招内定乾坤,只为相互试探,并不真心交手。内力和掌法都只用上三层,再加上破庙狭隘,挥剑唯恐误伤了小辈……这才使出了一场明是决斗,实像调情的打斗,让不才的“我们”,欣赏到了和第六集船戏一样夜色撩人的眉来眼去掌。

只见这白衣公子,目含春水,唇生春花,动作时急时缓,一双修长指掌拂过对手面皮,险些揭下那人皮面具。周子舒不想与他缠斗,抓住他肆无忌惮的手,挑破窗户纸:“不必费事做态,直接划下道来吧!”

本以为对方会直抒胸臆,道出他为琉璃甲而来,怎奈却顿了顿,仍是粉面含笑,顺从应了声:“好的。”

所以,打了半天,只是一声……好的?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6)

周子舒一怔,我们也一怔,既而莞尔开怀:好你个温客行,果然不按常理出牌。

先抑后扬固然高明,但先扬后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高明?

原以为能言善辩的鬼主定会天花乱坠反驳一番,或开诚布公揭开谜底,可那一声“好的”,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顺从,让我们对“风月君子”更加捉摸不透,这以退为进的小心机啊,好像在对周子舒说:你看,我都依着你,你还嫌我不嫌?

连一旁的小丫头也看出了端倪,一脸看戏的痴儿状,配合着贴紧了手中的烧饼……缅铃一声响,第二次交锋定了乾坤,收尾。谁胜?

温客行,依旧笑。

第二节,终。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7)

第5节 再试易容:完美

如果在现代职场,温客行绝对是谈判高手,他一点点引诱周子舒吐露着他想要的讯息,一步步揭开他的身世之谜,远远早于他猜出他的身份,而对自己的出身却始终讳莫如深,偶尔露出丝缕线索,也让天窗之首认错了方向,一直以为他是容炫之子了。温客行的伪装技巧,远高过周。

这几节的转场非常多,由于周子舒处于被动,几十分钟的戏,基本都是靠着温客行的主动进攻,以目光、视线的伶俐变换完成,很流畅,很过瘾。

顾子舒晃了晃酒壶,发现酒都喝完了,温客行适时递上自己的鎏金雕花铜方酒壶,待周子舒接手时,又半路收了回来。

自从拒绝温客行的烧饼后,周子舒本以为可以稍微信任他无毒害之心,谁料还是着了道,以为被对方小小报复了。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8)

温客行实在是故意逗弄他的,好似猫捉老鼠,随时将钩子松一松,紧一紧,有意思。于是说:“我这一晚上又管杀又管埋的,你还叫我温公子的,是不是太见外了?”

无需周子舒回应,便将酒壶递给了顾湘温酒,提醒他有伤不宜喝冷酒,体贴至微,令心软的周子舒,也难免不有些微的动容吧。

可怜刚放松了片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温客行,又再度出手。

上一刻的交手余温尚存,温客行琢磨了片刻,以虚实之计,假借转身吃烧饼的虚掩,向对方伸出了“罪恶”之手……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19)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0)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1)

好不容易摸到了,却因为触感与真实皮肉并无分别,他很不甘心,还嗅了嗅指尖,没有药水味,于是假作疑惑,说了一句废话:”奇怪,这触感是皮肉,怎么摸起来像是你自己长的?“

温客行自小在鬼谷长大,养成了越挫越勇的个性,他想要揭开的谜,就一定要穷追不舍,他想要得到的人,也一定天涯海角地跟着,所以这摸脸试剑的越矩行为,并不是迷惑大赏,实在是小事一桩,信手拈来哪怕对着个男人,也不皱眉头一下,剥他的层层皮肉,件件外衣。

那周子舒,是定飞不走的。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2)

接下来又有一场经典,温客行赞美周子舒皮下是美人,背上长了一对上好的蝴蝶骨。此时意图已非常明显,他跟着他来到破庙,不为琉璃甲,也不为张成岭,为的是想知道周絮到底是谁。可惜周按照寻常逻辑思考,根本无法断到这个油嘴滑舌,阅历老练,喜欢动手动脚的公子哥,偏是冲着自己而来。如果知道他的小心思,给他看看真容,又何妨呢?

这一节还值得品味的,是顾湘拆台,忆起温客行从前误认一位猪头村姑做美人的憨事,被温客行怒目回怼。留意这里的温客行是展露了本性的,他瞬间收起拉丝眼神和春风笑容,绷起脸,飞速地眨着眼睛,语无伦次地为自己辩白,那神态,是不是很像后面与阿絮心意相通后,我们认识的温三岁?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3)

谁知又瞬间变脸,面向周子舒时,立马掩起了本色,面具重回脸上:“我这些年从未看错人,周兄必是美人。”——真怀疑龚俊是不是怀里揣了无数张美人脸谱,移景换脸成了日常。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4)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5)

这里,二人在台本之外,还加了两句被奉为名场面的对白:

周子舒随即问温客行:“美吗?”

温客行毫不怯懦,迎着他的目光道:“完美。”

针锋相对,火花四溅,高手相交,强强争锋,势均力敌的挑战,与势均力敌的回应,这两人谁也不遑多让的好胜欲,仅凭四个字,就呼之欲出了。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6)

温客行随之将话锋一转,又是一张脸谱,正襟危坐与张成岭谈论起了镜湖山庄灭门、青崖山鬼谷重出江湖,再引到琉璃甲的争夺,世人贪嗔痴妄一场正经沉重的话题,其目的仍在于试探周子舒的三观,也为后面的剧情做一番点线面的铺垫。

难忘他讲述容炫往事时,眼神中蕴藏的愤怒,不屑和鄙夷,假作佩服周子舒的连连假笑,也让我们得见一个又一个面具下的温客行。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7)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8)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29)

听到周子舒提到天要亮了,他顺势回味着自己的大局谋划,浊世将清的理想,望向窗外高高的一轮明月当头,一语双关,意味深长地道:“是啊,天快要亮了”。

那明亮如星的眸子里,竟让人看到了江湖厮杀,兵戈铁马,也看到了新秩序的诞生,魑魅魍魉消匿的琉璃净土。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0)

不知龚俊在私底下用了多少功,耗了多少心血,才将破庙这场重头戏完成得这般精彩完整,我们不得而知。下苦功,是一定要的,天天抱着台本背,事隔数月仍能准确说出剧中台词,不吃得苦楚,不入得地狱,又如何成仁?

这样的名场面,后面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一场或许是超常发挥,那么多了,就是演技精进了。

天亮暂别:有缘,咱们再相见

随着时间的推演,月亮西升东落,窗棂下的光影,也从一侧,移向了另一侧。一夜过去了,天亮了,周子舒闭目养神后,精力也逐渐恢复,他睁开眼,赫然发现,“风月君子”早就先他自步苏醒,正毫无收敛地用玩味的眼神盯着他。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1)

温客行虽面有倦色,依然是一副死性不改的桃花春目,也或许藏着脉脉温情。周子舒这方不自在起来,准备起身告别,无意中顺口道:“咱们就此别过,有缘——”,想起以后可不想再与此人有何交集,于是将后半截话生生咽了下去。

温客行决计不会放过这绝佳的“强行蹭缘”机会,柔声道:“有缘,自会相聚。”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2)

不管周子舒心里如何地不情愿,给根杆子就要为自己开疆辟土,追着周子舒出了破庙,人都走了还得寸进尺,不死心的温客行道:不如眼下就相聚,不如与我共乘我的一艘高级画舫同游太湖?

周子舒好没生趣地带着成岭离开了破庙,徒留下温客行意味悠长的缠绵目光跟出了几里外,直到那人背影已看不见,依然舍不得收回,对他的兴致,愈发地浓厚了……连出庙行走的脚步都轻快了起来。这里的运镜从近到中,再到远三个镜头都拍全了,温客行摇着扇子脚步轻快,从出庙门一路被拍到出大门,充分展现了当下他欢愉的好心情。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3)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4)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5)

一个一直想死的人,某一天突然发现活着还挺有趣的,那还他该高兴还是该哀伤呢?

表演的阴翳之美

彻底的明亮让一切暴露无遗,彻底的阴暗则对一切视而不见。表演艺术也当如此,“盈”并不是最好,反而有盈余亏,将满未满才是留白与过渡的精髓,是隐秘的旁证。

正如黑川雅之在《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里写道:

「这种看似作者并未表现某种主张,是用谦退一步的形式,让对方走进自己的世界,使对方在没有感受被引导的状态,把对作品的直观理解和真切感受印入心底。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为融合影响而非自我主张的“秘”,是因为作者期待让观众自己去发挥想象力,并形成独到见解之处。」

龚俊的表演所遵循的这种“阴翳之美”,那便是上次谈到的“克制”二字。

不是完全的收敛和收紧,半分不逾矩,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找到一个弹性舒适的“满”的状态。在这个范畴内,根据对手的反应,情节的发展,情感的推演,该收则收,该放则放,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悲欢离愁不放于骸。并不急于表现在自己,凸显自己,引领他人,而是通过自然有分寸的表演,让观众与人物同呼吸,成为人物本身,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归根到底,“舒服”才是观众最想要的。

龚俊的温客行给人的感觉,是从内到外,从头到脚的“舒服”,是平衡有温度的舒服。

破庙一场戏,情节上其实并不复杂,无非为了实现“老船夫托孤张成岭,温客行情试周子舒”这样的剧情。但编剧和导演足足安排了三十几分钟的时间来交代,用意不外乎有二:一,继续推动双男主后续踏上“公路之旅”的可能性;二,经过你来我往的试探,有些试出来了,有些尚在迷惘,那么温客行就有继续跟踪下去的动机,周子舒也有愈加注意他的理由了。

破庙之后,周子舒护送成岭上路,温客行愈发粘上周子舒,场景变换,让人万分期待他们接下来的相遇。

破庙之中,我们仍想灵魂出窍,回味着这好看精致的一场戏是如何练就的。哎,我等一众看客,不过也是“裙下之臣”罢了。

简单的总结一下,龚俊这场戏的演绎特点:

第一, 步步为营,美人心计。

第二, 对待不同人,展现不同的面孔。

第三, 台词语速松弛有度,轻重疾缓(当然配音也有很大功劳),微表情与细节动作相得益彰。

第四, 靠眼神转换引领每一次转场,眼神先行,收放自如,自然流畅。

第五, 衣袂飘飘,打戏行云流水,仪态万方,文戏不卖弄不浮夸,不骄不躁。

总之破庙的戏,依旧可以封神,所有节奏都把握得很好,这才成就了这一幕的经典。

最后特别想用《洛神赋》,来形容心中的白衣温客行: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所以你才是流风回雪,云之蔽月吧,难得美人美而不自知,有美相守,善莫大焉!

山河令温客行掐死白无常名场面(温客行名场面二)(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