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云云。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1)

央视春晚的钉子户有很多,包括冯巩、郭达、蔡明等等,其中还有一位就是郭冬临,不仅是德艺双馨的演员,更是家喻户晓的笑星。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站在舞台前光鲜亮丽,却不知他们背后的辛酸。郭冬临在成名之前,童年与少年也会让人潸然泪下,尤其是他与父母,一起走过的苦日子,字字泣血......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2)

童年雪上加霜的生活

1966年,郭冬临出生于安徽淮南,家里不止他一个男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父亲郭昌仪是山东的快书演员,母亲崔金霞是徐州的琴书演员,出生在艺术世家,况且父母都小有名气,他本应有着无忧的童年。但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郭昌仪的哥哥去了台湾,可想而知,这一家受到了牵连,父亲原本都要被调到北京工作了,却因父亲哥哥的原因,只能搁浅,而母亲也被下放了。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3)

父母就相当于没有了家庭来源,对于一家五口,更是雪上加霜的生活。被逼无奈之下,郭昌仪就只好去干苦力活,去了一家罐头厂给人专门送货,父亲明白就算自己与妻子不吃不喝,三个娃还在长身体,不能让他们受委屈。那时,他们每天就只有两顿饭,因为家里的粮食实在是不够,每个人就只有一个黑面馒头,再加上一碗稀的米粥。这不是三个女孩子,而是三个男娃,那么点根本不够吃。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4)

这三个儿子经常在家饿得就哭,夫妻俩看着心疼极了,默默地流泪。直到有一天,郭昌仪带着一套袖的砂糖,郭冬临与哥哥们就开心的跳高高,直接就往嘴里塞,糖很甜,没几下三个兄弟就吃完了。郭昌仪见了这种情况,就哽咽说:“你们在家等,我明天再去拿。”但事情哪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第二天晚上,等了好久父亲都没有回来,郭冬临就跟着母亲去找,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之后。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5)

他远远地看见,父亲在和别人说好话,而对方直接就说:“偷我们的糖,明天别来这里干活了。”郭昌仪听见这话,眼角的泪就在眼眶中打转,还哀求对方:“我家里5张嘴要吃饭,求你给我一个机会好吗?那一套袖子砂糖,你从我工资里扣,好吗?”对方当然没有好话,直接就将他推了出来。这一切母亲与郭冬临都看在眼里,而这时,小小年纪的郭冬临,心里却五味杂陈,这一切......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6)

半张凉饼半碗馄饨汤

生活就是这么现实,那时的一个工作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郭昌仪就只好另谋出路,去给人拉排子车送货。郭冬临也想为这个家贡献一份力,虽说自己还小,但是可以尝试一下,好言相劝之下父亲终于同意了,他主要负责给父亲看车。直到下午3点两人都没有吃饭,父子俩路过一个饭店时,里面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郭冬临看着父亲说:“爸爸,我好饿。”郭昌仪想到车里还有半张凉饼。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7)

一边拿凉饼,一边说:“三子,你帮爸看着车,我去饭馆要碗热汤,咱俩泡饼吃。”郭冬临就乖乖地等着,听着肚子咕噜噜的叫声,越发饿,也憧憬着。几分钟之后,父亲空手出来了:“没办法,人家不给。三子,你是孩子,兴许好说话,你进去要碗汤。”大人不行,也许小孩子管用呢?5岁的郭冬临就胆怯地走了进去,他走到一张餐桌前,低声地说:“阿姨,给我一碗汤喝吧。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8)

人家给了个白眼,让他走开。他很难过,就走出了饭店的门,想着等他们吃完了,看谁碗里还有些汤,就可以泡着吃了。他们就苦等着,终于等出来了,值得高兴的是,一个碗里剩了半碗馄饨汤。两人就想将凉饼放在里面泡着吃,但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过来,没说话翻了个白眼,直接往碗里吐了一口唾沫。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9)

而郭冬临嘴里还有凉饼,眼里带着泪珠,看着父亲。郭昌仪看见没有办法,将碗端了过来,泡着吃了。这对于小有名气的父亲来说,是最屈辱的事情,谁能想到被生活逼成这个样子呢?两人走出了饭馆,郭昌仪在车子跟前哭了,郭冬临也跟着父亲一起。虽说他很小,但这次被屈辱的经历,却像是在他心上烙了很深的一道疤,至今都无法抹去。

眼泪从未停下

多年以后,郭冬临成名之后,说起这件事泪水一直在打转,那种从心底的痛,是无法诠释的。一次,郭昌仪请了好朋友马季、侯宝林、唐杰忠等,来家里吃饭,还在菜里放了点肉。饭桌上郭冬临只捡肉吃,郭昌仪见状,直接打了一巴掌,太不懂事了,这一掌有点狠,直接将他的牙打松了,还流出了血。父亲的朋友们见状,都说是小孩子没有必要,这么严格。等到客人走后,父亲抱着儿子哭了。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10)

他明白遇到好吃的谁都想多吃,但碍于朋友,就只能对儿子这样,他痛悔不已。在那之后,不幸的事情来了,郭昌仪为了多拉几车,将腿摔断了。这种情况之下,父亲只能卧床不起,郭冬临就跟着母亲,走在大街小巷去说琴书和快书。好在他从小就跟父亲学过,这时候用上了派场。他们要去济南演出,没有钱做不了火车,列车员也不同意,就只能上煤车,当时还下着雪,刮着风,郭冬临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11)

9岁他与母亲在站台上,母亲唱了两个半小时,唱不动了,儿子也累得不行了,就只能收拾东西回家。他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下长大的,当时的运动结束了,夫妻俩也回到了单位上班,而郭冬临也非常争气,考上了上海戏剧表演系,因为曾经那段难熬的岁月,他都时刻记在心里,丝毫不敢懈怠,逼着他前进。1986年,郭昌仪拍了一部电视剧,哥哥也在台湾打听他的消息,两人就有了联系。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12)

次年,兄弟两终于在香港相见了,他们倾诉着,这么多年的苦楚,好几天都没有合眼。郭昌仪打算返程时,还带着哥哥买的一些礼物,坐着飞机开心地返程。但刚下飞机,就出了事故,因为连日激动,郭昌仪就突发脑溢血,仅仅几分钟就去世,那年,他才54岁。还在拍戏的郭冬临,听到这样的消息,如雷轰耳,只能面对现实。他与哥哥从冷冰冰的冰柜中抬出来,推着去到了火葬场。

郭冬临和母亲的故事(孝子郭冬临那年)(13)

在去往火葬场的路上,郭冬临的眼泪从未停下。在他的脑海中,全是与父亲的种种回忆,那些年走过的艰难岁月,想到父亲受到的屈辱,他的心就碎了一次又一次。从童年开始那些不堪的经历,就一直都是他最好的老师,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故事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