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远古属百越之中的闽越部落,周朝时期称为七闽之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国,后来秦南平百越后,置闽中郡。而福建之名的由来,是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
由此看来,“闽”不仅是福建省的简称,也是福建省远古时期最原始的称谓。很多朋友对福建都非常好奇,第一个很好奇的是福建省独有的方言,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中之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当然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造就的。第二个好奇的是,福建的简称是闽,而门里面的这只虫代表个什么动物呢?
“闽”的最早记载见于中国上古时的百科全书《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许慎所作的汉字专著《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闽字造字是从虫,门声。“虫”字通“蛇”解,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图腾为蛇。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
福建人却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影响着闽人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习俗。
福建自古称“闽”,“闽”的意义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并不把它归为“门”部,却归之“虫”部,释义是“闽,东南越,蛇种”。古代百越的越族一个主要分支——闽越族生活在闽江流域和东南丘陵和沿海多蛇地区,以蛇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顶礼膜拜,因此闽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着崇蛇风俗,“披发文身,以像鳞虫”,有断发文身习惯,把蛇形刻画于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
蛇形图腾崇拜的习俗,已成为闽文化的标志之一。大量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证明闽越人盛行崇蛇之风,武夷山汉城遗址发现了蛇形装饰图案的瓦当、雕有蛇图的铜铎残片。在三千年前福建青铜时代的陶器上,就充满蛇图腾的印记——陶器上有蛇形堆塑,陶器表面有蟠虺纹饰,及仿蛇皮花纹的各种几何图案。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诏安县官陂镇溪口村等地也发现蛇形石刻,充分显示早期闽越人对蛇信仰与崇拜的鲜明特征。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无不记述闽越人的蛇图腾。
西汉后,人们将蛇移画于船帮上,从此闽船必画有一蛇,清初郁永河《海上纪略》载:“凡闽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闽中及闽东一些地方的妇女,流行发髻上插蛇簪奇俗,蛇簪由银子制成,花式繁复,基本样式是一条高昂着头的小蛇。为突出小蛇形象,闽中妇女常把头发盘成多股辫子,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黑亮的蛇拥簇一条白亮的小蛇,极为诡异。这种蛇簪实际上是缩小了的古代闽越族徽——一只飞腾的蛇,她们插戴蛇簪,以示“不忘其祖”。
福建民间保留很多与蛇有关的民俗风情,许多地方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的有长汀罗汉岭、南平西芹、闽侯洋里及永春等地的蛇王宫,福清、莆田一带的蛇王庙则被称为“青公庙”。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流行“人蛇共寝”之俗。当地生长一种黑色无毒蛇,家家把它视为庇护之神,称之为“侍者公”。闽北的延平、闽东的古田和尤溪等地,仍保留上古的崇蛇习俗。闽西长汀、永定等地的蛇王神被视为能“听断严明,主持公正”,过去民众有纠纷,就到蛇王神前表白起誓。
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闽人的民风民俗,从形体上看,蛇与龙相似,在十二生肖中,民间称蛇为“小龙”,俗信龙是由蛇演变成的。在福建民间,各地广泛流传人与蛇结合的美丽故事,如“蛇郎君”故事中的蛇郎君,是一个善良的君子,人们据此改编成闽剧《花鸟记》,深受闽台人民喜爱。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闽”门里的虫字指的就是闽文化里一个重要元素——蛇。如今的福建省,经济、文化、卫生、科技、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都与时俱进、迅猛发展,2019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9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19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69个,公共图书馆90个,文化馆97个,博物馆103个,非国有博物馆35个,年末共有影院325家,银幕1864块,年度电影票房21.45亿元。2019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20万人,在校生86.12万人,毕业生20.02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6.8%,且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03%。此外,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名胜区、泉州市清源山景区、宁德市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福建省龙岩市古田旅游区、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等9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色奇异秀丽,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领略闽地风光、闽族风情。
,