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看过一个真实的帖子,某妈妈问:“女儿生孩子,我要去医院看她吗?”
真的感到不可思议,可偏偏就有人问出这样的话,意思是什么?只要女儿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从此就与自己没关系了。在责任上做个了断,在情感上,也做出了了断。
实在是令人心寒。
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再怎么培养,也是替别人培养,再怎么优秀,自己也不是受益人。唯有儿子,是自己家里的根,再坏再差,也得在手心里捧着。
你觉得这是偏爱,还是封建?都不是,这只是本性的淡漠,至于对儿子的爱,也并非是爱,只是儿子从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父母内心深处的缺失部分。
所以对女儿的养育,并非是因为爱与亲情,只是生物本能与道德约束。
怕遭到外界的谴责、指点和议论,不得不硬着头皮撑起对女儿的养育。另外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还不忘以“父母的爱无私伟大”对女儿进行思想灌输,以便实现精神控制与亲情绑架。
人世间,除了真善美,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恶,而最大的恶,莫过于此。
为什么有许多已婚女人,在婆家要比在娘家过得更温暖幸福?按理说,她与婆婆并无血缘关系,也并无生养之恩。可能婆家给她的温暖是真的,但也代表着她在娘家,从来都只能感受到冷漠。
终于在女儿结婚以后,感觉得到了解脱,从此有人对她负责,只有索取,不再愿意有任何付出。
02
每每想起,朱敏(化名)还是会感到心寒,她觉得人世间最大的冷漠,在父母与女儿之间,所谓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只不过是对自己的安慰罢了。
娘家拆迁,分了七套房,在拆迁之前,父母就给朱敏打了预防针:
“不要惦记着拆迁的房子,这都是你弟弟的,我们也要留一套出来养老,毕竟你已经嫁人了。”
父母当然知道朱敏的生活情况,没有婆婆,家里还有兄弟俩,并且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不方便,矛盾也多,搬出来的想法,朱敏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自己没有钱,也就只能想想了。
说实话,朱敏希望父母能分给自己一套房子,因为她太需要了。
后来还是忍不住地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却要她拿钱来买,原话说:
“我们就不多赚你钱了,多少钱拆的,你就多少钱买,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没关系,可以先拿20万,直到你们还清再过户。”
朱敏东拼西凑,也没凑够这20万,但父母不见20万,根本不答应给房子的事儿。再后来,房子就涨钱了,最令人心寒的事情就发生了,父母不愿意再以当初的价格将房子卖给朱敏,还不如卖给高价的买主。
没有钱,连自己的父母都看不起,尽管朱敏是女儿,但这种滋味她真实体会到了,深刻到一辈子都忘不掉。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一种寒心,永远无法释怀。
自从朱敏出嫁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好像与她没有一点关系了,没有人会问她的意见和想法。家里有什么事情,父母只会和弟弟与弟媳一起商量,很多很多的事情,还会故意瞒着自己,特别是钱的事情。
在朱敏遇到困难的时候,向父母跪下来借钱,也没借来五千块钱,因为父母觉得,这哪里是借,就是打水漂。
夸张到连家里的咸菜,朱敏都带不走,逢年过节送节礼的时候,看见有一坛子咸菜,朱敏要求带走一点点时,被母亲说,这是做给你弟媳吃的,她爱吃,反正哪都有卖的,自己回去买点就是了。
好像在朱敏出嫁以后,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断了,但是有一点父母没忘,那就是要求朱敏要孝顺,该买东西孝顺自己,还得买东西孝顺自己,不然就进行亲情绑架,大骂养了一个白眼狼。
03
你看,这多令人心寒与绝望,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父母,也不是所有的女儿都是女儿。如果父母重男轻女,就别指望能够改变他们,至少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了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你没办法。
也听过那些“亲历者”的真实体验:
“恨不得将家里的每块砖、每张纸,都留给儿子,有事却只会避开儿子找到女儿,不将女儿的价值彻底榨干,决不罢休。”
父母不愿意再对女儿付出,哪怕女儿遇到困难,也由着她自己想办法。但是在需要女儿的时候,又总是各种道德绑架、亲情绑架,包括在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还要求女儿倾家荡产地帮助儿子。
这个时候,各种大义的口号都出来了,那是你弟弟,那是你亲人,人不能太自私。如果女儿没有钱,或者没钱给了,就马上成了最不孝的那一个。
其实蔡康永有句话说得好:
“不是原谅,而是算了,你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即使这样,你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先努力挣脱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学会与自己和解。你改变不了别人,难道还改变不了自己吗?父母就这样,那就让他们继续这样,你不在乎,那无论父母怎么样,都影响不到你。
心寒是正常的,换谁都会感到心寒,还是要学会放下,告诉自己算了,当然不一定就是要把关系闹僵。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