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了解紫砂
来纯色紫砂文化就对了
(石黄)
石黄和石红,这几年被炒得非常火爆,而且有点被神话了。
现在的“石黄”,不是明清时候的“石黄泥”。明清时候的石黄泥,就是现在的小红泥,称谓不一样。
石黄,属于嫩泥矿,分散分布,原矿散落在嫩泥矿层中,是嫩泥经过长期风化而形成的一种天然矿料,形成于富含黄铁矿的黏土、页岩及其他泥质岩中。
(石黄)
石黄,通常以蛋形、圆形、圆柱状、或葡萄状结核的形状出现,大小不一,以蛋状最具代表性。有壳、、幔、核。外壳很硬,似铁,土黄色,其核形似蛋黄,故称为石黄。
(石红)
外壳、内核偏于紫红色,称为“石红”。
石红石黄产量稀少,含砂成分多,可塑性低,单一矿不宜成型,常打成浆泥,与其他矿料配合使用,以提高成色。
用纯石黄做出来的紫砂壶不仅难以成型,成品率也是极低。
紫砂泥中有部分因为原矿泥料烧出来颜色很涩,没有水色,这时候就需要加点石黄,因而石黄被视为传统紫砂泥中的“宝”。部分紫砂泥料,加入天然石黄,可以降低烧成的温度,增加色感和润度。
石黄石红,由于含铁量较高,烧结后呈铁红色,多为着色剂所用,旧时,因为窑温很难控制,石黄经高温烧成后多呈黑色,所以开采的时候,被看作是废料,丢弃一边的。
据前辈们说,那时候顾景舟先生和王寅春先生对 “ 石黄 ” 有不同的看法。王寅春先生觉得石黄是红泥,而顾景舟先生反驳他说不是红泥,因为烧出来是紫黑色的。事实上,内核呈土黄色的“石黄”,烧出来是呈红色的,暗红色的“石红”,烧出来呈黑色。紫砂泥“犹天文之燦然”,两位先生都没有说错,只不过是自然界与他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石黄是黄龙山的,其实黄龙山没有嫩泥矿,所以也就没有石红石黄,如果卖家这么说,一个可能他根本不懂泥料,另一个可能就在忽悠。但黄龙山有一种石红泥,和这边的石红是不一样的,宜兴本地,能够产出石红石黄的嫩泥资源并不多,集中在几个朱泥矿区,比如:赵庄、小煤窑、香山、川埠,因为朱泥也是产自嫩泥矿。
现在的石黄,是一种天然的着色陶土矿料或配料。石红石黄,以前的产量就很少,作为练泥的配料,很少有人会去囤积,而且本地的优质朱泥都很少了,作为零星分布的石红石黄又有多少呢?那市场上那么多的石红石黄是哪里来的呢?
有些是拼配出来的,也有很多是外地的,这些泥料的品质就很一般,本地石黄石红资源比朱泥少,并不代表比朱泥好,稀缺不一定就是优秀,这些年总有新的泥料出现,我们要客观理性去判断。
这里是一个独立的、深耕、死磕、专注传统紫砂工艺作品和分享紫砂文化的全网交流平台,来自美丽的文化名城江苏宜兴。
专注传统紫砂工艺作品、分享紫砂文化
感谢有你,感谢自己!欢迎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