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白煨肉]:每肉一斤,用白水煮八分好,起出去汤;用酒半斤,盐二钱半,煨一个时辰。用原汤一半加入,滚干汤腻为度,再加葱、椒、木耳、韭菜之类。火先武后文。又一法:每肉一斤,用糖一钱,酒半斤,水一斤,清酱半茶杯;先放酒滚肉一、二十次,加茴香一钱,加水闷烂,亦佳。

淸 袁枚《随园食单》特牲单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1)

北方多炒,在北方无论做什么都称炒菜。南方多烧,南方则都称烧,那么是煮个面条也叫烧面。在随园则多煨,煨是随园菜中使用最多的,出现最多的技法,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记有不少煨菜。如鳆鱼煨鸭、朱分司红煨鳗、红煨肉、白煨肉、火腿煨肉、煨麻雀、蘑菇煨鸡、笋煨火肉、煨牛舌,这些菜制法都不相同。今咱聊聊白煨。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2)

随园食单中煨菜很多,各种煨,却不相同,比如食单有红煨肉、白煨肉,这可不是一个放酱油,一个不放酱油,就是红煨与白煨这么简单的事。首先在康乾时菜品制法分类,没有现在那么细,并且也没有现在那么多技法,所以制法差不多的就都叫煨了。其二虽说袁枚是通晓烹饪真蒂,能吃会吃是个大美食家,但他不是厨师,不会去亲自料理菜肴,也不是门里出身的厨师,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个外行。而且不要说袁枚先生,就现在的专业大厨,对煮、炖、焖、煨、熬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说那么详细的,除非是专门从事烹饪教学的专业教头。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3)

所以在要整明白红煨肉、白煨肉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整清楚什么是煨。在热菜烹调方法中,最易混淆的是炖、煮、煨、熬四种烹调方法。在烹饪中煮、炖、煨、熬这几法有些相似,煮、炖、熬不勾芡,焖、煨可略勾芡。在古时这几法是相通。煨:煨菜是主料经过炸或煸炒后,用葱姜炸锅,随即放调料,添加稍多的汤,以小火慢慢煨至浓汁后出锅;炖:炖菜是主料经过煸炒或焯烫后,直接添上汤(汤要漫过原料)加上原料用慢火炖烂,它的特点是可以保持原汤原味,肉烂汤醇;煮:煮菜是将原料投入汤汁或清水中,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熟。煮菜口味常以清鲜为主。如煮干丝;熬:熬菜是汤菜。熬的做法是锅内加底油烧热,用葱、姜末(或丝、片)炝锅。放入主料煸炒,再添汤加调料。用小火熬至熟烂即为熬菜。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4)

以上四种烹调方法在业内被称为“火工菜”,它们之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点。为什么这四种烹调方法最易混淆?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以水为主要导热体烹调菜品的方法。 都是在烹调过程中都是原料下锅用旺火烧至大沸后,再转换成小火或微火加热成熟,原料加热时间较长,在菜品熟制过程中,水温保持在97 ℃~99 ℃之间(隔水炖法除外)。 而且在烹调过程中,要一次加入适当的水量,中途不能添水,进而保证菜品酥软的口感和味道浓厚的成品特点。 他们都属于菜汤兼有,酥软热乎的菜品,菜肴中的汤汁仍是菜品中的组成部分。 都不能勾芡,菜品清爽利落。都要求菜品保持原汁、原味、原营养的存在。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5)

炖、煮、煨、熬四种烹调方法虽有以上相同之处,但它们毕竟是四种不同的烹调方法。炖,一般生料直接加水,旺火烧开,移文火长时间炖制,至软烂出锅,多为汤菜,原汁原味。也有先经炝锅、煸炒后入炖的,多用质地老韧的原料,常在快出锅时调味,或蘸调味料食用,也有先调味的。有多种炖法。有些炖法用砂锅、陶罐。煮,多用于生料,加水或汤旺火烧沸,文火煮制烂熟,成菜不勾芡,有汤有菜。煨,与炖法相似,不同处在于煨法均慢火、小火、时间更长,成菜更为酥烂汁浓,但主料烂而不化。有煨前经煸炒或煎炸,用料宜老韧难烂的。熬,烹调法之一。与炖、煨近似,不同处在于主料先经炝锅、煸炒,再下汤水,调味后文火熬制,可不加盖,时间稍短。成菜有汤有菜,原汁原味,酥烂不腻。制作简便,多见于家常菜。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6)

整明白了 炖、煮、煨、熬的区别。下面咱们说煨,煨法定义是:煨是将经过炸、煎、煸、炒的原料,放入陶制锅中,加上调料和足量的汤汁,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长时间炖煮至熟烂的烹调方法。煨菜原料多是质地老、纤维质粗的牛肉、羊肉、野鸭、鹅之类。煨制的菜品熟烂,味醇厚,汤汁甚美。煨菜的特点是:汤汁浓、宽,口味醇厚。煨和焖的区别在于煨加热时间比焖长,汤汁一般比焖宽,通常不勾芡。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7)

煨在一个汉字词语,释义为火盆中的火,后来名字动用引申为用火加热烘干烤熟等多种意思的一个形声字。作埋入炭灰至熟方法,现在于湖南、江西等地方使用,如湖南资兴话,江西南昌话。今指利用姜葱和汤水使食物入味及辟去食物本身的异味的加工方法。北方菜系又指食物连同汤水放入密封的瓦坛中,在文火中致熟的烹调方法。煨,烹调技法,将加工处理的原料先用开水焯烫,放砂锅中加足适量的汤水和调料,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加盖,改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直至汤汁粘稠,原料完全松软成菜的技法。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8)

煨常见的有清煨、白煨、红煨、煎煨、糟煨等。各种煨法因原料制法佐料的不同,名称亦不相同。白煨常见的菜品有:佛跳墙、龟羊汤、白煨羊肉,白煨脐门、白煨肉等。白煨羊肉是太湖东山的传统名食品,相传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通常在寒露过后上市。它采用太湖湖羊烧煮而成,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无羊腥臊气。白煨羊肉的方法是先用柴火把锅内汤水烧滚,任其在灶膛自行熄火,焖煨半小时光景,再燃火烧煮至沸滚后,羊肉要一直焖煨至翌日凌晨,让灶膛内的柴火自行慢慢熄火。白煨羊肉的起锅时间,至关重要。起锅过早肉质不嫩,过晚肉味带酸。羊肉起锅后,即可剔骨。白煨羊肉的吃法很多。可切成块或片,蘸着由酱油、麻油、味精调制的调料吃。当地人还习惯在早上,把白煨羊肉拌在阳春面里或拌在粥里吃。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9)

白煨羊肉从制法到吃法很像北京白煮肉,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这是肉类最本色的烹饪方法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嫩而不烂、薄而不碎。但这在随园食单中也有记载叫白切肉,好像和今聊的白煨一点不搭嘎,可为什么叫白煨呢?别急,一会还有不可思议的问题呢。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从这点看你对饱随园食单中有那么多煨也就理解了吧。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10)

随园菜的白煨肉猪肉切一斤一块,用白水煮八分好,起出去汤;先煮八成熟捞出,将原汤留下一半备同,用酒半斤,盐二钱半,在煨一个时辰。煨至汤少时,把留下的那一半原汤加入,滚至将干汤腻为度,这时再加葱、椒、木耳、韭菜之类。此菜先白煮在用酒煨,火候要先武后文,煨至汤尽时即可。清末夏曾傅在《随园食卓补证》中注解:“尝见舟人饮福,以肉割大块,沸汤略混便取食之,齿绝不断,而若辈且饱为快亦取名白煨肉,若科目中有举人名目,亦犹食单中有白煨肉耳。”说明白煨肉在同冶、光绪年间为当时的一款常见的大菜,在婚丧嫁娶,以及,考中秀才,中了举人等庆祝活动时食用。

煨肉蔻怎么煨(红煨肉都是煨肉)(11)

不过随园食单白煨肉又一法,确让人费解,“每肉一斤,用糖一钱,酒半斤,水一斤,清酱半茶杯;先放酒滚肉一、二十次,加茴香一钱,加水闷烂,亦佳。”此素让人更加不可理解,明明加了清酱半茶杯,清酱乃酱油也,明明红煨之法,不知表袁枚先生为何确冠与白煨之名。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