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养老金全国上调早已结束,目前大家领取的就是上涨后的养老金水平,但按照养老金调整范围,必须是在上年度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因此,今年1月起刚退休的人,现在每月领取的钱,只是最基本的养老金,没有上调过,要等到2023年才能参加。

2023年养老金如何调整(2023年养老金若上调)(1)

不过,养老金的调整每年都会引发争议,就是差距太大,有的人养老金已经很高了,经过调整上涨更多,低收入的人本身每月养老金就少,就算上涨也涨不了多少,只能和高收入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为此,有不少人提议进行更大幅度的控高提低措施,比如对养老金已经达到5000元的人,停止上调,对养老金还不满2000元的人,直接多涨500元,明年能够实现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3个原因将成为阻力:

2023年养老金如何调整(2023年养老金若上调)(2)

第一,违背养老金收支原则

每年养老金调整时,都会提到一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最终每月的养老金也越高。但实际情况下,高收入人员不是白白能拿这么多养老金,而是因为他们在退休前,相比其他人,缴费的指数比例更高,现在的缴费指数区间在60%~300%,一些普通的单位和个人缴费时,都是踩线以最低60%的比例缴费,但部分管理层、技术岗、专家等,或者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工资的标准高,同时也能按照更高的缴费指数缴纳养老保险;另一种是毕业后,就能稳定工作参保,期间没有断缴,甚至进行延迟退休的人,缴费年限会比很多人更长。如果设置上调封顶线,对于这部分积极缴费的人将很不公平。

2023年养老金如何调整(2023年养老金若上调)(3)

第二,大批人放弃缴费,养老金面临停发

用对高收入人员停止上调,对低收入人员多涨钱的办法拉近所有人的养老金差距,对于目前养老金达到5000元的人,他们以后就不可能再继续提高养老金,随着物价上涨,原本的生活水平就要下降。这部分已经领取养老金的人,虽然几十年的社保费已经交付,但养老金要想长效发放,需要源源不断的年轻人缴费。从职工养老金发放核算来分析,基础账户养老金占大头,按计发基数,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计算,

其中计发基数是看平均工资,不少人的工资标准达不到平均线,但还是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实际上已经是抬高计算基础倾斜照顾低收入者,同时让高收入者也按照比自己工资低的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他们已经是比较吃亏了。但也看出,实际对养老基金账户做净贡献的是高收入者,低收入者其实是净收益群体,如果高收入者认为养老金停止调整对他们不公平,集体放弃缴费,养老基金账户将失去大笔收益,还要透支累计结余为低收入人员多发钱,可能将面临的就是养老基金账户提前枯竭,只能由国家全面补贴,财政资金的压力将加重。

2023年养老金如何调整(2023年养老金若上调)(4)

第三,引发通胀,导致人民币贬值

为什么我国职工养老金发放要限制一个百分比区间,就是根据物价变化决定养老金涨幅是多少,涨多了会通胀,涨少了无法覆盖物价,退休人员的生活会变拮据。对低于2000元的多涨500元,假设月养老金1500元,上涨后月水平是2000元,但涨幅将达到250%,今年的养老金上调不过才4%,也就是说,真的按照以上标准给低收入人员多涨钱,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投入市场数量几百倍的增长。尤其是,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更多,人民币将出现大幅度的通胀。通胀对一个国家是可怕的,物价将受到波动,还将提高纸张和油墨的需求,价格也将跟着上调,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多行业经济与国际接轨,如果物价和收入大幅度变化,也将对全球贸易有深远影响,将导致无法估计的恶性循环。

因此,综上来看,不看整体养老金收支环境,经济运行情况,片面为低收入人员多涨钱,将会造成更大的弊端,是不合理的。

往期文章:新农合缴纳之后,如果一年之内没生病,是不是白交了?

2023年养老金如何调整(2023年养老金若上调)(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