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反抗暴秦,陈胜吴广以此为号揭竿而起,而此话亦在中国历史之中成为一大标志。人间何处有不平,便有人挺身而出与之反抗。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不甘屈服的反抗斗争精神,对后人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例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等。“起义”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的历史进程。那么同样生而为人,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印度人永远喊不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1)

一、种姓制度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当中,皆有封建时期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等级差别。其中贵族则是作为统治阶级占据绝大多数财富,并驱使着平民阶级以及奴隶阶级为他们所奴役。

俗话说,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反抗。然而细数印度历史变迁,鲜有奋起而反抗者,似乎印度人永远喊不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究其原因,还是印度种姓制度过于根深蒂固,以至于印度人民至今依旧不曾彻底“觉醒”。

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然延续三千多年历史,它围绕着统治阶级为中心,将印度人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他们将每一个登基与原人相对应,即婆罗门乃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所谓的贱民根本排不上号。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形象阐述了种姓之间的阶级差距。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2)

而四大种姓分别对应的等级为,婆罗门主要为僧侣贵族,垄断文化教育、解释宗教典籍、祭拜神灵等。即为宗教阶级。至于第二等级,即刹帝利主要由军事贵族以及行政贵族构成,拥有着征收赋税、拥有军队的权利等,作为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吠舍乃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他们唯一的特权便是可以经商但是要向前两个阶级纳税。第四等级首陀罗则是非雅利安人,即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而这一种姓的人只能作为佣人、工匠等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然而除却四大等级之外。另有种姓为达利特,即不可接受的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

正是因为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导致印度人生来便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与此同时,不同种姓之间明确规定不能通婚,若是通婚他们的孩子被视为“杂种姓”。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3)

种姓继承,也就意味着生而赋予的种姓根本没有发生改变的可能,那么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为何低等种姓鲜有反抗的措施呢?

不同种姓之间无论生活方式抑或行为方式,都有着明确且严格的划分,其中包括,不同阶级所能够食用的食物等。例如,不同种姓之间不能共用同一口水井等。

与此同时,他们生活的区域亦有着明确的划分,不同的种姓有着不同的生活区域,不同种姓之间少有接触,同时高等种姓对于低等种姓亦是不屑于有所沾染的。即便时至今日,印度国家内部不同人民的生活方式亦有着天壤之别。

而之所以造成如此现象,印度的宗教亦是“功不可没”。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4)

二、印度教

印度作为世界宗教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宗教制度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印度教最为壮大,信徒占据印度人民近83%左右。而印度教的存在亦是与种姓制度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印度教将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另有着三大特点,即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继承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

其中直接宣扬继承等级制度无疑是予以种姓制度强有力的支持。教义之中亦规定了,各等级职业世代相传,不同种姓之间禁止通婚,尤其是低等种姓不能娶高等种姓女子。

借助种姓制度以及宗教思想观念,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2017年种姓制度废除,这一期间2617年的时间里,印度人对于中国古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何至于此?且看印度教关于因果轮回之说。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5)

印度教徒认为人死之后会进入轮回,继而转生成为不同的生物。而决定他们会成为哪种生物的,便是他们一生之中所产生的“业”。

而这种业便是印度教凝聚力的根源所在,行善积德行恶得恶果。善从何来?必不可少的就是信奉教义,遵从种姓制度等。坦而言之,印度人因为其宗教观念俨然形成了一个“轮回”,以至于近三千年鲜有反抗者。

首先印度人83%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遵从于种姓制度,与此同时告诉信徒,今生所有遭受的苦难以及付出,都会积累下来即“业力”,继而达到死后灵魂不灭,抑或是转生成为高等级的人。若是反抗种族制度,那么来世必定是要沦为牲畜等。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6)

宗教通过来生的说法,令印度人自觉今生所受之苦是因前生犯下的罪,唯有承担之后方才能在来世获得解脱。

由此,他们将印度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转移到了“前世罪业”之上,继而将挣脱现状的方式转移在“来生”,而想要实现便是今生受罪。因而,给予了印度人一个完整的逻辑顺序,对于所遭受的压迫与苦难,自以为心安理得。

由此可见,印度人之所以没有反抗的精神,是因种姓制度的长期奴役,以及宗教思想中将一切寄托于未来的重心转移。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7)

三、种姓制度的废除

时至今日,印度种姓制度历经2617年的延续,于17年早已明令废除。然而,在印度人民生活当中,种姓制度依旧是存在的,毕竟几千年的奴役已经使得这一思想在印度人民当中根深蒂固难以剔除。

现如今的印度,低等种姓依旧对于高等种姓讳莫如深,即便是假装高等种姓上,亦不敢丝毫逾越。

例如近年便有一例,一位低等种姓的印度小伙,在参与一场婚宴之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坐在高等种姓面前吃饭,因此被活活打死。

因为种姓制度规定,低种姓的人民只能够坐在地上,因此高等种姓之人围攻他。不仅如此同为低等种姓的人亦是纷纷出手,觉得他“不守规矩”。实在令人悲哀。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8)

印度高等种姓与低等种姓之间,几乎是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来的。在历史延续过程之中,高等种姓始终内部传承未有变动,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因而在肤色以及部分特征上与低等种姓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

由此可见,印度人想要彻彻底底的从种姓制度当中挣脱而出,尚且任重而道远。反观我国古代时期,等级制度亦是早已存在。

但是中国人能够保有这一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是弥足珍贵的。亦正是因为这一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破灭之后,能够快速的顺应时代,达成思想解放的目的。

印度自古以来有没有赢过对外战争(印度人永远喊不出)(9)

若无对比,便看不出其中差距,自然也无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在目睹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之后,可想而知当年的革命人士是以怎样的伟力,方才将整个中国从旧时代的旋涡之中打捞而出?

我们今天能够人人平等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之上是殊为不易的,一切得益于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以及党的唯物主义精神。

正因如此,我们亦应在党的带领下、坚持唯物主义精神,面对一切霸权主义与不平等作斗争,亦为有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以及关乎于个人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